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4 毫秒
1.
《中国保安》2010,(10):69-70
职业道德修养中基层领导培养职业道德修养要做到以下几点:1、永远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接近群众,团结群众,关心群众和帮助群众;能够密切联系群众,虚心向群众学习,能够与群众同甘共苦;不能搞特殊化,不歧视群众,不脱离群众,不压制群众,不打击群众或伤害群众,更不能拉帮结派、分裂群众;不能沾染官气及其他庸俗习气而以领导自居、凌驾于群众之上、习惯于发号施  相似文献   

2.
坚持群众路线、重视群众工作是我党的鲜明特征。当前,我们正处在社会转型期和矛盾凸显期,群众工作的形势和任务呈现出新的特点:群众价值观念多元化,群众工作更加复杂;群众利益诉求多样化,群众工作更加繁重;群体性事件阶段性增多,群众工作任务更加艰巨;  相似文献   

3.
做好群众工作,是党密切联系群众、切实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优良传统。刘少奇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以密切党群关系为主线,对群众工作的地位认识、规律把握、责任担当具有高度价值自觉,形成了群众领袖群体的培育与建设;凝聚群众力量,启发群众觉悟,牢记群众意志与利益;以民主的力量肃清官僚主义和特权思想的官气;群众实践和公共利益是检验群众工作的基本标尺等群众工作思想。深入挖掘与研究这些思想,对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郭向荣 《前沿》2014,(1):4-5
在新形势下,创造性地运用群众路线是取得反腐胜利、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出路。为此,就必须做到:让党员干部来自群众,使先进分子不断涌现;让理论智慧来自群众,确保决策的科学性;到群众中开展调研,切实维护、解决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到群众中接受监督、洗礼和考验,实现自我净化。  相似文献   

5.
陶砥 《岭南学刊》2020,(3):94-99
重大疫情防控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社会大局稳定、国家安全和发展,广大人民群众是防控重大疫情的主体,是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歼灭战的关键力量。党和政府在应对重大疫情的过程中积极开展群众工作,有助于及时遏制疫情蔓延,稳定社会秩序;维护群众切身利益,增强群众政治认同;磨炼党员干部,完善群众工作机制;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展现良好国际形象。重大疫情防控背景下的群众工作主要通过引导、组织、反馈、保障四个方面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6.
<正>群众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善于做群众工作是我们的政治优势。信访工作是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送上门"来的群众工作,是最直接、最现实的群众工作。用群众工作统揽信访工作,是党中央对新时期信访工作的新定位、新要求。笔者认为,用群众工作统揽人大信访工作,应着重把握好以下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群众工作是公安工作的"传家宝",是新时期公安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建立公安群众工作考评体系具有重要性和迫切性;考评目标导向是要推动群众工作常态、规范开展,提升群众工作能力,建立和谐警民关系,建强党的群众基础;考评指标体系要围绕群众联系交流、一般诉求管理、信访投诉管理、群众利益维护和警民互动共建等重点,建立有关指标;要坚持过程考与结果考、人工考与平台考、自身考与群众考有机结合;要坚持考评与管理制度设计、与发动群众、与民警个体教育管理以及与内部资源整合同步。  相似文献   

8.
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期,群众的生活方式、利益格局、思想观念等都发生了深刻变化,一些地方警民关系出现了滑坡现象,警民鱼水情的情形不如以前那么多见,一些民警走群众路线、做群众工作的意识有所淡化。主要表现为五个方面;一是群众观念淡薄,缺乏做好群众工作的信心;二是警力少、工作任务多,精力和重点不能放在群众工作上;三是基层民警待遇较低,影响做好群众工作的积极性;四是个别民警素质不高,缺  相似文献   

9.
《世纪行》2014,(10):15-16
<正>近年来,荆州市政协坚持人民政协为人民的宗旨,广泛开展以"政协走进群众,群众走进政协"为载体的"两进"实践活动,将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上升为党委政府的战略决策,将党委政府的重大决策转化为人民群众的共同理想与自觉行动,架起党委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连心桥梁。一、了解愿望诉求,让政协走进群众荆州市政协组织政协委员到群众中去,深入群众、了解群众、服务群众,倾听他们的呼声,体察他们的情绪,感  相似文献   

10.
<正>让城市更美好,让生活更幸福,是群众发自肺腑的心声与期盼,更是城市管理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使命。以自身良好形象、优质服务、过硬作风赢得群众理解、支持和配合,在倾听群众呼声、体察群众疾苦中密切党群血肉联系,在落实群众诉求、解决群众困难中提升群众工作能力,营造人民城市人民管、管好城市为人民的良好氛围,不仅是对城市管理者提出的基本要求和根本标准,也是贯彻落  相似文献   

11.
做好新时期公安群众工作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必然要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有效途径和重要保证。加强新时期公安群众工作,要解决思想不重视、态度不端正问题;寻找人民群众需求和公安机关业务的最佳结合点,以实际工作赢得群众支持和信任;与时俱进,探索完善新型群众工作机制;抓好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民警的群众工作能力。  相似文献   

12.
陈建东 《重庆行政》2014,(4):105-106
正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路线,也是党所有工作的生命线,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物质财富的丰富、生活环境的优越,一些党员干部角色错位,由"公仆"变为"主人",自认为可以主宰群众、支配群众、代表群众,从根本上脱离了群众;有的党员干部看不起群众,从心理上拒绝了群众;有的党员干部不关心群众,对群众反映的问题漠不关心、拖拉不办,甚至有的党员干部与民争利、滥用权力、以权谋私、贪污腐  相似文献   

13.
孙晓燕 《群众》2014,(5):30-31
<正>第二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单位与群众联系更直接、更紧密,涉及的矛盾和问题更加具体尖锐,群众的关注度和期望值也更高。如何更好地开展好这次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宣传群众,广泛发动群众,紧紧依靠群众,从教育实践活动开始积极引导群众参与,关注群众需求,把让群众满意贯穿于查摆问题、剖析问题、解决问题全过程,可以使教育实践活动取得实效。问题:始于群众需求。教育实践活动要把群众的需求作为"第一信号",做到思群众之所虑、急群众之所难、谋群众之所求。一是广泛宣传发动群众。坚持群众路线是做  相似文献   

14.
济宁市人大常委会坚持用群众工作统揽信访工作,围绕群众所急、所盼、所想,进一步强化群众意识、宗旨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相继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及时解决群众的合法诉求,有效地促进了依法行政、公正司法和社会和谐稳定。倾心听民意,躬身解民忧,常委会领导将信访工作摆在重要议事日程。常委会坚持在思想上,重视与群众的鱼水情;在感情上,设身处地关心群众,理解群众;在行动上,把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现代化、城市化进程的大幅提速,社会环境和党的执政条件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对群众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社会管理工作的重要力量,公安机关必须主动应合时代需要,不断创新和加强公安群众工作,切实担负起党和人民赋予的历史责任和重要使命。公安机关加强和创新新时期公安群众工作,要牢固树立战略意识,突出公安群众工作摆位;牢固树立责任意识,狠抓公安群众工作传承;牢固树立人权意识,明确公安群众工作导向;牢固树立法制意识,夯实公安群众工作根基;牢固树立创新意识,拓展公安群众工作途径。  相似文献   

16.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邓小平重新确立了历史唯物主义的主体性原则,始终坚持党的群众路线观点。邓小平的人民群众主体观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人民群众是革命和建设的决定力量;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依靠人民群众;尊重人民群众创造,吸取人民群众智慧;解放思想,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主体意识;改革社会体制,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主体积极性。  相似文献   

17.
辽宁省盘锦市兴隆台区原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周恩义,被村民们亲切地称为"咱百姓的贴心人"。周恩义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在群众中树立起新时期基层宣传干部的良好形象。周恩义常常说:"为老百姓办实事、解难题,就是最好的思想政治工作。"有道是:"说一千,道一万,不如实际干一干"。只有深入群众,帮助群众解决困难,才叫群众工作;只有不辞辛苦,为群众寻找致富路子,才叫群众工作;只有面对问题,帮助群众化解纠纷矛盾,才叫群众工作;只有为群众着想,为群众"雪中  相似文献   

18.
第二次全国人大信访工作会议,今天结束了。祝贺会议取得成功。信访工作十分重要,也非常辛苦。我说信访工作很重要,是因为它是我们党和国家了解人民群众、联系人民群众、关心人民群众的一个重要的、不可缺少的渠道。通过这个渠道,可以了解群众的疾苦、危难和要求;可以听到广大人民群众对人民的公仆、各级党和政府的干部中好人好事的赞扬;也可以听到人民群众对坏人坏事、违法乱纪分子的揭发和举报;通过这个渠道,还可以听到广大人民群众对我们党和国家各方面方  相似文献   

19.
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问题,是一个关系党群关系的政治问题.全面理解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丰富内涵;制定和执行正确的决策,是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人民利益的根本条件;充分发展人民民主、党内民主、党际民主;坚持不懈地开展反腐败斗争,进一步密切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忠实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相似文献   

20.
只有坚持群众路线,才能保证党与群众的血肉联系。人大代表是党和国家联系群众的重要桥梁,我国的各级人大代表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他们工作和生活在人民群众中间,同人民群众保持着密切联系,对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宪法和法律的贯彻实施情况体会最深刻;对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人民群众的愿望呼声了解最深入;对人民群众的疾苦有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