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范云迁  郭蒸晨 《春秋》2014,(6):14-18
正我叫范云迁,老家山东诸城,后迁居山东高密县,范仲淹的后裔。父亲教书,曾跟黄兴在湖南从事反清革命。我20岁从上海复旦大学毕业后,看到了梁漱溟发表的《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旨趣书》,很感兴趣,愿意跟随他从事乡村建设的事业,便坐火车到周村,步行走到邹平参加研究部考试。三天后发榜,我被研究部录取。当时参加研究部考试的几十个人,  相似文献   

2.
20世纪30年代,梁漱溟在邹平从事的乡村建设实验开始转入一个新的阶段,即县政建设实验阶段。在这一阶段,梁漱溟通过乡学村学的组织,自下而上,“从根底做起”,以教育力量来改革行政,其目的是要在实际事业中养成农民“自动”的能力,促进自治的进展,从而建设一个新的社会组织构造,即建设新的礼俗。  相似文献   

3.
七八十年前,以晏阳初定县实验、梁漱溟邹平实验为代表的乡村建设运动,到改革开放后中国农村建设,变革浪潮跌宕起伏。如今“,新农村建设”成为未来五年农村建设乐章的主旋律。“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跨越世纪的理想与实践,印着中国农村走出贫  相似文献   

4.
梁漱溟 ,1893年农历九月初九出生在北京一个仕宦之家。在中学时期 ,梁漱溟就开始了对人生和社会问题的思索 ,希冀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寻求“路向” ,建功立业。1928年 ,梁漱溟在广东开办了一期乡治讲习所。所谓“乡治” ,即从乡村自治入手 ,逐步改造旧社会 ,建立一个新社会。因为国民党政府没有同意试行“乡治” ,梁漱溟于1931年又到山东邹平县筹办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 ,任院长 ,并在农村进行实验 ,历时7年。1937年 ,抗日战争爆发 ,梁漱溟应邀出席最高国防参议会 ,被选为国民党参议会驻会委员 ,为抗日救国出谋献策。1938年…  相似文献   

5.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每当读到范仲淹这些千古不朽的诗文,多少仁人志士、莘莘学子无不慷慨激昂,拍案而起,无不为报国拯民而悲歌前往。你知道吗?北宋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范仲淹是在山东邹平成长起来的伟人,邹平的泉水和米粥养育  相似文献   

6.
在淄博市临淄区北羊镇许家庄有一处革命遗址,这就是抗日时期的北海银行清河分行地下印刷所,1984年6月被列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39年上半年,山东的抗日战争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转折时期。日军由于战线过长,兵力不足,其主力部队都集中在前线,后方则极为空虚,处于顾此失彼的局面。驻守山东清河一带的日军龟缩在胶济铁路沿线的重要村镇和几个城市里。因此,小清河以南至胶济铁路以北的邹平、长山、桓台、益都、临淄、寿光、广饶等十  相似文献   

7.
《聊斋志异·鸽异》中讲了一个令人哭笑不得,却又发人深省的故事: 山东的邹平有个张公子,癖好养鸽,搜得许多世间难觅的珍稀鸽种,精心培育,爱惜备至,即使是至亲好友前来索求,也不肯轻易送给。  相似文献   

8.
《春秋》1995,(6)
山东大学原副校长杨希文同志是教育界前辈,我因工作关系同他有十余年的交往,在多次交谈中他经常谈梁漱溟其人,后经他同意,我按照他的思路和提供的事实记录下来,并经他审阅订正,后来他突然因病谢世,稿子也就压下来,现在刊出,作为对老前辈的悼念。梁漱溟先生在我国当代历史上是个颇有名气的人物,他于三十年代在山东省推行乡村建设运动,可算得是个没有先例的创举。当时杨希文在山东教育界工作,对他  相似文献   

9.
《精神文明导刊》2007,(6):26-27
2006年4月开始.我们就农民眼中的社会主义新农村问题进行了历时半年多的调查。此次调查以江苏华西、安徽小岗、山西大寨、天津大邱庄、陕西南泥湾、广东水藤(顺德)、河北西铺、山东东尉(邹平)、河南南街和七里营等10个在中国农村社会发展史上的“名村”.以及这些“名村”附近作为对照的10个普通村为典型样本.采取问卷和访谈等形式。本报告是对940份有效问卷和156个深度访谈的归纳和综合。  相似文献   

10.
山东省邹平读书文化节.是一项由政府倡导组织、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大型群众性读书文化盛会.是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的重要载体.是该县近年来最具特色、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社会文化盛会。全民读书作为一种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新的文化现象在邹平落地生根,已成为邹平最具影响力的社会文化品牌和宣传思想工作的有效载体。  相似文献   

11.
本期导读     
《春秋》2014,(1):1-1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解放军这支在战争中创建、经过无数战斗锤炼的人民军队,面临着如何在和平年代武装训练的新问题。不打仗,兵如何练?60年代初,在一个提倡集体主义精神的年代,一个以个人名字命名的军事教学训练方法在南京军区悄然兴起。这个人就是山东邹平籍的郭兴福。毛泽东称这是个“了不起的发现”。1964年1月3日,根据毛泽东...  相似文献   

12.
梁漱溟是著名的思想家、社会活动家,其思想中有个极为重要的概念——"直觉",意义相当复杂,几乎涉及形而上学、认识论、方法论、伦理学等诸多领域。本文从梁漱溟的主要著作人手,挖掘其中有关直觉的思想,并进行归纳和阐述。  相似文献   

13.
《春秋》2001,(5)
畅谈颐年堂1950年9月16日,梁漱溟参观东北回到北京。23日晚,毛泽东约梁漱溟谈话,派车将他接至颐年堂。梁漱溟先谈了在东北旅顺、大连所见苏美飞机冲突之事,并深为战事爆发而担心。毛泽东说,目前尚不至有战争,因为我们不想打仗,根据美方及其国内布置的军队情况,亦不像要打仗的样子。梁漱溟报告了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山东省邹平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努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与精神文明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融通融合,着力打造“精致文明、智慧实践”品牌,乡村振兴文明变的“邹平样板”逐步形成。  相似文献   

15.
五月间的北大百年校庆,其纪念之隆重,之热烈,令海内外人士刮目相看,难以忘怀。笔者虽不是北大学子,也为此盛况而欣欣然。但在欢快之中,又念及于10年前去世的爱国老人梁漱溟,并由此联想到当年任北大校长伊始便破格任用24岁的梁漱溟的蔡元培。由于笔者在梁漱溟最后26年岁月中与其交往密切,深知倘若没有蔡元培当年对梁漱溟  相似文献   

16.
回望梁漱溟     
黄继树 《当代广西》2008,(17):60-61
今年是梁漱溟先生逝世20周年。在中国现当代思想文化领域中,能称得上大师的人物寥寥无几,梁漱溟是这个领域中当之无愧的大师。若论学历,梁漱溟不过是一个中学毕业生,一个既没上过大学,又没有出洋留过学的人,他是怎样成为闻名世界的学术大师呢?  相似文献   

17.
<正>"情贵淡,气贵和。惟淡惟和,乃得其养;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这是梁漱溟的座右铭;"勉仁斋",是梁漱溟的斋名。由此两端,可见梁漱溟的品格与操行之一斑。梁漱溟的百年人生,由于他独特的身份和社会地位,结交了一大批中外社会名流和贤达,甚而是其他杂色人士。无论对谁,他都通体透明,表里如一。他说:"在人格上不轻于怀疑人家,在见识上不过于相信自  相似文献   

18.
1921年夏,现代中国最著名的文化保守主义者,新儒家的先驱人物梁漱溟,在济南作了一个“东西文化及其哲学”的讲演,是年秋讲演稿整理出版。在此书中,梁漱溟“评判东西文化各家学说,而独发挥孔子哲学”,从文化渊源和人生哲学上对五四新文化运动进行了全面的清算。1923年3月18日,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西化派主将胡适,在《读书杂志》第8号上发表《读梁漱溟先生的<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一文,就梁漱溟《东西文  相似文献   

19.
有些学者认为,梁漱溟并非现代新儒家。然而,通过研究可以发现,梁漱溟完全具备了现代新儒家的一些主要特征,如具有“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强烈使命感和道德忧患意识;以儒家学说为中国文化之正统和代表;援西学入儒,等。可以肯定,他就是现代新儒家。此外,在诸多方面他都有着自己的鲜明的思想特色,与其他现代新儒家有着很大的不同。关于现代新儒学的发端,有一种观点认为是开始于戊戌维新时期。而从现代新儒学的性质、内容、形式等方面考察来看,其发端应为五四时期。综合而论,梁漱溟还是现代新儒学的当然开启者。  相似文献   

20.
山东邹平-中“谈话死”事件一传过来,虽说司法结论尚待公布,却巴听到几位教师朋友的担忧了:“我们当老师的批评权,又该缩小啦。”不知那名学子死前是否遭遇体罚,至少是受到老师批评了。如今,因批评学生惹出的恶性事件。可谓接二连三,原因也复杂不一。看看媒体报道,有“14岁神童看课外书遭老师批评后跳池塘自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