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日本地震引发的核泄漏事故使人们更多关注关于科学技术与伦理道德之间的关系问题.两者能联系在一起的桥梁是科技活动,科技活动受伦理道德评判而产生科技伦理道德问题.对科学技术及其引发的科技伦理道德问题应采取科学态度,坚持两手抓.在明确科技伦理道德责任归属的基础上,加强科技伦理道德建设,以促进、引导和规范科技发展,为科技进步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2.
民间小戏是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传承与发展的载体和工具,而伦理道德是小戏反映的核心内容,即小戏跟伦理道德之间是一种彼此统一、互相依存的关系。小戏传播着伦理道德的核心精神,伦理道德对小戏的形式、内容、传播方式也产生着影响。分析二者的关系最终目的是为了加强对小戏和伦理道德的良性互动,繁荣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3.
姜颖 《思想战线》2001,27(5):97-100
拉祜族的原始宗教与其传统的伦理道德有着密切的关系,伦理道德中的不少内容都是由原始宗教中的信仰、禁忌所构成的,伦理道德的传承和维系也大多由原始宗教中的神秘力量来控制.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今天,我们应处理好原始宗教与建设现代伦理道德的关系,改造和废除落后、腐朽的内容,弘扬和提升有益的、积极的内容.  相似文献   

4.
科技的发展需要伦理价值观的引导和道德规范的约束。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凸现了加强科技伦理道德建设的必要性。公众基本科学素养水平低下、社会伦理道德缺失、教育偏误与机制缺乏等,是我国科技伦理道德建设的现实障碍。加强科技伦理道德建设,需要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领方向,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发挥政府示范、引导作用,加强科技伦理道德教育及研究等。  相似文献   

5.
论传统伦理道德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影响和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翠兰 《前沿》2006,(3):156-159
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不仅影响着中国历朝历代人们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而且对今天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影响,我们应进行科学分析,抛弃其消极影响,发挥其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网络文化与伦理道德教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在分析了网络文化的特点及其对大学生造成的正负面影响的基础上,探讨了高校在网络时代对加强大学生伦理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实施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7.
陈旭 《传承》2011,(14):52-53,73
信息革命正在深刻地改变着人类现代社会和生活,特别是改变了人际互动的方式。网络在给人类带来进步的同时,也使人际和谐遭到了一定的破坏。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文化传统中的伦理道德,建立了以仁为人际关系的核心,以礼为人际关系的整合手段等较为完整的思想体系,这是统治中国漫长封建社会人际关系的主要指导原则和规范,其中有些积极的内容对当今网络社会人际关系的发展和调适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伦理道德的客观性基础归根结底是人们的"生产与交换的经济关系"。任何社会形态都必然是一个伦理-道德的社会体系,社会伦理法则作为制约人的社会实践的原则是伦理实质与伦理形式的对立统一。如果说伦理是客观存在的社会礼法制度,那么,道德则是对社会礼法制度的主体自觉。  相似文献   

9.
白族性别文化与农村伦理道德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志魁 《中国发展》2009,9(3):86-89
传统的“重男轻女”价值观念已经成为中国当前农村伦理道德建设的重要障碍。白族具有“重母性”的性别文化传统,并以民间妇女信仰团体为载体形成“重女不轻男”的二元伦理结构。探讨白族性别文化的结构及其功能对于深入贯彻中国男女平等的基本国策和构建新型的农村伦理道德体系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刘霞 《湖湘论坛》2003,16(5):68-69
当伦理道德作为一种社会规范约束经济生活中的人们的行为使之合乎社会舆论、风俗习惯所需要的目标时 ,此时的道德规范虽对社会行为具有普遍的制约作用 ,然而由于它尚未为个体所接受 ,因而总是表现为一种外在的律令 ,它与个体的具体行为之间往往存在着一种距离。因此 ,要使这种“外在”的规范真正起作用 ,就必须使之真正内化成个人的德性 ,使他律化为自律 ,与主体融为一体 ,才能真正实现伦理道德在节省交易费用中的作用。下面我们从个体德性的角度来研究伦理道德是如何发挥节省交易费用的作用的。一、规范伦理的局限性虽然伦理道德作为一种规…  相似文献   

11.
石文斌 《求索》2008,(9):103-104
伦理道德作为上层建筑中社会意识形态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具有阶级性、历史性,它是不断发展、与时俱进的。同时,伦理道德又是一定经济关系的产物,有什么样的社会经济形态,就会有什么样的道德观念产生。新的伦理道德观念如果能反映历史现状又有助于推动社会前进,就会成为时代精神的重要内容。所以,伦理道德的内容也绝不是一成不变的,总是为一定历史时期的统治阶级的政治利益服务的,因而是与时俱进的。新世纪新阶段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应成为广大人民的一种共同道德信念,社会主义伦理道德理应蕴涵政治文明的内涵。  相似文献   

12.
我国乡村伦理道德的历史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玉珍 《理论月刊》2010,(9):166-169
传统中国乡村是一个伦理格序维系、道德观念深厚的社会;历经中国革命洗礼后,社会主义伦理道德体系在乡村社会建立,并呈现出浓厚的理想性特色;改革开放后,中国乡村伦理道德在由理想性走向务实化进程中受到了挑战。  相似文献   

13.
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工程质量和企业效益的辩证关系,不仅有助于搞好国家建设,而且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促进建筑施工企业不断发展。一、工程质量与企业效益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百年大计、质量第一”,充分说明了质量在工程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建筑施工项目质量的优劣,不但关系到工程的适用性,而且还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安定。因为施工质量低劣,造成工程质量事故或潜伏隐患,不但不能发挥应有的效应,而且还会因质量、安全等问题影响国计民生和社会环境的安全。前几年重庆綦江虹桥垮塌事故就是最典型的事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从事生产的…  相似文献   

14.
市场经济对人们道德观念的形成有着决定和促进作用,同时,人们的伦理道德观念对市场经济的健全和完善也具有强大的反作用。道德与经济两者之间既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又相互依赖。本文从分析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出发,阐明两者之间的相互协调对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正常运行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并对如何建立一套适应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德体系,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5.
李广琼 《求索》2013,(7):98-100
在学衡派身上,透射出伦理道德与文学批评的纠缠与胶着。他们坚持道德为宗的文学批评原则,主张"义理之学"与"以理制情"。这种倾向受传统文论和新人文主义的双重影响,究其实质,所提倡的"道德"不是"文以载道"的"道",而是新人文主义所标榜的"一"。学衡派对于文学的道德标准与艺术标准的理解,反映出他们思想深处的矛盾和困惑,是一个时代关于文学批评思考的缩影。  相似文献   

16.
罗永忠 《求索》2007,(9):155-156
中华民族对伦理道德的传承高度重视。在长期发展中形成的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是国家和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对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离不开对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扬弃,应以优秀的传统道德架构为基础,提高全民族的道德水平,促进当代社会文明的进步和发展,这样才能建立起中国特色的基础坚实的现代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7.
李浓 《前沿》2005,(2):164-166
伦理道德是所有追求最大幸福与利益的人们的行为规则系统, 是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发现的。从上个世纪末开始, 我国的社会道德正发生剧烈的嬗变。21世纪的社会环境为我国伦理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和推动力。  相似文献   

18.
徐娟 《人民公安》2009,(16):7-7
以法律取代伦理道德,这既违背了立法的初衷,也将导致国家财力无法支撑伦理道德全部法律化之后所需要的执法成本。  相似文献   

19.
领导活动是人类社会长期持续发展的一种群体性社会实践机制,其根基在于伦理道德,具体表现在工具创造与使用时的价值判断,以及促成群体合作协同实现人类社会福祉最大化。在领导活动实践过程中,其伦理道德的实践逻辑表现为个体道德品质与行为的二重性、人力资本增效和中庸最优性、道德共同体建构和德法并举式治理。作为人类社会共同体权威和道德的代理人,领导者首先必须是一个道德人,进而成为好的道德代理人,以实现人类社会的长治久安。  相似文献   

20.
公民社会歧向性演变与伦理道德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昱 《前沿》2008,(11):124-126
在公民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国家化和私民化歧向性演变的原因在于人们没有认识到公民社会良性演变的价值初衷、中途保障和终极目标都是人类社会须臾不可或缺的伦理道德。在避免和缓解公民社会国家化歧向性演变和私民化歧向性演变方面,伦理道德显示出了它作为公民社会正当性存在基础和秩序性发展保障的双重价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