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腐败:现代化进程中的政治公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中国家在致力于现代化的过程中,普遍受到腐败现象的严重困扰。著名政治学家塞缪尔·享廷顿认为:“某一国家处于变革时期的腐化现象比该国在其它时期的腐化现象更为普遍。大致看来,有理由认为,腐化程度与社会和经济迅速现代化有关。”①腐败现象的急剧蔓延是现代化导致...  相似文献   

2.
腐败现象与人类政治社会相伴而生、形影相随。可以说,任何社会制度的国家都难以摆脱腐败的幽灵。它主要表现为:贪污受贿、弄权读职、挥霍浪费、敲诈勒索、拉帮结派、任人唯亲、奢侈腐化、糜烂堕落,其实质是公共权力的蜕化变质,也即权力的腐败,而权力腐败的核心则是滥用权力,以权谋私。腐败的这一共性寓于不同的社会历史条件和背景。一般说来,在私有制社会,“公共权力”为少数剥削阶级所垄断,剥削阶级利用这种形公而实私的权力来谋取私利,进而导致腐败,是符合其内在逻辑的。在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社会,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  相似文献   

3.
腐败由于被人们称之为腐蚀国家政治肌体的政治之癌而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腐败在社会各个领域都有表现,但人们谈到腐败问题时,比较明确的指向是其对公共权力的滥用行为。可以说,腐败就是对公共权力的滥用。一、经济转轨过程中腐败的形成原因及其特点行政机关公职人员的腐败行为,可以说是随着国家行政权力机关的产生相伴而生的古老问题。但是,腐败在不同发展时期、不同国家里表现的程度和形式则有不同。在我国目前情况下,腐败行为的发生和蔓延更多是一种经济转轨过程中的伴生行为。政治和经济体制的转轨使以往对腐败的监督和制约机…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大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们的思想和观念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但近年来呈蔓延发展的各类腐败现象,却严重地阻碍和破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常发育和经济建设的健康发展,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前进道路上的绑脚石,这是当前亟待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因此。深入研究市场经济条件下腐败产生原因及其遏制的对策就显得十分必要了。一、当前我国腐败现象的表现及其危害腐败是权力自身滋生的一种异化行为,即社会中掌握公共权力的国家公职人员以权力谋取私利的权力商品化行为,它是政权的一大通病。在市场经…  相似文献   

5.
李强 《唯实》2003,3(1):41-43
官员腐败现象在当下中国的凸显已是不争的事实 ,这与社会转型这一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有关。其中 ,社会转型带来的官员腐败动机的增强、公共权力格局的变动及公共权力现实运作过程中存在的缺陷使中国官员腐败行为得以大量滋长 ,国家权力现实运行缺陷是腐败在当代中国凸显的根本原因 ;社会转型还带来公众对腐败看法的变化 ,社会认知构成腐败凸显的又一原因。  相似文献   

6.
腐败行为,即掌握公共权力者利用权力为个人或小团体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行为.其突出表现是权与钱、权与法、权与情、权与色以及权与权之间的交易。腐败不是哪个社会、哪个时期特有的,而是与国家公共权力一样古老的人类社会现象.为此,对腐败问题的思考古今中外皆有。  相似文献   

7.
反腐败斗争的形势是严峻的。如不坚决克服消极腐败现象,就会葬送我们的党,葬送我们的人民政权,葬送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大业。腐败已渗透到社会许多领域,特别是权力腐败已成为人们最关注的热点。本文仅就其中若干问题作一分析。-,权力与腐败之间的内在联系权力与腐败之间的内在联系,已成为人们无法否认的事实。所谓权力腐败,是指掌握权力的少数官员以公共权力谋取私利的行为。木伦权力腐败以怎样的形式表现,以权谋私是其核心。在“皇权天授”的私有制度中,专制权力本身就是剥削制度的特征,IU权力来自于每一社会成员,这一点似…  相似文献   

8.
反腐败的关键是权力运行法制化,这是由腐败现象和权力现象的相关性决定的。人类政治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腐败的产生主要和政治权力的运作方式相联系。正是使用和操作权力的固有特点为权力的滥用提供了潜在的机会,就形成了部分人代行集团整体权力的情况,即国家把管理社会的具体权力委托给特定人员行使后,具体用权人的意志就自然地渗透到权力过程中。如果个别意志与权力所有者整体意志不一致时,就很可能出现权力在国家意志范围之外运行的结果,如滥用权力、违法用权等。这种权力的变质即公共权力私有化现象就是腐败,要从根本上治理腐败,就要加…  相似文献   

9.
集团腐败:根源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倪星 《探索》2001,(6):58-61
本文运用公共选择理论与集体行动理论对集团腐败现象进行了剖析,认为当前我国的个体腐败行为越来越多地受到法律、行政和社会的压力,一些政府官员出于责任扩散、法不责众和从众心理,结成了牢固的"分利联盟",以小集团的形式共同谋取私利,这是导致集团腐败的根本原因.集团腐败具有严重的危害性,导致权力的滥用和腐化,社会资源的浪费,分配不公,政府的异化和行为能力下降,政府合法性的丧失.与此相应,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承认政府官员的合法权益,加强各种监督机制,加快反集团腐败的立法,强化道德约束等等,是当前遏制集团腐败的有效举措.  相似文献   

10.
对于权力腐败涵义的界定,一般是指国家公职人员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程序,运用国家权力谋取私利的行为。权力腐败在不同的社会、不同的历史时期发生的原因是不同的。当人类社会步入现代化时期,权力腐败是现代社会各种矛盾和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一为什么权力腐败在我国现代化快速发展阶段而更为严重呢?是社会基本价值观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还是现代化开创了新的财源和权力渠道为权力腐败提供了特殊条件?我认为,我国权力腐败发生的根本原因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历史与现实的政治、经济、文化因素互动作用的结果。(一)权力缺少监督与制约是…  相似文献   

11.
公共权力腐败行为的经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权力腐败,不仅仅是一个政治或伦理问题,也是一个经济问题。“人类的一切活动都蕴含着效用最大化动机,都可以运用经济分析加以研究和说明”。①在经济学看来,如同市场上其它经济行为一样,政府官员也是理性经济人,他们的权力行为选择也受到效用需求偏好和成本一收益权衡的制约。本文试图用经济学的方法,从利益机制的角度对公共权力腐败现象的形成机理进行分析,并提出以利益均衡来遏制当前公共权力腐败蔓延的思路。一、分析的起点:权力委托一代理关系与政府官员经济人特性公共权力本是社会的公共产品,其成本由公众纳税组成的公共…  相似文献   

12.
腐败总是同公共权力密切相关。权力的特性决定了权力走向腐败的过程,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期权力腐败具有一些共有的规律和新的特点。权力腐败的产生与发展具有政治、伦理、经济、法律、文化等多维本质,权力腐败现象得以滋生和蔓延有其显著特征和严重危害性,权力腐败的产生和蔓延则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腐败行为很多,但细细分析,都与法律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政治学意义上的腐败是公职人员对公共权力的非公共运作,具体包括私用和滥用两种。而权力是通过立法规定授予的,授权的范围决定了权力活动的空间和领域,超出这个范围的权力就是法律所不允许的,应受到严格的限制或制裁。因此,不管是权力私用型腐败还是权力滥用型腐败,都是超出了法定的范围,是对法律的践踏。腐败分子之所以得逞,也往往是利用法制上的漏洞和薄弱环节混水摸鱼。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腐败行为与法律的这些千丝万缕的联系使我们在研究腐败现象时不能没有法学的视野;治理腐败时更要善于运用法律手段。  相似文献   

14.
欺诈与腐败     
市场经济活动中的欺诈与公共权力领域中的腐败是当今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两大社会问题。二者互为因果,恶性循环,危害严重。特别是我国正处于体制转换、观念更新的变革时期,现代化进程必须面对的问题之一就是欺诈与腐败现象的沉渣泛起。因此,欺诈与腐败问题就尤其值得我们重视和研究。  相似文献   

15.
反腐败三题     
反腐败三题崔荣华一腐败作为阶级社会的伴生现象具有普遍性。腐败就其最一般的解释就是:公共权力的非公共运作。即指定社会中掌握一定经济与社会生活权力的公职人员,为了个人或小团体的私利而抛弃甚至践踏国家利益及各种公共利益,违反各种法定或公认社会规范的行为。在...  相似文献   

16.
(一) 腐败,作为社会公职人员为获取个人利益(金钱的或其他的)而不当使用公共权力,为其提供报酬者受益,而公共利益受损的社会现象,是古今中外各种政治肌体上的毒瘤。 腐败现象,虽然不能说是“古已有之,于今为烈”,但其历史久远,禁绝艰难,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近些年来,更是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政治难题。过去各个时代的腐败现象与反腐斗争,由于经济与政治的相对封闭  相似文献   

17.
腐败是危害社会、阻碍经济发展的大患,关系到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反腐败斗争取得了明显的阶段性成果。但是,腐败现象还在蔓延,反腐败斗争的形势依然严峻,必须采取根本性的措施加以治理。我们党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依法治国是消除腐败的根本措施和途径。一、依法治国,用法律的强制力消除腐败腐败是剥削阶级思想的产物,是一种世界现象。在我国,腐败指的是领导干部利用公共权力谋取私利的不正当行为。改革开放以来,虽然腐败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大潮中只是一股浊流,但它却严重损害了国家、集体和人民的利…  相似文献   

18.
把反腐败斗争深入、持久地进行下去,这足当前党的建设的一个重大课题。面对近年来日益发展蔓延的消极腐败现象,究竟采取什么样的办法、措施和手段才能卓有成观地消除、遏制,才能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民主政治的健康发展?为此,我们必须针对新的历史条件,分析腐败产生的原因及其活动的待点、规律,以便作出对症下药的有效部署,制定出可行的对策措施,建立起具有长远意义的反腐败的社会机制。一、腐败现象产生的原因腐败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是指权力腐化或滥用职权的行为,这同我们党和政府的性质和宗旨是不相容的。党内和政府内存在…  相似文献   

19.
腐败现象并不是市场经济社会特有的社会现象和政治现象,而是一个非常古老的寄生于社会正常机体上的毒瘤。可以说自有公共权力产生并与私人利益相分离之时起,便有腐败现象相伴随。所不同的只是程度有深浅、范围有宽广之分,或因历史、文化背景的差异,对腐败内容的指认、态度及打击力度、侧重点有所不同而已。但总的来说,由于腐败现象严重的社会破坏性后果,一旦超越社会稳定和正常运转所容忍的范围,不论什么国家和民族都是反对的,并加以打击。因此,在一定的范围内讲,一部人类政治文明史,也即是腐败与反腐败相交织的历史。  相似文献   

20.
<正>我们常听到这样一句话:"权力导致腐败,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大权力导致的大腐败,让人痛恨;而小权力导致的小腐败,也同样令人憎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在做客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时,讲了两个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莫言的一个亲戚平时谈到社会不公现象时,总是义愤填膺;提到腐败现象,更是痛心疾首。去年,亲戚的孩子参加中考,比县重点中学录取分数线低五分。他找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