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体,在哲学层面上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社会主义理想信念、中华文明的优秀传统以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要求的有机整合。在其内部组成部分又各有作用,如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为基础系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目标系统,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为动力系统,社会主义荣辱观为规范系统,而也正是由于它们之间的这种相互联系、彼此贯通,才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最根本内涵。  相似文献   

2.
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自身的生成逻辑: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基本价值问题的深刻论述是社会主义价值观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来源;马克思主义关于价值主体与价值客体内在关系等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论基础;对我国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过程中形成的多样化的价值观进行有机整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成机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要求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成的实践本性所决定。  相似文献   

3.
从语义层面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由“社会主义”的诸多核心价值所构成的价值系统,该概念包含社会主义的——核心的——体系性的——价值等逻辑层次。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文化霸权主义盛行的全球化时代,中国文化既走向世界、同时又自主发展的精神旗帜;是思想大活跃、观念大碰撞、文化大交融的历史阶段。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发展的理论基石;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成分并存的经济制度下,中国共产党有效防止非社会主义价值体系核心化和保持执政地位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  相似文献   

4.
何隆德 《湖湘论坛》2012,(6):57-60,70
从本质上讲,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从价值层面上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它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了统一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神力量和基本道德规范;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路径选择上,要大力倡导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要高度重视隐性教育,要崇尚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概括,要体现社会主义最本质、最核心的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研究一直停留在价值观的层面上,并没有达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神层面的本质研究。而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精神层面本质的研究,可以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上升到社会成员精神层面的最高实现提供理论基础。本文正是基于此,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容质的规定性及其应具有的历史功用两个方面分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精神层面上的本质属性属于社会信仰。这一精神层面的本质的确定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输出,把人们对信仰选择的困惑中解放出来,积极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并主动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完善和大众化传播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6.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从理论上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价值层面的本质规定;从实践上看,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顺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强烈诉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引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精神旗帜,有效发挥其功能,关键在于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相似文献   

7.
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五个基本特征:一、在理论层面上坚持真理和价值的有机统一,显示了高度的超越性。二、在实践层面上突出价值与制度的有机统一,显示了强烈的实践性。三、在精神动力层面上强调民族性与时代性的有机统一,显示了巨大的激励性。四、在社会功能层面上推动个体、集体、整体价值追求的有机统一和各民族、各阶层、各区域价值要求的有效凝聚,显示了强大的整合性。五、在思想内容层面上体现指导思想、理想信念、精神动力、道德基础的有机统一,显示了鲜明的系统性。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科学内涵可概括为“以人为本,民主公正”。以人为本,侧重于社会主义性质和本质的层面界定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即回答社会主义是一种怎样的社会形态(价值理念);民主公正,则侧重于从政治关系和社会关系变革的层面界定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即回答如何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社会形态(价值指向、价值标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本质和主导,离开核心价值的最本质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相关内容则会流于空谈,甚至会走偏方向。在当前我国关键发展时期,坚持和弘扬以人为本、民主公正的核心价值,在以人为本、民主公正的基点上引领社会思潮、统一思想认识、化解社会矛盾、推动社会进步,具有更加特殊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哲学视野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哲学视角审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价值本质上与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具有同一性;在价值意识构成上是价值信仰、价值理想、价值观念、价值规范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共产党28年的革命史,既是根据中国国情和革命发展的需要,不断调整核心价值体系,调动和激励广大人民革命热情的历史,也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军队靠真信、真行,引导和影响人们的理想信仰和道德水准的历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资本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区别,在于各自与人的自然本能、自然需要、自然价值取向的关系不同。从价值范导机制上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不同层面对应着不同的社会群体,需要有对应性范导主体;在全社会范围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构则离不开核心范导主体。  相似文献   

11.
认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现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既要遵循价值哲学的基本原则,又应具有本土特殊路径。从价值哲学层面上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理论根基是"主体间性"思想,相应产生"探讨式"社会情境,由此推演出"多元互构"的实践过程。进一步考察"多元互构"的具体展开,它是交互性、有机性与价值性的统一。因此,要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就要通过视域融合达到内化认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巩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12.
塑造国家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战略使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海峰 《求索》2010,(8):98-100
现代国家必须把创造和提升国家认同作为国家建设的重要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应责无旁贷地塑造当代中国的国家认同,这是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实质是规范公民与国家关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与国家认同的构建具有逻辑的一致性。塑造国家认同的行动路径则是理念与制度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3.
高等院校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重要基地,明确高校核心价值的科学内涵,加强高校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厘清高校核心价值生成逻辑的前提下,认为高校核心价值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间是流和源的关系,高校的核心价值体系应顺应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逻辑才能成功构建,而构建高校核心价值体系关键环节则是加强对高校大学生核心价值的文化育培而非其他.  相似文献   

14.
《公安研究》2012,(2):29-29
林仕尧在《学海》2011年第2期撰文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关系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理论和实践课题。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既要从内涵的角度阐明其具体理论和价值意蕴,又要从方法论的角度探析其逻辑和实践路径。概言:之,要着重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特性、实践特征、价值特色这三重维度来理解和把握其精神和实质。  相似文献   

15.
民主党派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民主党派核心价值观是民主党派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前提和基础.民主党派核心价值观的精神支柱、核心理念、价值原则和价值取向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本质上的一致性.因此,应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下,培育民主党派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16.
《传承》2017,(1)
基于价值本质观、价值功能和价值教育的理论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本质上是立于人与社会辩证发展的价值体系,在践行上需要科学的价值选择机制提供,在涵养上需要民主教育的养分输入,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立地生根的三重时代逻辑及涵养之道。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演变和形成过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和生命之魂,在所有社会主义价值目标中处于统摄和支配地位。它包括四个最基本的层面: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这四个方面互相联系、相辅相成,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它既是中国共产党探索新时期思想道德建设规律的理论成果,也是对社会主义主导价值观念基本认识的重大进展。本文将探讨核心价值体系观念各个组成部分的演变和形成过程。一、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从成立开始,就始终把马克…  相似文献   

18.
《公安研究》2011,(10):90-90
林仕尧在《学海》2011年第2期撰文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关系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理论和实践课题。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既要从内涵的角度阐明其具体理论和价值意蕴,又要从方法论的角度探析其逻辑和实践路径。概言之,要着重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特性、实践特征、价值特色这三重维度来理解和把握其精神和实质。  相似文献   

19.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者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并行不悖的辩证路径。我们当前注重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宣传层面到建设内容都应做到:一不可忽略大前提与偏离大方针,二要同时注重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核心价值体系是最大公约数,核心价值观是最精公约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应从指导思想、共同理想、民族精神、时代精神、荣辱观、生态观、家庭观七个层次来全面加以概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应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七个层次的全面概述出发,同样以七个层次依其内在对应的学理逻辑有序凝练。即求真务实、以人为本;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爱国敬业、创新争先;自由平等、公正法治;诚信友善、团结互助;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家庭为基、孝老爱亲。  相似文献   

20.
王芳 《前沿》2013,(16):6-8
何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术界有学者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概念等同或混同,还有学者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等。本文从逻辑上重新认识和定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概念,为新时期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澄清逻辑前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