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治制度,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具有一系列显著的制度优势。在国家治理实践中,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逐渐形成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者统一"的复合治理结构,从而形成了治理主体的合力效应,能够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治理效能发挥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其中,选举制度改革、会议制度改革、人大预算监督职能、发挥联系制度的作用等都是很好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关于选贤任能,学界有部分声音疑虑其不具备可操作性,难以与制度兼容,不适用于现代治理。实际上,以制度保障选贤任能是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的治理思路。在长期实践中,遵循制度治党理念,我们形成了以党章为根本原则,以相关党内法规制度为执行规范的科学有效的选贤任能选人用人机制,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形成了全规范、全覆盖,提高了干部选拔任用的可预期性,强化了制度的导向作用。以制度推进选贤任能的科学化、程序化、规范化、法治化是现代化治理的应有之义,这将有效推动选贤任能显著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并通过的《决定》第一次提出和阐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并赋予其新的科学内涵。这是对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我国制度建设的经验总结。厘清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范畴、辩证关系以及提出的重要意义,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文化制度和文化治理是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对文化制度和文化治理作出了重要规定,提出了一系列任务要求,使我们更加清楚在文化领域"坚持什么样的制度"这一根本问题。我国文化制度和文化治理有着显著的优越性,同时,还需进一步提升文化治理能力,将文化制度优势转化为文化治理效能。  相似文献   

5.
自主治理制度与西部生态环境治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西部生态治理活动不断深入,自主治理制度的作用凸现。作为一种依靠内在规则而运行的治理制度,自主治理制度在信息、成本和主体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有效地扩大了主体范围,提高了治理绩效。针对我国自主治理制度发育相对迟缓的现状,应当从发展民间环保组织、提高公众和企业环保意识、培育社区内自主治理组织、构建生态文化观等方面促进我国自主治理制度的发育。  相似文献   

6.
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是基于中国独特的历史逻辑与社会结构的伟大政治创造。新型政党制度所具有的利益代表优势、多党合作优势和民主协商优势,集中彰显了凝聚国家治理目标和道路共识、提升国家治理主体的社会整合力、保障国家治理决策的科学性与民主性的国家治理效能。站在新时代的历史起点,优化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治理效能,需要秉持制度内在特质发挥执政党治理核心主体的坚定领导力,激发制度活力优化参政党国家治理重要主体的凝智聚力功能,巩固长期稳定和谐党际关系凝聚国家治理效能强大合力,提升制度执行力完善多党合作治理效能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7.
杨宗科 《理论探索》2020,(1):5-12,5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丰富的文化传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正是产生和建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基础之上,是历史的选择,也是人民的选择。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创造了世界发展史上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奇迹,正是得益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凝结着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兴旺发达、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幸福安康的重大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新中国发展壮大的根本保障,新时代要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必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  相似文献   

8.
张爱香 《理论导刊》2006,(10):95-96
一、公司治理制度公司治理是一个多角度多层次的概念,很难用简单的术语来表达。但从公司治理这一问题的产生与发展来看,可以从狭义和广义两方面去理解。狭义的公司治理,是指所有者,主要是股东对经营者的一种监督与制衡机制。即通过一种制度安排,来合理地配置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权利与责任关系。公司治理的目标是保证股东利益的最大化,防止经营者对所有者利益的背离。其主要特点是通过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及管理层所构成的公司治理结构的内部治理。广义的公司治理则不局限于股东对经营者的制衡,而是涉及到广泛的利害相关者,包括股东、…  相似文献   

9.
《求知》2005,(3):39-41
依靠制度创新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是我们党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反腐败新思路。但从客观上来看,现行的廉政制度结构和制度安排,仍存在明显的缺陷。  相似文献   

10.
正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在论述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时,提出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课题。这一思想体现了对邓小平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思想的直接继承、运用和发展。邓小平制度建设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内容丰富,特色鲜明,为中国国家治理作出了重要贡献。认真学习和研究这一思想,对于我们加深对制度建设重要性的认识,自觉推进制度建设和创新,从而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方面的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国家的效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The performance of election systems in the United States depends heavily on complex networks of people, tasks, organizations, and relationships, as well as the voting technology that has received so much attention since the presidential election of 2000. Public administration has much to contribute to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se systems. This article provides an overview of the field, highlighting linkages to theoretical approaches in public administration and emphasizing the importance of management in a brief case study.  相似文献   

16.
17.
社区治理中的主体间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洪武 《理论导刊》2006,(10):55-57
本源于市场经济和由市场经济作为最终催生婆的政府治道变革同时催生了社区“治理”理念,它表现为政府边界的收缩、政府权力的下放和分散化,同时表现为治理上的多主体性、组织依存性、资源的交换性和组织间的互信,其基本的价值取向在于以社区党组织为领导,以建构社区治理的主体间性为基础,正确处理好互为治理主体的主体间的关系,通过互信、沟通、相互理解达成目标的一致性,而在平等基础上寻找达成目标一致性的路径也是主体间追求社区善治的重要选择。  相似文献   

18.
19.
刘圣中 《公共管理学报》2005,2(2):40-45,54,94
当代中国公共行政的基本模式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由官僚机构实行国家管理的结构.党是国家管理的核心.因此,党的组织行为方式明显地影响了官僚制行政的方式,具体来说使得公共行政表现为三方面的特征公共行政的政治化、意识形态色彩和人格化.这些特征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公共行政的失范和无序,党必须严格规范其行为,才能够保证官僚体系程序化、理性化和公正化的实施管理.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