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通过考察我国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的现状及问题,比较分析国外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典型模式及国内部分地区农村养老保障的实践探索,提出我国应在政府主导下重建以养老保险制度为核心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以贫困地区为重点推进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合理差别的全覆盖,并加快城乡一体化的养老保障体制机制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2.
对湖南农村养老保障问题的调查及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云英  周钧 《湖湘论坛》2005,18(6):40-41
湖南作为一个农业大省,农村人口比例大,农村老龄化问题严重。以家庭为依托,以土地为生活来源的传统农村养老保障功能正日趋弱化,而适合农村的新的养老保障体系还未形成。解决农村养老保障问题应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与老年人的需求入手,充分发挥个人、家庭、集体、社会、社区邻里互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多方面获取养老资源,在保障老年人得到基本生活照料的基础上,提供多样化和个性化的老年服务,构建一个包含多元化养老模式、多层次养老服务制度的混合型农村养老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3.
潘艳  何池 《当代广西》2005,(14):29-30
兴业县坚持以发展为主题,紧紧围绕 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目标,以 农业结构调整为主线,通过发展壮大农业 龙头企业、构建农业产业带、不断完善农村 经济合作组织和经纪人队伍及大力发展绿 色无公害农产品等措施,大力推进农业产 业化经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 去年,兴业县获2004年度全区县域经济发 展进步奖。今年1-5月,全县实现农业总 产值、农村经济总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同 比均同步增长。  相似文献   

4.
文章立足于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的实际状况,从传统孝文化与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建设相结合的角度来思考家庭养老问题,指出推进农村孝文化家庭养老功能建设需要经济、社会、政治、法律等多种条件予以保证,为此,要引入制度因素,构建孝文化的制度基础;开发孝文化资源,强化孝文化发展的动力;多管齐下,构建孝文化的传承机制。从而实现孝文化与养老保障制度的双赢,探索出一条符合我国孝文化、适应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养老道路。  相似文献   

5.
我国农村养老保障制度需求日益迫切,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建设应实施两步走战略。近期要按分层分类原则,按不同的群体、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由点到面逐步推进;中长期要实现城乡养老保障制度整合,建立多层次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通过城市化和“富农”政策、“土地换保障”、人口政策和养老保障政策相结合等办法解决制度建设中的资金不足问题,并以法律的形式明确各方的权利义务。  相似文献   

6.
城镇化是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城市社会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近年来,城镇化的推进对比较薄弱的恩施州农村养老体系建设影响很大。客观分析恩施州农村养老体系现状,在城镇化背景下构建恩施州农村养老体系,首要任务是要发挥政府在农村制度养老体系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建立健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以及农村养老扶助救助体系。其次,要继续发挥农村家庭养老、土地养老的重要作用以及其他多种养老方式的有益补充作用。  相似文献   

7.
关注民生 尽快构建农村养老保障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人口流动的加快,农村集体经济提供的养老保障体系已基本瓦解,传统家庭养老保障的功能和养老资源因家庭的小型化和空巢化正在不断弱化,与此同时,新的社会养老  相似文献   

8.
略论发展农村养老保障事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慧珠 《岭南学刊》2008,(5):106-108
当前,如何推进农村的养老保障事业,是一件事关社会和谐局面能否形成以及内需拉动能否得以有效提升的重大事情。应采取包括根据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同人群的生活状况,建立以家庭养老为主、多种养老方式为补充的农村养老保障模式,逐步完善农村养老保障的法律法规,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强政府责任、重视农民的权利等多方面措施,以推进农村养保保障事业发展。  相似文献   

9.
<正>近年来,东台市溱东镇周黄村以发展经济、致富农民为目标,实施以工兴村战略,创新农村经济运行的方式方法,把发展股份合作当作经济发展的有效载体,大力发展农民股份合作经济,在苏北率先成立以土地入股的富民合作社,有力推进了规模高效农业发展,促进了全村经济社会事业的跨越性攀升。  相似文献   

10.
农民家庭式养老的困境与出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素琴 《湖湘论坛》2008,21(1):66-68
农村家庭养老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我国农村的养老保障任务日益艰巨。传统的农村家庭养老受市场经济发展及家庭结构变化等因素的影响,面临着一定的困难。然而,现阶段中国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家庭养老为主,社会养老为辅"仍将是较长时间内农村养老的基本模式。为确保"老有所养",不断提高农村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当前要进一步完善农村养老的法律制度,加大经济支持力度,强化农村社区服务,弘扬传统孝文化。  相似文献   

11.
多层次的养老保障体系是各国社会保障事业的基本取向,我国多层次化目标虽已明确但发展进程相对缓慢,相关政策渐成体系但实践效果并不理想,基本养老保障独大而第二、三支柱发展严重滞后。面对持续存在的经济下行压力,国家、企业难以维系养老保障重任,个人参与养老规划动力明显不足。因此,我国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建设亟待统筹规划与协同推进,转方式、调结构、强宣传是推动未来养老保障权责分配更加合理、发展更可持续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12.
用工业化理念谋划农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笔者认为,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中,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传统模式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坚持用工业化理念谋划农业发展,把工业经济中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规律、能够有效提高资源利用率等先进经营理念,移植和导入到农业领域,指导农业生产和经营。  相似文献   

13.
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是新农村建设在现阶段的核心要务。农村党组织是农村经济建设的直接领导者和组织者。如能实现农村党建资源和经济资源优化整合,进而实现农村党建工作与经济工作有机融合,以党组织建设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以经济发展促进农村党组织建设,可取得农村党建与经济发展的"双赢",加速推进新农村建设、改善广大农民群众福祉、巩固党在农村执政的经济基础和提高党在农村的执政能力。  相似文献   

14.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老龄化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人口老龄化已经并将进一步成为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农村养老问题日益突出,对建设农村和谐社会形成了挑战。家庭养老作为我国农村占主导地位的养老方式,有其存在的文化、经济、社会和心理基础。这种养老方式在我国农村和谐社会的建设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巩固和加强农村家庭养老方式,要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新风尚,建设社会主义孝文化,关注农村老人心理需求,探索农村老人救助方式,加强立法,切实保障农村老人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5.
主题发言     
《小康》2013,(1):75-78
大力推进休闲农业创新发展文|十届全国人大常委、原江西省委书记、中国农学会副会长、都市与休闲农业分会理事长舒惠国发展休闲农业,一是能够繁荣农业农村经济,延伸农业产业链条,带动相关配套产业,实现农村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有效地调整农村经济结构,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  相似文献   

16.
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关键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科学地发展农业、建设农村、富裕农民。我们必须更加自觉地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使科学发展观贯彻于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7.
杨莉 《学习与实践》2012,(6):107-110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显示,中国已全面进入老龄化社会,且伴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农村老年人口高龄化、空巢化现象日益凸现。建立健全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完善农村养老保障制度成为迫切之需。文章通过对武汉市新城区老年人口现状及养老所面临问题的调查分析,从经济援助、医疗援助、社会援助和心理援助等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推进农业科技进步 加快农业经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策》2006,(6):37-38
近年来,公安县把推进科技进步作为重要抓手, 不断加大农业科技创新力度,加快先进实用技术的推广普及,农业科技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中的贡献日益突出,有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2003年公安县被认定为全国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县;2004 年公安被列为全省首批技术创新示范县;2005年,公  相似文献   

19.
人口老龄化加剧和家庭养老功能弱化为农村养老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但目前农村养老服务业存在着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模式不健全、机构养老形式单一等问题;其发展滞后的主要原因在于养老观念制约、居民收入水平不足、养老服务机构面临经营风险等;因此,推进农村养老服务业快速发展应秉持一般思路是:发展经济最为根本,"国家在场"至关重要,多方参与十分关键,人才培养刻不容缓,监管机制亟待规范。  相似文献   

20.
孙翔 《群众》2018,(1):28-28
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江苏时指出,发展特色产业、特色经济是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举措要因地制宜抓好谋划和落实.这一重要指示,既抓住了当前江苏农业阶段性供过于求和供给不足并存的主要矛盾,也提出了特色产业富民的发展路径.要按照产业兴旺的要求,在聚焦产业富民上抓落实,在农业特色产业上下功夫,加快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力争在全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