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延长"人口红利",必须适当地进行政策调整,针对我国人口的现状,我们应抓住当前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比例大、人口抚养比相对较低的"人口红利"时机,通过人口、投资、收入分配、消费、金融、公共管理等多政策的协调有效调整,为投资增长和资本形成创造充分条件,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弥补因未来人口抚养比升高所带来的"人口负债"。  相似文献   

2.
正从"人口红利"到"人才红利",是中国经济转型使然。中国正处于从高消耗、高成本发展模式向低消耗、低成本、高附加值的产业模式转型过程中,对人力资源的要求必然更高。过去中国制造业的飞速发展得益于"人口红利",下一步发展高附加值产业更得依靠"人才红利"。由人口数量所带来的人口红利是暂时的,且主要被资本所有者获取;而由人口素质所带来的人才红利,是一种人力资本红利,可为经济增长提供持久的动力。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必然要求我国加快实施创  相似文献   

3.
人口历来是经济活动的主体。自20世纪末以来,人口红利始终是经济学和人口学的重点研究议题,而随着人口转变推进和生产方式转型,我国现实人口条件与经济形势发生深刻变化,亟须对既有的人口红利研究进行再认识和再建构。基于人口红利研究的演化脉络,梳理中国人口红利本土化研究的现状,可以发现学界讨论的基本共识、争议焦点,以及在研究范式、理论概念、研究方法上的局限性。同时归纳出现阶段中国人口红利本土化研究的核心议题主要有:第一次人口红利与人口负债、第二次人口红利的作用机制及其替代效应、其他广义类型人口红利的驱动作用,以及就业结构性错配和区域发展差异等制约人口红利释放的因素。下一步中国人口红利本土化研究应以理性认识数量层面的人口机会、培育质量层面的人口潜力、优化人口红利空间配置和产业配置等议题为落点展开。  相似文献   

4.
杜西平 《求知》2012,(9):40-42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发展的课题、现实的难题。天津作为老工业基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经济结构的任务十分繁重。近年来,通过着力构筑"三个高地"、全力打好"五个攻坚战",在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同时,发展方式开始转向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轨道。  相似文献   

5.
人是生产活动中能动的"活的劳动",劳动力的供给能力和素质是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力量。中原作为传统的农业大区,推进城镇化建设,转移农村人口,充分利用好人口红利,对提高中原经济增长具有深远影响。因此,中原应着力发展现代农业和服务业;加大对农村教育和农民培训投入,加快引进和培养一批科技、管理人才,使中原人口红利为经济增长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正>据财政部官方网站消息称,财政部部长楼继伟在9月4日至5日举行的二十国集团(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上表示,在人口红利消失、资本回报率下降的背景下,中国政府着力推动结构性改革,不断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以改革红利对冲人口红利的消失,使经济增长保持在7%左右。楼继伟分析称,中国过去依靠政策刺激取得了9%到10%的增速。但这是不可持续的,也超出了中国经济的潜在增长  相似文献   

7.
股权投资充分发挥资本的前置撬动效应,促进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逐步成为世界各国发展创新的加速器。中国经济转型面临理论与现实的双重挑战。人口结构红利消失、有效需求不足、调结构与资本流向相矛盾、创新动能不足而导致的经济增长失速等问题亟待解决。而提高股权投资在我国投融资体系中的比重,则是振裘持领的答案。美国股权投资发展中的模式与政策制定中的经验,为提振我国创新经济与促进股权投资发展提供前沿理论与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8.
当今世界止面临着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失衡的严峻挑战。为此,国际社会不得不重新审视社会经济的发展历程,认识到高消耗追求增长和“先污染后治理”的传统发展模式已不再适应发展的要求,必须努力寻找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兼顾当代与后代利益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离不开人口红利的贡献.人口转变过程的特殊性,使得中国的人口红利来得早,也将去得快.如何抓住这短暂的历史机遇,挖掘人口红利的巨大效应,从而发挥劳动力资源优势,提高劳动力配置效率,这不仅是中国获得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迎接老龄化社会到来的当务之急.实现劳动力充分就业,消除城乡流动的障碍,提高劳动力素质,选择可持续的养老保障模式,应是促进人口红利兑现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关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几点思考潘思彦一、什么是经济增长及其"方式"转变?美国经济学家S.库兹涅茨给经济增长下了一个经典性的定义:"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可以定义为给居民提供种类日益繁多的经济产品的能力长期上升,这种不断增长的能力是建立在先进技术以及所需...  相似文献   

11.
陆铭 《党政论坛》2009,(22):34-34
从中国的长期经济增长来看,人口红利期即将结束,劳动力供给增长将放缓,而人口的老龄化也会带来国内储蓄率的下降,长期的经济增长只能依靠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通常情况下,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主要依靠教育,而在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劳动生产率还有一个不应忽视的来源,那就是城市化和区域格局的调整。  相似文献   

12.
<正>一、服务业出现"高级化"趋势服务业划分为生产型服务业和最终需求型服务业,前者是中国制造业升级、社会分工不断深化、商业模式不断高级化的结果,而后者是中国制度红利释放有效供给与需求的结果。人口结构变化和收入提高所导致的需求结构升级和转移是经济服务化的动力源。发达国家经济服务化的历史经验中,除了服务业增加值在经济总量中不断提升并成为经济增长和就业的支柱外,另一个表现就是服务业出现"高级化"趋势。而"高级化"的重要特征之一就  相似文献   

13.
桂明 《民主》2011,(1):33-35
由于久居南京城南,并对南京其"城"其"事"的人文掌故非常熟悉,薛冰便被朋友戏称为"薛城南",与北京的"徐城北"相对应。  相似文献   

14.
20多年来,我国经济取得快速增长,但其背后掩盖的许多问题和矛盾正不断显现出来。只有坚持新的科学发展观,才能不断解决新时期出现的问题和矛盾。与此同时,政府发展战略必须及时进行调整。当前,我国政府发展战略正面临着五大转变,即:从重经济增长向重全面发展转变;从重城市建设向重人口城市化转变;从重物质资本投入向重人力资本投入转变;从重生产投资向重生活消费转变;从重初次分配向重再分配转变。  相似文献   

15.
当前,中国人口正在经历总量从持续增长转向持续减少,素质由受教育程度总体偏低和短寿命转向高等教育大众化和长寿化,结构从多子少老转向多老少子,分布从乡土中国转向城镇中国。瞻目当下、着眼未来,秉持以质量换数量、存量换增量、效率换结构、空间换时间的立场,探讨激发大变局中的人口所蕴含的积极因素、减轻甚至规避人口新常态潜在的消极影响的思路。未来二三十年,出生人口将持续减少、低龄老年人口占比较高,故未成年人口对文教卫生资源的竞争以及年长者对社会支持的压力均有所缓解,形成一个新的人口机会窗口。可大力推进健康中国和人才强国战略,提高人均文教卫生资源获得水平。积极推动全体人口的高质量充分就业,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继续挖掘人口红利、激发潜在的人才红利,不断推动人口高质量发展,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中续写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奇迹。  相似文献   

16.
王得新 《求知》2011,(3):33-34
自党的十七大以来,天津市始终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促进经济发展,在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中实现经济增长16.5%,工业增长更是达到18.5%。在后危机时代,调结构、促转变仍将成为经济工作的重点。天津工业如何在"十二五"期间"调结构、增活力、上水平",并引领天津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已成为当前全市上下关注的一个热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以往所提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虽只有两字之差,但内涵却相去甚远。经济增长方式比较注重量的增长,经济发展方式内涵则更为广泛,其中不仅包含经济增长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而且还从单纯注重数量的扩张转向既重数量扩张又重质量提高。  相似文献   

18.
资源和环境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两大基础要素,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需要有充裕的资源和良好的环境作为保障。在"十二五"期间,我市必须要进一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社会与生态相互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进而实现我市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  相似文献   

19.
对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思考汪兆旗一、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剩余"形式1.累积性剩余。我国人口增长机制长期处于封闭状态厂的盲目增长行列之中。过去几十年的计划经济体制和平均主义政策,切断了人口变动与家庭经济状况变化之间的因果反馈联系。导致生育成本计算...  相似文献   

20.
长期以来,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决定了我国经济发展的粗放型和外延型特征,这种依靠大量资源投入,依靠投资、出口拉动,抑制消费的发展模式已难以为继,中国经济转变发展方式已刻不容缓:必须树立"人本观"摈弃"物本观",依靠科学发展观引领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启动个人消费与扩大公共消费相结合,优化经济发展动力结构,促进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推进资源和要素价格体系改革,理顺价格机制,健全资源和要素高效利用的激励机制;以自主创新为先导,依靠科技进步、依靠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改进政府绩效考核体系,完善监督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