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宁化、清流、归化,路隘林深苔滑。今日向何方,直指武夷山下。山下山下,风展红旗如画。”宁化,是坐落在福建闽西北崇山峻岭中的一个小县城,在中国版图上并不显眼。但只要一提起毛泽东的《如梦令·元旦》,人们就会恍然大悟,原来宁化在中国红色历史上是响当当的地方啊!宁化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中央苏区县之一,是红军长征的出发地之一。不论在红军大规模战略转移前的准备阶段,还是在长征的整个过程中,宁化人民都做出了重大贡献,付出了巨大牺牲。毛泽东、朱德、彭德怀、陈毅、叶剑英、张闻天都曾在宁化进行过革命实践活动。1930年1月16…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革命斗争史上,宁化这块神圣的红土地为革命作出了突出贡献。它是中央苏区重要组成部分,闽赣省委和省苏维埃政府的所在地,扩红、支前的模范县,中央苏区的“乌克兰”,红军长征4个起点县之一。宁化有1.37万人参加了工农红军,为革命事业献出“千担纸,万担粮”。宁化的光荣历史将永载史册。宁化作为红军长征4个出发地之一,不是什么深奥的理论问题,是铁的历史事实,是宁化人民用生命  相似文献   

3.
宁化是有着悠久革命历史和光荣传统的红土地.1931年,在毛泽东、朱德、彭德怀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领导下,宁化人民开展了轰轰烈烈的革命斗争活动,成立了宁化县苏维埃政府,成为中央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4.
徐占权同志在参观宁化县革命纪念馆后说:宁化是红军长征出发地之一。在这个问题上我有专门研究。第一、宁化是长征出发地的主要根据是《毛泽东选集》第一版注释。这个注释是经过毛泽东亲自审定的,是实事求是的。第二、红一军团十五师长期驻守宁化。红军长征前,临时归红三军团指挥,在福建宁化和江西石城之间活动。长征时是从宁化走的。第  相似文献   

5.
宁化是红军长征出发地之一,作为中央苏区重要组成县的宁化,无论在中央苏区的发展,在支援和扩大红军,还是在红军长征的征途中,都作出了巨大贡献。宁化曾被苏维埃政府评为扩红模范县,当时宁化人口仅13万人,但参军的达到1.37万人,10人中就  相似文献   

6.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宁化是中央苏区重点县和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之一.是中华苏维埃中央临时政府筹粮筹款的支前重点县.被誉为中央苏区的“乌克兰”。宁化有13777名青壮年参加工农红军。平均每3户、每10个人、每5个男丁、每2个青壮年中就有一人参加红军。建国后。宁化籍红军仅存28人,列入共和国《革命烈士英名录》的宁化籍烈士有3305人,在长征途中还牺牲了6600多位无名烈士。  相似文献   

7.
宁化是红军长征出发地之一,作为中央苏区重要组成县的宁化,无论在中央苏区的发展,在支援和扩大红军,还是在红军长征的征途中,都作出了巨大贡献.宁化曾被苏维埃政府评为扩红模范县,当时宁化人口仅13万人,但参军的达到1.37万人,10人中就有一人参军.<红色中华>报上刊登中华苏维埃政府表彰宁化扩红的显著成绩,名列第一.宁化还被誉为“中央苏区乌克兰“,是中央苏区的粮仓和后勤保障重要基地.……  相似文献   

8.
<正>"日头出来撒彩霞,朱德军长来宁化,作恶土豪连夜走,穷苦人民笑哈哈。粗布军装八角帽,浓眉大眼嗓音高,朱德军长好威武,好比慈航救星到。县衙门前开大会,朱德军长来哇事,穷人好比得甘露,土豪劣绅面如灰。"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宁化这块红土地是毛泽东、朱德、彭德怀、陈毅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经进行过革命实践活动的地方,宁化的山山水水、村村寨寨留下了他们的革命足迹,他们光辉的形象永远铭刻在宁化人民心中。  相似文献   

9.
红色宁化     
宁化地处福建西部,于唐开元(公元725年)置县,至今已有1280年的历史。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是中央苏区县之一,是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起点县之一。从1929年1月毛泽东、朱德率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进入宁化开展革命斗争,宣传、发动群众打土豪、分田地、建立苏维埃政权起,到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一部从宁化出发进行二万五千里长征前,红三军团、红四军、红十二军在宁化开展革命活动历时6年之久。期间曾发生过许多重大的革命事件,毛泽东、朱德曾三次率领红军进驻宁化,1930  相似文献   

10.
宁化是中央红军长征4个出发地之一,也是中央苏区21个重点县之一,被当时中华苏维埃中央临时政府称为中央苏区的“乌克兰”。回首70年前那炮火纷飞、如火如荼的革命年代,在宁化这块闽西红土地上,到处都留下了共和国开国元勋的足迹。  相似文献   

11.
宁化     
宁化革命烈士纪念碑位于城内北山坡顶上。在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时期,宁化是中央苏区21个县之一,又是中央红军长征起点县之一。全县为革命牺牲的烈士,在册的就有3300多人。1976年,宁化县委、县政府为了宏扬革命老区的光荣传统,教育后代继承先烈的遗志,动工兴建宁化革命烈士纪念碑。1977年9月9日落成。纪念碑身高18米,正面台阶100层,主建筑面积3500平方米。如今纪念碑与坡下右侧的纪念馆已成为宁化革命传统教育阵地和旅  相似文献   

12.
今年是中央红军胜利到达陕北70周年,宁化人民为中央苏区的发展和中央红军的长征做出了巨大贡献.这几年,践行"走走党史",中央红军的长征路"走"过了,中央苏区的其他地方包括闽西南片的6个县也"走"过了.这次应邀参加宁化纪念长征的活动,同时也对包括宁化在内的原属中央苏区闽西北片的几个县作点党史调研.我对宁化党史的了解很有限,对中央红军的长征与宁化这个问题也没什么研究.这里,就接触到的材料讲三点想法.  相似文献   

13.
<正>宁化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央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战略支撑点,是中央红军长征4个出发地之一,有"苏区乌克兰"之称,在中国革命历史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红色中华》是当时中央苏区发行范围最广、发行数量最多、影响力最大的红色刊物。我们可以从《红色中华》对宁化的范围广泛、内容丰富、题材多样、特色凸显的报道中感受到当时宁化在中央苏区的影响和作用。一、中央苏区县随着红一方面军第一、二、三次反"围剿"  相似文献   

14.
宁化是中央红军长征4个出发地之一,也是中央苏区21个重点县之一,被当时中华苏维埃中央临时政府称为中央苏区的“乌克兰“.回首70年前那炮火纷飞、如火如荼的革命年代,在宁化这块闽西红土地上,到处都留下了共和国开国元勋的足迹.……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革命斗争史上,宁化这块神圣的红土地为革命作出了突出贡献.它是中央苏区重要组成部分,闽赣省委和省苏维埃政府的所在地,扩红、支前的模范县,中央苏区的“乌克兰“,红军长征4个起点县之一.宁化有1.37万人参加了工农红军,为革命事业献出“千担纸,万担粮“.宁化的光荣历史将永载史册.……  相似文献   

16.
石仲泉同志在参加福建宁化纪念红军长征70周年活动时说:宁化对中央苏区的存在和发展的贡献是巨大的。第一、宁化是中央苏区的东大门,它属于“中央苏区战略的锁匙”要地,是与国民党军争夺的重点地区之一,因而成为中央苏区坚持到最后的8个县之一。  相似文献   

17.
一九二九年春,闽西北的宁化县开始有了中共党组织的活动。一九三○年六月,在红军一军团的帮助下,宁化党组织领导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宁化西南半县暴动。现就个人经历所知,追述于下:连岗中学是宁化唯一的中等学校,从一九二七年秋季开始招生。我当时是这所学皎的一名学生,我虽然也参加一些学潮,但由于缺乏正确思想的引导,思想上总感到空  相似文献   

18.
宁化作为中央红军长征起点县之一的地位不容动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宁化县委、县政府正在湖村镇锣鼓坪筹建“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碑”,并开发东方军入闽作战、澎湃县苏等革命旧址,作为在2004年10月举办中央红军长征70周年纪念活动中的一份厚礼。但却有人提出了质疑,认为中央红军长征起点县只是江西于都,而否定了闽西长汀、宁化、赣南瑞金和于都等4个起点县的历史事实。 宁化是中央红军长征的4个起点县之一,这是历史的事实。据有关党史、军史资料查证: 一是由安徽省政府经济文化研究中心、安徽大学苏联问题研究所联合出版,乌传衮、马宝华主编的《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大事提要》第264页记载:“10月,党中央令项英、陈毅等率领部分红军留江西根据地坚持游击战争,掩护主力突围。21日,红一方面军和后方机关约8万人,从福建长汀、宁化和江西瑞金、于都出发,开始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相似文献   

19.
宁化是中央红军长征4个起点县之一, 也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21个 苏区县之一,还是闽赣省省委省苏机关后 期的驻地。宁化是中央苏区扩红重点县,当 年出现了"妻送夫,父送子,兄弟双双当红 军"的动人景象。宁化还是中华苏维埃中央 临时政府筹粮筹款的支前重点县。在中央 红军长征前的几年里,为中华苏维埃政府 提供了"千担纸,万担粮"等有力的后勤保 障,被誉为中央苏区的"乌克兰"。淮土、禾 口还被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授 予扩红模范区。 当年,宁化有13777名青壮年参加工农 红军。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活着的宁  相似文献   

20.
4月30日下午,中共宁化县委书记吴俊慰主持召开县委常委专题会议研究党史工作。会上,县委党史研究室主任吴登洲汇报了全国党史研究室主任会议和4月25日全省党史工作会议精神,以及该县下一段党史研究工作安排和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县长陈忠杰,县委常委、县委办主任、分管领导陈红兴先后发言。吴俊慰书记强调:宁化不仅是人口大县,也是党史大县,宁化是著名的革命苏区,是红军长征起点县之一,宁化人民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牺牲。应当高度重视党史工作,一定要按照中央、省党史会议精神,特别是要认真学习贯彻好胡锦涛、曾庆红等中央领导和省委副书记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