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熊志海  杨远林 《探索》2003,4(5):136-139
"诉讼证据是能够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客观事实",这一主流的证据定义并不正确.在诉讼中,证据是中性的,并不就是事实.既有与案件事实有着客观联系,因而蕴含有案件事实的真实的证据,也有不符合事实、与案件没有联系的虚假的证据.因此,任何证据都必须经过审查判断,查明证据中确有能够证明待证事实的证据事实,才能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根据."人证与物证"则是证据的存在形式.因此,能够证明案件事实的,并不是证据,而是证据中蕴含的证据事实.  相似文献   

2.
证据是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事实,是案件事实的客观存在物和相关人的主观反映。无论是案件事实留下的客观存在,还是有关当事人的主观反映,都要通过办案人员去收集取证和分析鉴别。然后,去伪存真,运用真实的足够的证据去“复制”“还原”已经成为过去时的案件事实。搜集证据、运用证据的过程,就是重视案件的过程,也是破案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诉讼证据概念与属性新解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熊志海 《探索》2001,(5):130-134
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事实都是证据,而证据必须经过查证属实方能成为定案的根据.这一法定命题存在着明显的逻辑和理论上的错误.诉讼证据就是,其实也只是证明案件待证事实的根据.诉讼证据是由法律规定的与案件待证事实有着关联性的证明根据.它本身并非就是事实,既有客观存在,又可以有主观形态.诉讼证据的本质属性只有关联性和法律规定性.  相似文献   

4.
浅谈如何正确地收集证据王金林证据是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事实。证据的基本作用就是证明案件查处结果符合事实的原始状况,从而揭露犯罪,惩处违纪,澄清是非,保护无辜。所以,在查处党内违纪案件工作中,如何正确地收集证据是案件检查工作的重要一环。收集证据是一项...  相似文献   

5.
刑事诉讼证据是指以法律规定表现出来的,能够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事实。正确地收集、运用和判断证据,对惩治犯罪,保障人权,从而实现刑事诉讼的目的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试图从刑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刑事证明标准,两方面进行探讨,以期进一步完善我国刑事诉讼证据立法。一、刑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构想刑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在西方国家的证据立法早已据有一席之地。而在我国长期的刑事立法与司法活动中存在着“轻程序重实体的”观念,为追求实体的公正而忽视程序的公正。目前,在我国刑事诉讼法中没有严格意义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当然也…  相似文献   

6.
证据是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事实,在审查起诉工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证据的收集过程中,应当采取合法的手段以保证证据的客观真实;在对证据的审查工作中,应从实体和程序两方面入手,以保证其充分的证明力。  相似文献   

7.
我国《刑事诉讼法》对于刑事证据保全制度没有作出规定.刑事证据保全是一种由当事人提出申请,由法官对此申请进行裁断的具有司法性质的行为,它对于保障被追诉人的辩护权、查明案件事实、推进我国的刑事审判方式等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应当从程序正义、诉讼结构、被追诉人的诉讼权利等角度出发,来构建我国的刑事证据保全制度.  相似文献   

8.
张超 《廉政瞭望》2018,(10):69-69
改革后,我转隶到顺庆区纪委监委不久,我被安排参与区监委首例留置案件。纪委办案和司法案件一样,严格按程序办理,重事实、重证据。但当时正处改革试点时期,相关法律规定尚未完善,能不能把首例留置案件办好,我多少有点担心。  相似文献   

9.
查处违纪案件,认定违纪事实必须做到证据确凿,这是办案工作的基本要求之一。纪检监察机关在办案实践中,除了要运用直接证据以外,还要善于运用大量的间接证据来认定违纪事实。直接证据是指直接证明案件主要事实的证据;间接证据是指那些需要与其他证据结合起来,才能证明案件主要事实的证据。就证明力而言,间接证据的证明作用不亚于直接证据。因为有的案件由于主观和客观原因,根本无法取得直接证据。有些违纪人员手段狡诈,作案时不会让人看见,○即使案发后也不肯轻易供述和承认自己的违纪行为。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认定其违纪事实,…  相似文献   

10.
我国《刑事诉讼法》和相关司法解释中关于印证的规定构成了刑事证据印证规则的正式法律渊源,非正式法律渊源包括司法实践经验、学者学说以及追求公平正义、客观真相的理念等.从诉讼阶段和运用主体来看,刑事证据印证规则适用于审判阶段裁判者对案件事实的推理过程;从证据类型来看,刑事证据印证规则既适用于间接证据,也适用于直接证据.适用刑...  相似文献   

11.
熊志海 《探索》2002,(3):123-126
证据只是证明待证对象的根据,这一载体既有客观的,又有主观的,自身并不必然具有客观性.证据之所以能够客观真实地反映和证明待证事实,就在于证据与待证事实之间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的联系.法律事务中运用证据证明案件事实的所有活动,都是研究和确认证据与待证事实之间的联系是否是客观的、真实的.因此,证据的客观性其实并非证据自身的属性,而只是证据与待证事实之间客观联系的不可或缺的属性.  相似文献   

12.
江苏省建湖县借鉴司法实践,在全国首推党员案件审理助辩制。纪检监察机关在审理党内案件时,实行公开审理助辩。犯错误的党员不仅可以自我申辩,还可以聘请“党内律师”为自己进行辩护,对审理部门认定的违纪事实、证据、定性及党纪条规等内容提出质疑,或为犯错误党员提出从轻、减  相似文献   

13.
证明 ,是指用已知的事实去确认未知事实的活动 ,这是一般的逻辑证明。诉讼中的证明是指司法机关或当事人依法运用证据确定或阐明案件事实的诉讼活动。① 刑事诉讼中的证明是指侦查人员、检察人员和审判人员在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 ,依法运用诉讼证据确定刑事案件事实的活动。整个刑事诉讼过程 ,主要是发现、收集证据和运用证据证明案件事实的过程。所以 ,刑事诉讼证明贯穿于侦查、起诉、审判各个诉讼阶段② 。刑事诉讼证明不仅解决思维形式问题 ,而且解决案件事实内容问题 ,因此 ,它除了应当遵循一般逻辑证明的规则外 ,还应当遵循辩证唯物主义…  相似文献   

14.
证人证言是刑诉中的重要证据,对于查明案件事实、保证被告人包括质证权在内的辩护权、提高诉讼效率具有重要价值,尽管2012年新刑诉法已规定强制证人出庭作证,但证人不出庭作证的顽疾依然没有根本扭转。在我国当前司法资源有限、难以承载所有证人出庭的情况下,完善关键证人出庭作证制度或许是保证诉讼公正与诉讼效率最佳结合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5.
共同危险作为数人侵权的特殊形态,在诉讼类型选择上易产生规范适用的混乱。诉讼标的的"事实查明"标准尝试从"责任关系具有整体性"证明共同危险适用必要共同诉讼的正当性。然而,司法实务中复杂的样本模型难以为其提供支持,处理共同危险诉讼的程序适用具有内在的逻辑特征,且这些特征难以被必要共同诉讼抑或普通共同诉讼的模式简单涵盖。引入诉讼标的牵连的类似必要共同诉讼的概念是缓解规范与实践紧张关系的路径之一。"案件事实查明"与其说是诉讼标的范围的确定标准,不如说是民事证据裁判原则在审理共同危险侵权案件中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6.
人类历史上的诉讼证明模式历经神明裁判、口供裁判与证据裁判三个阶段。今天,以证据为认定案件事实之基础的证据裁判模式已在现代法治国家全面确立。我国法医学先驱宋慈早在南宋便于其代表作《洗冤集录》中阐释了证据裁判的观念。宋慈证据裁判观的精髓集中体现在重视客观证据、强调司法检验、善于实验方法等方面。宋慈证据裁判观对当前我国司法证明亦有镜鉴意义,宋慈不轻信口供,强调客观证据重要性的司法证明观念更有利于侦查活动的法治化,有助于克服"由供到证"证明模式的弊端,也更益于犯罪嫌疑人诉讼主体地位之维护。宋慈认为,即使获得了与被告人供述相互印证的证据,仍应尽可能搜寻与该实物证据相互印证的其他证据,以实现法官"内心确信",这种证明方法弥补了当前"印证证明方式"的不足。  相似文献   

17.
正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确保侦查、审查起诉的案件事实证据经得起法律的检验。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是司法改革的一项重大任务,是指在坚持司法机关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原则的前提下,在刑事诉讼活动中以法院审判为中心,对于关涉被告人刑事责任的事实认定与法律适用,  相似文献   

18.
检察法律文书是检察机关履行法律职能中依法制作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书,是各级人民检察院行使检察权的重要文字凭证,也是核查案件的重要依据。随着司法公开、检务公开制度的建立健全,检察法律文书公开度也有了提  相似文献   

19.
证据裁判原则是现代刑事诉讼中认定案件事实应当遵循的核心原则。从世界范围来看,诉讼证明方式的演进历经神明裁判、口供裁判和证据裁判三个阶段。我国刑事诉讼中证据裁判原则的确立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历了口供裁判、证据裁判精神体现到证据裁判原则确立的漫长发展之路。在我国贯彻证据裁判原则,要做到正确理解案件事实的内涵,有效解决证人出庭问题,进一步完善口供补强证据规则,并对排除合理怀疑证明标准作中国化解读。  相似文献   

20.
在执纪工作实践中,有的案件只能依靠间接证据来定案。所谓间接证据,是指凡不能单独直接证明,而需与其他证据相互印证才能证明案件主要事实的证据。由此说明,使用间接证据是有条件的。中央纪委办公厅1991年7月颁发的《关于查处党员违纪案件中收集、鉴别、使用证据的具体规定》第21条规定:“没有直接证据而仅凭间接证据定案时.所有间接证据必须查证属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