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清末新政中,直隶省最先兴办巡警,而且办的最好,是当时其他各省的榜样,对巡警在全国范围的推广产生了很大影响。清末新政时期直隶巡警的创行,除了时任直隶总督袁世凯的个人原因外,还有其主客观原因。  相似文献   

2.
以吐鲁番厅为代表的新疆州县警政建设,作为清末新疆地方新政的重要内容,创建了巡警机构与巡警队伍,兴办了警察教育,开启了新疆州县社会治理体制近代化的历史之门,对新疆社会的近代化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清末新政时期,清廷上下对直隶的水利事业较为重视。通过一些水利工程的修建,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水患,增强了人们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对直隶地区农业生产产生了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4.
清末“新政”时期,江苏士绅在参与立宪的物质基础、组织力量和理论基础等方面表现独特。谘议局是清末“新政”要目之一。在江苏谘议局这个合法的舞台上,江苏士绅的立宪意识日益勃发,立宪行为日益成熟,主要表现在他们主动参与江苏谘议局的筹备,所提议案涉及社会事务各方面。江苏士绅的立宪活动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5.
清末新政时期,随着新式学堂数目的增加,整个学界处于躁动状态,清末新式学堂学生“肇事”事件层出不穷。这是新旧体制转换过程中混乱无序的一种表现,也是内忧外患刺激下的必须产物,从中也折射出新旧两种文化背景下成长起来的知识分子的思想行为差异与对立。  相似文献   

6.
清末新政时期,近代警察制度从日本引进中国.北京作为首都,警察制度的建设在全国率先发展起来.随着警察制度建设的推进,警察队伍逐渐壮大,为维护北京治安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清末新政时期,清政府开始大力推行警察制度,警政改革作为社会制度变革下的新事物,对社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那么如何理解警政改革并给其一个恰如其分的评价呢?笔者认为警政改革是近代社会转型的突出表现,它的完善同样要与近代社会转型这一过程同步。  相似文献   

8.
报纸在近代外交中具有重要作用。清末新政时期,清政府在外交部门的机构设置中凸显了对外报的重视。在具体的外交实践中,清政府也能够将外报作为获取外交信息的一个重要来源,并以此作为外交决策的重要参考。对外报的重视与利用体现了这一时期统治阶级外交心态的转变。  相似文献   

9.
山西警务公所的设置,在继承山西巡警总局时期建设成效基础上,其组织体系更加完善,各部职权划分更加细密。中国早期现代化是在列强与外力的冲击下缓慢发展变化的,清末山西警察"新政"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缩影。虽然其并不能改变清王朝覆亡的悲剧,但却为山西警察组织体系规范化建设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清朝外官法定俸禄实行的是二元制的俸禄制,由于法定收入十分有限,为了应付开支不小的官场和私人用度,外官不仅将法定外的额外收入"陋规"变成约定俗成的、"合理"收入中的一部分,而且还想方设法谋取其他私利,其结果是清朝官场日趋系统性、长期性的腐败。一些直省督抚也曾做过改革尝试,但因为俸禄制的改革牵涉到官僚制度、财税制度的整体改革。因此,这些改革难以长久,且成效不明显。为了刷新政治,清末政府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革,其中包括从公费改革入手,对旧的俸禄制的变革。从草拟的俸禄制度文本看,清末新政时期俸禄制度的改革既有对过去的继承,也有大的创新,表现出了一定的合理性和进步性。  相似文献   

11.
本文就日本明治时期民法典论争及其与我国清末礼法之争进行评析和比较,着重分析研究了其间的差异及产生这种差异的内在原因,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了论述:一、日本明治时期的民法典论争,简要介绍其产生发展的前后过程;二、日本民法典论争与清末礼法之争的相同点,分析两者之间存在的共同特点;三、日本民法典论争与清末礼法之争的不同点,分析两者之间的存在的不同之处;四、对两者间异同的思考,对两者之间何以存在异同的中日两国的内外因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本文就日本明治时期民法典论争及其与我国清末礼法之争进行评析和比较,着重分析研究了其间的差异及产生这种差异的内在原因,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了论述:一、日本明治时期的民法典论争,简要介绍其产生发展的前后过程;二、日本民法典论争与清末礼法之争的相同点,分析两者之间存在的共同特点;三、日本民法典论争与清末礼法之争的不同点,分析两者之间存在的不同之处;四、对两者间异同的思考,对两者之间何以存在异同的中日两国的内外因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清朝末年政府面临严重的统治危机,实行新政成为朝野共识。其中,建立近代警政走在最前列。建立近代警察制度,通晓警政的人才必不可少,这就需要警察教育的辅助。清末警察教育一度大规模展开,在培养警政人才,探讨警察理论,提高民众觉悟方面都有建树,为以后的民国警察教育奠定了基础。受制于落后的制度,保守的文化和混乱的局势,清末警察教育步履维艰。  相似文献   

14.
清末民初时期为何有较高的言论自由度?透视清末民初的三次报业高潮、新闻报刊舆论的过激化现象以及清末民初政府对言论的控制情况,不仅可得到这个问题的答案,同时可总结出影响中国社会转型时期言论自由度的五个因素.另外,透视清末民初的言论自由图景,可观察到社会变革时期言论自由空间的“偏颇性言论自由”现象和“薄壳效应”规律,而发展社会组织、鼓励社群言论自由则是解决“薄壳效应”困境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15.
本文就日本明治时期民法典论争及其与我国清末礼法之争进行评析和比较,着重分析研究了其间的差异及产生这种差异的内在原因,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了论述:一、日本明治时期的民法典论争,简要介绍其产生发展的前后过程;二、日本民法典论争与清末礼法之争的相同点,分析两者之间存在的共同特点;三、日本民法典论争与清末礼法专争的不同点,分析两者之间存在的不同之处;四、对两者问异同的思考,对两者之间何以存在异同的中日两国的内外因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在清末兴办女学的潮流中,四川省走在了各省前列,发展规模在全国居第三位.清末四川女学的产生和发展,既是清政府与地方官员推动的结果,也是早期四川近代化和中国教育近代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深刻地影响了近代四川的社会变革,有力地推进了四川妇女的解放和眼界的扩大,促进了社会风气的变化.  相似文献   

17.
晋中商人不仅善于经商,纵横商界,逐利四海,执全国金融之牛耳,而且能够顺应时代发展,开拓创新,在清末民初积极投身兴办近代新式教育事业,在废科举、办学堂、派遣留学生出国深造、兴办女学方面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为近代新式教育的兴起和发展特别是女子教育做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8.
张之洞督鄂时期汉口市场的发展及其原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之洞督鄂时期汉口市场的发展与张之洞督鄂时采取的洋务政策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也就是说,没有张之洞督鄂就没有汉口市场的发展。这说明清末湖北的经济近代化主要是一种自上而下的政府行为,市场的发展有赖于政府在体制、政策、制度方面的改革和创新。  相似文献   

19.
张立胜 《工会论坛》2009,15(5):152-154
孙宝琦是晚清民国时期有一定影响的人物。在清末新政期间,他提出了政治、经济等一系列改革主张,并在任职山东巡抚期间给予实施。为推进预备立宪,他设立咨议局、推行地方自治等措施,使山东的新政走在了全国地方性行省的前列。但孙宝琦又效忠清廷,反对辛亥革命。这是由其自身的地位和社会阅历造成的。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主要考察的是袁世凯1902年8月15日从都统衙门手中接管天津,到1907年9月调任外务部尚书、军机大臣为止,在天津的活动及其影响。这里所称"新政"是指晚清新政,称"改革开放"则泛指包括自强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晚清新政、立宪运动等,具备改革开放实质的一切事件和时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