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关于社会主义时期的党史分期问题 1981年《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以下简称《历史决议》)把社会主义时期分为四段:从1949年到1956年,是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的七年;从1957年到1966年,是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从1966年到1976年,是“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在“历史的伟大转折”标题下写1976年10月以后。1991年我们在写《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时,就以《历史决议》为根据,将社会主义时期的党史分成四段,各写了一章,即第六至第九章。在“‘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内乱”后,写了“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一章,即从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后一直写到1991年写书的当时。  相似文献   

2.
从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至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的召开,是我国实现历史性转变的时期。这是激动人心的6年。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的讨论,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而随后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则标志着中国社会开始了重大的转折,从而揭开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序幕。《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的主要内容都是在这一历史阶段形成的。所以,研究并总结这段历史,对于我们把握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对于我们今天的实践,其意义都是不言而喻的。  相似文献   

3.
《当代贵州》2013,(4):22
王富玉同志简历王富玉同志,男,回族,1952年8月出生,河南唐河人,1976年1月参加工作,1974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职研究生学历,管理学博士。1973年10月至1976年1月,在长沙冶金工业学校采矿专业学习;1976年1月至1979年6月,任冶金部华北冶金矿建公司组织部科员;1979年6月至1982年9月,任河北省委组织部科员;1982年9月至1986年9月,先后任河北省委办公厅秘书、副处级秘书;1986年9月至1989年4月,先后任河北省获鹿  相似文献   

4.
浙江杭州大学王学启和杨树标、沈家善、姚鸿瑞等编写的《中国社会主义时期史稿》第二卷(以下简称《史稿》),已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史稿》较为全面系统地反映了“文革”以前(1957年至1966年)十年我国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科技、教育、军事、外交及国际关系等方面重大历史事件的发展进程,取得的成就,存在的问题及其历史经验教训。全书33万字,资料比较丰富,内容颇为翔实。该书的出版,为繁荣和发展我国的新兴学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的研究作出了开拓性的贡献。《史稿》的特点,有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一、观点鲜明,实事求是。“文革”前十年(1957年至1966年)的中国社会史,是一段曲折发展的历史,这个时期的历史经验极为丰富,教训也极为深刻。如何正确地反映这一时期的历史发展进程,科学地总结经验教训,作为今后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借鉴,是一项严肃而艰巨的科学研究任务。本书作者以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  相似文献   

5.
受中共中央党史工作领导小组委托,由中共中央党史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邓力群主编的多卷本《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稿》,已由当代中国出版社陆续出版发行。这部史稿由当代中国研究所研究人员撰写。多卷本《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稿》,暂定先出7卷,约200万字,拟于199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50周年前出齐。这部史稿除序卷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前史”外,其余各卷是按共和国不同历史时期的内容撰写的.第一卷为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时期(1949年10  相似文献   

6.
一、关于社会主义时期的党史分期问题 1981年《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以下简称《历史决议》)把社会主义时期分为四段:从1949年到1956年,是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的七年;从1957年到1966年,是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从1966年到1976年,是“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在“历史的伟大转折”标题下写1976年10月以后。  相似文献   

7.
从1976年10月“文化大革命”结束至1982年中共十二大召开期间,重庆和全国各地一样开展了具有历史转折意义的拔乱反正工作。思想、政治、组织等领域拔乱反正任务的完成,为重庆进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奠定了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文选》第二卷(1975年至1982年9月的著作)共47篇,417页。其中:使用“社会主义”一词410次。 使用“资本主义”一词93次。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1982年9月至1992年2月的著作)共119篇,383页。其中:使用“社会主义”一词468次。 使用“资本主义”一词143次。 摘自(真理的追求)1999.3《邓小平文选》中的“社”与“资”  相似文献   

9.
建国初期,从1949年10月至1956年9月党的八大召开,我国在经济建设取得巨大的成就的同时,在思想意识形态领域相继发动了对电影《武训传》、对梁漱溟“反动思想”、对俞平伯《红楼梦》研究、对胡风文艺思想、对马寅初“新人口论”等的批判运动。这些影响至巨的批判运动,留下了深刻的教训,令人深思。  相似文献   

10.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闽西南白区组织属于中共闽粤赣边区组织系统,通常被称为“闽西南白区党”,它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在中共福建地方史、闽粤赣边区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由蔡重明任编写组组长、陈天绶任副组长兼主编的《中共闽西南白区组织斗争史稿》一书(以下简称《史稿》),已由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这是地方党史研究,特别是福建白区党的斗争史研究中的一项可喜成果。通读全书,谨以“风雨闽西南,丹心照汗青”为题,略谈《史稿》的几个显著特点。  相似文献   

11.
王学启主编的《中国社会主义时期史稿》,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走向独立研究的开始。成绩值得肯定,也有一些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2.
视野     
《党的建设》2009,(9):64-64
共和国历任总理周恩来(政务院总理1949年10月~1954年)周恩来(1954年~1976年1月)华国锋(1976年2月~1976年4月代总理)华国锋(1976年4月~1980年9月)赵紫阳(1980年9月~1987年11月)李鹏(1987年11月~1988年4月代总理)李鹏(1988年4月~1998年3月)朱镕基(1998年3月~2003年3月)温家宝(2003年3月至今)(摘自《时事资料手册》)"人民政府"称谓的由来中国共产党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都曾建立过党领导的政府。但在名称上没有使用"人民政府"的表述。那么,"人民政府"的称谓是由谁最早提  相似文献   

13.
在回顾粉碎"四人帮"历史斗争的时间节点并对粉碎"四人帮"的合法性进行探讨的基础上,针对霞飞提出的"陈云在与叶剑英、王震研究解决‘四人帮’问题时认为要采用分别抓捕的方案但是应该下不为例"的观点,分"1976年9月9日至同年10月6日"和"1976年10月6日至1981年1月23日"两段时间进行分别考证,在查阅并引用《陈云传》、《陈云年谱(修订本)》等公开出版的资料之后得出了个人的观点:陈云在1976年9月下旬至10月初研究解决"四人帮"问题时没有针对"采用抓捕的办法"说过"下不为例",在"四人帮"被隔离审查以后到"四人帮"被最终宣判期间也没有讲过"下不为例",类似"采取抓捕的办法只此一次、下不为例"的说法应该是"三人成虎"式的误传而非历史的真实。  相似文献   

14.
鲁夫 《湘潮》1991,(10)
从1966年5月到1976年10月,是“文化大革命”时期,党、国家和人民经受了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平地风急雨骤狂飚席卷神州 1966年5月4日至26日,中国共产党的最高领导层在北京召开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对彭真、罗瑞卿、陆定一、杨尚昆的所谓“反党错误”进行了揭发批判,解除了他们的领导职务。16日,通过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通知》(简称《五一六通知》)。通过针对《二月提纲》进行全面批判,系统地表达了毛泽东发动“文化大革命”的“左”的理论、方针和政策。会后,中共中央于28日正式成立了中央文化革命小组。小组实际上成为“文化大革命”的最高  相似文献   

15.
熊坤静 《世纪风采》2008,(12):39-40
短篇小说《班主任》不仅是我国当代著名作家刘心武的成名作,也是“伤痕文学”的代表作。关于这篇小说及其作者,由罗德里克·麦克法夸尔与费正清主编的《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66~1982)》卷中,第613页,由荷兰乌得勒支大学比较文学教授杜维·福克马执笔的《1976年和“伤痕文学”的出现》一节里,这样评价说:“在新作家里,  相似文献   

16.
笔者读了一些有关“文化大革命”的著述和资料,其中包括《中国共产党历史大辞典》(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典》(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中诠释“文化大革命”的辞条.这两个辞条及一些著述中把“文化大革命”的过程而不是“文化大革命”时期党和国家的历史发展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66年5月“文革’发动到1969年4月九大的召开;第二阶段是九大到1973年8月十大的召开;第三阶段是十大到1976年10月“文革”结束.这也是学术界这些年来对“文化大革命”过程的一致划分.对此,笔者有不同看法,现写出来恳请专家学者们斧正.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的《七律·长征》诗发表时,创作时期注为“1935年10月”,此说延续至今。据考,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应为1935年9月。其理由如下:一、此诗是中央红军翻越岷山之后,毛泽东的即兴之作。1935年9月17日,毛泽东率中央红军翻越岷山重关腊子口;9月22日至达哈达铺;9月27日到达通渭县的榜罗镇,并召开了榜罗镇会议;9月29日到达到通渭县城,全军进行了一天的休整。此时,  相似文献   

18.
党领导全国人民在推翻“三座大山”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之后,又经历了45年的光辉战斗历程.这段历史,既有光彩夺目永载史册的伟大成就,又有在探索道路上出现的失误.在这个复杂曲折的历史中,既有丰富的经验,又有必须记取的教训.要正确研究和认识这段历史,反映历史的本来面貌和客观规律,首先必须精心学习研究《邓小平文选》,尤其是第三卷.《邓小平文选》已系统出版了1938——1965年卷、1975——1982年卷和1982年9月——1992年2月卷,这三卷《文选》共选入邓小平同志建国以后的文章、讲话、谈话188篇,70余万字.这是社会主义时期党史的真实记录,是我党逐步认识和掌握客观规律的反映.因此,也是研究社会主义时期中共党史的光辉指南.  相似文献   

19.
由全国中共党史研究会编,山东人民出版社1987年8月出版的《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根据地研究》一书,共收入研究文章21篇,讨论会述要知编后记各1篇,它们是1982年9月22日至30日在四川成都召开的土地革命  相似文献   

20.
张伟领 《世纪桥》2005,(10):36-39
1976年10月4日,《光明日报》在一版头条位置发表了“四人帮”御用笔杆子“梁效”的《永远按毛主席的既定方针办》的文章。文中说“按既定方针办”这一谆谆嘱咐,是伟大领袖毛主席对我们党和整个共产主义运动的高度概括和深刻总结,“篡改毛主席的既定方针,就是背叛马克思主义,背叛社会主义,背叛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伟大学说”,“任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