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纳西族的宗教信仰是东巴教,东巴是东巴教祭师,也是纳西族东巴文化的重要传承人。东巴教不同于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那样的人文宗教,也与原始宗教有所区别,而是一种原始宗教向人文宗教过渡的宗教形态。因此,它虽以神秘主义为主要特色,唯心主义为基本特征,但也保存了丰富的古老文化,对我们认识古代社会及先民的精神世界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纳西族的文字情况比较复杂,除广为知晓的东巴文以外,还有哥巴文、玛丽玛萨文、阮可文,以及解放后创制的拉丁字母拼音纳西文。东巴文是一种象形表意文字,因用来书写纳西族东巴教经典而得名,共…  相似文献   

2.
2000年伊始,中国出版界的一件大喜事,就是被国内外专家称为“旷世一绝,稀以奇宝”《纳西族东巴古籍译注全集》100卷,由云南人民出版社隆重出版向全世界发行。 纳西族东巴文化,指的是纳西族古代文化。东巴文化是以纳西族古老的宗教──东巴教为其载体,以东巴教所用经书为主要记录方式而存活于纳西民众中的独特民族文化。 史学家认为,纳西族源于秦时西北河湟地带南迁的古羌人的一支。汉代,这支羌人后裔先在大渡河一带生息,为“牦牛夷”或“越隽羌”,其后迁至雅砻江下游四川盐源一带。公元 至7世纪,一部分羌人后裔迁至金沙D玉龙雪…  相似文献   

3.
《纳西象形文字谱》最近由云南人民出版社影印出版了,十六开本,精装、缎面烫金字,还带封套,富于民族特色,共六百四十五页。该书共印了一千册,立即被抢购一空。纳西象形文字是一种比较古老的文字符号,也是世界上仅有的活的象形文字。这种文字被纳西族东巴教徒用来书写了大量经书,以后又出现了一种标音文字,也书写了不少的经书。这些材料都是研究纳西族语言文  相似文献   

4.
东巴教创始人丁巴什罗及其生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云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出版的《纳西族简史》(中国少数民族简史丛书)124页言:“东巴教是纳西族自己固有的一种多神教。奉‘丁巴什罗’为始祖。纳西语叫它的巫师为‘东巴’(永宁等地叫‘达巴’),故称东巴教。……丁巴什罗原住拉萨附近,在同喇嘛一块学经时,因与红教大喇嘛斗法失败,遂创立东巴教。”以上看法在对纳西族东巴教的研究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普遍性。  相似文献   

5.
东巴教是纳西族的传统宗教,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县三坝纳西族乡白地行政村是纳西族地区公认的东巴教圣地。传说东巴教创教人阿明什罗就诞生在这里,在山洞中修行并最终创立了东巴教,此洞因而被称为“阿明灵洞”,成为东巴教最重要的圣迹。传说中,东巴教的始祖丁巴什罗也曾经在白地的白水台进行过传教活动。此外,白地被尊奉为东巴教圣地,还和那里曾出现过许多威震纳西族地区的大东巴有关。由于地理位置偏僻,与外界的联系相对闭塞,如今的白地村纳西族仍然保留了许多传统的风俗习惯。  相似文献   

6.
李晓亮 《求索》2014,(2):29-33
19世纪中后期,大批西方传教士涌入中国西南地区传教,他们首先发现了纳西族用象形文字书写的东巴经,并将复本寄回欧洲,在此后将近一个世纪的时间里,西方传教士、探险家、学者还有政府部门纷纷高价收购,掀起了一轮东巴经收购的高潮。保守估计,目前藏于海外的东巴经的数量近万册。本文结合相关英文、法文文献对19世纪末以来东巴经在西方社会的传播史做系统的梳理和研究。  相似文献   

7.
略论东巴教的本土神祗谱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东巴经提供的新资料研究东巴教的一个本土神祗谱系,可以看出纳西族关于本土神祗的一些观念,纳西族东巴教中本土信仰的神灵观及其与纳西族的历史发展和社会生产生活之间的密切关系.这一谱系与东巴常常所称的另一个"大神谱系"有本质的不同.结合东巴教的仪式系统和东巴经,深入探究东巴教的神祗谱系和神灵结构,分析其来龙去脉、历史演变及其与纳西社会、民俗之间的关系,将会为深入探析东巴教的多元宗教体系提供更多有意义的线索.  相似文献   

8.
纳西族的《东巴经》五百多卷,七百多万字,全用象形文字写成。这科;象形文字,纳西语叫“森究鲁究”,意为“木石之痕迹”,或译为“木字石字”,指其象木石之形,作木石之字。这种文字起源于图画,始终保持着图画的特征,但又约定俗成,成为一种文字符号,在丽江、中旬、维西等县纳西族地区,沿用达十多个世纪,国内外有不少研究纳西族象形文字的著作。  相似文献   

9.
东巴文化是我国纳西族古老的原始宗教文化,它用古老的图画象形文字书写了几万卷东巴经书,不同者约计一千种左右。据有关学者的统计,中外搜藏东巴经书共达二万多卷,主要藏于丽江、昆明、南京、北京、台湾、美国、西德、日本等地。东巴经是纳西族古代社会的“百科全书”,它蕴藏着纳西族人民极其丰富的思想财富,是一份研究哲学、社会科学各门学科的宝贵资料。东巴文化曾引起我国刘半农、章太炎、傅懋勣、  相似文献   

10.
东巴教是纳西族的一种古老宗教,其特征是多神崇拜和万物有灵。用象形文字书写的东巴经典有1500种,30000余册,内容包括哲学、历史、宗教、医学、天文、历法、民俗、文学、艺术等,被誉为纳西族古代社会的百科全书。“东巴”意为智者,他们往往集巫、医、学、艺、匠于一身,是东巴教  相似文献   

11.
纳西族先民法意识刍议杨云鹏居住在我国西南滇川藏毗邻地带的纳西族,人口虽然只有27.8万(1990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但纳西族的文字却极其古老,是迄今我国还在使用的唯一的一种象形文字。这种文字以东巴教为载体而流传至今,故又称为“东巴文”。 ̄[1]在千...  相似文献   

12.
德国从20世纪60年代初迄今的纳西学研究,突出的成就是从语言学、文献学的角度所做的研究,不仅首次系统地公开出版了德国国家图书馆收藏的纳西手稿目录,出版了相应的学术著作,并提出了研究纳西古语为载体的东巴古籍应与当代纳西语及其文本结合的观点,同时对当代纳西语文本进行了深入的研究。20世纪90年代之后,以奥皮茨为代表的德国人类学家对纳西学的研究,也体现了德国学者重实证和思辨的特点,从对喜马拉雅区域仪式鼓的研究和聚焦“起源神话”的东巴教的展览,反映了他们微观中见宏观的研究特点。此外,20世纪90年代以后,德国中青年学者对纳西族民俗和摩梭人社会习俗较为深入的研究,也是当代西方学者研究纳西民俗和摩梭社会较早的成果。  相似文献   

13.
<正>2014年6月13日,在中国第九个非物质文化遗产日到来之际,云南省传统文化抢救保护项目"田野影像"之《手工造纸——记东巴纸与傣族白绵纸两项国家级非遗手工技艺》,在云南民族博物馆首映。该项目由云南民族博物馆专业人员,历时半年,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纳西族东巴纸和傣族白绵纸的传统造纸技艺进行调查、研究,并进行全程纪实性拍摄。  相似文献   

14.
浅论纳西族先民的债权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纳西族东巴古籍被誉为是纳西族古代社会的“百科全书”,纳西族先民社会生活在东巴古籍中得到了充分的反映。自然,东巴古籍中也反映了债权债务这一社会现象,这表明在纳西族先民的意识中已经产生了债的初始观念。当然,东巴古籍毕竟是宗教籍典,所描述的无论是债的观念,还是债这一社会现象,都蒙上了一层浓郁的宗教色彩。我们只有将这层宗教色彩剥离开来,才能窥视到真实的纳西族先民的社会生活。 “债权人和债务人的身份……是从简单商品流通中产生的”。所以,商品流通和商品交换是债得以产生的终极原因。那么,在纳西族先民的社会生活中是否有商品流通和商品交换这一社会现象呢?我们知道商品流通和交换的一个重要前提条件就是社会分工。从不同的  相似文献   

15.
彝族"毕摩"与纳西族"东巴"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薇 《贵州民族研究》2005,25(6):128-134
中国西南的彝族与纳西族,在民族起源与发展上有着共同的历史源头和文化联系,其传统宗教都是从古氐羌人承袭下来的,并且都受到外来宗教文化的影响.因而"毕摩"与"东巴"教有着诸多共同点和相似性.本文试从古称谓与历史源流、主要职能与传承方式及所使用法器和经书等诸方面,对彝族"毕摩"与纳西族"东巴"进行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16.
杨福泉 《思想战线》2002,28(2):53-57
唐代 ,吐蕃军事势力一度控制了麽些人滇西北、川西等地 ,吐蕃本教对纳西族产生了较大的影响。由于西藏吐蕃统治者实施“扬佛灭本”的政策 ,迫使藏地本教祭司逃亡或被流放到滇西北、川西等地 ,形成了本教对纳西本土宗教的进一步影响。从东巴教的神体系以及东巴经与敦煌吐蕃文书之间的密切关系中 ,也可以看出唐代吐蕃本教对东巴教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杨福泉 《思想战线》2013,39(5):67-71
东巴教有个基于敬畏大自然、崇尚人与自然和谐理念的"还树债"仪式和同名口诵经,它们与东巴教祭大自然之神的"署古"仪式和相关象形文字经书之间有一定的关系。学术界多年来忽略了对东巴教口诵经"枯使"(ku sheeq)的记录、翻译整理和研究。东巴教口诵经难以固定成文字经书,与其产生与相关仪式内容灵活随机变化密切相关。东巴教口诵经的翻译整理研究,对口诵经与象形文字经书、与民间祭词谣谚等的关系会有深入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纳西东巴文字较早获得了世界各地学者专家关注,但对东巴文进行字本位的研究却是近几十年来的事.近年来,国内学者对东巴文造字方式、结构类型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其中,方国瑜先生的"十书"、王元鹿先生的"五书"以及喻遂生先生的"六书"自成系统,且影响广泛.本文在简介东巴文构形分类研究领域中影响较广的三种分类体系基础上,归纳、总结前人对东巴文构形方式分类的不足之处,旨在为纳西东巴文整个文字体系进行造字方式研究与结构类型的分类研究指明方向、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和景昊 《中国减灾》1996,6(1):38-40
纳西族东巴经中的减灾科学──“好劳里肯”习俗和景昊(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1前言我国云南纳酉族有很古老的象形文字。它比甲骨文还要古老,是当今世界上唯一仍在使用的古文字。用此种文字书写的著作保留至今的还有1500多种,2万多册。其内容涉及宗教、历史...  相似文献   

20.
《创造》2012,(6):90-93
玉龙纳西族自治县位于云南省西北部,是全国唯一的纳西族自治县,是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全省47个革命老区县之一,是集丽江古城世界文化遗产、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核心区、东巴古籍文献世界记忆遗产于一体的世界三遗产地。全县幅员面积6392.6平方公里,辖16个乡(镇)102个村(居)委会1247个村(居)民小组,有纳西、汉、白、傈僳、彝、藏、普米等10多个世居民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