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精神病人侵权责任保险冬竹根据我国民事法律规定,精神病人为无行为能力人或限制行为能力人,所负之侵权责任由监护人独立承担或适当减轻承担。据此看出,精神病人侵权责任实际是监护人责任。由于侵权行为人──精神病人因精神错乱或精神缺陷对自己的行为不能认知或缺乏...  相似文献   

2.
“原因上的自由行为”理论评析姜伟我国刑法第15条规定:“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这意味着间歇性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的,不负刑事责任。在现实生活中,某些人不是精神病人,也可能暂时丧失辨...  相似文献   

3.
庇护精神病人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是否构成包庇罪?编辑同志: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了危害社会的结果。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对其行为的庇护是否构成包庇罪?河北省大名县人民法院霍崇显霍崇显同志:根据刑法第十五条的规定:“精神病人在不...  相似文献   

4.
我国刑法第十五条规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的,不负刑事责任”;“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明确规定了无责任能力和有责任能力的精神病人不承担和应承担刑事责任的法律标准。但对鉴定结论为有部分责任能力(或称限制责任能力)的精  相似文献   

5.
根据我国《刑法》第十八条的规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第二款又规定了间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第三款还规定了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负刑事  相似文献   

6.
我国《刑法》第18条第1款规定了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不能控制自己行为时犯罪的,不负刑事责任.该条款的适用涉及到刑法学、精神医学、司法鉴定学等不同学科,适用时较为复杂.本文认为精神病人应作广义的理解,它既包括精神病性精神障碍者,也包括非精神病性精神障碍者;其是否具有刑事责任能力应该根据精神病人的行为心理特征综合分析评定.  相似文献   

7.
程彤华 《政法学刊》2002,19(1):31-33
抢劫罪与敲诈勒索罪同为侵犯财产的常见犯罪,抢劫罪是采用暴力或以暴力为内容的胁迫当场强行劫取公私财物的行为;敲诈勒索罪可以是采用暴力或暴力威胁强索财物,也可以用其他威胁或要挟手段当场或在其他场合索取财物。两者容易混淆,但在犯罪要件上各有不同。  相似文献   

8.
刑法中“精神病人”界定之我见王宗林我国新修订后的刑法第18条,对精神病人的责任能力作了明确规定。该条款采用了医学和法律二个标准并存的形式。主体是“精神病人”,但应具备法学要件即行为时的辩认和控制能力”。显然法律条文中的“精神病人”与临床医学上的精神病...  相似文献   

9.
"城下之盟"协议房产赠与儿子2008年12月25日,江苏省张家港市的吴小莉听人说老公正在和人鬼混,联想到近期丈夫的反常行为,半信半疑的她于是就喊了几个人一起去"捉奸"。不料,当他们急匆匆赶到丈夫李海涛的住处,居然真的捉奸在床,李海涛和他人鬼混的丑事就这样被"捉奸队"逮了个正着。吴小莉当场大骂老公,并提出离婚。被人抓了个现行,李海涛也不好抵赖,自觉理亏的他只好同意了老婆的离婚要求,并当场签订了离婚协议。  相似文献   

10.
吴真 《犯罪研究》2012,(6):79-85,112
我国精神疾病发病率近13‰,其中1/3有主动攻击意识,即民间俗称的“武疯子”。①近10年来,全国安康医院累计收治肇事肇祸②精神病人75000例,其中有杀人行为者占30%。同时全国范围内精神病人的收治率还是很低,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研究显示,中国的精神病人得到治疗的比例大概是30%。  相似文献   

11.
我国刑法规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的,不负刑事责任。这是评定精神病人危害行为责任能力的法律依据,其中包含了心理学指标。如果单纯机械地应用法律条文,不注意心理学知识的应用,在实际鉴定工作中有时难于掌握,意见也不易统一。只有将法律条款与心理学知识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评定精神病人的责任能力。  相似文献   

12.
近来媒体上频频出现关于对抢劫拒捕者等“当场击毙”的新闻与争论,“当场击毙”出现的频率很高,民众支持率不低,说明警方释放这种严厉警告的做法具备一定的习惯性,也有一定的民意基础。但是,警察使用枪械是非常严厉的执法行为,当场击毙更是非常极端的手段,在强调生命权高于一切,强调依法执法和约束公权的今天,审视警方的一切语言表达和行为表达部是具有现实必要性的。  相似文献   

13.
贵刊1993年第4期《对“斩客”行为的定性分析》的作者刘中发认为,被告人徐某的行为应定敲诈勒索罪,对此,本人有不同意见。敲诈勒索罪在客观上表现为对被害人实行威胁、要挟的方法,逼使被害人交付财物,或提供有关财产性利益。而抢劫罪在客观上表现为对财物的保管者、所有者、守护者当场使用暴力,或以暴力相威胁,或其它方法,迫使其当场交出财物或直接把财物抢走。不容否认,威胁是进行敲作勒索的主要方法,而抢劫也往往采用威胁的方法。如何区别这两种犯罪呢?第一,敲诈勒索罪的威胁,可以面对或者不面对被害人实施,而抢劫罪只能是…  相似文献   

14.
新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以下简称《刑法》)第十八条规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的危害结果,不负刑事责任。这是关于精神病人实施危害行为后是否负刑事责任的法律依据.也是区分精神病人的危害行为构成犯罪与否的刑法标准。我国《刑法》第十八条采用了医学和法律两个标准并存的法律条款,首先规定适用的行为主体是“精神病”人,这是医学条件;然后是法学要件,规定行为时“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二者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体现了法律的高度严谨性、科学性。然,悄神病”的含义是什么?如何…  相似文献   

15.
我国理论界对抢劫罪行为结构的通行理解需要反思和检讨。抢劫罪既可由复合行为构成,也可由单一行为构成,不能认为抢劫罪属于纯粹的复合行为的犯罪。抢劫罪的成立,既不要求“当场”实施强制行为,也不要求“当场”获得财物。抢劫罪中取财行为的指向对象无须是人身被强制的对象,也可以是被强制者以外的第三人。  相似文献   

16.
一个多世纪以来,许多国家相继立法并明文规定,患有精神疾病的人,在一定条件下造成危害社会后果的,不负刑事责任。这是建立在人类对精神疾病的共同认识,即精神病人的异常行为是疾病的后果。精神疾病可破坏或削弱病人对自己行为的辨认和控制能力,从而产生既可损伤自己,也可危害他人或社会的行为。这些行为虽在客观上造成了危害社会的结果,但是他与精神正常的人出于故意或过失的犯罪是不相同的。他们的危害行为往往是由于不能抗拒或不能预见的原因──精神疾病状态引起的。这类病人是精神疾病的受害者,社会不要求病人为自己的疾病后果…  相似文献   

17.
我国《刑法》第十八条规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的,不负刑事责任。根据这一法律规定,确定精神病人在实施危害社会行为后是否负刑事责任,关键在于他实施危害行为时候的辨认、控制能力是否处于“不能”状态。辨认、控制能力,即辨认自己行为的意义、性质、作用、后果并加以控制的能力;不能辨认、控制,即丧失辨认自己行为的意义性质、作用、后果并加以控制的能力。本文试以危害行为为主轴,通过对行为人的心理状态、行为特征等不同侧面的剖析,来揭示辨认、控制能力的存在与否。一、危害行为有无主…  相似文献   

18.
刑法中的精神病人及其认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现行《刑法》第18条规定了精神病人的刑事责任,但在刑法理论和司法实践中,关于刑法中精神病的含义、刑法单独规定问歇性精神病人刑事责任的必要性.以及无刑事责任能力或限制刑事责任能力的精神病人的认定。都存在不同的认识和做法。这种现状无疑直接影响了对精神病人刑事责任的正确认定和处理.需要认真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9.
根据《刑法》第269条对转化型抢劫罪的规定,一行为构成该罪不仅需要具备法定的前提、目的、手段条件,还要同时具备时空的当场性要件。在三个典型案例的行为定性中,对行为性质的认定往往涉及到暴力的使用或威胁是否属于"当场",即是否具备时空要件。对此,应从时空的接续性、前后行为的关联性和追捕事态的持续性三个方面加以认定。  相似文献   

20.
(一) 精神病是一种在各种内外致病因素的影响下,大脑机能活动发生紊乱,导致认识、情感、行为和意志等精神活动不同程度障碍的疾病。早在六世纪初的罗马法典,就将精神病人作为一种特殊的法定主体独立出来。十九世纪中叶,英国的麦克南顿条例开始提出有关精神病的刑事责任能力问题,后来,逐步形成了对“严重的精神病人违法肇祸行为不为罪不处刑”的法律概念。我国刑法规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辩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的,不负刑事责任。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