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重要原因在于中国共产党通过实行土地政策成功地调动了农民的革命热情。改革开放时期,应该再次通过土地政策的调整充分调动农民参加城乡统筹的改革,既可以化解当前由于城市化进程中征用土地引发的社会矛盾和形成的社会不稳定因素;又可以使土地得到合理开发和流转。  相似文献   

2.
杨晓仙  叶民英 《湖湘论坛》2009,22(6):122-125
土地承包期延长后,由于土地承包起点不公平和对土地调整的限制,产生了越来越多的无地农民。农民失去了土地,也就丧失了与土地相关联的一系列权益。无地农民基本生活和长远生计缺乏保障倍增了社会的不稳定因素。为妥善解决无地农民的生存和发展问题,完善维护无地农民基本生活和社会保障权益的政策制度,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应优先研究解决的问题。因此,要深入分析无地农民的现状与成因及可能引发的社会问题,从农村实际出发,不断完善无地农民基本生活和社会保障权益的政策制度。  相似文献   

3.
1865-1914年是美国由农业社会走向工业社会的重要历史时期。这一时期美国政府推行有利于农业开发经营的土地政策,实行赠与铁路公司土地的政策,促进农业科研与技术推广,大力兴修水利工程,使美国农业现代化取得巨大成就。但是,美国农业政策实行牺牲农民的利益来保证工业资产阶级、银行家、土地投机商和公债持有人的利益,使农民的境况每况愈下,从而导致19世纪晚期农民运动风起云涌。  相似文献   

4.
国家与农民的关系:基于执政党土地政策变迁的历史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问题的实质是国家与农民的关系问题,乡村土地政治的逻辑就是共产党以土地为媒介或手段治理乡村社会。在梳理既有理论进路的基础上,本文从执政党土地政策变迁特别是土地的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变化和调整来考察国家与农民的关系,认为在土改、合作化和人民公社、家庭承包制时期,国家与农民的关系经历了国家建构与阶级解放、全面控制与依附、国家赋权与公民权的生长三个不同的阶段。在现代国家建构的过程中,随着人地流动的加剧,需要进一步调整土地政策,赋予农民更完整的土地产权,以土地为纽带把国家和农民链接起来,从而强化农民对国家的制度化认同。  相似文献   

5.
农民对当前农村土地承包制趋向正向评价;对农村土地所有权的认知与国家政策存在较大差距,农民更希望农村土地归农民个人所有,并希望实行农村土地的私有化政策;有近一半的农民表示赞同"现有土地承包关系要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的新政策;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农民积极探求非农就业途径、并且每年有一亿多农民涌向城市就业的背景下,农民仍不愿放弃土地承包权。通过借助场域与惯习的概念对农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认知进行深度分析可知,正是乡村场域和乡村惯习共同塑造了农民对土地承包经营制度的认知。  相似文献   

6.
【前言】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提出解决"三农"问题必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要加快城镇化、城市化发展,鼓励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逐步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发展的良性互动。十六大报告指出,要消除不利于城镇化发展的体制和政策障碍,引导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2003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农民进城务工就业管理和服务工作的通知》中明令取消农民进城务工的种种不合理限制,并强调无论是农民工和城镇居民都应一视同仁。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决定,对"改善农村富余劳力转移就业的环境"做出了需要部署。2003年12月31日,中央1号文件集中强调农民增收问题,强调加快土地征用制度改革,保障农民利益,给农民平等的权利。要求放宽农民进城就业和定居政策,把对进城农民工的职业培训、子女教育、劳动保障及其他服务和管理经费,纳入城市的正常财政预算。2004年2月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指出,要改善农民进城就业环境,增加外出务工收入。2004年3月,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重申,土地征用中,要严格控制征地规模,依法按规划和程序征地,及时给予农民合理补偿,切实保护农民合法利益。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语》圈定14处,其中完善土地征用制度入宪——《宪法》第十条第三款:"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征用。"修改为"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  相似文献   

7.
新型城镇化是"土地城镇化"还是"农民城市化"一直是学界争论的焦点问题。然而,土地制度安排是城市化发展历程中政策选择最为核心的"基石"。因此,深入剖析国家对农村土地制度政策选择变迁过程,发现"土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初期,城镇化土地利用与农村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一系列矛盾;土地集体所有制中期,农业国向工业化推动是城镇化的动力源泉,部分农业用地和农民在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取得一定收益,后期,土地作为利益分配的工具成为新型城镇化政策选择。  相似文献   

8.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先后主张和实行过“土地社会共有”、“土地农有”、“土地地主所有而减租减息”、“没收地主土地分给农民”等土地政策,并相应地实行了“废除苛捐杂税”、“实行累进税”、“全面征税”、“部分减免”等土地税收政策。探讨这些政策执行中的得失,对于我们今天建设农村和谐社会,发展农业经济,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中央与地方政府关于土地政策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现行土地政策博弈中,由于地方政府处于信息优势和操作优势地位,使得中央的土地政策往往难以发挥保护耕地和农民利益的功能,形成一种管制和征地的恶性循环。因此必须着力提供保护农民土地权益的制度性政策,包括建立让地权所有者直接参与市场交易的机制、消除地方政府“土地财政”激励、修改土地相关法律等。  相似文献   

10.
作为国家对农村社会与基层政府进行整合的重要手段,土地政策可分为分配型、维控型与规制型三类。基层政府作为政策的主要执行者,在实践中针对土地政策的分配、维控与规制功能而具有不同的行为选择与治理方式,并形塑了其在基层治理中的政治困境。为此,以土地政策为核心,建构国家、基层政府与农民三者相对平衡的互动关系,从而既实现国家对农村社会的有效整合,又强化国家对基层政府的行为规制,是国家制定与完善土地政策的出发点。  相似文献   

11.
1998年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是,进一步保护和调动农民的积极性,确保农产品特别是粮食生产的稳定增长,农民收入的较快增加和农村社会的稳定。为此,必须在稳定农村基本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 一、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 在现阶段,土地仍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和谋生的主要手段,更是农民最大的社会保障。如果农民失去了土地,生活没有保障,后果不堪设想。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农村最基本的制度,对农民来讲,家庭联产责任制长期不变,就要体现在土地承包关系的稳定上。因此,土地承包关系的稳定,关系到整个农村、整个大局的稳定。 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首先应将1993年中央11号文件关于将土地承包期再延长30年不变的政策落实到  相似文献   

12.
社会保障制度是国家通过立法对国民收入进行再分配,对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权利给予保障的社会安全制度。在现代市场经济中,社会保障制度是不可或缺的一种社会体系或一种社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主要由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助和社会优抚等方面组成。而所有这一切,进城农民工要想拥有却是极其的艰难。在人们的思维里,农民依靠的是土地,土地已经给了他们社会保障的来源。现实情况是:受城乡二元户籍管理制度的影响,国家社会保障政策目前只覆盖到城市职工,对其采取强制性社会保险政策,普遍享受养老、医疗、失业、生育和工伤五大保险,但对进城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制度没有采取强制措施,社会福利、社会救助和社会优抚更是无从谈起。进城农民工时刻面临着工伤、失业、疾病等职业与生活风险,一旦风险发生,在城市里却没有社会保障可以依靠,大多数民工选择回乡克服风险。这样,城市农民工在城市无论奉献了多少年,最终还是农民,还是要回到原来的地方。  相似文献   

13.
《传承》2016,(5)
中国共产党在土地革命时期的土地政策是其成立后制定的第一个较为系统的土地政策,其曲折的演进过程为党在后期制定农业土地政策提供有力借鉴。同时,也为当前我国"三农"问题的解决提供有益思考:制定土地政策要满足农民的意愿,符合农民的利益;要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要依据国情,适应形势发展和现实需求。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农户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文章探讨了农户非农就业参与和非农劳动时间的影响因素。结论显示,性别、技能、教育水平、家庭土地规模对非农就业都有着显著的影响,文章对这些结论进行了解释,并简要分析了当前的民工荒、留守儿童等社会现象。文章提出,政府可以通过提高农村地区的教育水平、加强对农民的技能培训、完善土地流转机制、强化农村金融、改进农民工子女就学等方面的服务,完善农村劳动力流动的政策环境,推动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  相似文献   

15.
太平天国的兴衰与其土地赋税政策密切相关。农民运动的目的就是要解决农民土地问题 ,但太平天国农民运动未能实现自己的意愿 ,相反 ,却沿袭清政府的土地与赋税政策 ,“照旧交粮纳税” ,农民兄弟种瓜得豆。太平天国历史证明 ,农民阶级仅靠自己的力量不可能获得自身的解放。作为一场旧式的农民运动 ,太平天国没有也不可能制定科学而行之有效的土地和赋税政策。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刊行的《天朝田亩制度》(以下简称《制度》) ,只是农民起义领袖们理想天国的蓝图 ,在实际中却行不通。《制度》提出的平分土地的方案 ,是农民阶级对封建地主土地所有…  相似文献   

16.
胡晗 《创造》2020,(2):36-41
农村工作一直是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的领域,农村土地政策的宣传和落实也是农村工作的重要步骤,农民对农村土地政策的认知是国家农村土地政策调整和完善的重要依据。云南省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同心乡那柯里村具有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特殊的民族关系,农村土地政策的实施与全国土地政策实施情况基本一致,研究那柯里村农民对土地政策的认知现状、面临困境、提升途径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共性问题的扩展情况。从整体主义的视角看,那柯里农户对与自己切身利益相关的土地政策十分关心,对土地政策的贯彻落实情况认知较为准确,对宅基地、耕地、产权等内容形成的观念基本正确,但是土地政策认知的主体存在差异,农户对各类土地政策的认知情况也不尽相同,导致差异和认知困境的原因主要包括土地政策宣传不到位,土地规划利用不明确,当地缺乏主动性、农民缺乏参与感,农户土地观念与行为的不统一,面对农村土地政策落实与农民认知之间的张力问题,需要多措并举。  相似文献   

17.
农民失地失业是一个严重的政治问题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以来,新一届党中央、国务院高度关注“三农问题”。继温家宝总理指出,“农民如果没有了土地,他们就没有了退路,社会就很难安定。”直至中央连续发出通知,要求各级政府彻底治理整顿土地市场秩序,已基本上遏止了新一轮“圈地运动”。高层的亲民政策,率先落实于斯,盖因土地乃是农民的命根子使然。且不说近代以降,从洪秀全带有空想成分的《天朝田亩制度》,到孙中山的“耕者有其田”,到毛泽东的“把地主的土地分配给农民所有”,反映了民主革命的成功与农民、土地的密切关系;单就苏联党轻视农业、轻视农民而导致丧失政权的惨痛后果之一而言,我们必须吸取历史教训,认识到土地不仅关系到9亿农民的生存权,而且关乎社会稳定和政权的兴衰存亡。有鉴于此,本期特邀苏联史专家、中国社会及农业问题专家发表高见,以回应高层的英明决策。  相似文献   

18.
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以来,新一届党中央、国务院高度关注“三农问题”。继温家宝总理指出,“农民如果没有了土地,他们就没有了退路,社会就很难安定。”直至中央连续发出通知,要求各级政府彻底治理整顿土地市场秩序,已基本上遏止了新一轮“圈地运动”。高层的亲民政策,率先落实于斯,盖因土地乃是农民的命根子使然。且不说近代以降,从洪秀全带有空想成分的《天朝田亩制度》,到孙中山的“耕者有其田”,到毛泽东的“把地主的土地分配给农民所有”,反映了民主革命的成功与农民、土地的密切关系;单就苏联党轻视农业、轻视农民而导致丧失政权的惨痛后果之一而言,我们必须吸取历史教训,认识到土地不仅关系到9亿农民的生存权,而且关乎社会稳定和政权的兴衰存亡。有鉴于此,本期特邀苏联史专家、中国社会及农业问题专家发表高见,以回应高层的英明决策。  相似文献   

19.
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以来,新一届党中央、国务院高度关注“三农问题”。继温家宝总理指出,“农民如果没有了土地,他们就没有了退路,社会就很难安定。”直至中央连续发出通知,要求各级政府彻底治理整顿土地市场秩序,已基本上遏止了新一轮“圈地运动”。高层的亲民政策,率先落实于斯,盖因土地乃是农民的命根子使然。且不说近代以降,从洪秀全带有空想成分的《天朝田亩制度》,到孙中山的“耕者有其田”,到毛泽东的“把地主的土地分配给农民所有”,反映了民主革命的成功与农民、土地的密切关系;单就苏联党轻视农业、轻视农民而导致丧失政权的惨痛后果之一而言,我们必须吸取历史教训,认识到土地不仅关系到9亿农民的生存权,而且关乎社会稳定和政权的兴衰存亡。有鉴于此,本期特邀苏联史专家、中国社会及农业问题专家发表高见,以回应高层的英明决策。  相似文献   

20.
土地问题的实质是国家与农民的关系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以来,新一届党中央、国务院高度关注“三农问题”。继温家宝总理指出,“农民如果没有了土地,他们就没有了退路,社会就很难安定。”直至中央连续发出通知,要求各级政府彻底治理整顿土地市场秩序,已基本上遏止了新一轮“圈地运动”。高层的亲民政策,率先落实于斯,盖因土地乃是农民的命根子使然。且不说近代以降,从洪秀全带有空想成分的《天朝田亩制度》,到孙中山的“耕者有其田”,到毛泽东的“把地主的土地分配给农民所有”,反映了民主革命的成功与农民、土地的密切关系;单就苏联党轻视农业、轻视农民而导致丧失政权的惨痛后果之一而言,我们必须吸取历史教训,认识到土地不仅关系到9亿农民的生存权,而且关乎社会稳定和政权的兴衰存亡。有鉴于此,本期特邀苏联史专家、中国社会及农业问题专家发表高见,以回应高层的英明决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