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13 毫秒
1.
举世瞩目的俄罗斯第9次非常人代会,3月29日在通过举行全民公决和剥夺总统部分权力的决议后降下帷幕。这次大会是在叶利钦总统于3月20日宣布在全国实行特别治理后紧急决定召开的。大会26日开幕,离上次大会闭幕日期还不到两个星期。这反映了俄罗斯高层领导之间的斗争尖锐。自从叶利钦入主克里姆林宫一年多来,俄罗斯已举行过四次人代会。每次大会,以叶利钦为首的执  相似文献   

2.
国际4月1日出席联合国人权委员会第五十二届会议的中国代表曲加在会上发言,对少数几个非政府组织在西藏问题上无理指责中国进行了驳斥。9日中国常驻维也纳代表团正式向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布利克斯递交了江泽民主席签署的中国参加《核安全公约》的批准书,从而使中国成为第18个递交该批准书的国家。29日—26日俄罗斯总统叶利钦访问我国,访问期间,中俄双方领导人举行了会谈,并签署了中俄联合声明。26日江泽民主席和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吉尔吉斯斯坦总统阿卡耶夫和塔吉克斯坦总统拉赫莫诺夫在上海签署关于在…  相似文献   

3.
《新视野》1994,(1)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召开10月18日至21日,中共中央在京召开农村工作会议。江泽民就当前深化农村改革的主要任务等5个问题发表了重要讲话。巴解组织领导人高级助手被暗杀巴解组织领导人阿拉法特的高级助手阿萨德,斯塔维10月对日上午在加沙被暗杀。中共中臾、国务院进一步部署反廉政4宇新华社10月22日播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反腐败斗争近期抓好三项工作的决定。上海杨浦大桥通车世界第一大斜拉索桥——上海杨浦大桥,10月对日正式通车。俄罗斯土地私有代俄罗斯总统叶利钦10月对日发布命令,实行土地私有化。俄罗斯的土地制度将由此发生重大变…  相似文献   

4.
国际要闻10月11日,杜斯塔姆领导的阿富汗乌兹别克民兵、马苏德领导的阿富汗政府军余部及阿富汗伊斯兰党(哈里斯派)正式结盟,共同对付阿富汗另一派别塔利班.12、13日,一度得势的塔利班军队连遭重创,战火重又逼近首都喀布尔.俄罗斯总统叶利钦17日签署命令,解除俄安全会议秘书和总统国家安全助理列别德的职务.列别德表示不会对总统的决定提出异议,并打算组建政党以便参加下次总统大选.19日,叶利钦任命雷布金为俄安全会议秘书和总统驻车臣全权代表.同时解除列别德驻车臣全权代表职务.叙利亚总统阿萨德19日与来访的法国总统希拉克举行秘密会谈,双方就如何推动陷入僵局的叙以之间的和平谈判交换了意见.叙利亚以及希拉克此次即将访问的黎巴嫩、巴勒斯坦、约旦和埃及等阿拉伯国家欢迎法国和欧洲国家在中东和平进程中发挥积极作用,但以色列明确表示反对法国和欧洲插手中东和谈.日本第四十一届众议院选举(大选)结果于21日揭晓,在众议院500个席位中,自民党获239席,以  相似文献   

5.
在人类即将步入新千年的最后一天,俄罗斯总统叶利钦给他的国民献上了一份令世界震惊的大礼——1999年12月31日莫斯科时间中午12时(北京时间当日下午5时),叶利钦宣布辞去俄罗斯总统职务,同时任命总理普京为代总统,俄罗斯政局发生重大变化。这一切,令全世界的人们把目光投向这个昔日强大,今天内外政策依然坚挺的北方大国,就让我们对俄罗斯政局的动向作一简单分析。叶利钦为什么突然辞职叶利钦辞职的直接原因是为他所信任的普京顺利接班铺路,并为他自己和他的家庭的安全寻求保证。俄总统办公厅第一副主任沙布杜拉苏洛夫称,叶辞职是叶本人独立作出的决定;杜马(议会下院)选举中支持叶利钦和普京的“统一”运动得票率仅次于俄共的结果和普京个人政治地位日益巩固是叶  相似文献   

6.
国  际10月 5日 中国、法国、俄罗斯、英国和美国五个核大国发表联合声明 ,对蒙古关于在其全境设立无核武器区的声明表示欢迎 ,并表示愿意向蒙古提供安全保证。10月 7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江泽民致电祝贺科什图尼察当选南联盟总统。10月 10日 美国总统克林顿在白宫南草坪签署了对华永久正常贸易关系法案 ,从而使这项由美国参众两院通过的法案正式成为美国法律。10月 11日  2 0 0 0年国际工程科技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10月 13日 挪威诺贝尔委员会在奥斯陆宣布 ,韩国总统金大中由于在促进朝鲜半岛和平等方面所作出的努力 ,…  相似文献   

7.
孙家坤 《世纪风采》2006,(10):39-40
1999年年底,叶利钦从俄罗斯总统宝座上退了下来。退休后的叶利钦并无闲暇。一会忙于旅游、一会忙于访友、时而光顾酒厂,偶尔也对国内事务发表评论。笔者在收集资料时,偶然发现俄罗斯前总统叶利钦几件有趣的生活片断,现与大家共飨之。  相似文献   

8.
赵龙庚 《新视野》2001,(5):60-61
普京自上台以后对俄国国家政权体制进行了改革,引起了世人的关注。普京是前总统叶利钦亲自挑选的接班人,而且自己也在叶利钦政权下长期任职。近10年来,俄罗斯在叶利钦的领导下已基本确立了民主体制,大多数人已习惯和接受新制度。这种政治背景决定了新总统普京不可能在治国思想上完全非叶利钦化,另起炉灶。普执政一年多来的事实也证明,他基本上继承了叶利钦时代留下的“民主化”遗产:社会民主改革、市场经济、总统制的政治体制、选举、新闻和言论自由等。 然而,克格勃出身的普京以其特有的敏锐眼光察觉到,十年内乱,国家深隐灾难…  相似文献   

9.
《新视野》1994,(6)
八届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召开8月24日至31日,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在京举行,会议通过仲裁法、审计法,决定组建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一届立法会。国务院召开结七次全休(扩大)会议8月26日,李鹏在中南海主持召开国务院第七次全体会议,强调下半年首要任务是抑制通货膨胀。国务总发布《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8月27日,国务院发布《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方针。江泽民主妇访问驻罗斯9月2日,应俄罗斯联邦总统叶利钦的邀请,江泽民主席抵莫斯科,开始对俄罗斯进行为期5天的国…  相似文献   

10.
1999年12月31日午后,68岁的俄罗斯总统叶利钦突然出现在电视屏幕上,宣布提前辞去总统职务。根据他同日签署的总统令,俄罗斯政府总理普京从31日12时起代行总统职务,原定今年6月4日举行的总统选举也将提前至3月26日举行。 31日下午,叶利钦把象征总统至高权力的总统链章  相似文献   

11.
俄罗斯政局真可谓瞬息万变!今年5月19日刚刚走马上任的斯捷帕申,没等坐热总理的交椅,便被叶利钦总统赶出了总理府。叶利钦8月9日的一纸命令,使斯捷帕申成了近一年半来被解职的第四位,也是任职时间最短的一位总理。 尽管俄罗斯人对叶利钦频繁更换总理已经司空见惯,对斯捷帕申的执政前景也早有不祥预感,但斯捷帕申下台速度之快,却是人们始料不及的。像多数俄罗斯人一样,斯捷帕申的母亲在得知儿子下台的消息后,不解地问他:  相似文献   

12.
国际4月11日今天中午12点30分,英国在香港也是亚洲的最后一个海军基地——香港昂船洲添马舰海军基地正式关闭。4月17日美国国家毒品控制局局长巴里·麦克卡弗里说,目前,在美国有1200万人吸食各种毒品。4月23日正在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的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和俄罗斯总统叶利钦今天在克里姆林宫举行会谈,并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关于世界多极化和建立国际新秩序的联合声明》。4月25国据新华社报道,美国和意大利的研究人员最近宣布,他们在人体第《号染色体上发现了与帕金森氏症有关的一个变异基因。科学家们一旦分离出这个基…  相似文献   

13.
1999年11月18日开幕的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伊斯坦布尔首脑会议,一开始便充满了火药味。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打乱会、义议程,在车臣问题上向俄罗斯集体发难,要求俄罗斯立即停止在车臣的军事行动。单刀赴会的俄罗斯总统叶利钦毫不示弱,对西方的无理指责进行了有力还击。双方唇枪舌剑,互不相让,爆发了一场自科索沃危机以来最严重的冲突。 早在会议开幕前,伊斯坦布尔上空就已乌云密布。美国等西方国家领导人接连发表讲话,指责俄罗斯对车臣搞  相似文献   

14.
1997年4月22日至26日,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对俄罗斯进行了国事访问。访问期间,江泽民主席与俄罗斯总统叶利钦进行了多次会谈,讨论了中俄建立和发展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所面临的问题,以及深化双边关系,关于21世纪国际新秩序等重大国际问题。会谈结束后,两国发表了《关于世界多极化和建立国际新秩序的联合声明》,阐明了双方对国际社会所承担的责任以及对重大国际问题所持的一致态度。访问期间,江泽民主席还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的领导人签署了《关于在边境地区相互裁减军事力量的协定》,使中国同这些国家间长…  相似文献   

15.
经过一个月的较量,俄罗斯杜马终于在1998年4月24日的第三次投票中,以微弱多数通过了叶利钦总统对新总理基里延科的提名,就此,总统与杜马之争最终化险为夷。人们不禁要问,面临重重经济难题的叶利钦,为何要在此时解散政府,再掀一次政坛风暴?35岁的基里延科是何许人物,怎会受到叶利钦  相似文献   

16.
张祥熙 《世纪桥》2013,(1):95-97
俄罗斯联邦自成立以来,历经叶利钦、普京和梅德韦杰夫三任联邦总统,其外交政策也经历了不断摸索、调整和完善的过程。如今,普京第三度入主克里姆林宫,这预示着俄罗斯将进入一个新的普京时期。新普京时期内俄罗斯对外政策的走势如何,无疑会引起世界的普遍关注。普京于2013年1月10日正式签署了新的《俄罗斯联邦外交政策构想》。该份文件规定了俄罗斯在新普京时期外交政策的整体框架,俄罗斯对外政策又将在继承中发展。呈现出新的趋向。  相似文献   

17.
《四川党史》2002,(4):48-48
1991年8月19日,前苏联发生了震惊世界的”8·19”事件。9月6日,苏联国务委员会无奈地宣布“承认波罗的海三国独立”从而拉开了前苏联解体的序幕。12月25日总统戈尔巴乔夫宣布辞职,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入主克里姆林宫,标志着苏联正式解体。  相似文献   

18.
1992年2月26日,即苏联解体后仅隔半年,俄罗斯激进派周报《莫斯科新闻》就称,俄罗斯出现了“新共产主义”,共产主义“幽灵再度在俄罗斯游荡”。现在又事隔两年多,俄“新共产主义运动”的现状如何呢?它的发展趋势又将怎样呢?俄罗斯“新共产主义运动”的现状1991年“8·19"事件后,苏联政局发生很大变化。8月24日戈尔巴乔夫以苏共中央、政治局和书记处没有坚决反对“政变”为由,宣布辞去苏共中央总书记职务,并要求苏共中央委员会自行解散,各共和国的共产党的地方党组织自己决定自己的前途。8月25日俄罗斯总统叶利钦以俄共(1990年6…  相似文献   

19.
3月23日,俄罗斯总统叶利钦签署命令,宣布解散以切尔诺梅尔金为总理的政府。与此同时,他还在另外的命令中,宣布解除第一副总理丘拜斯和副总理兼内务部长库利科夫的职务,任命燃料与动力部长谢尔盖·基里延科代行总理职权。这是叶利钦总统1992年以来采取的首次重大举措。这一关系到俄罗斯前途,并对俄政坛产生深远影响的惊人之举,立即在俄政界和经济界引起强烈反响;俄大众传媒和诸多分析家都把这次政府改组作为中心热门话题;各派政治力量领导人也纷纷发表谈话揣测叶利钦此举的真实意图。  相似文献   

20.
4月2日上午11时,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和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在金碧辉煌的克里姆林宫乔治大厅宣布,两国正式签署成立“主权共和国共同体”条约。叶利钦说这是“一个历史性时刻”,“具有深刻的象征意义”。卢卡申科认为这是“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两国人民将作为一个统一繁荣的大家庭而进入21世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