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在诊断早期心肌缺血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早期心肌缺血(earlymvocardiallschemla,EMI)的病理组织学诊断是法医工作者在处理心注碎死案件时所关注的问题。免疫组化(im-munohistochemistry,IHC)法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有意义的手段。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做了大量研究,现对此作一概述。一、IHC法检测心肌细胞装内蛋白质成分心肌缺血过程中,肌膜损伤破裂、通透性增加,胞浆内的小分子蛋白,如肌红蛋白(My。globin,Mb)C一反应蛋白等,即可通过损伤的细胞漏出至心肌间质,并进入血液循环。临床上可测定血清Mb浓度来诊断早期心肌梗死。而胞浆内蛋白质脱失后的心肌,在IH…  相似文献   

2.
早期心肌缺血(Earlymyocardialischemia,EMI)的病理形态学诊断一直是法医病理学的重要课题。随着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stry,IHC)技术的迅速发展,国内外学者应用这一技术对EMI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表明IHC技术较以往使用的常规组织学染色、酶组织学染色、特殊染色、荧光显微镜和电镜技术等,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实用性好的优点。进入并沉积于心肌细胞内的血浆蛋白成分,用IHC技术检测,诊断EMI,国内外学者进行了许多研究。现将有关补体、纤维联结蛋白、纤维蛋白原、白蛋白等文献综述如下。一、IHC方法检测心…  相似文献   

3.
实验性早期心肌缺血结蛋白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缺血早期不同缺血时间心肌细胞内结蛋白的变化 ,为早期心肌梗死死后诊断提供新的方法。方法 建立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 ,用免疫组织化学S -P法研究心肌细胞内结蛋白的缺失情况。结果 正常心肌细胞结蛋白呈棕褐色阳性反应 ,急性心肌缺血 15min ,结蛋白即可在缺血区心肌呈小灶性缺染 ,随缺血时间延长 ,其缺染范围逐步扩大。结论 心肌细胞结蛋白的缺失是早期心肌缺血的极为敏感的指标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心肌细胞结蛋白的变化可望成为早期心肌缺血死后诊断的一种有意义的手段。  相似文献   

4.
早期心肌缺血心肌肌红蛋白变化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实验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12只犬急性冠脉阻断60及90分钟后心肌肌红蛋白变化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心肌缺血60分钟已有明显的肌红蛋白脱失,比相应H、E 染色切片更易辨认缺血灶,在H、E 染色改变不明显的区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已显示出肌红蛋白的缺失.冠脉阻断90分钟时,缺血区肌红蛋白缺失更加清晰,因此该方法可用于诊断早期心肌缺血,结果可靠.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缺血早期不同缺血时间心肌细胞内结蛋白的变化,为早期心肌梗死死后诊断提供新的方法。方法 建立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研究心肌细胞内结蛋白的缺失情况。结果 正常心肌细胞结蛋白呈棕褐色阳性反应。急性心肌缺血15min,结蛋白即可在缺血区心肌呈小灶性缺染,随缺血时间延长,其缺染范围逐步扩大。结论 心肌细胞结蛋白在缺失是早期心肌缺血的极为敏感的指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  相似文献   

6.
急性心肌缺血早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免疫组织化学实验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早期的不同时间、心脏不同部位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缺血30min后在缺血心肌局部开始出现VEGF阳性表达,而缺血边缘区域和正常区域心肌在缺血1h后也开始出现VEGF阳性表达,并随着缺血时间的延长,VEGF的表达强度也越来越强。对照组未发现有阳性表达结果.表明运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心肌缺血后心肌局部VEGF的表达,可望作为因心肌缺血导致心脏性猝死案例的诊断标准之一。  相似文献   

7.
建立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图像分析技术 ,对急性心肌缺血早期不同缺血时间心肌细胞内补体C5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发现 :C5在心肌缺血 15min即可出现阳性反应 ,并随缺血时间的延长 ,其反应面积逐步增大。心肌细胞内C5阳性是早期心肌缺血的敏感指标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心肌细胞内C5的变化可望成为早期心肌缺血死后诊断的一种有意义的手段  相似文献   

8.
抗肌动蛋白单克隆抗体在早期心肌缺血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应用抗肌动蛋白单克隆抗体(HHF35),对10例正常心肌、6例已知心肌梗死、18例可疑早期心肌缺血组织进行石蜡切片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正常心肌阳性,梗死心肌阴性,18例可疑病例中14例呈不同程度弱阳性或阴性。表明心肌发生了缺血性改变,对比清晰,特异性强,对心肌缺血诊断有明显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早期心肌缺血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的免疫组织化学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Ming M  Meng XZ 《法医学杂志》2004,20(1):15-17,F003
目的探讨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对早期心肌缺血诊断的灵敏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正常心脏、心肌梗死及其它怀疑有心肌缺血的心肌细胞内H-FABP和肌红蛋白(Mb)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正常对照组均无明显的缺失,心肌梗死组均出现明显的缺失,9例可疑心肌缺血病例中有3例出现H-FABP明显的缺失,3例出现可疑缺失,有4例出现Mb明显的缺失,2例出现可疑缺失,说明H-FABP可用于诊断早期心肌缺血。结论H-FABP用于诊断早期心肌缺血具有较好的灵敏性。  相似文献   

10.
原位细胞凋亡检测在心肌缺血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心肌缺血是心血管疾病研究中的重大课题之一,也是法医学摔死案例中最常见的死〔原因。肉眼检查具有诊断意义的心肌缺血性改变,其心肌缺血需经历10一12hHE染色检查心肌出血性病变也需要6~sh的缺血时限。在法医工作中所1的心脏性摔死案例很多是发生在发病6h以内。对其早期心肌缺血的诊断,虽有心肌特殊染色、电镜。酶组织化学、免疫荧光技术等检查方法,但它们都受设备条件限制和标本易受死后自港等影响,难以运用到法医检案工作中。目前对早期心肌缺血的病理组织学诊断,主要是通过排除其它死因后结合冠状动脉病变再作出推理性的结论。近…  相似文献   

11.
按Selye法结扎Wistar大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复制早期心肌缺血(EMI)模型。根据心肌缺血不同时间(15min、30min、1h、2h、3h)分5个实验组,另设1个对照组;每组取心尖部及其邻近的心肌组织制成石蜡切片,进行HE、链霉系合素生物素过氧化物酶(SAB)染色。结果表明:早期心肌缺血30min组,缺血区心肌即出现肌红蛋白(Mb)缺失和纤维蛋白原(Fg)染色增强。随着缺血时间延长,Mb缺失或Fg染色增强范围扩大,程度加重,从心内膜下向外层心肌发展呈“波浪式推进现象”,二者在心肌缺血过程中的变化规律相同,灵敏度相似,但Fg易受血液污染而致其可靠性较Mb差。在注意血液污染的前提下,SABC-Fg技术为诊断EMI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实验性心肌缺血的早期组织化学和超微结构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作者们应用酶组织化学和电子显微镜技术,对实验性家兔心肌缺血的早期改变进行研究。发现当心肌缺血15min,PAS、PPr、分枝酶即呈阴性,SDH、NADPHD、GDH、ATPase、CCo 活性降低,且随缺血时间延长,缺血范围逐渐增大,酶活性逐渐降低,MAO、ACP、ANAE 活性在缺血早期无明显改变。电镜观察,缺血早期的主要改变是线粒体肿胀、增大、嵴断裂溶解,基质内出现致密颗粒。上述结果有助于急性心肌缺血的早期诊断及缺血时间判定。  相似文献   

13.
Ma MY  Xu XH  Luo B  Zhu JZ  Chen JG  Zhao LX  Wang HY 《法医学杂志》1999,15(4):193-195
探寻FOS蛋白在心肌早期缺血再灌流损伤中变化规律,为心性猝死的诊断提供新方法。利用SD大鼠建立心肌缺血再灌流损伤模型,设立正常、缺血对照组与缺血再灌组。心脏标本经HE染色及免疫级化观察。结果发现,在冷冻切片上缺血20min再灌流30min,再灌流区心肌细胞核呈阳性着色。但在石蜡切片上,缺血30min再灌流30min后,再灌流区才有心肌细胞核(37.76%±9.66%)呈弱阳性着色,再灌流60min后核呈棕褐色阳性染色,120min后开始减弱(35.36%±3.16%)。正常和单纯缺血组心肌细胞核未见有阳性反应。HE染色无明显病理改变。结果提示,SABC-FOS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最早可揭示心肌缺血20min再灌流30min的损伤,FOS蛋白在再灌流后60-120min之间可能有一个高峰表达。此法对显示实验性心肌早期缺血再灌流损伤有重要的价值。有望用于心性猝死的诊断。  相似文献   

14.
汪枫  胡永良  李永宏 《证据科学》2004,11(2):129-130
目的 为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所致心性猝死的法医学诊断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 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Bax蛋白在心肌组织中不同区域的表达。结果 对照组正常心肌组织无Bax蛋白表达。Bax蛋白再灌注0.5h后即可在缺血区域表达,且表达主要在心肌内层。再灌注1h后可观察到Bax蛋白不仅表达于心肌内层且已经扩展至心肌的全层。再灌注2h发现心肌外层表达明显强于心肌内层,随着再灌注时间的延长可以发现Bax蛋白的表达逐渐减弱。结论 在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中,Bax基因对心肌细胞凋亡的发生有着重要的作用,且可以作为心肌缺血再灌注的早期诊断提供一项辅助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15.
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时Bax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为心肌缺血 /再灌注损伤所致心性猝死的法医学诊断提供形态学依据 ,方法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研究Bax蛋白在心肌组织中不同区域的表达。 结果 对照组正常心肌组织无Bax蛋白表达。Bax蛋白再灌注 0 .5h后即可在缺血区域表达 ,且表达主要在心肌内层。再灌注 1h后可观察到Bax蛋白不仅表达于心肌内层且已经扩展至心肌的全层。再灌注 2h发现心肌外层表达明显强于心肌内层 ,随着再灌注时间的延长可以发现Bax蛋白的表达逐渐减弱。 结论 在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中 ,Bax基因对心肌细胞凋亡的发生有着重要的作用 ,且可以作为心肌缺血再灌注的早期诊断提供一项辅助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16.
实验性早期心肌梗死的肌红蛋白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扎大鼠冠状动脉前降支,制造早期(5分钟到24小时)心肌梗死模型.用抗肌红蛋白抗体免疫组织化学技术(PAP法)观察大鼠心肌梗死区肌红蛋白脱失(缺染)情况,结果表明:冠状血管结扎后30分钟,梗死区少数心肌出现轻度不完全性缺染;结扎2-6小时,梗死区心肌缺染范围扩大呈带状、条状、片状;结扎lO-24小时,梗死区心肌缺染范围达全层,大部分属完全性缺染,与非梗死区分界清晰.  相似文献   

17.
实验性早期心肌挫伤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机械式弹性拉力打击器,以10.0m/s速度冲击犬胸骨心前区,建立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对伤后2~5分钟、30~60分钟、3小时及5小时心肌挫伤组织中Mb、CK-BB及CK-MM的变化进行观察。结果表明:(1)心肌挫伤后2~5分钟检出心内膜下肌层已有重度心肌Mb脱失及中度CK-BB、CK-MM脱失,并沉积于心肌纤维间,同时吸收入血。随着伤后时间延长,挫伤区三种物质脱失加重,但间质中沉积量减少乃至消失;(2)波浪变心肌中也可见三种物质的轻度脱失;(3)同一心脏中不同部位心肌的损伤程度不同、证明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可发现心肌挫伤性损害。心前区受到相当程度的钝力冲击后心脏不同部位损害程度不同。  相似文献   

18.
应用 CD68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诊断不典型心肌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划清心肌炎与心肌对机体某种病理状态的反应界线 . 方法应用 CD68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 , 对 26例 (6例典型急性心肌炎 ,20例明确或可疑心肌炎 )心源性猝死者的心肌作染色、光镜检查 . 取 10例正常心肌对比研究 . 结果心肌炎者病变部出现大量 CD68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阳性的单核细胞 . ( >20个 /× 40视野 ), 形态多样、堆集 ( >15个 ). 结论 CD68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可用作诊断不典型心肌炎的指标之一 .  相似文献   

19.
早期心肌缺血病理诊断技术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冠心病碎死一直是法医病理学研究的重点课题.其发生率较高,约占心血管疾病控死的709k4m以'1.目前的检案中,主要依赖排除法,即在排除了损伤、窒息、中毒和其他疾病摔死的基础上,结合冠状动脉病变作出冠心病摔死的病理诊断.现代病理诊断技术的发展,为早期心肌缺血病理诊断提供了较为客观的方法.现综述如下.1心脏大体标本直接染色技术最常用的染色剂为硝基四华蓝州itrobluet~liUnyNBT)和氯化三苯基四华职(TtiPhgnylTetraZOlinchloride.TTC).NBT法由Fation等l'l首次介绍.将心脏取出后,不加固定液,环状切片,置于NBT…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