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南风窗》2016,(17)
正有钱人办好事的方法有很多,最好的办法是自己"明德",然后协力提高整个社会的文化水平、道德水平。有位朋友穿上新的跑鞋去晨练,跑了一段路之后,突然脚下一滑,尤如马失前蹄般,几乎跌倒。一看,原来踩在了狗粪上,搞得这位朋友暗自庆幸自己多年坚持锻炼。否则,这一跌,说不定就要去"种"牙了,而现在种一只牙,稍好质地的都要万元以上。  相似文献   

2.
何蕴琪 《南风窗》2014,(20):14-14
<正>9月9日,著名哲学家、哲学史家、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汤一介去世。汤一介在1980年代创办和主持的中国文化书院,将一批德高望重的学人如粱漱溟、冯友兰、张岱年、季羡林等汇聚在一起,对传统文化经历"文革"后重新接续传播功不可没。今年5月4日,习近平来到北大人文学院。和87岁的汤一介先生"促膝交  相似文献   

3.
正"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名言,也是胡进文人生的真实写照。胡进文,湖南省益阳市一中正高级数学教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他的生命定格在2018年3月14日,去世时年仅56岁。  相似文献   

4.
刘兴 《工会博览》2005,(18):77-77
母亲因病住进了医院。此前她已经住过两次院了。母亲去世前的那天下午,我在病房看护她。她说:"你们忙,先回去吧。"我当时看母亲病情基本稳定,精神也比较好,认为没事,就回家了。没想到,我到家两个小时后,母亲竟然去世了,最后一刻我没有在母亲身边,这成了我一生的遗憾。  相似文献   

5.
正坐着火车周游列国绝不只是属于欧洲漫游的专利,北京就有,54年前就有,它就是隶属北京客运段联运车队、被誉为"中华第一车"的北京——莫斯科K314次国际联运列车。从北京站乘坐该车去莫斯科,是一次无比漫长的旅程,往返运行15652公里,13个昼夜近300小时。这趟列车上的司乘人员,一年中超过三分之二的时间都往返在异国他乡的  相似文献   

6.
电视之于所有人,已不仅仅是一个随时喷射信息垃圾的媒体了,它也成了我们生活疼痛的一个部分。中国人的生活自觉不自觉地受电视影响,应该是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初,电视大规模进入千家万户开始的。这之前,电视对于全国人民最具普泛意义的显现,在我整个对70年代的记忆里只有两次:一是1976年9月对毛泽东去世的报道;一是70年代末,《追捕》、《望乡》、《狐狸的故事》三部日本新片,以与影院同步的速度登陆诸多百姓人家的9英寸荧屏。表面上看,这两件分属于新闻和娱乐领域的事件并无联系。但实质上,可以说正是它们,在辽阔的中  相似文献   

7.
迄今为止,中国学术界围绕"大国崛起"这一主题分别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20世纪90年代初中期和2006年后进行过三次较为集中的讨论.实际上,当今时代中国的复兴和快速发展已经成为举世瞩目的事实,如何看待历史上主要大国的兴衰历程,如何吸取新兴大国崛起的经验和教训并从中得到有益的借鉴,已成为中国当前十分重大的战略问题.  相似文献   

8.
南方朔 《南风窗》2011,(4):95-95
必定先有提供服务的上游这一方先刁,下游才会不得不也刁蛮起来,先有刁商而后有刁消费者,先有刁官而后才有刁民。我和我的家里人,有过三次难忘的消费经历,使我体会到必先有刁官,而后才有刁民的道理,这三次经历是:最近我去香港开会,有天中午,到中环广场地下室一家日式烧烤店用餐,当天或因客人太多,或因厨房出了差错,我和朋友的前菜及饮料上了,主菜拖了20几分钟还不见踪影,催了几次才姗姗迟来。餐厅的外籍经理自己上菜,说是今天因为厨房出了状况,耽误贵客用餐,非常抱歉,为了  相似文献   

9.
读到唐小兵先生的《胡适:伟大先知还是一介书生?》一文,才知今年是胡适先生诞辰120周年。90年代初,我的硕士论文写的是关于胡适的改良政治思想,从这一意义上说,胡适,是我从事学术研究的"第一个对象"、"第一人"。我竟然忘记了"第一人"诞辰120周年纪念,感觉有点惭愧。研究者往往会对自己的研究对象因"了解"而趋"同情",我也是如此。初读时,胡适改良思想是被放在正确革命之对立面来看待的,读着读着,便开始同情胡适之改良了。可是,这又与因受教育而对革命持肯定的态度发生冲突。"革命"与"改良",便在一个"半梦半醒"的青年学生思想观念中纠结、斗争起来。求解不得,还写过一封信求教国内胡适研究一专家。专家回信说:这个问题太复杂,  相似文献   

10.
<正>4月4日,是马丁·路德·金的去世周年纪念日;1968年的这一天,他被刺身亡。对于中国公众而言,马丁·路德·金可谓家喻户晓,成年人知道他是美国黑人解放运动的领袖,与被压迫民族在同一条战线上;90后则从"我有一个梦想"的演讲中晓得他——般的英语听力教材上都有收录,金博士成了他们的励志导师;最近的新闻是3月21日,以7票优势通过的美国医改方案,被赞同者认为是对1960年代民权运动的深  相似文献   

11.
苏乐 《南风窗》2011,(26):14-14
读到唐小兵先生的《胡适:伟大先知还是一介书生?》一文,才知今年是胡适先生诞辰120周年。90年代初,我的硕士论文写的是关于胡适的改良政治思想,从这一意义上说,胡适,是我从事学术研究的"第一个对象"、"第一人"。我竟然忘记了"第一人"诞辰120周年纪念,感觉有点惭愧。研究者往往会对自己的研究对象因"了解"而趋"同情",我也是如此。初读时,胡适改良思想是被放在正确革命之对立面来看待的,读着读着,便开始同情胡适之改良了。可是,这又与因受教育而对革命持肯定的态度发生冲突。"革命"与"改良",便在一个"半梦半醒"的青年学生思想观念中纠结、斗争起来。求解不得,还写过一封信求教国内胡适研究一专家。专家回信说:这个问题太复杂,  相似文献   

12.
章剑锋 《南风窗》2011,(10):64-67
"我6岁参加儿童团,9岁当团长,17岁参加地下党,我干的事儿多了,看的事儿多了。政治那个东西都是悬在上面的,没有生活根基的。一定要有劳动的能力,靠自己的本事吃饭。我就靠我那’两亩菜地’维持生活,谁也不巴结。"  相似文献   

13.
傅山先生是三号文化中一位优秀的集大成者,是明末清初爱国主义启蒙思想家。本文从《家训》教子的角度简要分析傅山的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14.
历史上意大利的地缘政治研究共出现过法西斯执政时期与冷战后两次学术高潮。由于与法西斯主义的不光彩联系,意大利地缘政治研究在二战结束后陷于沉寂,一度成为学术"禁区"。冷战结束后的地区秩序大变动、传统与非传统安全挑战快速增加,为意大利地缘政治研究的复兴创造了有利环境。在重新思考地缘政治本体论基础上,意大利地缘政治研究明确提出地缘政治研究应为政治决策服务、为捍卫国家利益服务的主张,围绕加强对意周边安全事务的介入、反思欧洲政策、巩固发展意美"特殊伙伴关系"等战略问题提出一系列重要观点。很大程度上,冷战后意大利地缘政治研究在精神气质和叙事方式上显示出浓重的经典地缘政治风格,但其理论建构仍不完备。尽管如此,作为意大利国内政治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冷战后的意大利地缘政治研究仍发挥了广泛的学术、社会和政治影响,其部分观点对21世纪头十年意大利外交政策转型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5.
大师有三招     
顾土 《法制博览》2009,(8):46-46
官场的人最爱谈人情,人类的特点是缺少什么就强调什么。 乾隆皇帝到热河避暑,宠臣傅恒奉命伴驾,忽然丧报传来,傅恒的大哥去世,傅恒赶紧告假回京奔丧。在此期间,其兄家已按例搭好灵棚,供人凭吊,讣告也早送给相关亲朋友好。但前两日来者寥寥,在京大僚更是无一人至。第三天,  相似文献   

16.
策划人语知识就是力量!当培根400年前第一次说出这句话时,一个时代就此开始,马克思因此称他为“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人本年代里,知识并没有明智而及时地为自己的力量设限,“实验科学”的范围被扩大到社会领域,问题的产生促使人们反思  相似文献   

17.
一路上有你     
正"我是秋天的秋,花卉的卉。"一提起我的闺蜜加死党,脑袋里立马蹦出一个东北美女的样子。秋卉姓李,虽说家住河北涿州,但却是地地道道的东北人。"要问我的家乡吗?大家一起笑吧——齐齐哈尔!"我和秋卉是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2004届传播学专业的同学,读研究生时我选的研究方向是文化传播,她选的研究方向是编辑出版。第一次听说秋卉的名字是在新生入学军训结束时,"那个大眼儿妹啊,叫李秋卉。笑起来那个美,声音像是蜜糖做的。"这是  相似文献   

18.
反思历史教训的勇气《南风窗》:闫先生您好,您多年从事对邓小平同志的研究,邓小平堪称一位划时代的政治家,您对他的生平有何印象?闫:在解读他的时候,我有一点较深刻的体会。那就是小平同志参与的历史事件,几乎都和毛泽东有较密切的联系。他23岁参加革命起,就担任中央秘书长,25岁就参加创建红军,30出头就是中共中央北方局书记,无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和平时期,他都长期在第一线,有丰富的  相似文献   

19.
我今年40岁,已是人到中年。当我第一次意识到这一点时,不禁有一种恐慌不安的感觉。后来,我偶然读到一本破旧的童子军手册,讲的是陷入迷途时的应付策略:停止前进,研究形势,回顾你知道的一切。每走一步,做一个记录。下列就是我的记录,是我步入中年  相似文献   

20.
刘阳 《南风窗》2008,(11):24-25
策划人语上海市委宣传部原部长王元化病逝于上海瑞金医院。他和2003年过世的中国社科院原副院长李慎之一样都是死于肺病,和1998年辞世的钱钟书先生一样都是死于88岁高龄。从此,无论思想界的"南王北李",还是文艺理论界的"北钱南王",皆成绝响,而上海文化圈自巴金、施蛰存、贾植芳、王元化去世后,几乎塌了一大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