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群体性事件与非直接利益冲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群体性事件增多是社会发展中不可避免的现实,中国群体性事件逐渐凸显出非直接利益冲突的特点.非直接群体性利益冲突折射出部分群体在利益格局变迁中产生利益相对剥夺感.并逐步对物质利益分配的不满转向对社会公平价值的怀疑.直接消弱统治"合法性"基础.从直接利益冲突到非直接利益冲突的转变,表明冲突内涵和类型发生了本质的转变.现代社会的不公平感是导致社会冲突行为发生的主要中介变量.  相似文献   

2.
加拿大行政伦理建设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益冲突和伦理协调委员会办公室是加拿大负责行政伦理事务的专业机构,加拿大政府伦理法涉及利益冲突、游说、信息获取、隐私保护和行政公平等几个方面.加拿大行政伦理建设的特点在于确立了行政伦理的核心价值,重视程序规定和行政伦理法治化,制定了统一的伦理法典.借鉴加拿大行政伦理建设的经验,我们应建立行政伦理管理机构,制定完善的行政伦理法规,健全有效的监察制度,建立公职人员离职后就业限制政策.  相似文献   

3.
频频发生的"非直接利益冲突"凸显了我国公民社会的缺失,因此,着力培育公民社会,提升公民意识,是有效化解"非直接利益冲突"的治本之策。要通过进一步完善和优化我国公民社会成长的制度环境、积极培育公民组织、大力培育公民意识等来培育公民社会。  相似文献   

4.
康健 《理论探讨》2002,(3):19-23
在社会伦理这一总体性范畴的规定上 ,黑格尔的“伦理实体”学说可资借鉴。他在具体发挥其学说的过程中所提出的某些一般性的原则 ,可以在对社会伦理范畴做出逻辑规定时 ,作为深入分析的前提并加以进一步展开。其中 ,伦理与道德的区别与联系 ,特别是二者之间的区别 ,对于社会伦理范畴的规定具有关键性的意义。由此 ,关于社会伦理的一般的逻辑规定 ,可以在存在特性、关系特性和现实特性诸方面来着手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5.
社会潜规则扎根于传统文化心理,寄生于公权力,依托于正规则,同主流意识形态所认可的舆论习俗、伦理道德、制度条例和法律法规等相违背。消解社会潜规则需要进行从信念伦理到责任伦理的伦理批判,前者导致社会的"名实分离",为社会潜规则提供了正当借口,阻滞社会共同体的制度建设,奠定了社会潜规则生成的思想基底;后者执持"正名原则",召唤"公权伦理",激发"规则意识",构成社会潜规则消解的观念前提。  相似文献   

6.
社会潜规则是指那种暗地里通行、起到实际作用但又见不得阳光、上不了台面的行为规则。社会潜规则具有隐蔽性、不正当性、排他性、伸缩性等特点。社会潜规则破坏了社会道德体系的统一性和完整性,并导致主体道德人格扭曲。人情伦理的负面效应、制度伦理的缺失以及道德建设严重滞后是社会潜规则盛行的伦理根源。建立和完善社会道德规范、加强制度伦理建设、培养和完善公民道德人格是治理中国社会潜规则的主要伦理路径。  相似文献   

7.
OECD国家防止利益冲突的伦理工程及其实践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管理和防止公职人员的利益冲突是廉政建设的重要内容。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OECD)设计了管理和防止利益冲突的伦理工程,包括指导功能模块,其要素是行为规范价值和职业发展等;管理功能模块,其要素是管理机构的协同和公共服务环境等;控制功能模块,其要素是法律框架和公众参与等。伦理工程是一个综合体系,每一个功能模块都相互支持和配合,形成管理和防止利益冲突的合力。科学借鉴OECD国家的实践经验,有利于我们进一步加强防止利益冲突工作,实现源头防腐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公共行政的伦理冲突场景与消解途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西方公共管理人性假设尽管殊异,却遭遇并非宿命却又难以避免、普遍而又典型的公共行政伦理冲突场景:角色冲突、权力冲突、利益冲突、价值冲突以及法理与情理之间的冲突。置身于我国情民意环境下的行政伦理冲突,可以在正义和民主原则框架内,通过构建行政责任模式和推进行政伦理制度化来实现消解。  相似文献   

9.
网络在带给我们方便快捷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令人担忧的问题,其中存在的网络伦理失范问题应当得到重视。对网络社会出现的网络伦理失范现象,要综合运用法律、道德、传统伦理规范进行解决,对网络伦理失范现象进行哲学思考能够把握好网络社会和现实社会、网络伦理和社会伦理的关系,正确认识网络伦理,从现实社会伦理中获得启示才能更好地应对网络伦理失范现象。  相似文献   

10.
"无直接利益冲突"与社会心态调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无直接利益冲突"的出现是我国新时期社会矛盾和冲突的新特点、新问题.目前解决此类社会冲突的方法并不能真正行之有效."无直接利益冲突"产生的根源虽然与深层的社会经济利益密切相关,但最直接的现实的原因在于社会心态的异变.探究社会心态,把握其嬗变的规律,对其进行有效地调适应该是解决此类问题的最根本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一系列"无直接利益冲突"事件的频频发生引起了我国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重视,也成为学界研究的热点议题。研究中出现"非直接利益冲突"、"社会泄愤事件"以及"社会骚乱"等不同说法,各有创见。整体而言,学术界主要从社会结构性因素、群体心理特征、社会环境因素以及信息传播路径等视角,对这种冲突现象形成的宏观条件、行为逻辑、爆发场域、扩散机理和防范措施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研究。但对应急管理机制的研究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2.
和谐社会的伦理建设,必须以社会公正与社会发展为基础,坚持义利并重的伦理价值观,进行制度伦理的建立和完善,实现以人为本的道德关怀,创建民主、正义、诚信、勤奋、互助、和谐的道德环境和道德氛围,促进人与社会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3.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具有鲜明的伦理特性,所以有着自身的伦理动因:慈善、人道、公平正义及公民权利,但在运行各环节中又出现伦理缺失,主要体现在制度差异、效率与公平的失衡和政府责任的空缺等几个方面,在此基础上,提出伦理视阈下完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路径。  相似文献   

14.
许燕  刘莉 《学理论》2012,(35):57-58
随着陌生人社会的来临,以往在熟人社会所遵循的亲近性道德已失去了它的魅力。针对当前社会上出现的一些冷漠、麻木等道德滑坡现象,陌生人社会向道德提出了新的伦理诉求,即:"陌生人"伦理。移情为实现亲近性道德向"陌生人"伦理的飞跃,提供了新的突破口和捷径。  相似文献   

15.
脱贫攻坚过程中乡村社会诸多关系被触动和重塑,本文尝试从乡村伦理角度对此进行反思。在家庭伦理方面,脱贫攻坚以消除农村贫困为目标,但是强调帮扶责任同时不能弱化家庭内部伦理责任。在社会伦理方面,我们要关注贫困户与非贫困户、贫困村与非贫困村、贫困村贫困户和非贫困村贫困户之间形成的不平衡问题。在基层政治伦理方面,扶贫干部不仅要做好帮扶工作,还应该坚持公平正义,提高扶贫资源分配公平性;帮扶工作中干群关系需要正确定位,扶贫干部的任务是帮扶,而不是包办。  相似文献   

16.
网络社会是一种新生的社会组织形式,目前网络伦理陷入困境的局面,使我们明白当前网络伦理的构建显得非常必要。在构建网络伦理时,必须坚持培养社会责任感的原则、自主自律的原则等等。与此同时,还必须加强网民自我角色意识,健全网络法制,加强网络执法力度。  相似文献   

17.
美国的一些非营利组织在行政伦理社会监督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美国这些非营利组织行政伦理监督功能的发挥,有其一定的基础和作用机制,并且可以用相应的理论来进行阐释.美国这些非营利组织在行政伦理社会监督中的重大作用,对于推动我国行政伦理社会监督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8.
试论网络伦理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娟  吕世辰 《理论探索》2007,(2):114-116
随着网络社会的形成与发展,网络伦理的构建亦成为必然。构建网络伦理应遵循“全民原则”、自主自律原则和“无害原则”。具体实现途径为:加强网民自我角色意识、自我道德意识的培养;健全网络伦理道德的维护机制;健全网络法制,加强执法力度。  相似文献   

19.
社会转型和工具理性的扩张,造成了当代中国公共伦理一定程度上的缺失.而广泛存在于人与人之间关系中的社会资本,具有丰富的伦理意蕴,它是中国公共伦理生成与践履的催化剂。因此,在充分挖掘中国传统社会资本积极功能的基础上,大力提升现代社会资本的存量,是中国公共伦理建设的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20.
中西诚信伦理比较及其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诚信伦理重内在德性和自律,西方诚信伦理重外在利益和法制,中西诚信伦理有同有异,各有优劣。在建设诚信社会的过程中,应将中国重德性、自律的诚信与西方社会有完备的法律规范和机制约束的诚信结合起来,取长补短,才能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诚信伦理和诚信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