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1921年7月23日,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宣告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1964年,毛泽东会见著名爱国民主人士、首任农业部部长李书城时说:"你的公馆里诞生了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是我们党的‘产床’啊!"1969年,毛泽东在回顾建党初期的往事时说:"一大是在李汉俊的哥哥李书城家召开的。"家就是你的活动场所、"避风港湾",我就是你的"保护神"李书城(1882-1965),湖北  相似文献   

2.
<正>2017年10月31日上午,党的十九大闭幕仅一周,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带领中央政治局常委专程从北京前往上海,集体瞻仰中共一大会址。在瞻仰一大会议室原址时,习近平动情地说,毛泽东同志称这里是中国共产党的"产床",这个比喻很形象,我看这里也是我们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在中共一大代表群像浮雕前,习近平一一列数中共一大13名代表的姓名,说到"李汉俊也牺牲了",讲解人员特地介绍,李汉俊1927年就牺牲了,革命烈士他是第一号。被称作党的"产床"的一大会址原系著名爱国民主人士、首任农业部长李书城的公馆,一大代表李汉俊则是李书城的胞弟。如果说李书城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提供了"产床"的话,那么李汉俊就是党诞生的一位"助产士"。在建党伟业中,兄弟俩厥功甚伟。  相似文献   

3.
正李书城以特殊身份力促党的诞生李书城(1882-1965年)是中国近代史上叱咤风云的反清将领、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驱、辛亥革命的元勋和武昌首义的元戎,在反对北洋军阀统治和国民革命中都有崇高的地位和惊天动地的表现。他以自己的特殊身份,支持和参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尤其是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作出过特殊的贡献。建党之初,亟待建立一个稳定的活动场所以推进革命运动,  相似文献   

4.
沈传亮 《党的文献》2011,(6):103-108
辛亥革命十年后,中共一大在辛亥革命元老李书城的寓所举行,中国共产党从此诞生。这标志着辛亥革命与中共之间有着非同一般的关系。辛亥革命发生百年来,大陆出版的关于辛亥革命的研究成果蔚为大观,中国共产党与辛亥革命关系也逐渐进入学者们的视野,近十年来大陆学者的相关研究取得的进展尤为值得注意。下面谨从中共诞生与辛亥革命、中共如何纪念和评价辛亥革命、中共领导人与辛亥革命关系等角度,对相关研究成果作一梳理。  相似文献   

5.
正在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里珍藏着两件珍贵的文物:一台浅灰色的英文打字机和一个在岁月中渐渐发黄的照相机。它们朴素的外形背后,隐藏着一段"青科技"与重庆鲜为人知的故事。2008年,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整理抗战文物,馆里派我和几位同事前往上海、南京、杭州等地采访"青科技"方面的代表人物,收集整理与"青科技"相关的文物和资料。我们首先想到的采访对象就是健在的"青科技"骨干人员侯祥麟先生(中国科学  相似文献   

6.
《湘潮》2020,(7)
正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用毛泽东的话来说,"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中国共产党纲领既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大会的主旨,又是中国革命开天辟地的行动指南。但是,这一伟大纲领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却被淹没于历史的尘埃之中,默默诉说着中国革命历程的艰难和创业的艰辛,告诫着世人中国革命的成功来之不易,宣示着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的结合是一条通向真理的光明大道。制定中国共产党纲领是中共一大的会议主旨走进历史的现场,遥看风雨如晦的岁月,20世纪20年  相似文献   

7.
《新长征》2013,(10):65-65
<正>1949年3月23日,中共中央从西柏坡起程前往北平时,毛泽东说:"今天是进京的日子,不睡觉也高兴呀。今天是进京‘赶考’嘛。进京‘赶考’去,精神不好怎么行呀?"周恩来也说:"我们应该都能考试及格,不要退回来。"毛泽东说:"退回来就失败了。我们绝不当李自成,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这段著名的对话,在中国共产党和新中国的历史上留下了久久不绝的回响。在中国革命即将取得全面胜利、新中国建立前夕,毛泽东把入驻北平、建立新中国喻为"赶考"。原因是什么呢?一是因革命胜利产生骄傲自满情绪的挑战。中国共产党历经28年的革命,即将夺取政权,成为执政党。对于即将  相似文献   

8.
刘筱茜 《湘潮》2023,(1):51-52
<正>文物源起在中国共产党长沙历史馆“‘长岛人歌动地诗’中国共产党长沙历史陈列”展厅,静静地陈列着一幅巨型油画《清水塘畔》,画中青年毛泽东与杨开慧手握着手,坐在水塘边相偎相依,清澈的水面倒映着他们的身影,离愁别恨之情与心忧天下之境缠绕交织,哀而不伤,直击心灵。这一油画力作由著名画家李自健为中国共产党长沙历史馆绘制。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在《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一文中指出:“真正的铜墙铁壁是什么?是群众,是千百万真心实意地拥护革命的群众。”我从革命实践中,深感毛泽东这一论断是颠扑不破的真理,是永放光芒的指路灯。在纪念中国共产党创建80周年的日子里,回顾新中国成立前那段艰难、曲折、复杂的革命历程,我深刻体会到无论在农村还是在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的词<蝶恋花·答李椒一>是名篇,传诵甚广.其中第一句"我失骄杨君失柳"的"柳"是指李淑一的爱人柳直荀烈士 (1898- 1932).对柳直荀烈士的注解, 2003年为纪念毛泽东诞辰 110周年出版的<毛泽东诗词全编鉴赏> (中央文献出版社 )1986年纪念毛泽东逝世 10周年出版的<毛泽东诗词选> (人民文学出版社 ),其简历介绍虽基本一致,但在关键点上颇有差异: 1986年时说柳直荀是在湖北洪湖革命根据地牺牲,而 2003年时注明是在洪湖革命根据地被害.尽管语焉不详,没有注明是被谁人所害,但较之"牺牲"之说,似乎也算是一个进步.  相似文献   

11.
鲁迅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20世纪中国文化史上的丰碑式人物,一位深受景仰的现代文化宗师。毛泽东作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武装的缔造者之一和主要军事领袖,大部分精力花费在与敌人生死决战的残酷战争中,但由于他骨子里的"革命文化情结",心中始终不忘另一条战线--风云变幻的文化战线。在南征北战的枪林弹雨里,他"指点江山";在马背上、窑洞里,他"激扬文字",关注"文化同行者"的种种心迹与表现。这个时候,影响毛泽东最深的当算鲁迅。毛泽东说过,鲁迅是中国新文化的旗手,是伟大的革命家,他尊称鲁迅是"中国第一等圣人"。  相似文献   

12.
正习近平同志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的主旨讲话中指出,中国共产党历来强调树立世界眼光。早在革命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就认识到,中国革命是世界革命的一部分,从而表现出宽广的世界眼光。1936年,到访陕甘宁边区的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这样评价毛泽东:"对当前世界政治惊人地熟悉"。1947年,到访延安的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称赞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是"思想深刻、头脑敏锐和具有世界眼光的人"。  相似文献   

13.
盛夏时节,带着十分崇敬的心情,我们游历了红色革命根据地——井冈山。井冈山群山环绕,千峰竞秀,林海无际,翠竹葱茏。穿行在群山之间,看流云涌动,听溪流潺潺,观瀑布飞流,我们由衷叹服井冈山的壮丽多姿。然而,井冈山更有其他名山大川所艳羡的独特魅力:在中国革命的紧要关头,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同志曾经在这里点燃革命的星星之火,创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使这里享有“中国革命的摇篮”的盛誉。这里,自然之美与精神之美相互辉映,到处都有当年毛泽东、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足迹,一件件革命文物,一处处旧居旧址,都见证着中国革命…  相似文献   

14.
1945年中国共产党"七大"上,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把"毛泽东思想"这个概念写进了党章并确定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毛泽东逝世5年后,中共中央于1981年召开的十一届六中全会上形成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决议》,其核心部分就是对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和毛泽东思想做了新的概括。其中对毛泽东思想的内涵和外延做了完整、科学的表述,十二大党章对毛泽东思想内涵的完整表述是:"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深刻理解毛泽东思想的内涵,对于理解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和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正红军长征,是革命与反革命两种力量、光明与黑暗两种命运的一场大搏斗,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从挫折走向胜利的伟大转折点。对长征的伟大意义和不朽精神,中国共产党人给予了精辟的总结和论述。长征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正如1935年12月27日毛泽东在《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中所说:"长征一完结,新局面就开始。"这里的新局面既有  相似文献   

16.
<正>1927年10月至1930年2月,毛泽东、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井冈山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点燃了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开辟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道路,为中国革命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当年革命先辈们在井冈山留下一批珍贵的一级革命文物,见证了井冈山革命斗争的艰难岁月。如今,我们将一一展示这些一级文物,以此纪念今年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90周年。  相似文献   

17.
正1935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长征途中召开的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遵义会议在党和红军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结束了王明"左"倾教条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从此,中国革命这艘航船在毛泽东这个伟大舵手的带领下,开启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征程。  相似文献   

18.
刘颖 《党建》2021,(3):65-66
1943年,在新疆第二监狱,一名伤痕累累的"犯人"坚定地喊出:"决不脱离党,共产党员有他的气节.""我不能放弃共产主义立场!"这位视死如归的共产党员,就是毛泽东的大弟、党的早期财经工作领导人毛泽民. 毛泽民,1896年出生于湖南湘潭韶山冲.1921年随毛泽东投身革命,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相似文献   

19.
掘宝记     
宝者,稀罕之物也。革命文物, 即是中国共产党斗争历程中的珍贵宝 物,先辈们革命活动的物质载体。一 件革命文物,往往记载着一段生动感 人的故事。 近年来,红岩革命纪念馆加大了 革命文物征集工作的力度,自2000年 起,先后派出十余批、100余人次,耗 资近百万元,足迹遍及祖国东南西 北,行程数十万公里,在全国乃至全 球范围内广泛搜集革命文物。经过艰 苦细致的工作,苍天不负有心人,文 物征集工作硕果累累,填补了以往红 岩革命文物在许多方面的空白,而且 收藏的领域较以往有很大的突破,涉 及到陪都文物、红军文物和名人文物 等诸方面。其中,有不少故事值得一 记。  相似文献   

20.
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我们党一贯倡导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是无产阶级政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显著标志之一,是维护党的团结统一、提高党的战斗力的锐利思想武器。这不仅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形成的三大作风之一,也是当前实现中央提出的"三讲"教育目标不可或缺的法宝。一、认真的批评与自我批评,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作风早在1929年,毛泽东同志就深刻指出:"党内批评是坚强党的组织、增加党的战斗力的武器。"1937年9月,毛泽东在《反对自由主义》一文中严肃提出:"我们主张积极的思想斗争,因为它是达到党内和革命团体内的团结使之利于战斗的武器。每个共产党员和革命分子,应该拿起这个武器。"在《矛盾论》一文中毛泽东又指出:"党内不同思想的对立和斗争是经常发生的,这是社会的阶级矛盾和新旧事物的矛盾在党内的反映。党内如果没有矛盾和解决矛盾的思想斗争,党的生命也就停止了。"毛泽东反复要求全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