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星 《辽宁人大》2009,(3):15-15
人大信访工作是监督法赋予人大常委会依法监督的法定职责之一。人民群众来信来访是人大常委会决定听取和审议“一府两院”专项工作报告的法定途径。兴城市人大常委会十分重视人大信访工作,不断加强人大信访工作建设,严格按照《监督法》和《辽宁省信访条例》的要求,认真做好人大信访工作,关注民生,反映民意,促进人大依法监督。  相似文献   

2.
为了提高监督实效,吉木萨尔县人大常委会依照监督法规定,于近日出台了《吉木萨尔县人大常委会听取和审议专项工作报告的办法》《吉木萨尔县人  相似文献   

3.
为了规范人大常委会审议意见的办理工作,提高办理质量,增强监督实效,根据监督法的规定,孝感市人大常委会于近日出台了《关于"一府两院"办理人大常委会审议意见的暂行办法》。  相似文献   

4.
今年是《监督法》实施的第一年,按照《监督法》关于人大常委会听取和审议“一府两院”专项工作报告的有关规定,嘉定区人大常委会选择了涉及民生、聚焦民生的社区卫生服务和农村合作医疗工作作为常委会重点监督项目,在借鉴以往述职评议工作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对社区卫生服务和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开展专项工作评议,探索实施《监督法》的有效途径,不断完善对政府专项工作的监督形式,努力提高监督实效。  相似文献   

5.
为保证区人大常委会审议意见的贯彻落实,维护区人大常委会监督“一府两院”工作的严肃性,增强监督实效,河东区人大常委会研究制定了《天津市河东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议意见督办办法》。在办法的制定中,常委会坚持以监督法为指导,  相似文献   

6.
直管部门一直以来都是人大监督的薄弱环节,为了消除这个"盲区",实施办法加强了对直管部门的刚性约束,使人大监督变得更加有力。经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以下简称《监督法》)于2007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监督法》的颁布实施,对于各级人大常委会依法行使监督职权,健全监督机制,加强和改进监督工作,增强监督实效,促进依  相似文献   

7.
2006年8月27日,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3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以下简称《监督法》),并于2007年1月1日起实施。《监督法》的颁布实施,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一件大事,必将有力地促进各级人大常委会的监督工作。我们要把学习贯彻实施《监督法》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不断提高监督质量和水平,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人大监督工作,树立人大监督的权威。  相似文献   

8.
审计报告公开,审议意见见报,执法检查报告现身媒体……明年1月1日以后,人大常委会监督采用类似的公开动作不再单靠勇气和魄力了,因为《监督法》已经把“阳光监督”写在法律文本里。“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监督职权的情况,向社会公开。”8月27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通过的《监督法》第七条明确规定,公开是人大常委会监督的一项重要原则。  相似文献   

9.
吉林市人大常委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经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并于2007年1月1日正式施行。监督法的颁布与实行,是我国民主法制建设中的一件大事,对于各级人大常委会依法行使监督职权,健全监督机制,加强和改进监督工作,都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  相似文献   

10.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以下简称监督法)实施以来,贵州省岑巩县人大常委会探索创新监督工作,推行了“审议报告票决再审”机制、专项工作评议机制和问责制,多渠道多元化的立体监督渐趋成熟。  相似文献   

11.
《监督法》明确规定,监督公开是人大常委会行使监督职权的一项重要原则。人大常委会监督公开由此而成为一项义务性要求。目前,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国人大网等媒体实现了监督计划,专项工作报告,执法检查报告,审议意见等面向社会公开。  相似文献   

12.
陈金玉 《人大研究》2011,(11):24-26
听取和审议"一府两院"专项工作报告、执法检查是各级人大常委会常用的主要监督形式。随着监督法和《河北省实施〈监督法〉办法》的实施,听取报告、执法检查→提出审议意见→"一府两院"研究处理→报告处理情况→向社会公布,逐渐形成了一个工作闭合路径和综合运用监督形式的有机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3.
为了贯彻实施监督法,保障我省各级人大常委会依法行使监督职权,2008年5月29日,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湖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办法》(以下简称实施办法),并于2008年9月1日起施行。  相似文献   

14.
《监督法》明确规定,监督公开是人大常委会行使监督职权的一项重要原则。人大常委会监督公开由此成为一项义务性要求。目前,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国人大网等媒体实现了监督计划、专项工作报告、执法检查报告、审议意见等面向社会公开。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应从制度跟进、完善机制、定期督察等方面依法全面推进监督  相似文献   

15.
郭子林 《天津人大》2006,(10):14-15
最近,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以下简称《监督法》),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人大制度建设进程中的一件大事。《监督法》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宪法为依据,进一步完善了各级人大常委会监督的形式和内容,充分体现了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是一部符合我国国情和人大工作实际的重要法律。《监督法》的颁布实施,为各级人大常委会规范和加强监督工作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对进一步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特点和优势.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作为地方人大常委会.我们要进一步提高认识,认真思考研究,积极探索实践,保证《监督法》在全区的贯彻实施。  相似文献   

16.
听取和审议“一府两院”工作报告,是《监督法》规范地方人大常委会行使监督权的重要方式之一。逐渐提高听取审议专项工作报告质量,对提高监督工作实效,提升人大工作能力和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日前,河东区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天津市河东区人民代表大会议事规则)修正案》。河东区人大常委会本届以来紧密结合强化监督、促进发展的工作实际,按照监督法的要求逐年扩大监督范围、逐步改进监督方式、不断探索总结成熟的经验和做法,  相似文献   

18.
周同跃 《时代主人》2006,(11):16-17
《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已于2006年8月27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按照监督法的规定,专门委员会是协助人大常委会行使监督权。要切实贯彻执行和准确把握好监督法.充分发挥专门委员会在监督工作中的作用,必须依法处理好几个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19.
徐颖 《辽宁人大》2008,(9):24-24
7月28日,省人大常委会举办监督法培训班。省人大常委会常务副主任闫丰、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龚世萍、王专、王琼,省人大常委会秘书长佟志武,省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各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和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及省人大常委会机关全体干部参加了培训。培训班传达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兆国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乔晓阳在今年5月全国人大常委会举办的监督法培训班上的讲话;对《监督法的立法背景和基本精神》、《如何做好对计划和预算执行情况的监督工作》、《如何做好备案审查工作》、《如何做好执法检查工作》以及《如何做好听取和审议专项工作报告工作》等进行了专题讲座。  相似文献   

20.
人大常委会听取和审议“一府两院”专项工作报告,是监督法确定的一种基本的、主要的监督形式。为规范这种监督形式,监督法对人大常委会听取和审议专项工作报告的对象、内容、范围、方式和程序等一系列问题作了具体而明确的规定。要运用好这一监督形式,加大监督力度,增强监督实效,必须按照监督法规定的程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