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夏晓莉 《学理论》2014,(26):66-67,96
梳理西方社会分层理论,总结目前国内学者对民族地区进行的社会分层研究,发现国内目前关于新疆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境外敌对势力的分析,在国内研究方面注重对历史上解决新疆问题的经验总结,缺乏对维吾尔社会现状的相关研究,因而对维吾尔社会的分层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职业教育一直没有很好发展,原因很多,深层次的社会原因就是职业教育不能很好地促进学生向上的社会流动。我国目前的社会分层状况下,职业教育要获得进一步的发展还存在诸多障碍,主要表现在:阶层文化资源对职业教育对象的影响;阶层的组织资源对职业教育发展的影响;阶层的经济资源对职业教育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社会分层所形成的社会结构张力能激发社会活力,加快社会流动,优化社会结构,增强社会一体化,对社会和谐形成积极影响作用。但分化的各阶层地位角色分配差别所形成的不同利益现状和要求以及分层本身存在的不合理因素,对社会的和谐也产生了消极影响,表现为:贫富差距拉大形成不利于社会稳定的倒金字塔式社会力量结构,分配机制不公平形成阶层之间的认同障碍,分化的急剧发展引发负面社会心理,不断增加和外显的社会矛盾加大阶层摩擦。两个方面的影响既是共生关系,也是此消彼涨关系,政府应当主动作为,推进积极影响,抑制、消解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4.
教育与社会分层、社会流动之间关系密不可分,三者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社会分层影响和决定了社会成员对教育资源的占有,并通过教育复制着已有的阶级结构;教育促进社会不同阶层之间流动,为社会阶层结构的变动提供了渠道。尽管现代社会各阶层的位序已经稳定,但对于处在社会阶层较低的人来说教育仍然是改变自身命运最根本和最有效的手段。教育对实现合理的社会分层起着平衡和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后,随着利益关系的调整,我国社会各阶层出现急剧的分化,社会分层越来越凸显。社会分层的加剧不可避免地会增加社会各阶层的冲突和矛盾,这极不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为此,本文从四个方面探讨了构建和谐社会的路径。  相似文献   

6.
关于市场经济与社会分层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市场经济不仅是社会分层的动力,也对社会各阶级阶层起着整合作用,这是典型的市场经济对社会分层的悖论,本文从该悖论开始着笔并论述各阶级阶层对市场的回应及其政治后果。  相似文献   

7.
中国社会分层与生活方式的新趋势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经过20多年持续的经济改革,中国的社会分层体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原来的较为均等化的、构成较为简单的“两个阶级一个阶层”的社会结构发生了显著的分化,一些新的社会阶层逐渐形成,各阶层之间的社会经济地位和生活方式及利益认同的差异日益明显。2001年以来人们的消费欲望开始重新启动,拥有稳定工作和收入的工薪阶层开始加入投资房产、购买小轿车和度假旅游的消费行列。但由于存在着大量的收入较低的农村人口,从全国范围来说,中国人的生活方式的现代化程度仍然是较低的。而且,城乡之间、大中城市与小城市之间在消费水平和生活方式方面的差异非常大。  相似文献   

8.
《学理论》2015,(14)
以李强教授的观点为依据,对中国社会结构的现状,基于"倒丁字形"社会结构特点和"纺锤形"社会结构的角度进行分析。中国现如今向"纺锤形"发展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要充分发挥思想教育的调节功能,促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9.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当代中国社会的分层呈现新的特点。研究社会分层,其最主要的目的在于认清社会转型期各阶级阶层相互之间利益关系的变化,从建设和谐社会的高度正确地去化解社会矛盾,增强不同社会阶层或群体的社会认同感,以促进中国社会现代化的发展。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社会分层研究从职业入手有它重要的意义。职业作为社会资源的有机载体,具有最为直接的客观的社会可比性。市场经济的发展及各种利益的重新组合或利益上的矛盾冲突,往往主要通过以职业为基础的分层方式展开的。这样就使我们不仅要从总体上考察全体人民的利益,…  相似文献   

10.
《学理论》2015,(13)
健康不平等普遍存在,是社会不平等的一个方面,社会发展不但没有减小健康不平等程度,反而随着社会贫富差距的扩大而加剧,即上层社会人群拥有比下层社会人群更好的健康状况。社会分层会通过各种因素影响不同阶层群体的健康状况,想要解决健康不平等问题,仅仅是提高医疗水平和改善贫困是不够的,还应该从改善社会不平等处着手,那样才能达到减小健康不平等程度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马太效应——社会分层的催化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太效应”是一种以“损不足、补有余”为原则的社会利益自发调节机制。它的特殊结构对当代社会分层有强大的催化作用。我们应当注意“马太效应”对社会发展的双重效应。取其利避其害。  相似文献   

12.
曾泽尔 《学理论》2015,(5):49-51
随着"知识爆炸"时代的到来,使得我国高等教育发展面临诸多挑战,而中国目前贫富差距依旧很大,高等教育不平等现状日益凸显。按照不同维度将社会分成不同属性的层次,从不同的社会分层角度探讨高等教育是如何因为社会分层而产生不平等,并从宏观和微观相互建构的角度分析这种不平等的深层原因,并针对这种情况提出从经济、制度、观念等方面加以入手解决,以促进教育资源的合理分配与最大公平。  相似文献   

13.
网络民意表达作为社会治理的新形式,在当今社会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因其生长空间虚拟、表达方式便捷、时效性强、成本低廉等特点,一方面为公民提供了广阔的言论空间,实现政府与公民之间的二元互动;另一方面网络民意表达也存在着网络民意参与社会治理的无序性、民意表达不平等性和"沉默螺旋"效应等问题。因此,政府要积极主动转变观念,提升民意满意度;提高公民素质建设,跨越"数字鸿沟";建立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网络道德及文化建设,推进网络民意的有序参与,促使网络民意表达参与社会治理的良性发展,提高社会治理的水平。  相似文献   

14.
网络社会伦理道德的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 ,网络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日益加大。作为调节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伦理道德是一定经济基础和社会生活的反映 ,正因为此 ,网络技术的崛起引发了网络社会伦理道德的出现 ,而网络社会伦理道德本身表现出一些独有特征。了解、分析这些特征 ,有助于我们正确处理和评价网络社会中的一些伦理道德问题。  相似文献   

15.
姜廷雪  王志伟 《学理论》2011,(23):49-50
当今社会是网络信息高度发达的时代,在网络社会环境下,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机遇与挑战并存。通过网络了解大学生心理状况,一方面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形成良好的校园网络氛围。另一方面利用网络推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从而保证大学生不受或少受网络社会中各种消极因素的影响,已成为当前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6.
网络社会的校园文化建设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随着网络全球化的发展 ,网络的负面影响日益凸现 ,并作为新的传播媒介对校园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冲击。积极关注网络社会的校园文化建设 ,提高其适应性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在论述网络文化对高校学生政治立场、道德观念、思想文化、行为方式影响的基础上 ,提出了网络社会建设校园文化的几点设想。  相似文献   

17.
健全的社会救助体系是社会救助制度成熟定型的标志,是探索构建中国特色社会救助体系的重要内容。三十年来我国逐渐形成了多层次社会救助体系,具有鲜明的分层分类特征,形成了社会救助的新格局。从精准管理视角,提出三条健全体系的路径:强化以需求为导向的社会救助管理改革;聚焦提升低收入群体需求和供给相匹配的政策设计;重点推动社会救助体系的供给侧创新。为此,需要建立健全多维贫困瞄准机制、分群分级干预机制、救助服务清单制、智慧化救助机制、低收入家庭能力建设机制和救助帮扶共同体等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来 ,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日益阶层化 ,由此涌现出许多利益不同的新生社会群体。如何拓宽党建领域是历史赋予的一项迫切任务和新课题。“三个代表”思想以其深刻的涵盖力和凝聚力 ,为我们正确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执政基础提供了科学思路。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以来 ,市场化改革加速了中国社会结构的分化 ,市场力量的崛起使得国家在中国社会分层中的决定作用逐步消解。但是 ,现阶段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推进和市场力量的崛起 ,并不必然意味着国家力量的削弱。对于社会分层结构的影响 ,国家和市场两种力量同时在发生作用。  相似文献   

20.
深圳的人口过度密集且持续增长,导致了深圳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新的社会阶层在迅速形成,适应时代发展的各阶层的价值观念尚未确立,阶层间的冲突不断加剧,社会矛盾随之由简单向复杂转化。自然资源紧缺、人口极度膨胀、贫富两极分化。这一切使深圳进入了建市以来前所未有的社会矛盾激化时期。在此情况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