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政党制度是一个国家政治制度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立足于制度主义视角,从部分国家自身的政治制度出发,着重通过选举制度、国家的制度架构以及一些非正式的程序对政党制度产生与发展影响等,对各国政党制度差异性问题展开辨析,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明确政党和政党制度是每个国家独特的政治历史文化和现实政治的产物。  相似文献   

2.
一般而言,在“新民主”国家,政党制度制度化水平与民主巩固之间密切相关.政党制度制度化是研究民主巩固的制度主义视角.泰国归属于低制度化的政党制度:政党竞争稳定性低,政党的社会根基弱,政党或选举的合法性低,政党组织水平低.泰国基本完成了民主转型,但是其民主未能巩固.低制度化的政党制度是泰国民主尚未巩固的关键性因素:低制度化的政党制度是非民主行为出现的动因、低制度化的政党制度削弱民主满意度、低制度化的政党制度妨碍民主制度的巩固.泰国政党制度作为样本,从正面验证了政党制度制度化与民主巩固相关性的理论.  相似文献   

3.
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政党制度,是由这个国家政治现代化的情况决定的。由于各个国家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和社会差异,以及政治现代化的复杂性和曲折性,很难用某一国的价值观念或理论模式来评判。必须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从不同国家政治现代化运动和发展的内在逻辑来分析,从不同国家政党和政党制度的产生,以及在政治现代化中发生作用的历史规律和特点来把握。  相似文献   

4.
我国的政党制度建立后在曲折中发展前进,总结我国政党制度发展的历史经验教训,最为重要的是要用法律和制度把政党制度确定下来,用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来保障各政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实现政党制度法制化.健全我国政党制度法律制度,进一步规范政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活动,对于发挥政党功能,保障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现代国家政治的基本框架由三大要素即国家、社会和政党构成,因此,政党政治活动是在国家、社会与政党三者之间展开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在政党与社会、政党与政党、政党与国家三重关系方面有着独特的政治价值。  相似文献   

6.
中国政党制度作为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最主要实现形式,在民主政治发展进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并发挥巨大作用,它能保障公民政治参与有序化,推动民主政治不断发展,推进人类民主化进程。与西方国家的政党制度相比,具有独特优势。只有不断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政党制度,才能进一步促进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中国的政党制度适宜于中国的国家建设和发展。中国政党制度实践的是有领导的党派联合执政、多元协商、合作治理国家的政治形式,既不是一党制,也不是多党制,而是结构化的多党派协商合作制。中国政党制度内含一体多元结构,它不仅适宜于中国的社会形态的内在结构及其现代化转化,而且适宜于中国的国家建设和民主成长,其进步与发展能够为中国的国家建设和民主成长提供新的资源与新的空间。  相似文献   

8.
我国新型政党制度是以"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为基本方针,以新时代中国梦为政治共识的新型政党制度。与西方政党制度相比,两者在政党制度理论、政党与国家关系、党际关系与代表形式之间存在着显著差异。在政党制度理论上,两者分野于洛克的思想;在政党与国家关系上,两者是体制内生性政党与体制外生性政党的区别;在党际关系上,西方资产阶级政党之间是在野党与执政党的关系,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是多党合作关系;在代表形式上,西方是聚和式民主形式,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是政治协商民主形式。  相似文献   

9.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一些国家兴起政党立法有着具体的背景原因。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发展我国多党合作中政党之间的和谐关系,应放在坚持走中国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大格局中把握。在我国搞政党立法没有必要。  相似文献   

10.
社会的现代化呼唤着政治的现代化。作为现代政治制度重要组成部分的政党制度必然在"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要求下,走向"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即走向法治化轨道。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是中国政党制度建设的必然要求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在当今世界200多个国家中,除了约20个国家由于实行君主制或政教合一制而没有政党或不允许政党存在以外,几乎都有政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不同的程度上、以不同的方式参与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对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作为国家根本大法的宪法自然不能对政党制度熟视无睹,各国以宪法或宪法惯例的形式在宪法中规定了政党制度,使政党制度成为宪法  相似文献   

12.
建构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理论体系,要注意三个基本问题。一要警惕按照西方政治逻辑,"斗争哲学"等思想倾向。二要树立正确的态度与观念,正视我国政党制度的历史与现实,从马克思主义统战理论、政党理论与民主政治理论相统一的角度,从完善基本政治制度、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高度,用适合中国国情的逻辑方法来建构。三要坚持正确的民主观,正确处理一般与特殊的关系,用"特殊解释一般及其自身"。  相似文献   

13.
当代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土壤中生长出来的结果,具有理论优势、文化底蕴和实践效能三个维度的自信来源。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理论及其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发展出的新民主主义国家学说和人民内部矛盾学说,是符合中国实际的真理性的认知,奠定了当代中国新型政党制度自信的理论基础。当代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契合优秀传统政治文化对国家统一和有效治理的政治目标与政治价值追求,契合于"和合文化"所倡导的兼容并蓄、求同存异、天下为公的包容精神,奠定了这一制度自信的文化基础。成功应对中国自近代以来所面临的内外困境以及在快速推进现代化和国家治理方面比旧式政党制度有更高的实践效能,奠定了当代中国新型政党制度自信的实践基础。这三个维度的自信来源既相对区别,又相互联系,共同构成当代中国新型政党制度自信来源的有机整体。  相似文献   

14.
当今世界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政党政治的世界,政党制度在国家政治制度中处于核心地位,是现代民主政治运行的必要条件,是国家政治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特色政党制度是中国政治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特色政党制度凸显国家软实力;增强国家软实力,关键在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政党制度。  相似文献   

15.
在民主政治已成为世界政治潮流、“民主、和谐、发展”已成为国内政治主题的当今.从民主政治的视角来审视我国的政党制度,按照民主政治的要求来加强政党制度的建设就成为新时期的重要课题。因此,本文以民主政治为评价标准,对西方政党制度展开客观的分析,在此基础上,对于如何借鉴西方政党制度中有益于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因素,推进中国政党制度的完善提出了一些建议、思考。  相似文献   

16.
中国政党制度之“特色”:一种理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在政党基本理念、解决政党关系、处理政党关系等方面都具有很大创造性。其基本特征是: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其基本架构是:以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为前提,以协商和监督为内容,以宪法和法律为活动准则,各民主党派不以谋取政权为目的。中国特色政党制度有利于减少政治成本,整合和消解派别政治,强化统一战线方针政策,有效组织国家政权,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极大丰富了世界政党制度,创造了政党组织模式,开创了新型政党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17.
中国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政党制度,西方国家大多实行两党制或多党制。中西方政党制度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究竟哪种政党制度更好,关键是要看能否适合本国历史文化条件、现实国情和政治生态环境。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政党制度,所以决不能盲目照搬其他国家的政党制度,但可以吸收其他国家政党制度中的合理因素。  相似文献   

18.
政党制度的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题中之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在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政治多元化、社会信息化时代,应在坚持社会主义价值要求基础上,突出"民主集中、合作共赢、科学发展"的理念。  相似文献   

19.
政党政治和政治参与都属于政治民主化的范畴。当今世界多数国家都实行政党政治,政党在政治中处于核心位置。政党制度对政治参与的影响,不仅因为政党制度不同而有所不同,即便是相同政党制度的国家之间也存在着差异。通过系统考察和比较分析中西方现代不同政党制度下政治参与的情况,有助于清晰地认识不同政党制度对政治参与的现实影响。  相似文献   

20.
无论从其内在属性还是发展历程来看,我国新型政党制度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从制度自身的发展来看,党的领导一以贯之,在创新中推进"三化",政党关系更趋和谐,制度效能将进一步提升。从政治认同度来看,新型政党制度必将随着理论自觉和"四个自信"的深入而不断获得各方面的认同和拥护。从国际影响力来看,我国新型政党制度将向世界提供解决民主难题的中国方案,在世界政党政治中争取应有的制度话语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