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具有中国特色的法律体系已经形成,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重大成就.它是指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而形成的由法律规范组合为不同的法律部门有机联系的整体.从特征上说,它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具有建构性、一元性及多层次性、控权性等特点.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及法制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制度体系”、有不同的涵义和相对独立性,又同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依据。可见,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辩证统一。三者分别具这一总体范畴,都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为现实基础和客观具有极其丰富的意蕴。  相似文献   

3.
立法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重要职能。目前,我国生效的法律共231部,其中223部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制定的。这说明,改革开放30年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律制度发展的黄金时期,我们用30年的时间完成了其他国家需要几百年才能完成的立法任务,立法速度之快为世界所罕见,堪称世界立法史上的奇迹。  相似文献   

4.
中国人大网3月10日下午,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新闻中心在人民大会堂三楼金色大厅举行记者会,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李飞,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委员、全国人大法制工  相似文献   

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被宣告形成,七大法律部门共同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但军事法不在其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白皮书透露出,军事法不是国家认定的法律部门,也不独属于七大法律部门中任何一个,国家法律体系中的军事法仅指军事法规和规章,且法律地位较低。军事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居于何种地位,如何对待这种地位,是军事法学界需要追问和回答的重大现实问题。厘清这一问题,不仅关系到军事法制建设的实践,也关系到军事法学理论研究,更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完善。  相似文献   

6.
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吴邦国委员长郑重宣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上,吴邦国委员长提出了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为契机、在全社会掀  相似文献   

7.
建立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前提和条件,也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没有完备的法律体系,就不可能有依法治国的实践,所以。建立完备的法律体系。对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新制度经济学认为一个国家的基础制度安排、制度结构、制度框架、制度环境和制度走向决定了它的经济绩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概念的提出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更全面、更丰满,奠定了"中国模式"的经济发展方式。认真解读其经济内涵,我们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四大"特色,同时深入探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建设所面临的"三大"挑战,最后为新阶段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提供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五大"实现形式。  相似文献   

9.
李林 《青海人大》2010,(4):57-58
新中国成立以来。经过60多年、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30多年的努力,以1982年宪法为核心,以230多部法律为主干。由7个法律部门和3个层次法律规范构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将于今年由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宣告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不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民主政治建设领域取得的最新成果,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标志性成就,而且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和立法工作的一个新的里程碑.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新中国立法的历史进程大致可以分为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之前。这一时期立法的主要成就是:一是,彻底抛弃剥削阶级的法律思想,提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和运用法律手段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等思想和确立了实事求是、走群众路线的原则;二是,坚决废除国  相似文献   

11.
建国以来,我国民族法律法规建设经历了四个时期的发展,初步形成了以宪法为指导、以民族区域自治法律体系和散居少数民族权利保障法律体系为核心的民族法律体系。目前这个民族法律体系面临新的民族权利要求的挑战,这个体系自身也很不完善,有一些问题亟待解决:民族区域自治法律体系和散居少数民族权利保障法律体系都亟待完善,民族法学和民族法制理论研究亟待加强。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从思想到制度、从一国到多国,从单一的社会主义到多种形式的社会主义,世界社会主义大潮的起起伏伏,其经验的总结历来是众多学者研究的热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这一大潮中的一朵奇葩,尤其是在苏联解体苏东剧变之后、在"一球两制"的背景下,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其经验与启示千条万条,坚持内外两个维度来认识这一问题不可忽略。  相似文献   

13.
《海南人大》2011,(4):52
3月10下午,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新闻中心在人民大会堂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和完善相关问题举行记者会。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委员、山东大学校长徐显明在发布会上说,法律体系有  相似文献   

14.
15.
习近平同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提出了许多重要论述,内容丰富,主要体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容和特点、历史地位,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及把制度优势转化为管理国家的效能等方面,是全党和全国人民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实现了若干次重大话语体系转型,依次形成了"革命""建设""改革""复兴"的中国特色话语和话语体系.党的十八大以来所形成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涵盖了鲜明的政治立场、深厚的学术底蕴、鲜活的时代特征、丰富的大众话语以及宽广的国际视野等基本属性,既全面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又集中反映了人类社会...  相似文献   

17.
(2011年1月24日)今天,我们在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召开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座谈会,回顾形成历程,畅谈重大意义,总结基本经验,分析形势任务,对加强和改进立法工作,在新的起点上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  相似文献   

18.
2011年1月24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北京召开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座谈会,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代表中央宣布,经几代人的努力,通过总结中国人民的社会实践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  相似文献   

19.
2011年伊始,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宣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这是庄严的宣告。中国已在根本上实现从无法可依到有法可依的历史性转变,各项事业发展步入法  相似文献   

20.
文章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来源于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实践;形成于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到党的十四大期间的实践和试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完善发展则经过了长期的实践检验和价值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