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安宁 《中国监狱学刊》2006,21(1):101-105
心理矫正理论和技术介入改造罪犯工作有着积极而深远的意义。我们在肯定其价值和意义的同时,还要给这项活动科学定位。心理矫正是一门系统性很强的工作,心理矫正的模式自产生以来。主要有医学模式和社会一生物一心理综合模式。监狱对罪犯的心理矫正只能采用后一种模式;心理矫正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就监狱的实际情况而言在监狱只能开展心理教育和心理辅导;心理矫正是罪犯改造体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所发挥的作用与狱政管理、罪犯教育、罪犯劳动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2.
我国罪犯矫正工作曾取得过历史的辉煌,并形成了较为系统的知识体系,但也存在着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为:矫正理论研究不够;矫正技术运用不足;实践中的规训化倾向。当前,我国监狱的功能发生重大变化,改造罪犯质量成为衡量和评价监狱工作的重要标准。罪犯矫正技术的创新是监狱工作科学化的重要方面,是提高罪犯矫正质量的关键。提高罪犯矫正质量涉及罪犯分类科学化和处遇个别化问题、罪犯矫正质量评估问题、罪犯个案矫正问题、罪犯心理矫治问题,这几个问题是目前较为薄弱的,需要予以关注。  相似文献   

3.
如何突破矫正效益的局限,是当前中国监狱学界关注的重点,更是监狱矫正的灵魂所在,本文从多个角度简要介绍了《矫正技术原论》、《矫正质量评估》、《监狱民警执法质量评估》、《矫正激励统论》的理论根据、研究方法和目标导向。在现代行刑理念和矫正哲学的指导下,《21世纪监狱管理创新丛书》围绕如何帮助罪犯重新回归社会,在研究矫正罪犯的方法、途径和措施上,取得了突破,特别是对行刑的模式和矫正的方式进行了多层面的探索.  相似文献   

4.
正内观矫正法是指将内观心理治疗方法进行适当改造后运用于罪犯改造的一种矫正方法。内观矫正法与循证矫正有着较高的契合度,但就目前监狱适用情况看,内观矫正法距离实质意义上的循证矫正还有一定差距。监狱干警无论是在理念还是制度操作层面都存在不少误区。本文以循证矫正为视角剖析内观矫正在矫正改造罪犯中的优势与不足,并在反思其不足基础上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5.
罪犯矫正激励机制的构建与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现代社会,监狱执行刑罚,安全固然是其基本的法律属性,但对罪犯实施有效矫正,提高罪犯的改造质量更是监狱的本质要求。”提高罪犯改造质量,重在对罪犯的矫正和转化,以便重构罪犯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激励,就是激发与鼓励,它是与惩罚相悖的一种基本的转化罪犯思想的方法。激励用于罪犯矫正中,是指激发罪犯的行为动机,换言之,就是用各种有效的方法去调动罪犯的改造动力,挖掘罪犯的改造潜力,使罪犯感到“力有所用、  相似文献   

6.
开展中国特色社区矫正工作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我国开展社区矫正工作是为了克服传统监禁刑存在的弊端。这些弊端主要是:监禁的定期性与刑罚的个别预防目的相矛盾:监禁在客观上为犯罪人交叉感染提供了条件;监禁刑不利于犯罪人的再社会化;监禁刑不利于罪犯特别是短刑犯的改造;监禁刑的行刑成本较高。推行社区矫正有利于贯彻罪刑相适应和刑罚个别化的原则;有利于降低行刑成本和合理配置行刑资源;有利于解决监狱拥挤状况和减少监狱人口;有利于利用社会资源改造罪犯;有利于维护罪犯的合法权益。创建中国特色的社区矫正模式要坚持依法规范的原则.积极稳妥的原则,协调配合的原则,改革创新的原则,矫正为本的原则,利用社区资源的原则,与监狱矫正工作相结合的原则。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监狱行刑理论思想也逐渐由原始复仇性质的报复刑向改造罪犯实现再社会化的教育矫正刑转变,我国罪犯劳动改造之性质、内涵、功能及价值取向也随之在不断向前发展和变迁。从罪犯教育矫正视角,探究罪犯劳动改造之功能迁移,以及现时期罪犯劳动改造教育矫正之价值趋向,以期正确引领现时期监狱罪犯劳动改造工作,真正实现罪犯劳动之改造功效。  相似文献   

8.
社区矫正:积极意义与现实困惑并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玲 《中国律师》2004,(6):68-69
社区矫正是与在监狱矫正相对的一种行刑方式,是指将符合社区矫正条件的罪犯置于社区内,由专门国家机关在相关社会团体和民间组织以及社会志愿者协助下,矫正其犯罪心理和行为恶习,并促进其顺利回归社会的非监禁刑罚执行活动。社区矫正符合国际刑罚执行潮流随着社会的政治、经济的发展,人们的刑罚理念由过去的报应刑罚理论逐渐更新为目的主义刑罚理论,强调刑罚执行的目的不仅要矫正罪犯自身恶习,更重要的是通过矫正使罪犯融入日益发展变化的社会之中,并在社会变化中改造自己,使自己适应社会需要。社区矫正就是这样一种非监禁刑罚方式的探索和…  相似文献   

9.
崔会如 《河北法学》2011,29(10):112-118
社区矫正蕴涵重要的安全价值。它一方面通过疏散监狱人口、激发罪犯的改造动力促进了监狱的安全,另一方面通过加强对罪犯的社会控制、促进罪犯人格的改善维护了社会的安全。为充分实现这一价值,首先要完善社区矫正危险管理体系,以避免罪犯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其次采取行之有效的矫正方案,促进罪犯心理、行为的良性发展;再次要着力解决罪犯的生活困难,以产生长久的安全效应。  相似文献   

10.
矫正技术视野下的监狱建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监狱建筑是监狱的基本设施之一,是监狱存在的物质形态,是罪犯劳动、生活、矫正的主场地。监狱所有行刑和矫正活动都必须借助于监狱建筑才能正常开展。“监狱的物质形态是监管矫正的天然屏障和基本物质设施,罪犯矫正中有着其他因素不可替代的作用,有的甚至与矫正手段和技术的运用密不可分,成为了矫正技术不可分割的一个内容。”在新的历史阶段,全国监狱建设和布局凋整正在加快进行,  相似文献   

11.
社会转型期的中国罪犯矫正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与发展,加速了中国社会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一方面,伴随着犯罪数量的增长、犯罪危害畦的提高,监狱押犯数量迅速上升,罪犯改造难度明显加大;男一方面,伴随着人们的生活方式由组织化转向个别化,价值取向由重集体转向重个人,以及国家法浩的推进,公众的权利意识越来越强。监狱作为国家的刑罚执行机关,既承担惩罚和矫正罪犯任务,以实现社会正义,维护社会稳定,又要切实维护罪犯的合法权利,以彰显社会的文明与进步。正是在这样一种背景下,中国监狱开始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矫正模式的转变,即由以封闭性、经验型、粗放武为特征、以政策为主要导向的传统矫正模式,向以开放性、科学型、精细式为特征,以法律为主要导向的现代模式转变。如同社会的转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中国监狱矫正模式的转变也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期的不懈努力。尽管中国监狱现代矫正模式尚未形成,但它已现雏形,从中不难看出中国监狱行刑的变化,以及这种变化所包括的人道、科学、规范之精神。  相似文献   

12.
社区矫正是指将符合特定条件的、不予收监执行的罪犯安排于社区之内,在司法行政机关的指导之下,在监狱劳教警察、社会工作者及志愿者的积极协助之下,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在确定的期限之内,对相关罪犯进行心理矫正和行为矫正,通过各种形式的人文关怀使其充分反省自身行为并重新回归社会的特殊的非监禁刑罚方式。社区矫正离不开人民检察院的检察监督。  相似文献   

13.
监狱学自18世纪创立以来,已走过二百多年的历程。经过诸多法学家、监狱学家和监狱工作者的共同努力,监狱学已经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具有一定理论体系的、综合性的社会科学。我国监狱学理论研究者和监狱实际工作部门的同志对监狱学的发展和学科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主要体现在:创造新型的具有民族特色的改造罪犯的理论和方法,著有成效地改造了一大批罪犯;坚持以人为本,注重罪犯权利的保障;运用心理学原理矫正和改造罪犯;创造了独具特色的罪犯社区矫正制度和出狱人保护制度。在监狱学的发展和学科建设中应当明确:监狱学理论研究是监狱学学科建设的基础;实践、教学、科研三结合是学科建设的有效途径;监狱学研究队伍的整合是学科建设的根本保障。  相似文献   

14.
循证矫正是循证实践理念在罪犯矫正领域的应用.美国在探索循证矫正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将坚持循证实践原则、实现矫正机构变革、加强合作等三个方面有机结合起来,建构了循证矫正运行的综合模式.循证矫正具有科学、高效、民主等鲜明特征.我们需要深化罪犯改造质量的评估研究、加强国外循证矫正的借鉴研究、创建功能齐全的协作网络,为我国监狱等刑罚执行机构推行循证矫正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监狱多元文化背景下罪犯的文化差异及对矫正工作带来的冲击,制定有针对性的矫正对策,从霍夫斯泰德文化测度下,以及从罪犯心理结构、矫正状况和语言习俗等多个层面,探究了当前不同区域、不同民族罪犯的文化差异。分析了文化差异对罪犯价值取向以及对监狱矫正工作带来的冲击。提出了重视文化差异,克服文化偏见、塑造罪犯核心价值观、取各地文化精髓为我所用和对不同文化背景的罪犯采取不同矫正措施的见解。预测了多元文化状况加剧、多元文化将在碰撞与融合中前进等监狱多元文化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罪犯矫正技术是自由刑的产物,也是现代监狱的重要内涵和表征。罪犯矫正技术是有关利用、控制和矫正罪犯的方法论的实践性知识体系。监狱工作科学化包括矫正的技术化。研究罪犯矫正技术,建构我国罪犯矫正技术体系,对建构我国现代监狱制度,促进矫正科学发展,不断提高矫正质量,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监狱性质和职能由主观意志和客观要求相结合而定位。由于特殊的历史背景和主、客观因素,我国监狱的性质和职能的定位经历了曲折发展的过程。《监狱法》的颁布实施,使监狱性质由异化到纯化。我国监狱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工具,是对罪犯实施惩罚的刑罚执行机关,是对罪犯实施改造和矫正的机构。国家赋予监狱的职能应是准确执行刑罚、对罪犯实施惩罚、对罪犯实施改造和矫正。  相似文献   

18.
通过比较研究,澳大利亚联邦国家的罪犯矫正制度具有几个方面的明显特点,这些特点在一一毛程度上体现了澳大利亚罪犯矫正工作的先进性、规范性和科学性,为建立并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监狱制度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理性思考。  相似文献   

19.
监狱的功能除了惩罚与威慑,更重要的是改造。今天除了传统的监管改造、教育改造、劳动改造外,心理矫治逐渐发展成为第四种改造手段。罪犯从一定意义上来讲,人格心理不健全需要矫正师的矫正,监狱是服刑人员之间实现被拯救的圣地,但提到心理拯救,我们往往忽视了矫正师自身的心理,服刑人员并非是完全绝对的弱势和被改造人群,监狱人民警察也受到了无可避免的职业侵害,如果监狱矫正警察自身与服刑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不良,很可能导致压抑的氛围,从而导致恶性事件的发生。因此,心理督导变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0.
法社会学视野中的社区矫正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区矫正是与传统的监狱矫正相对而言的一个概念。在社会转型过程中,犯罪多样化,需要罪犯矫正模式多样化。传统矫正模式由于未能充分考虑罪犯的不同社会需求,随着社会发展、文明进步、人权以及人性化矫正需要提出,传统矫正模式的局限性也日益暴露出来。因此,我们在讨论再社会化时,应该把社区矫正作为与传统监狱矫正同等重要的矫正模式。由于社区矫正是一个全新的矫正模式,需要我们在矫正观念、制度,以及运作方面予以明确和规范下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