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石南花     
徐新 《人事天地》2010,(21):64-64
某画家去世了。为了纪念他并褒扬他的成就,其同行和学生为他举办了一个规模盛大的画展。人们为画家精湛的画艺所倾倒,赞溢之词不绝于耳。但在一幅没有标题的画前,大家却百思不得其解,这幅画上横七竖八地  相似文献   

2.
<正>从前,有一位画家想画出一幅人人见了都喜欢的画。画毕,他拿到市场上去展出。画家放了一支笔,并附上说明:每一位观赏者,如果认为此画有欠佳之笔,均可在画中着上记号。晚上,画家取回了画,发现整个画面都涂满了记号。画家十分不快,对这次尝试深感失望。画家决定换一种方法去试试。他又摹了一张同样的画拿到市场展出。这一次,他要求每位观赏者将其最为欣赏的妙笔都标上记号。当画家再取回画时,他发现画面又被涂遍了记号。一切曾被指责的笔划,如今却都换上了赞美的  相似文献   

3.
<正>"扬州八怪"中最有代表性、艺术成就最突出、影响最深远的无疑要数郑板桥。郑板桥不仅是位杰出的画家、书法家,而且还是卓有成就的文学家,以三绝"诗、书、画"闻名于世。他的一生虽然没有系统的美学理论著作,但其美学思想却散见于具体的艺术创作题跋及诗文中。结合  相似文献   

4.
封面画鉴赏     
惠崇(?-1017?)北宋僧人、画家、诗人,与希尽、惟凤等八人时称"九诗僧".建阳(今属福建省建阳市)人,一作淮南人.他"工画鹅雁鹭鸶,尤工小景.善为寒汀远渚、潇洒虚旷之象,人所难到也."沈括歌其为"小景惠崇烟漠漠",实为南方山水画派之支流.  相似文献   

5.
孔雀是大家熟悉的鸟儿,但你知道孔雀上土堆时,先迈哪只脚吗?这,恐怕没有几个能回答出来。 不然,八百多年前的宋徽宗赵佶就回答过了。赵佶虽然不是个有才能的皇帝,但却是个有才能的画家和书法家。他画的《芙蓉锦鸡图》,是难得的名画;他创造的“瘦金书”,别具一格,受到书法界很高的评价。据说,他自己爱写字、画画,还设立画院,招考各地的域师,造诣高深的就给予优厚的待遇。一次,他看到宣和殿前的荔枝结果了,孔雀在树下啄食掉落的荔枝,高兴极了。于是,他命画院  相似文献   

6.
一叶 《人事天地》2016,(3):53-53
正台湾著名作家刘墉,不仅善于写作,还擅长绘画。他的书居台湾畅销书作家之冠,而他的画也频繁获奖。有一年,他的画参加台湾当代名家画展,被邀展的作品有张大千、黄君壁等著名画家的作品,而能参加此次画展,也证明作品是很有实力的。刘墉对此有些沾沾自喜,在展出过程中,有位关系极好的画家朋友,对他赞赏道:"你的画画得真不错,还是过去的样子。"只此一句,让刘墉很震撼。回家后,他不断地回味着朋友的话,"还是过去画的样子",也就是  相似文献   

7.
书尚“书卷”气韵,画贵天然清新.这历来是书画家追求的最高艺术境界。如今,在湖北山水画界。出了一位画风颇像五代宋初山水画大家李成的新派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查世煜。  相似文献   

8.
秋山问道图     
巨然,五代南唐、北宋僧人画家.早年在南唐建业(今江苏南京)开元寺修行.师法董源,继承发扬了"平淡天真"的画风,笔法秀润,擅画江南烟岚气象和山川高旷的"淡墨轻岚"之景.舍弃了在山水画中对世俗生活的描写,追求隐逸的趣味,作品达到平淡而奇绝的境地.后人把他和董源并称:"董巨,江南董源僧巨然,淡墨轻岚为一体."巨然较之董源,除了在构图上汲取北派山水之密林重山,层次井然外,其笔墨也趋于粗放,长披麻皴粗而密,笔法老辣、率意,尤擅长用粗重的浓墨秃笔点苔,更彰显江南山水之植被茂盛.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绵绵长河中,一般人认为,孔子是开山人物,而孟子、荀子的学说不过是孔子学说的补充和发挥而已,儒家之道也常常以“孔孟之道”名之。然而,虽被列为儒家的第二号人物,盂轲却具有孔子所没有的文人风骨和大家气度,他  相似文献   

10.
正德国文学和历史学家库格勒未成名前曾写过一本腓特烈大帝传记,可没有哪位画家肯为名不见经传的作者画插图,仿佛做了这样的"芝麻小事",就会降低身份。后来,有位年轻的小伙子主动找上门来,拿出几幅素描作品,库格勒一看立刻大喜过望:正是自己喜欢的类型!库格勒全权委托这位小伙子画插  相似文献   

11.
换鞋     
高景轩 《人事天地》2009,(35):11-11
抽象画展 自从毕加索的抽像画风行以来,许多人都以毕加索的学生自居。有一位画家举行了抽象画展,吸引了许多人,有一位老太婆站在一幅画前,喃喃自语地说:“这究竟是在画什么?”旁边有一位懂画的人说:“是画家的自画像!”  相似文献   

12.
<正>【类别】绢本设色【尺寸】纵:158.3厘米,横:108.1厘米郭熙(1023—约1085),字淳夫。北宋神宗熙宁间图画院艺学,后任翰林待诏直长。神宗年间,郭熙给宫中画了许多屏风和壁画。郭熙擅长画山水寒林,格调清新。他取法李成,亦吸取董源、范宽,并勇于革新创造,终自成一家。当时画院画家无不师效其画,有  相似文献   

13.
人们对信仰的追求在人类历史上就几乎没有过空白时期,而翻开美术史,古今中外的许多画家们都有画过相关的题材。马克·夏加尔也不例外。作为一个犹太人,身在他乡,信仰对于夏加尔而言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绘画最本质的体现是思想。在人的一生当中,思想又是随着外在的经历和内在的成长而发生着微妙的变化……正是因着对信仰有了新的认识。在他晚年绘画的表现上才会出现翻天覆地的变化。探讨中晚年时期的他对信仰的认识是理解他绘画思想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在整个宋代诗坛上,李之仪不是杰出者,更不是领导当时诗坛的大家,无论是在唐诗继承上还是在诗歌的创作方法上,他都是元祐诗坛的边缘人.与苏轼、黄庭坚、陈师道诸人相比,他的诗歌虽没有炫人眼目的灵光和动摇人心的奇气,但其清逸雄健、平易自然的诗风,却有着某种动人心魄的力量.  相似文献   

15.
大师选徒     
<正>美术大师要选一个年轻人做他丹青事业的关门徒弟,前来考试的人很多,经过几轮严格的淘汰赛,只剩下两个年轻的画家:一个是从美院刚刚毕业的,他的作品已多次参加各种画展,并且获得了不少奖项,实力确实不俗。另一个年轻人则是刚从乡村来的,他酷爱绘画,画出了不少上乘之作,自学成材,倍受画坛称道。大师说:"你们两位的作品我都看了,难分伯仲,各有千秋。现在我只有看你们各自的美术天赋了。"大师让他们俩人各自为对方画一张白描画像,两个年轻人听了,立刻支好画板,迅速观察对方画起来。乡村来的这个年轻画家  相似文献   

16.
孙中山的全部理论和实践,是同他“振兴中华”的理想观的形成和发展分不开的。他全心全意为改造中国、振兴中华而耗费了毕生的精力。孙先生并没有看到中国的独立、富强和振兴,但他为之奋斗终生的理想和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却成为全体中华儿女共同的理想财富和精神纽带。  相似文献   

17.
晏婴辞高缭     
晏婴是春秋战国时期齐国的大政治家和宰相,他手下有个官员叫高缭.为人处事小心谨慎。为官三年从没有犯过错误,可是有一天,晏婴却突然把他辞退了。大家都觉得奇怪。晏婴的一位好友对晏婴说:“高缭在你手下为官三年,从来没有办错过什么事,你不给他奖励倒也罢了。可是还要将他辞退,这样做是不是有点过分了?”  相似文献   

18.
职场幽默     
《人事天地》2009,(32):8-8
画家 “我为去年的画展画了点东西。” “挂出来了吗?” “挂出来了,就在入口处旁边最显目的地方。” “祝贺你。画的什么?” “一块标明‘往左走’的路牌。”  相似文献   

19.
前不久,成都一家艺术品拍卖公司为筹办一场近现代书画艺术品拍卖,进行了较长时间的拍品征集及相关准备工作,但是就在意欲正式开拍之前,却被其拍品的原画作者或已故画作者之家属,指斥多幅署名画作为赝品.成都媒体对此事纷纷进行披露,一时间舆论大哗.  相似文献   

20.
一位著名企业家在做报告。当听众咨询他最成功的做法时,他拿起粉笔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圈,只是并没有画圆满,留下一个缺口。他反问道:"这是什么?""零"、"圈"、"未完成的事业"、"成功",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