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周恩来关于荆江分洪工程会议情况报告及毛泽东的批示(一九五二年二月二十三日)主席并中央:关于荆江分洪工程得主席批示后,即告水利部召集两湖有关方面同志来京开会解决;开会后,水利部的报告如下:荆江分洪工程会议于二月十七日召开,出席会议的计有中南水利部潘正道...  相似文献   

2.
在九曲回肠的长江荆江南岸矗立着一座举世闻名的水利工程——荆江分洪工程。这是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为解除荆江水患,于1952年在长江兴建的第一座大型水利工程。当年,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亲自为工程题写了“为广大人民的利益,争取荆江分洪工程胜利”、“要使江湖都对人民有利”的伟大题词。  相似文献   

3.
周恩来送审水利工作两文件及毛泽东的批示(一九五二年三月二十九日)送上一九五二年水利工作决定及荆江分洪工程的规定两个文件,请审阅批准,以便公布。关于荆江分洪工程,经李葆华与顾问布可夫去武汉开会后,又亲往沙市分洪地区视察,他们均认为分洪工程如成,对湖南滨...  相似文献   

4.
中央电视台大型文献纪录片《共和国主席李先念》摄制组来到了湖北荆州。该片第6集《极目楚天》追述的是1952年李先念同志率领30万军民修建万里长江第一个现代化大型水利枢纽工程——荆江分洪工程的伟大壮举。摄制组经过辗转寻觅,找到了当年参加分洪工程的女英雄、今年73岁的特等劳动模范辛志  相似文献   

5.
《党史天地》2006,(6):F0004-F0004
荆江分洪工程是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为治理长江水患,在长江流域修建的第一个防洪工程,荆江分蓄洪区位于长江荆江河段,由荆江分洪区(主体)、宛市扩大分洪区,虎西预备蓄洪区和人民大垸蓄滞洪区组成,总面积1358km^2,有效蓄洪量71.6亿m^3,  相似文献   

6.
上世纪50年代初,刚刚建立的新中国正处于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又适逢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周恩来在这个时期的题词,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年他肩负责任之重。本篇内容为1951年至1952年间周恩来的有关题词。在恢复国民经济千头万绪的工作中,周恩来认为兴修水利和建设铁路是工作中的重点。1952年3月,政务院公布了周恩来主持制定的《关于荆江分洪工程的决定》,合理地解决了历史上遗留下来的不同地区治水的矛盾。4月初,荆江分洪工程全面开工。5月间,水利部长傅作义代表中央到荆江分洪工地慰问,把毛泽东、周恩来题词的两面锦旗送到工程指挥部。周恩来的题词是:“要使江湖都对人民有利”。四川是中国的大省,但解放前连一条铁路也没有。新中国成立后,中央决定修建的第一条铁路就是成(成都)渝(重庆)铁路。周恩来亲自审查了设计方案。1951年动工,1952年6月修成,只用了一年多的时间。成渝铁路全线通车时,7月1日《人民日报》发表了周恩来的题词:“修建铁路,巩固国防,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生活。”1952年10月17日,天津塘沽新港举行开港典礼,次日,《人民日报》报道了这一喜讯,并刊登了周恩来的题词:“庆祝新港开港,望继续为建港计划的完成和实施奋斗。”在经济...  相似文献   

7.
张雪峰 《世纪桥》2009,(17):11-11,16
以荆江分洪为基础建造成的雄伟壮观的三峡工程,是一项牵系着新中国几代领导人的系统工程。毛泽东、邓小平等国家领导人胸怀征服自然,战胜洪水,造福人民的雄心壮志,认真仔细地规划治理三峡工程的蓝图。为三峡工程大规模兴建作了充分准备。如今,“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的壮丽景观已展现在我们面前。  相似文献   

8.
张雪峰 《世纪桥》2009,(18):11-11,16
以荆江分洪为基础建造成的雄伟壮观的三峡工程,是一项牵系着新中国几代领导人的系统工程。毛泽东、邓小平等国家领导人胸怀征服自然,战胜洪水,造福人民的雄心壮志,认真仔细地规划治理三峡工程的蓝图,为三峡工程大规模兴建作了充分准备。如今。“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的壮丽景观已展现在我们面前。  相似文献   

9.
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关于荆江分洪工程的规定(一九五二年三月三十一日)长江中游荆江段由于河道狭窄淤垫,下游弯曲,不能承泄大量洪水,且堤身高出地面十数公尺,每当汛期,洪峰逼临,险工迭出,时有溃决的危险。如一旦溃决,不仅江汉广大平原遭受淹没,并将影响长江通航...  相似文献   

10.
新中国兴建的第一个大型水利工程——荆江分洪工程,除在1954年分洪后,时隔44年,面对1998年的那场世纪洪水,首次实施了分洪预案。8月6日上午8时,湖北沙市水位超过国务院文件规定的分洪水位。为确保江汉平原、京广铁路和大武  相似文献   

11.
①水利部副部长周文智(右3)在汉江汉川鄢湾险段检查防汛工作。②中共湖北省委常委、副省长王生铁在防汛工作会上讲话。③新任湖北省水利厅厅长段安华面对今年严峻的防汛形势正在思考对策。④闻名全国的荆江分洪工程北闸。警种为治水长鸣防汛居湖北天穴的事警钟为治水长鸣 防汛是湖北天大的事  相似文献   

12.
1998年夏天的那场世纪洪水,百万军民抗洪魔的壮观场面现在回味起来仍记忆犹新。然而,在新中国抗洪史上还有一场让世人瞩目的战役——荆江分洪工程建设。一位亲历这场战役的老摄影记者,用镜头记录了建设者们不怕苦不怕牺牲的精神和催人泪下的建设场面……编 者  相似文献   

13.
宗华 《党史博览》2005,(9):30-33
李先念领导兴建了举世闻名的荆江分洪工程。他热切地说:“将来兴建三峡大坝,如果你们同意,就选我当坝长。”1949年5月,中共湖北省委、省人民政府、省军区成立,李先念任省委书记、省政府主席、省军区司令员兼政委,主持湖北党、政、军全面工作。李先念主政湖北期间,十分重视水利工程建设。根据湖北省情,他把兴建水利工程作为发展农业生产的首要问题来抓。1950年7月,李先念就明确提出:“今后本省农业问题是水利问题。”此后,他多次指出:做好水利工作,关系全省几千万人的吃饭穿衣,甚至生命问题。他不仅亲自谋划湖北的治水方略,而且亲自挂帅组织…  相似文献   

14.
刘良 《湘潮》2012,(8):33-36
1930年10月,毛泽东对兴国县永丰区的土地斗争情况进行了深入调查。一次,毛泽东发现年仅20岁的永丰区青年团支部书记杨道明是棵好苗子,于是把他推荐给了时任兴国县委领导人的陈奇涵.说:”这个伢子积极能干,要好好培养。”此后,杨道明先后担任了永丰区苏维埃政府主席、兴国县苏维埃政府主席、江西省苏维埃政府内务部长、中央政府内务部副部长。1934年8月,经毛泽东提议并批准.杨道明担任闽赣省苏维埃政府主席。  相似文献   

15.
周恩来关于黄河规划和三门峡工程问题致毛泽东信(一九五八年六月二十九日)主席:这个报告是根据原来书记处批准的方针,三门峡座谈会讨论的内容,并经过在广州会议上的会报,后来又在八大会外与有关省的负责同志的商谈而取得的一致意见写出的。八大后,我曾向主席口头报...  相似文献   

16.
1952年初春的一天,晚饭后,李先念抱起公文包要去参加荆江分洪工程会议。夫人林佳楣忽然想起了什么,急忙把他喊住,问:“先念,你说过要去看望你的师傅师娘,你到底去了没有?”李先念摇摇头说:“是啊!我都说过几次了,应该去看望他们,总是挤不出时间来。”林佳楣说:“挤吧,挤点时间去看他们。”李先念点点头,快步走出门去,他要按时赶到会场。  相似文献   

17.
1998年8月13日上午,天高云淡,赤日炎炎。正值长江第五次洪峰汹涌通过高水位运行中的“荆江门户”沙市向“九曲回肠”的下荆江进逼,湖北200万军民与洪魔殊死相搏的最危急、最关键时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亲临湖北抗洪抢险第一线视察。  相似文献   

18.
正在安福县林业局档案室内,珍藏着江西井冈山地区农林垦殖局《关于调运陈山杉木运往北京兴建毛主席纪念堂的通知》、中共井冈山地委《关于隆重敬献伟大领袖和导师毛泽东主席纪念堂工程用材的通知》两份珍贵文件,以及在原陈山采育林场场长廖国强家保存着的毛主席纪念堂工程现场指挥部分指挥部颁发给他的一张特殊嘉奖证。  相似文献   

19.
1950年3月,一份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名义,并有毛泽东主席署名,写有"周裕藩烈士永垂不朽"的证书送达平潭县流水盘团村。不久,福建省批准把烈士故乡改为裕藩乡,以永久性地纪念这位中共平潭地下党早期重要领导人、  相似文献   

20.
正1957年5月15日至25日,"扎根农村的青年典型"徐建春来到北京,参加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青年报》指派采访这次会议的摄影记者洪克得知毛泽东主席要接见徐建春等代表后,找到他们商量好拍照时要见机行事,配合一下,这样才能拍出好照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