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莫耶原名陈淑媛,生于1918年12月25日,福建安溪县人,自幼聪颖好学。1934年秋,16岁的莫耶离家出走,到上海女子月刊社当校对、编辑,后来曾一度任主编。而恰在这一年,20岁的沈醉,化名为陈仓,伪装成湖南湘光通讯社记者在上海活动。一次偶然的机会,沈醉结识了正值妙龄的莫耶,不禁一见倾心。而在莫耶看来,"记者"陈仓也是文采风流、潇洒俊逸。两人随之热恋起来。但是,这桩婚事却遭到戴笠和沈醉母亲的极力反对。直到不久后的一天,沈醉在一次追捕行动中摔  相似文献   

2.
《党建文汇》2013,(10):51-51
莫耶原名陈淑媛,福建泉州市安溪县人,自幼聪颖好学。1934年秋,16岁的莫耶离家出走,到上海女子月刊社当校对、编辑,后来曾一度任主编。  相似文献   

3.
抗日战争时期,《延安颂》唱遍全国各地,成为一曲激发全国人民抗日救国的战歌;得到毛泽东、周恩来的肯定和赞扬.歌词的作者便是著名女作家莫耶.著名作家杜鹏程说过;“莫耶的一生就是一部小说.”莫耶原名陈淑瑗,又名陈爰,曾用白冰、椰子、沙岛等笔名.1918年出生于福建省安溪县金谷乡溪榜村.父亲陈铮是一个归侨教师,后为国民党的将军,1940年被省保安团杀害.  相似文献   

4.
孟兰英 《党课》2013,(17):117-118
“夕阳辉耀着山头的塔影,月色映照着河边的流萤。春风吹遍了平坦的原野,群山结成了坚固的围屏。哦,延安!你这庄严雄伟的古城,到处传遍了抗战的歌声……”这首《延安颂》经作曲家郑律成谱曲后,至今仍传唱不衰,其词作者,就是从茶乡福建安溪走出的女作家莫耶。  相似文献   

5.
16岁时,她就成了一位白衣天使。在儿科,她快乐着孩子们的快乐,成了孩子们可以信赖的小阿姨;在妇产科,她痛苦着产妇们的痛苦,成了产妇们依靠的大姐。如今,在政工办,她默默地做着文字工作,可是她对病人的关切,对  相似文献   

6.
窗前的母亲     
在家里,母亲最爱呆的地方就是窗前。自从搬进楼房,母亲就很少下楼,我们都嘱咐她,她自己也格外注意:楼层高、楼梯陡,自己老了,如果磕着碰着就  相似文献   

7.
见到孙连芳已是晚上,下午她到村子里发放助学捐款去了。她衣着朴实,扎着长长的马尾,一手抱着一岁大的女儿,一边操着镇远本地方言和婆婆说话。可是当她转过身来和我们说话的时候,就不一样了。她口齿伶俐,言谈中还保持着宁波人的爽快。  相似文献   

8.
延安,颇具伟大历史意义的中国革命圣地。她代表的不是一个地方,而是一种象征,一种精神。在浩如烟海的众多经典红色歌曲中,最能体现这种精神的莫过于慷慨激昂、威武雄壮的抗战名歌《延安颂》了。《延安颂》是由莫耶作词、郑律成谱曲,创作于1938年4月,是一首抒发革命豪情的歌曲,此曲由五个部分组成,采用带变化再现的复三部曲式,以六度大跳的颂赞性音调的起首部分,是整首歌曲抒发感情的集中点,全曲以激昂的旋律,表达了千万革命人民向往延安热爱延安的强烈愿望和真挚情感,反映出一种时代精神——延安精神。  相似文献   

9.
这首优美激扬的歌曲,在烽火连天的抗战时期曾响彻延安,传遍各抗日根据地,传到"国统区"和海外,成为一曲激发抗战爱国热情的颂歌.它的词作者,就是从著名茶乡福建安溪走出的女作家莫耶.  相似文献   

10.
孙仙梅 《党课》2007,(7):69-71
舍小家,为大家,早出晚归,她就像一只不停旋转的陀螺,服务着居民,服务着大家。社区哪里有需要她就出现在哪里,哪里有困难她就在哪里忙碌。她,就是宁夏银川市西夏区朔方路街道正茂巷社区党支部书记孙仙梅。  相似文献   

11.
"百善孝为先,孝敬父母是每个人应该做的。"她这样说,也是这样做到了。仔细思量,这句话听起来平常,听起来简单,可她一做就是18年,她用行动诠释着"孝敬"二字。默默地为家庭付出着劳动,付出着爱心,付出着大爱,她的家庭也就当之无愧地荣获了二师"和谐小康家庭"荣誉称号。她就是二师二十五团湖光社区的一名普通女职工李卫红,她的孝心在二十五团无人不知,  相似文献   

12.
走过两条马路,再转一个弯,远远地就可以看到9楼阳台上的杜鹃花了。每当这个时候,珍妮就开始有点兴奋,她知道阳台上有一双眼睛看着她小心翼翼地绕过车流、一直走到楼下;她还知道等她从电梯出来的时候,一定可以看到杨君倚着门框朝她微笑;当她走进房门  相似文献   

13.
龙源学校作为一所公办民助股份制学校,是诸城市办学体制改革的新生事物。从她诞生那天起,人们就以极大的热情关注着她、审视着她。在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关怀和支持下,龙源学校全体教师,洒下汗水,收获喜悦,仅用短短一年的时间,就向全市人民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相似文献   

14.
正自从穿上那身洁白的制服,她就把患者视为亲人,用爱心和奉献践行着"南丁格尔誓言"。面对患者,她是生命的守护者;科技兴院,她是前行的开拓者;疾病防控,她是风险的承担者。多年来,她收到的锦旗、感谢信多得连自己都记不清了。谈到此,她总说:"做医生,就得用仁者之心善待每一位病人。"她,就是义县人民医院急救中心主任马艳丽。  相似文献   

15.
正琴心站在公园绿茵茵的草地上,神色迷茫。好不容易周休抽出时间到公园游玩一回,却不承想一来就有了烦心事,此刻,她绝对是了无心思观赏公园美景的。春末夏初的风,一阵一阵地吹拂着,她的秀发随之飘扬起来。也就在刚才,风吹乱了她鬓边额前的发丝,她抬手顺势理了一下,不承想,别在她右耳的一颗精巧的耳钉,就在这一简单的动作中,掉落在茂密的草丛中了。这可是新婚之时,丈夫送给她的为数不多的礼物啊!  相似文献   

16.
平凡的女性     
提起笔,就让我想起我们共事十几年的朋友张文瑛,她一心只想着别人,平淡地工作、生活着,但在平凡的背后又有许多感人的事情。她是农二师农科所的一名医务工作者,由于单位改制,她身兼园林中心工会主席、出纳等职,整看到的都是她忙碌已、发起了发起“巾建功创业”工积极参加各类天看到的都是她忙碌的身影,时而上门问诊送药,时而给病人打针治疗,时而有人来访还要做调解工作,她就像一个“陀螺”在不停运转。她善解人意,却不善待自己,前年初她就身感不适,可她总是因为工作忙离不开而一拖再拖至年底,结果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酿成不治之症——子宫癌…  相似文献   

17.
正近日,笔者来到八师一四七团十连职工梁月兰家,看到梁月兰正在为瘫痪的母亲捶腿,她母亲眯着眼正独自享受着,她对母亲的那片孝心一下就映入了我的眼帘。说起梁月兰照顾瘫痪母亲的事情,那还得从2011年3月份说起。天气逐渐暖和,老人在楼房外经常走走锻炼身体,不知怎地,一天突然一下就倒在楼下的平地上,当时就没起来。一位路过的好心人,敲开她的房门,帮着把老人送回屋里,她还没说一句感谢的话,那人水都没喝一口,默默地走了。  相似文献   

18.
正黑龙江《党的生活》:衷心感谢贵刊十多年来赠送的优秀期刊。黑龙江《党的生活》作为中国期刊协会赠建全国百家期刊阅览室指定刊物,她就像一股暖流,温暖了燕山深处偏僻山城的学子;她就像山间清泉,滋润了贫困学子的心田;她就像一盏明灯,照亮了拼搏学子的人生之路;她就像一双有力的大手,拉着学子们步入心向往之的高等学府。在新年来临之际,谨献上我们诚挚的祝福:  相似文献   

19.
文庠 《党史纵览》2001,(1):26-28
1980年3月20日,李立三的平反昭雪追悼会隆重召开。在出席追悼会的人群中,除了党和国家领导人邓小平、彭真、王震外,一位身穿黑衣、面带哀色、白发苍苍的俄罗斯老太太格外引人注目。她就是李立三的患难夫人——李莎。 此时此刻,李莎面对台上的骨灰盒(里面仅装着李立三生前用过的一副眼镜),聆听着党中央对李立三的公正评价,她那早已被痛苦熬干了的眼睛又蒙上了一层泪光。这么多年来,她不就期待着这一天吗?甚至早在半个世纪以前,她就坚信李立三是个真正的革命者,要不她怎能与他携手走完这坎坷的几十年?……  相似文献   

20.
春天的希望     
<正>漫长寒冷的冬季悄然孕育着春天的希望。春天来了,伴随着春风的温暖,她,尽情地享受着阳光与滋润。静谧的窗台上三角梅一夜之间绽放了,绽放在翩翩而至的春天里,绽放在充满希望的季节里。她,怀孕两个月了,每天都被丈夫呵护着。她,觉得幸福就像这花一样,美得十分耀眼和醉人。窗外,不时传来孩子们玩耍的欢叫声,春天在孩子的欢笑声中更加富有诗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