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原中共四川省委书记、中共中央委员谭启龙的卧室,墙上悬挂着一幅邓小平同志为他亲笔书写的横幅“人间重晚情 书赠谭启龙同志”.笔墨生动,遒.劲刚健,令满室生辉.字幅的落款时间是1986年5月13日.这一天,是谭启龙永志难忘的日子.下午4点左右,一辆银白色的轿车向成都市郊—座宾馆疾驰而去,坐在车里的是从四川省委书记岗位上退居二线的中顾委委员谭启龙.这位老共产党.人,今天难以抑制内心的激动——正在四川视察工作的邓小平同志要单独会见他.多少年没有单独和小平同志见面了?他记不清了.但是第一次与小平同志见面的情景,在他的记忆深处仍然是那样清晰.1933年10月,时任湘赣省少年先锋总队总队长的谭启龙刚到中央苏区不久,就被任命为中华苏维埃少年先锋队中央总部巡视员.他巡视工作到了会(昌)、寻(乌)、安(远)中心县.邓小平是这个中心县委的书记.在一所宽大的祠堂里,谭启龙第一次见到小平同志.邓小平面容清癯,眉宇间透磨出一股坚毅刚强的神情,目光炯炯.谭启龙早就听说过小平同志一些情况,他曾在法国勤工俭学,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党员,先后领导过广西百色起义和龙州起义,是党内很有才干的领导人之一.在担任会寻安中心县委书记期间,邓小平更表现了极其卓越的领导才能,中心  相似文献   

2.
1988年9月14日下午,北京中南海怀仁堂里灯火辉煌,隆重热烈庄严的授衔仪式正在这里举行.打头的洪学智将军和站在他身旁的十六位将军一起被授予共和国上将军衔.这是他第二次荣膺上将军衔,这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两次领上将衔的将军.共和国的上将,每一位都是独领风骚的人物,每一位的经历  相似文献   

3.
将军与俘虏     
正1988年6月20日上午,江苏盐城市新四军纪念馆来了一位名叫森垣嘉一的日本老人,他自称是在华日本人反战同盟淮北支部的成员,专程前来收集张爱萍将军当年在新四军苏北三师和淮北四师指挥敌后抗日斗争史料的,准备回去写一本有关张爱萍将军的书。笔者时任新四军纪念馆馆长,就问他:你怎么想起要写张爱萍将军的书?你和张爱萍将军熟悉吗?他答道:我与张爱萍将军是萍水相逢,谈不上熟悉,但他为人处事给我留下了终生难忘  相似文献   

4.
李又兰,原名李幼兰,浙江镇海人,张爱萍将军的夫人.她出生在一个商贾世家,父亲是一位具有正义感和爱国心的实业家.受父亲的影响,李又兰兄妹五人都纷纷走上了革命道路.李又兰在五兄妹中排行老二,18岁就参加了新四军,在抗日的战火硝烟中不断成长,练就了一手速记的技术,并与张爱萍将军结为百年之好.  相似文献   

5.
2008年初,一部题为《从战争中走来:两代军人的对话》的传记作品引起了世人的关注。作者张胜乃共和国元勋张爱萍上将的次子,他通过自己与父亲的心灵对话,讲述了一个英雄父亲的人生追求,表达一个军人儿子对父亲的理解与挚爱。张爱萍,这位从四川达县走出的农家子弟,15岁参加革命,戎马倥偬70余载,百战疆场,出生入死,一生敢说敢干,敢作敢当,善诗词,长书法,精摄影,素以"军中才子"、"马上诗人"名满天下。从热血澎湃的山村青年到文韬武略的共和国名将,他的光辉人生给后人留下了无数动人佳话,本文择取将军几个鲜为人知的人生片断,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大百科全书》召开编审会议,审定军事人物篇条目时,时任国防部部长的张爱萍将军问:怎么没有李超时?一位年轻的编辑说:他可能不够资格。张爱萍将军听后十分严肃地说:他要是不够资格,我们都不够。此话一出,众人皆惊。张爱萍将军马上解释说:李超时是我的首长,他当军长时,我才是营长。你们说,他够不够资格?于是,李超时进了《中国大百科全书》军事卷。人们不禁要问:张爱萍将军为何如此敬重李超时呢?说来话就长了。在李超时将军牺牲80周年之际,让我们来回顾他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所作出的重大贡献吧!  相似文献   

7.
卓雯 《党史纵横》2009,(12):41-44
张爱萍将军出生在四川达县张家沟的一个富裕农民家庭里.他16岁加入青年团,18岁转入中国共产党,19岁成为红军基层指挥员,24岁参加长征,25岁担任少年先锋队中央总队总队长,45岁被授予上将军衔。从排长到将军,从司令员、政委到国务院副总理、国防部长;从善于靠前指挥,  相似文献   

8.
鞠九江  李颖 《共产党人》2005,(21):49-51
2005年“八一”建军节前夕,在缅怀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张爱萍上将逝世两周年的日子里,江苏省海安县退伍军人赵保群心情沉重地翻阅老将军生前的一封封来信、一张张照片、一幅幅书法作品,他触景生情,止不住泪水涟涟。岁月沧桑,往事如烟,而赵保群与将军那段生死情结像过电影一样历历在目,记忆犹新。  相似文献   

9.
2005年1月4日,在北京西三环边上一个宁静的院落里,老将军吕正操度过了他的百岁生日. 在共和国57位开国上将中,吕正操是迄今为止惟一的百岁上将.在健在的三位开国上将中,和97岁的萧克、92岁的洪学智相比,吕正操是最年长的.  相似文献   

10.
2006年"八一"建军节前夕,在缅怀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张爱萍上将逝世三年的日子里,江苏省海安县退伍军人赵保群心情沉重地翻阅老将军生前的一封封来信、一张张照片、一幅幅书法作品,他触景生情,止不住泪水涟涟.近日,他接受了记者的独家采访.  相似文献   

11.
华野四参座相会戈壁滩──记张爱萍、宋时轮、陈士榘、张震四位将军在核试验场的欢聚许忠敬为使我军高级干部掌握核弹和导弹等尖端武器知识,1966年4月中旬,中央军委决定,安排各大单位的领导同志,组成见学团,前往位于我国西北地区的核试验基地和导弹试验基地参观...  相似文献   

12.
张秋兵 《湘潮》2018,(1):21-21
张爱萍将军多才多艺,擅书法、好摄影、工诗词,尤其诗词成就最高,按他自己的话来说是“闲情自得好打油”.1991年出版的《神剑之歌-张爱萍诗词、书法、摄影选集》就选收诗词260多首.淮安周恩来纪念馆珍藏着张爱萍1996年书写的一幅行草《满江红?痛悼周恩来总理》.  相似文献   

13.
记得6年前的夏天,我曾收到由中央军委张爱萍治丧办公室寄给我的有关将军逝世的讣告。张将军的讣告很特别,是一张可折叠的书页,共4页。正面第一页是一帧张爱萍上将晚年照片;背面末页是影印的将军生前手迹:“门对青山一老榕,风霜雨雪尤葱笼。岁月如流沧桑变,顶天立地傲苍穹!”这是张将军1992年秋天书写的。第二页上无内容,第三页上印着一方“张爱萍”的朱文印,但另夹着一张素笺,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将领的行列里,有一位外籍将领,他就是1955年授衔时的陆军少将洪水.洪水不但是建国以来中国人民解放军中惟一的一位外籍将军,而且还是惟一的一位"两国将军"--他不但是中国的将军,而且也是越南人民军的少将.同时,洪水将军还是惟一经历了中国人民军队从建军到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全过程,并为新中国国防现代化建设作出过突出贡献的外籍人,这在当今世界上也极为罕见.  相似文献   

15.
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的彭绍辉上将,是一名从雇农成长起来的我军高级指挥员,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中具有传奇色彩的一位.在战争年代,彭绍辉失去了左臂,被人称为"独臂将军".1955年9月,在共和国首次授衔的1000多名将军中,共有9位独臂将军,而被授予上将军衔的,只有彭绍辉和贺炳炎.  相似文献   

16.
四川苍溪是一块红色的土地,曾是红四方面军的长征出发地。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仅有28万人口的苍溪,竟有3万多优秀儿女参加红军,并走出了6位中央委员和18位共和国将军。本文披露的苍溪籍传奇人物邓仕均,是一位参加过腊子口、山城堡、平型关、保北等100多次战斗的勇士,是一位12次负伤、9次荣获"战斗英雄""生产模范""工作模  相似文献   

17.
阿军 《党史纵览》2002,(10):17-18
贺捷生是贺龙元帅的女儿,是一位在襁褓中长征的女将军.她从一位普通的士兵成长为共和国的将军,靠的不是父亲的荣耀和光环,而是父辈赋予她的理想、信念和伟大的长征精神.  相似文献   

18.
长期以来有一种传闻 ,说红军长征到达贵州茅台镇时 ,在茅台酒厂的酿酒池里洗脏脚。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委员喻权域教授曾对此说法多次予以驳斥。 2 0 0 1年 11月 2 0日 ,他又致信张爱萍将军和四川宜宾县红楼梦酒厂厂长、全国劳动模范阳治国 ,向他们请教。 11月 2 8日 ,张爱萍回信谈了他在长征中经历过的有关情况。阳治国在给喻权域的回信中 ,也驳斥了这种传闻。现将张爱萍、喻权域、阳治国的三封信刊登于后 ,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9.
正大别山中的河南省新县素以"红军的故乡,将军的摇篮"而著称。新县在共和国十大开国"将军县"中居第六位,这里共走出了43位开国将军。担任过共和国大军区司令员职务的,这个县走出来的开国将军占近二分之一。解放军实行11大军区体制时,这个县走出来的开国将军曾担任过北京军区、南京军区、沈阳军区、兰州军区、广州军区等五个大军区的司令员职务。新县籍共和国开国将军中职务最高者是开国少将李德生,他曾任过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委员会副  相似文献   

20.
在共和国开国将领中,曾有两位将军在战场上订立过作古后要埋葬在(北)平、(天)津、保(定)三角地带的生死约定。几十年后,当两位将军相继谢世时,将军的家人果然严格按照他们生前的约定办理后事,令人感慨不已。这两位将军,一位叫旷伏兆,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一位叫刘秉彦,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一)旷伏兆是江西省永新县心田村人,少年时在家学做裁缝。1929年,年仅15岁的他就参加了工会组织,先后担任文雅乡工会委员,少年先锋队支队长、县模范团大队长等职。1932年,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次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并加入红军。长征结束以后,进入中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