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良师益友无尽情田方11月24日晚,中央电视台播发了"周培源同志逝世"的消息,真如晴天霹雳!三天前,我还和周老的警卫员小吕通过电话,得知周老近来病情比较稳定,心中感到莫大的安慰。谁料,仅仅过了三天,他就这样突然地走了!对于周老的品德、学问,我是景仰已久...  相似文献   

2.
我是筷子巷派出所民警邱娥国的儿子,名叫邱军钢,我们家是一个平凡的家庭,全家5人都是普通的干部、职工,都是普通的共产党员。我爸爸邱娥国是我们这个家庭中的普通一员,在平凡的岗位做了一些平平常常的事,却获得了很高的荣誉,我们全家都为他感到骄傲,感到自豪。 在我眼里,爸爸是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人。无论是在家乡、在部队、还是当民警,他都把力所能及地帮助别人,作为最大的乐趣。10多年来,我就跟爸爸照  相似文献   

3.
九三精神永远鼓舞着我陈荣贤说起九三,一股自豪之情便涌上心头,那么真切,那么自然,那么实在!说真的,是"九三精神"鼓舞着我,是九三人鼓舞着我,鼓舞着我去努力工作,奋发向上,完成组织上交给我的任务,在平凡的工作中,去努力实现人生的价值。对于九三,我感到我...  相似文献   

4.
诤友     
《三国志·吕岱》篇中有这样一则故事:吕岱有个好友叫徐原。“性忠壮,好直言。”每当吕岱有什么过失,他总是毫不留情而又公正无私地批评规劝。对此,吕岱周围的人颇多非议,可吕岱却大加赞赏:“我之所以看中徐原,正是由于他有这样的长处!”这里,徐原便是吕岱的诤友,吕岱则是一位不虚美、不讳过的开明人士。《辞海》解释:诤,直言规劝。友,志趣相投、志同道合的人。据此,诤友的涵义应是敢于直陈人过,勇于开展批评的朋友。交净友既是正确选择朋友的一种态度,也是一个人思想境界和道德情操的重要表现。诤友,是一把尺子,衡量着你…  相似文献   

5.
萨茹拉的信     
张叔叔:您好!近来工作还忙吗?你们那儿的天气还是那么湿热吗?我们这儿的天气从现在开始就有了明显的变化,忽冷忽热,真让人受不了。我回来后特别想念你们。还记得吗?有一次您来我的房间里和我们谈心,您坐在那张椅子上的姿态特像我的爸爸,您和我的妈妈谈话时我便坐在一旁观察你的一举一动,有的动作像得不得了,好久没有看见过爸爸坐椅子的样子了,我真的好想爸爸呀!已有7年没有喊过“爸爸”这两个字了,我渴望在梦里梦见爸爸,想看看他现在是否还好,但我很少梦见爸爸,有时我梦见他背对着我,我使劲地喊爸爸,爸爸却始终不理我,…  相似文献   

6.
我以我泪写英雄杜先福我哭了,为一个逝去的灵魂!这一天,许许多多的人都在为一个逝去的灵魂而哭泣。他走得太匆忙了,只有24岁!他舍下了白发苍苍的父母,他舍下了年轻的爱妻,舍下了两岁的儿子!他儿子说:“我爸爸,出差差!爸爸公安局,出差差……”他妻子说:“都...  相似文献   

7.
亲爱的读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专长!我诚心诚意地相信这一点。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心情舒畅。可是在我看来,同样重要的是使别人心情舒畅。我每遇到一个人,都试图想象出从此人身上觉察不到的一个迹象:使我感到我重要!我会马上对这一迹象作出反应,这样,奇迹就出现了。但是,有些人十分自私,他们意识不到别人也希望自己感到重要。我清晰地记得有一次排长队等候接见,当我最后同公司的销售经理握手时他根本不把我放在眼里的情景。我相信,那位销售经理是不记得这件事情的;实际上,他也许从未意识到他是怎样地伤害了我的自尊心。可是,…  相似文献   

8.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不知不觉我已经在社保战线工作了20年。20年风雨,20年开拓,20年进取。回首曾经走过的岁月,有过欢笑、有过艰辛,捡拾曾经留下的记忆,在那一页页闪光的记忆碎片中记录着我们社保人真诚的付出、不懈的努力!走过青春的岁月,每个人都希望有一个温馨幸福的晚年;洒下辛勤的汗水,谁不期盼有一个灿烂美好的明天?作为社保人,我们肩负着党和政府的重托,承载着千百万参保职工对老有所养的殷切期望,为了社会的安定、经济的发展,为了千家万户的和睦幸福,我们尽心竭力,不计名利,不怕困难,无私奉献!人民群众满意的笑容,就是挂在我们胸前最美、最绚丽的花环!——我为我们所从事的社保事业感到无比的光荣与自豪!  相似文献   

9.
一个上了年纪的磨刀人,常出现在宿舍门外,久而久之,我对他有了些许印象。后来知道:他叫“向大爷”。再后来,听人介绍:“要磨刀嗦,那要等向大爷来,他磨得好,人也好,是个好老头。”过了两天,“向大爷”来了,果然他的技术不错,待人亲切,实在厚道。出于热衷“关注小人物"的我,对地产生了兴趣,交谈中我认识了地。。‘向大爷"名叫向安子,今年70岁了。说到年龄,地用有点自豪、也有点无奈的D气对我说:“我是这里磨刀人中岁数最大的”。我问他年纪这样大了,为什么还出来做事,他说:“我们农村人,不做就没有生活,两个儿子都…  相似文献   

10.
刘波 《同舟共进》2011,(1):41-46
任弼时是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成员,极富人格魅力,同他接触过的人都感到他是一位可亲、可敬的人。很少有人得到这么多的诚恳好评——刘少奇说:"任弼时同志是一个模范的革命职业家,模范的共产党员和中国共产党的最好的领导者之一。"叶剑英评价他:"他是我们党的骆驼,中国人民的骆驼,担负着沉重的担子,走着漫长的艰苦的道路,没有休息,没有享受,没有个人的任何计较。"胡耀邦也曾说过:现在我们党内找不出一个对弼时同志人品上有意见的。任弼时堪称共产党人的明镜,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明镜。  相似文献   

11.
《中国民政》编四部:多贵刊1994年第1期《任尔东南西北风咬定青山不放松》(作者系大同市民政局原局长陈寿昌)一文,我深深被陈寿昌同志的工作经验所打动。作为民政战线上普通一兵的我,为我们民政战线上有这样一位能干求实创新的好局长而自豪!他的用人之道:[爱才、惜才、用才、荐才],[用人、疼人、爱人、管人],实在值得我们每一位民政局长学习和借鉴。我在民政战线已工作10年,深感民政部门不论在住房、办公、用车以及其它各个方面与其他部门相比,差距很大,而民政部门所从事的工作,都是为他人做好事,行善事,而所处环境、条闩之…  相似文献   

12.
我的半生,从未用脚步量丈量过内蒙,我的履历,从未有过仅存两月的“流动家庭”。哦——为着一颗西部不该陨落的明星,为着一位世间不该早逝的英灵。我们横跨高源西东,抒不尽对马背民族的崇敬。纵行八千里路云和月,道不完对英灵的无限深情。哦,朝夕奔走——不是为了无谓地寻梦。日夜兼程——更不是为了好大喜功。!我们是草原马背上的一队骑手。我们是高原上空悄悄划过的一行流星。也许,我们结束了一次短暂的旅行。也许,我们是高原古道闪烁过的夜灯。但我们的童心从未这样火红,我们的豪情从未象今天这般炽热地涌动!哦,别了吆——用…  相似文献   

13.
母亲的爱     
从我记事起,母亲给我的印象勤劳、持家。在同学们的窃窃私语中,我第一次明白了自己的身份一是一个没有父亲的孩子。我的父亲在我还不怎么懂事的时候。遭遇一场变故离我而去。有时一个人独自伤心落泪,心里十分难过,但同时又为我拥有这样一位坚强、勤劳的母亲而感到自豪。  相似文献   

14.
漫画与幽默     
测谎器小毛回到家里,他父亲正在摆弄一个新型的测谎器。见了小毛,爸爸问道:“今天你的考试成绩怎么样?”小毛答:“是周”测谎器“啼——”地响了起来。小毛忙改o:“是已是B。”测说器又“呐——”地响,小毛吓坏了,赶紧老老实实地说:“是C。”爸爸气呼呼地说:“真不争气!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考试成绩全部是周”这时,只见测谎器大叫一声,翻倒在地。大病初愈两位精神病患者初愈出院。医生为防止复发,对他俩说:“如果你们中间的某一个又发病了,另一个一定要负责将他送回来广’俩人都答应了。过了几天,其中一个打电话对医生说…  相似文献   

15.
有位名人这样说过:使人感到疲惫的不是远方的高山,而往往是鞋里的一粒沙子。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很有必要随时倒出鞋里的那颗小沙粒。这话说得很有道理,也很能给人以启迪。是的,远方的高山并不可怕,而鞋里的一粒沙如果不倒出来,就会慢慢地把你的脚磨破。那样,远处的山便可望而不可及了。可见,沙粒尽管小,但并非无足轻重。忽视它,真能酿成大错。在人生的道路上,这种"小沙粒"更不可轻  相似文献   

16.
童年时,我跟随爸爸妈妈住在印尼邦加一个偏僻的胡椒园。由于我平时跟爸爸睡,出入又寸步不离,久而久之,爸爸稍走开一步,我都要大哭大嚷:“爸爸!爸爸!”有一次,妈妈“磨刀霍霍”,打趣地对我说磨刀要杀爸爸。我一听“哇”地哭了起来。哪知坐在旁边的爸爸竟笑开了,一把拉我到他的怀里,哄着我说:“傻仔,你妈是给爸爸剃头,剃个靓头,带你去玩!”这样,我才不哭。果然,爸爸剃光了头,就高兴地把我举得高高的,让我坐在他的两个肩膀上,让我的双手攀着他的脑袋。这时,我居高临下,把爸爸刚剃光的头看得一  相似文献   

17.
我和老伴自1972年开始重读《鲁迅全集》,决心用画笔把自己体察到感悟到的鲁迅和他的思想忠实地表现出来,转眼已过去二十五个年头了。在这既短暂而又漫长的岁月中,当我们把鲁迅的著作从小说到杂文,从日记到书信,一字一句地琢磨过去,一幅又一幅地描绘出来的时候,反复交织在心头的,经常是这样一种感慨,而且越到后来越是强烈:鲁迅太伟大了!他那博大精深的思想真是一座发掘不尽的宝库,他那不断被社会实践所证实的远见卓识,真到了令人惊讶的程度,我们深为中华民族有这样一位伟大的思想家而感到无比的欣慰。鲁迅太超前了!他作为中国…  相似文献   

18.
我读了《中州统战》今年第7、8两期连载的《情系统战架心桥》的文章后,我为我的家乡洛宁县有这样一位德才兼备、善解人意、理解三胞、关心三胞、尊重三胞的统战部长而感到自豪。我从张焕平同志所写的报道中可以看出杨汉涛部长在以下几方面值得统战干部学习。首先是他的...  相似文献   

19.
牵挂的美丽     
那天刚上班,有个电话找我。对方的声音有些耳熟,却一时想不起来是谁,而他坚持让我猜猜。听到我尴尬的支吾声,他扑哧一下笑了,接着说了一句我们之间常说的口头禅,我恍然大悟,记忆的屏幕上立即显现出一张挂着淡淡笑容的面孔,他是我的大学好友辉儿,离校后一直没有联系上。他在电话里反复诉说这几年来一直在打听我的消息,直到今天偶然地获知了我的工作单位……放下电话,我心里突然涌起一种极少有过的感动。滚滚红尘中,人们的情感逐渐被物化,变得愈来愈冷漠,友谊也成了一张贴在商品包装外面的时髦标签。而我竟被这样一个地乡的朋反…  相似文献   

20.
等待安置,这是个焦灼的过程。一个偏远的老解放区的小县城你没什么办法,企业不景气.行政事业不打算要人,怎样把我们这批200多穿过军装的人垂下去?我说过,这是个焦灼的过程。今年的安置时间在九月,眼下是六月。我们都可笑地削尖脑袋通过各种关系试图和民政局的头儿挂上钩。民政局的任何一位同志对我们来说都可能成为救命稻草,他们在我们眼里就是亲人。而我和这样的亲人沾不上边,我所有的同学朋友没一个能跟他们说上话的!既然说不上话,就索性不再打听。一个热浪翻滚的下午,小孩的舅忽然翻山越岭飞车而至。他大口喘着气说:““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