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说“送礼”     
时下,人们谈论最多的莫过于“送礼”这个话题了。说某人得到提拔是因为送了礼,说某人岗位得到变动是因为送了礼,说某人调到行政事业单位是因为送了礼。说现时,小孩上学要送礼,住院看病要送礼,子女安排工作要送礼,亲戚朋友之间、领导同事之间的红白喜事、人情往来都要送礼。世人热衷于送礼其动机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正礼”。俗语“千里送鹅毛,礼轻人意重”说的就是通过送礼来活跃气氛,增进友谊,融洽感情。人们把这种礼当着乐趣,礼品送得有情有意、有滋有味。另一类送的便是“歪礼”。他们把送礼商品化、庸俗化,通过送礼有意迎合…  相似文献   

2.
给老师送礼     
给老师送礼张林岚读小学的孩子说,近日班上办了个“敬师礼品展览会”。可能是社会上的送礼风刮进了学校,倒也可以看出世俗人情之一斑。就教师来说,初衷是提倡尊师重教,也有点将孩子们的奉献“公之于众”的意思;但在学生中却造成了互相攀比的空气,千方百计,出人头地...  相似文献   

3.
治山 《瞭望》1992,(27)
据报载,某省卫生厅定了两条“廉政硬措施”:一是在节日期间厅里派人轮流在宿舍区值班,拦截来自地、市、县等下属单位的送礼车,几位厅领导则亲临巡查;二是“把节日期间被发现的送礼单位登记在册”。 这办法不能说不灵。一辆辆嫌开往机关过于招摇而径奔宿舍区的送礼车被“拦”在了院门外。有的见势不妙,或调转车头就溜,或扔  相似文献   

4.
鉴于近年来公款送礼之风愈演愈烈,形式、内容、手段不断翻新升级,危害越来越大并呈显性化。于是,很多人惊呼要把公款送礼与公众深恶痛绝的公款吃喝、公费出国、公款购车这“三公”消费并列,对它的危害引起足够重视,严厉予以铲除。公款送礼至少有以下“四宗罪”:  相似文献   

5.
尽管马英九强调,“整顿是必要的,不做的话,政党政治没有希望,台湾政治也没有前途”,但面对选举送礼这一国民党的“历史共业”,如何处理是考验马英九最直接的难题,“党产”问题也仍然是国民党的“软肋”。  相似文献   

6.
拒礼的内涵     
拒礼的内涵安徽张君明“请客不到,送礼不要”,是一个干部为政廉洁的表现,但拒礼之后,不妨再深想一步:人家为什么要送礼?一般来讲,送礼者大致分被动送礼和主动送礼两种。被动送礼者大多是在个人遇到困难或面对应解决而实际没有解决的问题时,误以为无“礼”办不成事...  相似文献   

7.
年关将至,又到了一些人送礼和收礼的“黄金时刻”。此时,却也有人为退礼而苦恼。有一位为官的朋友,曾对笔者诉苦道:“退礼也不是容易的事,往往好话说尽了,你推我阻,打架似的,累得很,有时还伤了感情,得罪了人。”由此,笔者想到了年关如何“防礼”这个话题。  相似文献   

8.
时下,廉政建设正在真抓实干,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想径直走“衙门”行贿送礼,发射“糖弹”,似乎已变得不大容易了。且不说正气压邪,单是避过众目睽睽,也需要大费周折,于是行贿者另辟蹊径,转变“战略”,更多地把“糖弹”射向了“家门”。因为有些“家门”的把关者,官位不高,管事不少,一旦碰上了个“头发长、见识短”的,“糖弹”一发,即刻生效,区区“家门”自然也就成了现今行贿者的必争之地。看来,要使廉政建设收到显著效果,有必要将“家门”这道关把好、把牢。  相似文献   

9.
瞭望哨     
《瞭望》1989,(9)
某工厂有人上班干私活,领导对他提出批评,有人马上出来圆场:“如今大家都这样,不必大惊小怪”。公共汽车上有人逃票,售票员让他补票,马上有人搭腔:“如今大家都这样,何必认真?”说到有些人行贿送礼,套购、倒卖国家紧缺物资,大发横财,也有人说:“大家都这样!”说起有些掌权者以权谋私,甚至敲诈勒索、询情枉法,人们也漠然置之:“大家都这样!”  相似文献   

10.
从目前我国查办腐败案件的实际情况看,凡是腐败现象易发多发的地方,都是廉政文化建设薄弱、缺乏崇廉文化氛围的地方。在那里,不但有的干部信奉“当官不发财,请我都不来”,而且一些普通百姓也笑廉不笑贪,认为廉洁的干部“没本事”,是“傻瓜蛋”; “腐败人人有,不露是高手”,能受贿、善遮掩的贪官才是“有本事”的“聪明人”。人们把办事送礼奉为行为准则,认为  相似文献   

11.
根据新的奥运会申办程序和规则,国际奥委会评估团对各申办城市的评估报告,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最终的投票结果。因此,评估团对各申办城市的考察是一次意义重大的“中考”。 从 2月底到 4月初,国际奥委会评估团依次对北京、大阪、多伦多、伊斯坦布尔和巴黎进行考察。 在申办 2008年奥运会的程序和规则中,最引人瞩目的变化是不允许国际奥委会委员访问申办城市,也不允许申办城市走出去拜访国际奥委会委员,不准送礼。就连考察申办城市的评估团的衣食住行也是一副廉政气象:旅费由国际奥委会负担,评估团成员穿的羽绒衣、携带的旅行包也是…  相似文献   

12.
古训:“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可眼下却出现了一种得道“寡”助的怪现象。 某阀门厂大搞任人唯亲,硬是把不懂技术的外行任命为技术科长。其产品装到锅炉上,压力稍大点就漏气,因而用户纷纷退货,订单也日见稀少。怎么办?人家自有“绝招”:经集体研究,拿出几万元去送礼(其实是行贿),美其名曰“感情投资”。还真灵!这么一搞,退货的渐渐没有了,订单倒多起来。一个老—人对这种歪风邪  相似文献   

13.
李兴濂 《各界》2011,(8):3-3
晚清官场极端腐败,官场如市场,如大贿赂场,许多东西都可以买卖,许多事情非贿赂不能办成,或公开交易,明码实价或偷偷摸摸,暗地成交而且把贿赂还起了个好听的字眼,叫“敬”;过年过节和上司家里私庆时送礼叫“节寿礼;”  相似文献   

14.
﹃正统﹄不能丢湖南刘柱石一位县委书记,为带头刹住公款吃喝风,硬是强制自己戒掉抽了十几年的烟、喝了十几年的酒。有人看罢此报道,不以为然地说:“这都什么年代啦,还那么正统?”一位人事局长任职十多年,始终坚持“送礼不要,请吃不到”。有人却说:“这种人太正统...  相似文献   

15.
读了本刊第9期《时事杂谈》专栏发表的“医人病”莫忘“医己德”一文,觉得该文作者提出的医务工作者要加强职业道德修养的问题,确实是关系着人民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危的大事,无可厚非。然又有言犹未尽之感。 作者列举了现在进出医院要过的“五关”。人情关(托熟人)、安检关(复检时医院多收患者费用)、明白关(送礼)、敲诈关和鬼门关(见死者要掏钱)。这种种  相似文献   

16.
林蔚 《瞭望》2007,(10)
提出北京离奥运有多远的问题,人们一定会认为笔者脑子进水了。奥运倒计时牌早已在天安门广场上读秒,整个北京城都在抓紧修饰扮靓,市民们也在为迎接奥运学外语学微笑……的确,北京早已笼罩在奥运“临阵”前的紧张和兴奋中,奥运已“零距离”地在我们身边。然而,北京真的准备好了吗?北京离“奥运”的要求还有  相似文献   

17.
郑培民在做官、做人、做事上有着许多感人至深、催人向上、值得称道的“清醒”——“要坚守原则,不能感情用事”;“大事不糊涂,‘屁股’上要干净”;“灯红酒绿不迷眼,不义之财不伸手”;“不给别人一点送礼的由头,不让自己有半点腐败的念头”,等等。郑培民能够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和高尚情操,与他几十年如一日、持之以恒地坚守着这一个个“清醒”有很大关系。  相似文献   

18.
某地一位从劳动模范走上领导岗位的干部,最近因收受贿赂事发,被检察机关起诉。在审理这起案件时,他悔之莫及,痛哭流涕地说:“人家来送礼,觉得盛情难却,就收下了。谁知……“人们在为此人走下坡路表示婉惜,对他的贪鄙表示愤恨之余,也一针见血地指出:  相似文献   

19.
在西柏坡党的七届二中全会礼堂的前墙上挂着一个铜制的说明书,上面记录着这样一段佳话:在党的这次重要会议上,毛主席不仅发表了著名的“两个务必”的号召,而且,在毛主席的提议下, 全会还作出了“不作寿、不送礼、少敬酒、少拍掌、不以领导人的名字做地名、不把中国领导人的画像同马恩列斯并列”的决议。看着这个说明,听着讲解员的述说,不禁心绪难平,尤其是对“少拍掌”三个字,感触顿生,遐思联翩。  相似文献   

20.
咀嚼︽拜年︾徐恒足在今年的春节文艺晚会上,赵本山主演的那个《拜年》的小品很受欢迎。一对靠养鱼致富的农民夫妇,为了争取继续承包权,忍痛拿珍贵的甲鱼给乡长送礼,并低三下四地和乡长攀亲。后来听说“乡长”已换了人,就立刻翻脸;知道“乡长”已升了县长后又惶恐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