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法官与社区关系上,一方面强调法官融入社区,与群众"亲密接触",另一方面提倡在法官与当事人间建立"防火墙",法官与社区"保持距离"。本文认为,矛盾的基点在于不同的司法理念和现实的需要。一方面法官与社区之间应保持适当距离,另一方面司法应有一定的开放性,以免与社会脱节。然而,实践中往往难于掌握两者之间关系的"度",以致陷入非此即彼的困境。  相似文献   

2.
简讯     
本刊讯近日,辽宁省铁东法院组织党员法官走进山南街道福康社区,通过开展普法宣传活动参与社区共驻共建活动,利用所学专业知识为社区群众提供法律帮助,树立了新时期人民法官的良好形象。活动中,党员法官们把社区作为为群众提供法律服务的阵地,  相似文献   

3.
社区法官制度是人民法庭在辖区内的社区(村或居委会)设立法官工作室,指定法官驻点社区、就地化解纠纷的制度。社区法官解决的主要是民生纠纷、群体性纠纷和简单经济纠纷;社区法官主动处理非诉纠纷,法官与社区调解人协同解决诉讼纠纷。社区法官制度有利于提高纠纷解决效率、增强司法的的权威性和有效性。社区法官制度的发展进路是:建立社区法官助理"网格化"制度,以社区法官助理为平台整合基层解纷资源,完善联动机制,建立社区法官助理系统激励制度。  相似文献   

4.
2009年3月,广东省东莞市第一人民法院在其辖区的牛山、鳌峙塘两个社区试点设立了"社区法官"制度,旨在快速高效化解社区矛盾纠纷,全力打造法治和谐社区.通过设立"社区法官",加强对年轻法官的锻炼,扩大其社会阅历,增强法官对社情民意的了解,也对社区干部群众进行法律宣传,不断提高社区群众的法律意识.  相似文献   

5.
形象公正是树立法官公正权威形象、促进"公正司法"和提升司法公信力的关键要素。法官的形象公正建设是项系统工程需要法官、国家以及全社会协同努力。当前,给法官形象合理而严肃地定位,逐步建立起法官形象公正的全国统一标准并提供强有力的国家保障是群众和社会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6.
周静 《法庭内外》2012,(12):55-56
以基层法院网格化为基础,北京市密云县法院建立起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模式,“网格法官”们织成了一张覆盖所有社区、村庄、遍及每家每户的司法服务网,形成了“法庭为主导,科技为依托,网格全覆盖”的网格化管理新品牌。该法院院长马强说,这使得辖区各庭长、各法官均在网格内找到了自己的“责任田”,网格法官成了矛盾纠纷的“灭火器”、社区干部的“好帮手”。  相似文献   

7.
在北京市朝阳区最大的保障房居住项目保利社区里,有这样一间特殊的办公室,每周,朝阳区法院的法官都会来这里办公,社区的街坊邻里、大爷大妈遇到法律问题,都可以在这里得到解答,有了矛盾纠纷,都可以来这里解决。这就是朝阳区法院在该社区设立的"法官片区工作站"。据悉,这个"走进"社区里的工作站自2011年8月设立以来,已经接待群众法律咨询200余人次、调处矛盾纠纷18起、举行普法活动7次、开展巡回审判4次。这个工作站成为了社区22300多户居民身边的"法律顾问"。据朝阳区法院双桥法庭庭长申红介绍,位于保利社区的工作站是该法院设立的  相似文献   

8.
周杰 《中国审判》2020,(3):70-71
一条热线平均40秒直通法院,一款手机APP全天候随时联系法官,一个工作站集约处理群众司法诉求,一支法官队伍实现辖区15个街道、259个社区巡回普法全覆盖……在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法院,一项叫做“诉源治理直通车”的工作实现了上述所有可能。  相似文献   

9.
本刊讯2014年以来,四川省广汉市人民法院将巡回审判作为工作重点,强化巡回审判工作、创新巡回审理方式,保障群众参与司法,共开展巡回审理案件527件,就地调解纠纷107起。首先,向外延伸,扩大巡回审判覆盖面。一是以人民法庭为中心,在全市18个乡镇设立了20个社区法官工作站、7个固定巡回审判点,形成庭、站、点三位一体,辐射整个辖区的巡回审判网络;二是落实法官联系制度,将40名审判员派驻  相似文献   

10.
本刊讯紧随十八大胜利召开之喜,11月9日西安市新城区102个社区首个"社区法官(张孝民)工作室"隆重挂牌。市、区法院、区政法委、街办和社区居民在鞭炮、锣鼓和欢歌笑语中,齐赞社区法官是百姓的心病"医师",排忧驱烦促进和谐。张孝民——西安市新城区人民法院院长,自993年起就担任基层法院院长,至今仍坚守基层法院,"社区法官"是他的新头衔。他激情做事,低调做人,带领着他的团队凝聚力  相似文献   

11.
宝日 《政府法制》2009,(8):36-37
忙是职业,更是习惯。作为陕西省宝鸡市中级人民法院刑一庭的法官,梁秀峰每年要办理几十起案子,更要接待上百名来访群众。法官是按照法律给出答案的人。对于每一起案件,梁秀峰都会努力给出圆满的答案,努力做一名出色的答卷人。  相似文献   

12.
法官选任制度的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建 《法学杂志》2004,25(2):73-75
法官选任是法官职业化的第一块基石。目前我国的《法官法》并没有完全构建起符合法官职业特点的法官选任制度。法官选任制度的构建必须处理好其与党管干部原则之间的矛盾,建立与公务员制度并行的公开化的提名和选任制度。建议成立法官选任委员会专门负责法官选任工作,建立由法院院长、司法行政长官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联名提名的社会化提名制度,从社会上直接选拔和任命法官,建立社会化、公开化的法官选任机制。  相似文献   

13.
“社区干部的能量再大,也替代不了法官。法官为推进法治社区建设贡献了智慧和力量。”安徽省蚌埠市菱湖社区书记刘芳竖起大拇指。4月9日,安徽省蚌埠市中级人民法院6名法官走进菱湖社区,开展“半日法庭”进社区志愿服务活动。整个上午,法官接待了30余位居民,回答了近百个法律问题。  相似文献   

14.
刘国华 《行政与法》2006,(9):112-113
2002年7月18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关于加强法官队伍职业化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了法官职业化的目标,而法官职业化目标的实现,最关键的是改革和完善现有的法官选任制度,把真正高素质的法律人才选拔到人民法院。因此,提高法官任职的社会阅历条件、明确法官选任程序、建立严格科学的考核制度,建立起符合法官职业化特点的完备的法官选任制度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5.
刘洁 《法制与社会》2014,(14):211-212
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日益严重,而且其再犯罪机率不断增大,给我国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带来很大压力。未成年人年龄小、心智尚不成熟,对未成年犯实行以非监禁方式的社区矫正制度是非常必要的。我国社区矫正制度体系处于起步阶段,因此,需要加快社区矫正的立法步伐、明确矫正主体、打造专业的矫正队伍、强化群众基础,从而建立起一套完善的社区矫正体系以减少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  相似文献   

16.
关于社区法官或社区法官工作机制的报道,从2004年以来,尤其是2008年至今,日见增多。对此做法,目前可谓见智见仁。笔者从比较考察角度,介绍域外治安法官及其配套措施以及我国社区法官的探索,比较两者的异同并从中得以启示。域外主要国家治安法官制度之概述在法治比较发达的一些国家,为了较快解决小额民事纠纷和轻微刑事犯罪案件,根据其国情与司法传统,均设置了几乎具有相似特点的简易审判组织、治安法官制度等。  相似文献   

17.
正本刊讯2013年5月22日,正值"三夏"农忙时节,湖北省潜江法院总口法庭法官来到辖区渔洋镇火港村,将一块"法官便民联系点"的牌匾送到了村委会。建立法官驻村便民联系点,是潜江法院今年进一步推进司法为民、服务群众的一项具体措施,不仅加强了与辖区基层组织联系,而且能够积极配合当地组织就地及时化解矛  相似文献   

18.
苇湾社区是潍坊市最大的居民社区,共有居民楼127座,居民4859户、18万人。令人难以想像的是这么庞大的社区居然已连续五年无一件诉讼案件,成为真正的和谐社区。社区调解员丁大妈说:“这都是得益于法院在社区设立了法官联系点,法官进了社区,有什么法律问题及时跟他们联系,很多小矛盾小纠纷不出社区就解决掉了。”  相似文献   

19.
孙天文 《中国司法》2013,(11):38-41
律师制度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制度的组成部分,在推进法治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社区律师是律师服务向基层延伸、满足群众法律服务需求的一种新探索。现就近年来武汉市司法局开展社区律师工作的实践做法,作一些粗浅探讨。一、武汉市建立社区律师制度的现实性和必要性社区律师制度是指司法行政部门为全市每个社区配备一名律师,定期、定点进驻到社区"法务工作室"或社区居委会,为社区群众提供免费法律咨询、代理法律援助案件、宣传普及法律知识、帮助调解矛盾纠纷的一项制度。建立社区律师制度,有其现实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20.
2012年3月下旬,北京市朝阳门街道的居民发现,一位名叫王磊的巡回法官在《朝阳门报》上开辟了案例指引专栏,生动的故事引起了人们阅读的兴趣,朴实易懂的解读回应了百姓对热点法律问题的关注;在龙潭街道,巡回法官张帆多方奔走,帮助无法续租经营的养老院处理老人安置和房屋腾退事宜,终使老人居有定所,免受流离之苦;前门街道第一起指定监护人工作在巡回法官王子龙的指导下顺利完成,当事人送来了锦旗致谢……这些常驻街道,奔走于社区、网格的青年法官来自北京市东城区法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