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父亲种地     
许亮生 《人事天地》2010,(23):65-65
十一黄金周里,我坐车回老家看望父亲。父亲天生不是一个种庄稼的高手,年轻时身体便瘦弱多病,当过民师,做过大队的会计。母亲去世后,迫于生计,父亲不得不担当起家里农活的重担。好在有平时的耳濡目染,父亲把家里的田地侍弄得也说得过去,但比起那些"纯粹的农民"老乡们来说总是略差一筹。但是,父亲还是种地种出了感情。这不,直到如今还不愿与我一起到城里生活,执意种着家里那两亩多的薄地。  相似文献   

2.
父亲种地     
许亮生 《人事天地》2010,(31):65-65
十一黄金周里,我坐车回老家看望父亲。 父亲天生不是一个种庄稼的高手,年轻时身体便瘦弱多病,当过民师,做过大队的会计。母亲去世后,迫于生计,父亲不得不担当起家里农活的重担。好在有平时的耳濡目染,父亲把家里的田地侍弄得也说得过去,但比起那些“纯粹的农民”老乡们来说总是略差一筹。  相似文献   

3.
最佳演员     
<正>看电视公益广告:女儿打来电话问父亲:"爸,家里都挺好的吧?"父亲语气轻松地回答:"挺好的。""我妈呢?"你妈呀?你妈跳舞去了!我们都挺好的,你放心吧。啊?你忙啊,忙就挂了吧,我也要出去下棋了。"其实,他是要去医院照顾生病的老伴,怕女儿担心,才演了这样一出戏。那位父亲的"演技"真不错,本来遇到  相似文献   

4.
有一位年轻人,大学毕业后被一家公司看中,上完第一天班后,他一回到家里便喜形于色地告诉父亲,公司总裁表扬他了。没想到,父亲并没有像他意料中的那样夸奖他,而是神色紧张地问他,总裁先生是怎样表扬他的。年轻人说,总裁先生是这样说的,他说我是公司第一个毕业于名牌大学的毕业生,也是公司花重金聘请来的专家,希望大家多跟我学习。  相似文献   

5.
正十年前国庆那个夜晚,一个电话打破我平静生活,我年近七旬的父亲突发心脏病必须立即安装起搏器。"先交钱、后救人"医院的"生死通牒",冷酷无情、令人心寒。我们东拼西借凑足5万元住院费,老人才上手术台。死里逃生,父亲流着泪拉着我的手说:"我拖累你们啦!往后日子不好过啊!"我安  相似文献   

6.
福建龙岩在民国初年,军阀混战,天灾人祸,加上这块地方山大沟深,土地贫瘠,许多百姓不得不漂洋过海到南洋谋生.父亲游洪涌1908年出生于福建龙岩.出洋时,仅是一个20几岁的青年.当时他已和县城的一个苏姓家的姑娘订了婚.父亲家里穷,社会上又是兵荒马乱的,来不及张罗结婚事宜,就匆匆告别父母,离家而去.  相似文献   

7.
读懂父亲     
去年春节回家探亲,看见父亲笑了,笑得如此开心,如此轻松.或许是父亲喝醉酒的缘故吧,平时沉默寡言的父亲坐在茶几旁和我畅谈了许久,从过去谈到现在,谈到未来.母亲说父亲这阵子过得比以前轻松了许多,穷,但快乐着.我笑着点了点头.  相似文献   

8.
她原本是一个健康活泼的小女孩,出生时,正赶上春花烂漫的季节.那时侯,母亲习惯带她到田野里去玩耍,采些花儿别在她的衣襟上. 她的父亲在一家纺织厂工作,工资不高,家里的生活很拮据.三岁那年,她突然得了小儿麻痹症.  相似文献   

9.
正父亲的口头禅是"活着,活着,就得干活!"早起的鸟儿有食吃,是他信奉的格言。小时候,我每天在睡梦中就听到父亲收拾农具的声音,"叮叮当当"响着。很多年里,都是父亲收拾农具的声音打破小村庄安睡的静谧,乡邻们随之醒来,所有忙碌的声响也都醒来,新的一天就这样被父亲唤醒了。  相似文献   

10.
父亲向来是一个理智的人,他相信科学,对于漫天夸张的广告总是嗤之以鼻。而就是这样冷静的父亲,最近却做了不理智的事。当我拿起父亲买回的膏药时,感觉这包装与名称都很熟悉,却一时无法想起它在何时被记住。在说出心中的疑惑后,母亲一语道破天机:"你当然是熟悉的,你在电视上看过这膏药广告呢。"我恍然大悟,记起这陌生又熟悉的膏  相似文献   

11.
幽默     
《人事天地》2012,(1):65
现在流行感冒儿子问父亲:爸爸,你知道现在流行什么吗?父亲语重心长地说:孩子,现在不流行感冒嘛!我爸我妈都是你的阿呆和女友交往2年了,于是阿呆便准备向女友求婚。阿呆含情脉脉地看着女友说:"嫁给我好吗?"  相似文献   

12.
父亲生前写过两篇纪实小说,其一《往憾之一》,其二《往憾之二》。他写道:"在我已有的生活过程中,我整理起来,有三件大憾事,第一件便是我的父亲的死亡,第二件是我祖父的死亡,第三件是我自己参加革命。"他只写了其一、其二,其三呢?我今日写出来,以还先父之愿。我将题目定为《往憾之三》,有过之而无不及。人固有一死,又何足悲,但死而不得其年与时者,实在令人悲痛。父亲还未完成他的伟大事业,就年轻而去,是憾事一桩。  相似文献   

13.
从"保路运动"到"与日俱进" 平和稳重、兼有父亲张澜遗风的张茂延老人,身材高大,举止大方,记忆清晰.与之交谈,你一点也感觉不到她已年近八旬.谈到家父张澜先生,她如数家珍:"父亲是个爱国主义者.  相似文献   

14.
1984年,我刚好40岁,跟妻子养育了两儿两女,眼看着孩子们日渐长大,但家里只有两亩多地,日子过得十分艰难。我当时就想,一定要做点什么。那时,我主要种植水稻,根本赚不了什么钱。后来我四处打探,决定自己种些果苗。但当时手头上没钱,于是我四处走亲访友,零零散散好不容易凑了十来万,买了一些果苗回来。  相似文献   

15.
好父亲严复     
一生埋头译著二百多万字,日理繁冗事务的大思想家严复,在家里还是位难得的好父亲。他前后娶过三个夫人,育有四男四女。 旧式家庭里,家长是有绝对权威的,而严复却能笑纳儿女的“忠言”。他曾因一只专用的精美瓷碗被佣人不慎摔破而发脾气。女儿见状,莞尔一笑,反问父亲:“天下哪有不碎的瓷器呀?”他于是不再说什么了。事后还夸奖她能“规父之过”。  相似文献   

16.
上世纪60年代末,一位从伊利诺斯大学毕业的美国小伙子进入了加利福尼亚州一家半导体公司工作.他仅用了两年时间就被提拔为负责西部11个州的销售经理,同事们还没来得及羡慕,他却留下一句"我需要更强大的对手",辞职回到了家里.  相似文献   

17.
佚名 《人事天地》2007,(10):28-30
始于忧患 1925年6月23日,陈香梅出生在北平协和医院。家里有六姐妹。 陈香梅成为少女,正赶上抗战初期。父亲陈应荣任旧金山领事,母亲变卖首饰维持生计。她眼看着母亲患子宫癌在医院里痛苦地离去,而父亲借口外交部不准假,居然没有回国。  相似文献   

18.
周世钊,字敦元,别号敦元、东园.1897年3月12日(农历二月初十)出生在离韶山冲约15公里处的湖南省宁乡县石子冲的一个农民家里.童年的周世钊过着勤俭、简朴而艰苦的农家生活.农家生活虽然清苦,却不失书香气息,周世钊7岁时,父亲周润生就亲自教他诵读<大学>、<论语>、<三字经>等.  相似文献   

19.
徐胥 《人事天地》2007,(11):45-45
在陈楚生小的时候,由于家里经济不太好,没有钱盖新房子。因而,一家人都挤在一间很小的平房里。他从小就一直跟母亲睡,哥哥跟父亲睡。  相似文献   

20.
在美国新泽西州曼罗园他的实验室里,我的父亲爱迪生踱来踱去,一缕乱发覆盖着前额,锐利的眼睛,皱了的衣服尽是污痕和被化学品烧破的洞,全不像一位改革家,他也不充什么派头。有一次一位要人来访,问他是否曾获得许多奖章奖状,他答:“唔,有的,家里有两瓶酒,是妈妈奖赏的。”“妈妈”是指他的太太,我的母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