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刘军 《湘潮》2008,(6):50-50
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就读期间,文史教员是刘策成。刘策成讲课很对毛泽东的口味。毛泽东听得专心致志,很喜欢上刘策成老师的课。刘策成也很喜欢毛泽东这个学生,他曾在日记本中写道:“润之,该生意气锐,思非凡,天纵奇才也!”  相似文献   

2.
卓越的军事将领徐海东大将,一生战功显赫,为中国革命立下了汗马功劳.毛泽东给了他很高的评价,曾称赞他是"工人阶级的一面旗帜"、"红军的领袖"、"对中国革命有过大功的人".毛泽东很喜欢这位性格耿直、刚正不阿的战将,并对病中的徐海东十分关心和爱护;徐海东也非常崇敬毛泽东.他们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结下了深厚的革命情谊.  相似文献   

3.
向明的"万言书",令毛泽东非常震惊 向明这个名字,或许现在很多人已经感到陌生了,但历史没有忘记他.建国初期,他是中共中央山东分局第二书记,主管政法纪检工作.尽管后来作为饶漱石的"心腹"而受"高饶事件"错误株连,但他在建国初期工作中还是很有成绩的,他也因喜欢理论思考而受到毛泽东的器重.  相似文献   

4.
"这是我对教师认识的过程" 1992年,在第二届全国"虹雨杯"歌词大赛上,一首歌颂教师的歌词《长大后我就成了你》引起评委们的注意:"小时候我以为你很美丽,领着一群小鸟飞来飞去.小时候我以为你很神奇,说上一句话也惊天动地.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间教室,放飞的是希望守巢的总是你.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块黑板,写下的是真理擦去的是功利.小时候我以为你很神秘,让所有的难题成了乐趣.小时候我以为你很有力,你总喜欢把我们高高举起.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支粉笔,画出的是彩虹洒下的是泪滴.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个讲台,举起的是别人奉献的是自己."  相似文献   

5.
阡陌  魏德平 《党史博览》2014,(12):28-28
正1943年,毛泽东在一次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时,针对使用"路线斗争"总结中共党史曾讲道:"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是马列主义的灵魂。……《联共党史》上很少提‘路线’二字,中国同志喜欢咬此二字,以后少用为好。"毛泽东认识到了这个问题,但是在实践中却没有解决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6.
1976年,毛泽东已经83岁.经过10年"文化大革命"的风风雨雨,他明显地苍老了.当红墙外的人们还在狂热地高呼"万岁"的时候,却不知道他正在遭受多种老年疾病的煎熬,连站起来都很困难,走路就更不用说了.说话也很费劲,只能从喉咙里发出含混不清的词语,连吃饭都成了大问题.肺心病不时困扰着他,常常处于严重的缺氧状态.后来,他不得不靠输氧和鼻饲等多种治疗来维持生命.  相似文献   

7.
夏远生 《党史文汇》2005,(12):17-21
毛泽东是一个南方人,一个湖南人.南方少雪,湖南更少雪.而在少雪的南方、少雪的湖南出生、生长、长大的这个南方人、这个湖南人,毛泽东一生却酷爱雪、与雪结下不解之缘.他特别喜欢雪,那漫天飞舞、让世界纯洁美好、也让人的心灵纯洁净化的雪.宋代词人吕本中在<踏莎行>中写道:"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似和不似都奇绝."在毛泽东的心目中更加如此,"雪似梅花,梅花似雪",性格"奇绝",形象独特.仔细读读毛泽东的千古名诗<沁园春·雪>,这首专门吟咏雪、原名"咏雪"的诗词,给人以很多的新的感触.可以从毛泽东诗词中的"雪"、毛泽东人生历程上的"雪"中,感受到诗人的雪情怀、雪人格、雪心愿.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是一个南方人,一个湖南人.南方少雪,湖南更少雪.而在少雪的南方、少雪的湖南出生、生长、长大的这个南方人、这个湖南人,毛泽东一生却酷爱雪、与雪结下不解之缘.他特别喜欢雪,那漫天飞舞、让世界纯洁美好、也让人的心灵纯洁净化的雪.宋代词人吕本中在<踏莎行>中写道:"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似和不似都奇绝."在毛泽东的心目中更加如此,"雪似梅花,梅花似雪",性格"奇绝",形象独特.仔细读读毛泽东的千古名诗<沁园春·雪>,这首专门吟咏雪、原名"咏雪"的诗词,给人以很多的新的感触.可以从毛泽东诗词中的"雪"、毛泽东人生历程上的"雪"中,感受到诗人的雪情怀、雪人格、雪心愿.  相似文献   

9.
<正>毛泽东生前卫士长李银桥在接受笔者采访时,曾谈到毛泽东对"个人崇拜"问题的态度,他说,主席听大家喊"万岁",曾经喜欢,也曾经不喜欢;曾经听惯了,也曾经听烦了。"主席说过这么一句话:‘你们不把我当领袖不行,可是总把我当领袖也不行,我受不了……’这句话是对我们许多卫士和警卫战士讲的。是在他休息时,同我们聊天开玩笑,我们有的人拘束,他讲了这段话"。  相似文献   

10.
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次实行军衔制.在怀仁堂东厅,毛泽东主席亲自参加了为这些战功卓著的高级将领授衔、授勋仪式.当毛泽东走到一个小个子的将军面前时,握着他的手,拍着他的肩膀,习惯地打趣道:"你是那个劫法场抢出来的刘跛子!"向毛泽东敬礼的将军答道:"我是刘志坚."然而,谁也没有想到,10年之后,这位被"抢出来的刘跛子"竟在一夜间成了"叛徒".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表达内心世界的方式很有个性,揭示事物本质的能力颇为独到,对语言词汇的选择异常敏感,说话著文有着特殊的感染力。说他是语言大师,当不为过。毛泽东风云一生,改进话风文风,是他用力甚多的一个领域。在风云纵横的革命家、政治家生涯中,毛泽东很喜欢讲得深透而又通俗明白,给人耳目一新的话风文风。面对"逻辑学、修词学、文学也不懂,写起文章来乱七八糟"的话风文风,毛泽东敢于并且能够大声呐喊,确实有他异于一般政治家的底气支撑。因为他自己就拥有浑然天成的语言表达能力,并且创造了许多让人耳目一新的词语。毛泽东的语言创造,还包括对典籍或民间词语的化用。一些看起来寻常,容易被人们忽略,实则意味深长、新意迭见的词语,被毛泽东"拎"了出来,进行新的发挥运用。  相似文献   

12.
正毛泽东不但是伟大的政治家、理论家和军事家,而且也是伟大的文学家。毛泽东喜欢文学,尤其是中国文学,终生保持着对文学的浓厚兴趣。毛泽东不但文学素养极高,而且在讲话、讲演和写诗文时经常"古为今用",且又恰到好处。毛泽东是把中国古典诗文当做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当  相似文献   

13.
陈晋 《党史文汇》2004,(4):24-28
第九集青山信征 毛泽东喜欢游历祖国的河山. 即使到晚年,在平常的谈话中,他也毫不掩饰这个兴趣.  相似文献   

14.
叶任涛 《党史文汇》2006,(12):14-15
把看戏当作一项工作 作为政治家、军事家和文人的毛泽东,他的生活是多姿多彩的,喜欢看戏就是其中之一.小时候,他在湘乡唐家坨与外婆、在韶山冲与母亲一起在山村祠堂寺庙里就看过不少乡间小戏.求学时期,他与同窗好友也光顾过戏院.就是在战争年代,一有空隙,他也会把在井冈山率兵打仗取得反"围剿"胜利时演过的京剧小节目<毛泽东空山计>中的唱词,轻轻哼上几句:"我正在黄洋界上观山景,忽听得山下人马乱纷纷.举目抬头来观定,原来是湘赣发来的兵.我是内无有埋伏外无有兵,你不要胡思乱想心不定,来、来、来……请上井冈山来谈谈革命……"长征胜利到达陕北尤其到延安以后,生活比较安稳了,毛泽东看戏也多了些.  相似文献   

15.
陈立旭 《湘潮》2016,(4):124-126
1927年,秋收起义失利,毛泽东率起义军残部向罗霄山脉转移。杨开慧因带着三个孩子,不能跟随部队,只好到她老家板仓隐蔽,从此与毛泽东天各一方,直到1930年11月被国民党杀害。她生命的最后三年,对共产主义信仰忠贞不渝,对毛泽东深情热爱,在反动派面前坚贞不屈,展现了湖湘女杰的风范。为信仰而死是她"喜欢的事"杨开慧到板仓后,处境仍然十分危险。板仓离长沙很近,仅有百十公里。1927年马日事变后,何键经常派  相似文献   

16.
1939年7月7日,正是抗日战争两周年纪念日。这天,也是华北联合大学正式成立并举行开学典礼的日子,成仿吾校长请了毛泽东同志来作报告。毛泽东乘坐一辆华侨捐献的汽车,来到延安桥几沟天主教堂西侧的广场上。参加开学典礼的几千名师生,早在这里密密麻麻席地而坐。大家一见毛主席进入会场,顿时欢呼声、鼓掌声响成一片。毛泽东开始演讲。他讲话时喜欢边讲边走动  相似文献   

17.
《湘潮》2016,(6)
正毛泽东很推崇鲁迅,说过这样的话:我很喜欢他的坦率,他说解剖自己往往严于解剖别人。在跌了几跤之后,我也往往如此,可是同志们往往不信。匆匆几十年过去了。带着人们不相信他的自我解剖的遗憾,毛泽东也谢世近40年了。现在无疑是该信的时候了。可话又说回来,伟人的自我解剖,未必能反映他自身的全貌。有时未免谦逊,有时未免责己过严,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的"唯物辩证法"思想既不同于西方的马克思主义,也不同于中国的传统思想,而是一种中国传统文化与唯物辩证法的相通.毛泽东运用带有"通变"思路特征的"东方式逻辑"对马克思主义文献进行中国式解读,使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思维方式中国化,又将中国传统思想作为"唯物辩证法"来看待,从而构筑成了自己独特的中国"唯物辩证法".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在谈到"毛泽东思想里面的党的学说问题"时,曾经指出:"把列宁的建党学说发展得最完备的是毛泽东同志.在井冈山时期,即红军创建时期,毛泽东同志的建党思想就很明确.大家看看红军第四军第九次党代表大会的决议就可以了解."毛泽东的建党思想在红军创建时期怎样产生?到了古田会议又怎样形成?它具有何等重要的意义呢?以下作具体的分析.  相似文献   

20.
正毛泽东是公认的幽默高手。他早在1929年为红四军干部制定《教授法》时,其第六条就规定:"说话要有趣味。"凡是与毛泽东交谈过的人,都为他那幽默风趣的语言所折服。毛泽东平易近人,喜欢同身边的工作人员开开玩笑,调节气氛。在中央苏区时期,毛泽东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