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世纪70年代,随着国际局势的转变和美国综合实力的下降,在美苏对抗、东西方冷战的两极格局中,出现了美国、苏联、中国三个国家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复杂的战略三角关系,并成为这一时期国际政治的显著特征,极大影响了世界格局的走向。  相似文献   

2.
两制关系迄今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即扼杀与争得生存阶段、并存与对抗阶段、共处与竞争阶段.在20世纪社会主义从高潮到低潮的曲折发展过程中,共产党人是否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对社会主义的兴衰成败产生了直接影响,由于社会主义国家过分强调与资本主义的对立和斗争,而忽视或怀疑两制之间需要互相借鉴、交流与合作,缺乏吸收资本主义文明成果的自觉性,导致苏联模式长期僵化,社会主义实践出现曲折发展以致严重挫折.历史经验证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能够顺利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对资本主义的认识及采取策略的科学态度,取决于社会主义恰当地对待和处理与当代资本主义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在后冷战时期的世界基本矛盾中 ,“西西矛盾”因利益冲突而上升 ,“社资矛盾”因力量失衡而下降 ,“南北矛盾”因各自分化而趋缓 ,“人自矛盾”因相互作用而加剧。  相似文献   

4.
随着冷战的结束,国际政治、经济、安全战略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国际政治格局进入变革期,大国之间爆发大规模暴力冲突的可能性减小,各种因素导致的冲突和战争大量爆发,对于国家和地区安全产生了新的威胁。国际战略环境的变迁致使行为体之间的互动关系发生转变,从而导致新时期国际冲突主题的调整,以及在频度与强度、行为主体与方式、所造成的影响、分布地域等方面呈现出新的特征。这使得国际社会对于冲突的干预日趋集团化和组织化,冲突的预防和控制也成为其中的要点。  相似文献   

5.
在后冷战时期,美苏两极体系的终结并没有带来世界的和平与稳定,相反,国际危机和局部地区动荡呈更加频繁之势。国际危机频发的主要原因是国际格局的变迁、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及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三大诱因;当前国际危机的最显著特征是美国成为国际危机和危机管理的主要当事方,美国在反恐等外交政策上的双重标准客观上加剧了国际危机爆发的频率。与大国之间的危机、台海危机、能源危机及非传统安全威胁引发的危机正成为中国国际危机管理的四大任务。  相似文献   

6.
冷战的结束引发了国际环境的变迁 ,也导致民主社会主义力量的国际组织———社会党国际对于自身理论和政策作出调整 ,其中就包括国际政策的变化。本文认为在后冷战时期 ,社会党国际的国际政策的变化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走出欧洲中心主义、步入国际舞台 ,重点是东欧和亚太地区 ,提倡建立“共同负责”的经济新体系、建立正义与和平的世界政治秩序。  相似文献   

7.
张殿军 《桂海论丛》2009,25(6):17-22
冷战结束后,随着文化在国际关系中作用的日益凸显,国际社会围绕文化主权问题展开了激烈的博弈。文化冷战取代意识形态冷战成为和平与发展新时代国际社会的重要特征,它虽然是意识形态冷战在当今时代条件下的延续和变种,但却呈现出一些不同于以往的新特点。文化冷战是美国文化霸权同世界多元文化主张者之间矛盾不断加剧的必然结果。它反映和体现的不仅仅是不同意识形态之间的较量,更是国际关系中文化权力与文化权利的斗争。  相似文献   

8.
冷战后的中俄美三角关系董武冷战时期,中苏美大三角关系曾对国际形势和世界局势产生过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冷战后,随着大国实力的消长、各国利益的交叉以及国际环境的变化,中俄美新三角关系已初露端倪。由于中俄美皆为当今世界大国,这种新三角关系将不可避免地对世界全...  相似文献   

9.
郭渊 《新东方》2010,(6):15-19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和东南亚某些国家围绕着西沙、南沙岛礁主权之争日趋激烈,出于不同目的国内外学术界纷纷对南中国海历史与现状展开了研究。然而这些研究的时限范围多集中在冷战后,研究对象侧重于中国、越南、菲律宾等国的南中国海政策与举措,而对冷战时期区域外大国尤其是苏联的南中国海政策探讨极少。冷战时期,南中国海、东南亚地区在苏联的亚太利益诉求中所占比重日益凸现,其政治、军事势力不断向该地区延伸。然而在南海诸岛主权归属问题上,苏联曾一度出现摇摆,这不能不对南海局势的发展变化产生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0.
在冷战的大背景下,朝鲜面临着极其特殊而复杂的生存环境。其中美国在半岛南部的驻军及美韩军事同盟关系的存在,是朝鲜在国家安全方面巨大的现实威胁。朝鲜为了确保国家的安全,逐渐摆脱仅限于社会主义国家阵营的外交战略,向多方位外交转变。  相似文献   

11.
作为美苏冷战的产物,冷战时期的朝鲜核问题深受国际局势的影响。从50年代到80年代中期,中苏对朝鲜的影响有效地制约了朝鲜核技术的发展,直至1985年朝鲜加入《不扩散核武器条约》。此后,苏联政策的转向导致了朝鲜的不安,朝核问题出现了数年的僵局。1991年苏联局势的急剧变化造成的冲击迅速打破了僵局,朝鲜签署《核保障协定》标志着朝核问题随着冷战的终结而告一段落。但对朝鲜而言,因冷战而带来的均势与依附关系的消失,缓和中蕴含着严重的对抗。  相似文献   

12.
冷战开始之后,为了应对苏联的挑战,美国国家安全的外延内涵从范围上和内容上都突破传统,即所有与美国利益相关的地区都被纳入美国决策者的视野。美国不仅要在军事上,更要在意识形态上与苏联一决高下。美国社会科学研究为了满足国家安全的需要,从研究内容到研究方法上实现了巨大突破。现代化理论是冷战时期美国社会科学研究达到顶峰的重要标志,同时也是政府与学术界合作的典型代表。事实证明,这种有悖于学术中立的研究并没有将不发达国家引向繁荣,由于现代化理论过分注重西方经验反而给这些地区带来动荡。  相似文献   

13.
论冷战后民族主义的新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族主义一直是国际关系研究的一个课题。作为一个历史产物,它在后冷战时期在内容、形式和性质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并取得一些新进展。本文运用历史比较的研究方法,重点考察后冷战时期的民族主义在当今国际关系中的新发展,并就某些问题在理论上进行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
胡腾蛟 《求索》2011,(12):94-95,221
冷战后,美国将公共外交作为“塑造和平”的新范式加以广泛应用,其内容日益拓展到社会学层面上;从特点上看,美国公共外交与地缘政治战略、反恐战略和国家形象修复战略紧密结合以维护其软实力优势。从发展趋势看,美国开始探讨公共外交“去中心化”。更加强调以公众为主体,着手解决“有效性”问题,以最大程度地维护美国全球利益。  相似文献   

15.
二战结束后,国民党当局确定了"外宣托管,内行收复"的琉球政策。1949年,国民党当局败退台湾后,琉球问题已经不是其对外关系的重点,但其在琉球归属问题上始终秉持收复原则。为了密切与琉球的关系,扩大对琉球的影响力,国民党当局力图在琉球设立正式官方机构,以便在国际社会体现琉球独立自主的形象,利于琉球政策的推动。然而因为美国的刻意阻挠,国民党当局无法在琉球设立官方机构,只能以台湾省商业联合会以及"中信局"驻琉机构的名义,设立非官方的驻琉机构。此后,国民党当局曾讨论以"外交专员办事处"的形式设立驻琉机构,但迫于美、日等各方阻力,仍无法实现。冷战时期国民党当局驻琉机构设置的困难,是其琉球政策执行困境的直接反映。  相似文献   

16.
冷战在亚洲的结束模式,是美国的美日同盟政策的重要依据,而两极格局瓦解以来的美日同盟的发展集中地反映了冷战在亚洲结束的特点:历史继承性强、结束的标志模糊、时间长、竞争对象的分散性、目标的综合性;两极格局瓦解后的美日同盟发展是对冷战任务的部分继承和发展,建构并反映了冷战在亚洲的结束模式。  相似文献   

17.
1952年横滨中华学校因两岸政治势力的影响而一分为二。其分裂的经纬、背后错综复杂的政治因素和侨民情感等是研究横滨华侨社会和华侨组织不可忽略的部分。学校分裂事件的发生并非偶然,它不仅集中反映了冷战时期在美苏两大阵营对垒的影响下,国共两党争取海外华侨的斗争,同时也折射出旅日华侨在多重政治因素的干扰下所产生的矛盾与对抗。  相似文献   

18.
苏东剧变 ,柏林墙倒塌 ,世界处于“后冷战时代”。这其间国际形势的主要特征是世界经济全球化、国际政治多极化以及地区主义的兴起。后冷战时期的国际局势为华侨华人的发展提供了更加宽松的环境和机遇 ,同时华侨华人为顺应国际局势的变化而以崭新的面貌不断地融入国际社会的发展之中。  相似文献   

19.
田洪远 《前沿》2013,(22):163-165
冷战后期美国称霸世界的战略主要有三个方面:军事讹诈战略;强权政治的全球战略;垄断经济的全球战略.  相似文献   

20.
美国总统布什9月20日正式向国会提交了《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宣称美国将改变在冷战时期奉行的“遏制战略”,取而代之的将是对那些阴谋获得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恐怖分子和国家进行“先发制人”的打击。这表明美国已经把“军事至上”主义作为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中心,并把打击恐怖主义及庇护者作为“重中之重”。基于这种思想,美国加紧在其所有的战略利益空白点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