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俄国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在俄罗斯国家发展的各阶段被塑造成不同的历史形象.1985年以前,苏联学界以批判尼古拉二世的剥削统治为基调.戈尔巴乔夫执政后提出"填补历史空白点",由此尼古拉二世的"血腥沙皇"形象逐渐转变为遭受苏俄政权迫害的"牺牲者"形象.2000年,俄罗斯东正教会册封尼古拉二世一家为俄国圣徒.2008年,俄罗斯联...  相似文献   

2.
俄国东正教较欧美新教进入中国早122年,且在清廷禁教之后仍被允定期派团来北京及建堂传教;然而,在19世纪这一中国思想观念及社会状态剧烈变化的时期,俄国东正教在直接传教、间接传教及对中国近代化进程的影响方面却远逊于欧美新教。  相似文献   

3.
王超 《西伯利亚研究》2023,(4):69-81+120
一战期间,俄国自愿协会的数量持续增加,它们组织募捐活动,为前线士兵供应物资;建立军医院,救助受伤士兵;训练新兵,为前线补充兵源;为解决战时国家财政困难及失业问题出谋划策;致力于稳定国内物价,在支援前线、重建后方等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缓解了沙皇政府的燃眉之急。但随着俄国内危机的加深和自愿协会影响力的扩大,其活动受到沙皇政权的限制和打压。自愿协会的遭遇表明,沙皇政权统治末期的政治与社会危机已经到了无法克服的程度。  相似文献   

4.
沙俄政府的反犹政策与苏联政府对犹政策之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伴随着波兰被沙俄帝国的瓜分 ,波兰境内的大量犹太人开始成为沙俄的臣民 ,但沙俄政权带给他们的不是安宁的生活 ,而是持续不断的反犹浪潮。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的改革曾经使俄罗斯犹太人的处境有所改善 ,但随后沙俄新政权( 1 881~ 1 91 4年 )又开始采取了反犹政策。无独有偶。 1 92 4~ 1 939年的苏联政权也采取了类似的不利于犹太人的政策。本文就试图对这两个不同时期政权的对犹政策进行简要的比较分析 ,以寻求他们的异同及历史根源所在  相似文献   

5.
俄国的佛教文明历史悠久。早在1世纪,佛教就开始在中亚广泛传播;14世纪起,佛教通过蒙古传入西伯利亚;到17世纪,佛教在俄国已经打下坚实的根基,主要分布在布里亚特和卡尔梅克地区;1741年,沙皇伊丽莎白.彼得罗夫娜宣布佛教与东正教、伊斯兰教、犹太教同为俄国的官方宗教;十月革命后,在斯大林发起的反宗教运动中,佛教受到打击和迫害;1989年,戈尔巴乔夫倡导的"新思维和公开性"为佛教带来新生;苏联解体后,佛教出现了复苏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1825年12月14日起义的失败宣告了十二月党人悲剧的开始,而沙皇尼古拉一世长达30年的反动统治更是意味着作为"弑君者"的十二月党人无可逃避命运的灰暗。充满东西方矛盾和存在上下层鸿沟的俄国独特历史,又赋予这群贵族革命家们更为特殊的悲剧性。作为19世纪初俄国先进知识分子,他们勇于背负起推翻沙皇专制和封建农奴制的俄国革命的"十字架",唤醒了后继者,奠定了俄国革命运动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沙皇俄国所得税政策的实施,经历了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从1862年第一次拟定<所得税征收法案>,到1917年开始正式实施,前后历经55年的时间.其间,俄国社会各阶层针对所得税征收可行性、税率、征收对象等一系列问题展开了激烈争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使得本不充盈的国库变得捉襟见肘,这加速了俄国所得税诞生的进程,可以说俄国所得税是战争的产物.  相似文献   

8.
叶卡捷琳娜二世统治时期的俄国对外政策的重点是争夺欧洲霸权,而计划的核心是征服土耳其。对土耳其的瓜分和征服是叶卡捷琳娜二世时期俄国外交史的主要内容。俄国争霸世界的计划是在对土战争中奠基的。  相似文献   

9.
一乌克兰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占领东乌克兰的沙皇俄国与占领西乌克兰的奥匈帝国交战,乌克兰成为主要战场之一,乌克兰人受尽蹂躏与战争疾苦~①。这时,"俄罗斯和奥匈帝国的乌克兰精英已经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属于单一的民族,有权建立自己的国家并自由发展自己的语言和文化"。~②在这经济、政治和人民心理剧烈动荡的社会中,乌克兰各政党、各阶层力图结束混乱秩序、实现民族国家独立和社会革命的历程,被西方史学界称为"1917~1921年乌克兰革命"。俄国二月革命推翻沙皇政府后,沙皇俄国领土分崩离析,俄国出现了临时政府与苏维埃两政权并存的局面。在俄国境内的乌克兰地区,知识分子、社会团体成员、士  相似文献   

10.
作为欧洲封建制度基本组成部分的天主教移植到拉美后, 成为享有政治特权和巨额财富的国教。天主教会与世俗政权结成联盟, 共同维护教会和世俗政权的专制统治, 成为阻碍拉美国家现代化进程的最大障碍之一。主张社会变革的自由派与教会进行了长期而艰苦的斗争。新教的伦理道德观是塑造美利坚民族勤勉、进取和奋斗的民族特性的重要精神因素。新教各派通过宗教奋兴运动和社会变革,对美国以中产阶级为基础的社会、不断完善的民主政治和持续发展的资本主义经济提供了强有力的精神支柱。近代美国新教作为社会变革的精神动力, 与阻碍社会变革的拉美天主教形成了强烈对照。它们在教义理论和实践上的差异及其不同社会作用,是造成二者社会经济差别日益扩大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1.
东正教媒体在俄罗斯的兴起和繁荣发展既是时代的产物,同时也是俄罗斯本土化的产物。东正教媒体是东正教团体意识的再现,是认知东正教的良好渠道。俄罗斯的东正教媒体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一个拥有相当规模的完整体系,包括报纸、杂志、广播、电视、门户网站等所有纸质媒介和电子媒介。俄罗斯东正教媒体既有宗教媒体世俗化的普遍特点,又兼有俄罗斯本土化的特征,虽不是主流媒体,却是俄罗斯主流媒体最为重要的合作者。  相似文献   

12.
Russia has recently cracked down on politically active civil society, increasing regulation and undercutting foreign support. However, apolitical, service-oriented parts of civil society have not been subject to these restrictive policies. In contrast, since 2009 Russia has introduced a set of government tools to support socially oriented non-profit organisations. These tools present a framework akin to concepts of ‘third-party government’ and collaborative governance that have come to dominate Western public administration discourse.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Russian government’s divergent positions towards civil society, the nature and extent of the supportive tool kit, and its prospects.  相似文献   

13.
This article uses attitudinal data to explore Catholic and Protestant perspectives on community relations and equality since the paramilitary cease fires in 1994. Although attitudes tend to fluctuate with the ‘headline grabbing’ events of the day, the article argues that there are signs that some fundamental changes have taken place in the post cease fire period. Of particular importance in this regard is the positive response recorded by the Catholic community towards government measures to tackle disadvantage and inequality. Equally significant is the protestant response to many of these measures which is often one of ambivalence rather than derision. In so far as the data appear to challenge the ‘zero-sum’ game that traditionally underpins relations between the two communities in Northern Ireland, they provide some grounds for optimism. Yet such optimism is tempered somewhat by the seeds of discontent which are manifest within the protestant community, particularly around issues of equality in employment and cultural traditions. Despite the more positive assessment of community relations and equality in 2002, it is argued that further monitoring will be required to determine the long-term effects of policy reform on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two communities.  相似文献   

14.
鸦片战争后,随着清政府对西方列强了解的不断加深,逐渐形成一系列抵御西方列强的外交策略,其中被清政府最为看重的就是"以夷制夷",特别是在甲午战争期间,这一外交得到最全面的实践。但是,由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这一外交策略不仅没有达到"制夷"的目的,反而被俄国的远东政策所利用,沙俄利用清政府急于寻找盟友、复仇日本的心理,诱骗清政府签订《中俄密约》等一系列条约,将中国东北划进自己的势力范围,给中国带来巨大损失。  相似文献   

15.
俄国农民土地银行是沙皇政府成立的、专门向农民发放购买土地贷款的国家专业银行。它具有鲜明的等级特性,本质上是维护沙皇专制统治、剥削农民的工具。同时,农民土地银行客观上在俄国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6.
Initially the anarchists did not call for terrorism, but by the 1880s, it erupted as the result of harsh socio-economic conditions in Europe and America, regional and national traditions of social warfare and justified regicide, government repression of more peaceful and organized forms of protest and labor activity, the spellbinding examples of the Paris Commune and the assassination of Tsar Alexander II, the invention of dynamite and anarchist incitement to ‘propaganda by the deed’. These ignited chain reactions of social protest, repression and revenge. While the number of assassinated heads of state and government, and of monarchs of major countries was unprecedented, the anarchists, outside of Spain, killed relatively few people. Nonetheless, the anarchists’ desire for dramatic signs of vindication, the authorities’ and the public's fears of a vast anarchist conspiracy and the media's hunger for sensational news combined to create the mirage of a powerful terrorist movement sweeping through nations and across the world.  相似文献   

17.
任钢  许源丰 《东北亚论坛》2012,21(4):108-118
俄罗斯经济现代化的实质是实现经济发展模式从资源依赖型向创新型经济的转变。这种模式试图将技术进步和制度创新持续地纳入经济增长模型,以推动经济体获得有质量的增长。根据发展经济学和制度经济学的理论,经济发展和创新之间具有较强的互动作用。对于俄罗斯这样一个在经济转型过程中遭受重创的国家,其国家行为,尤其是制度供给对于创新型经济的发展更是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从俄罗斯当前的经济形势和国家行为的视角出发,可以勾勒出俄罗斯经济现代化的发展趋势。2011~2012年,既是俄罗斯加入世贸组织之际,也是梅普"权力交接"时期。俄罗斯经济现代化选择这样一个特殊而重要的时期对进行分析和展望将具有较好的代表性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空间是一个国家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是历史的积淀。俄罗斯"新欧亚主义"学派的代表人物、俄罗斯地缘政治学家亚历山大·杜金教授指出,空间是地缘政治学的一个基本概念,它不是数量范围,而是质量范畴。杜金进而认为,空间的结构往往决定历史的结构,首先是政治历史的结构。据此本文认为,俄罗斯空间形成与拓展的历史基础是东欧平原,俄罗斯的空间扩张始于欧洲,沙俄帝国时期的空间扩张转向远东。沙俄兴于扩张,也败于扩张。苏联时期继续进行空间扩张,俄罗斯独立后其地缘空间发生了新的变化。  相似文献   

19.
在1994年卢旺达大屠杀中,卢旺达基督教教会深深地卷入了这场血腥暴行。教堂成为主要的杀戮场之一,许多教会的神职人员甚至直接参与了对图西人的屠杀。教会之所以支持大屠杀,原因在于从历史上看教会就与国家政权保持密不可分的关系,并且种族歧视和斗争就存在于教会内部。此外,在内战和民主运动兴起的这样一个特殊历史时期,就像政府官员企图利用大屠杀作为保持权力的手段一样,教会也利用大屠杀作为打击竞争对手、应对内部民主化挑战的重要手段。卢旺达大屠杀的实例说明,推进教会民主化的斗争已经成为非洲大陆政治改革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0.
进入新世纪,在俄罗斯的外交战略中亚太地区的地位在不断上升。俄罗斯大部分国土位于亚洲,所以在利用外交手段维护国家领土安全,并为本国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创造有利外部条件的同时,提升俄罗斯在亚太地区的影响力,是俄罗斯实施亚太战略的主要目标与利益所在。目前,俄罗斯与亚太地区的合作主要体现在能源、交通运输、粮食和安全保障等领域。但由于受俄罗斯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俄罗斯参与亚太合作的矛盾心理,特别是与区域内各大国之间的关系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俄罗斯与亚太关系的发展缺乏稳固的基础,进一步发展面临制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