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很多人都知道彭真,却很少有人知道他的夫人张洁清。以她的资质、德行、智慧和美貌,张洁清原本在很多地方都可以脱颖而出的,但她却一直默默地生活在彭真身后。作为彭真的妻子,她毫无怨言。为此,彭真生前,曾对孩子们说:"你们的妈妈是个了不起的人物,她是个大学生,在工作上很有能力,是我耽误了她。"  相似文献   

2.
王建柱 《共产党人》2006,(23):52-54
很多人都知道彭真,但却很少有人知道他的夫人张洁清。以她的资质、德行、智慧和美貌,张洁清原本在很多地方都可以脱颖而出的,但她却一直默默地生活在彭真背后。彭真逝世前曾对孩子们说:“你们的妈妈是个了不起的人物!”大家闺秀成长为一名坚强的革命者张洁清1912年出生在河北省  相似文献   

3.
很多人都知道彭真,但却很少有人知道他的夫人张洁清。以她的资质、德行、智慧和美貌,张洁清原本在很多地方都可以脱颖而出的,但她却一直默默地生活在彭真背后。作为彭真的妻子,她毫无怨言。但彭真却为此而叹惋不止。1997年2月23日彭真逝世前,曾对孩子们说:“你们的妈妈是个了不起的人物,她是个大学生,在工作上很有能力,是我耽误了她。”据说,在医院的日子里,躺在病榻上的彭真一直与守护在床边的张洁清执手相对。现在,彭真逝世已经9年了,彭真的灵堂还在,家里摆满了大大小小的他和张洁清的合影,床头的挂历就一直停在他去世的那一天。张洁清依旧活在丈夫的氛围里。  相似文献   

4.
几乎所有的中国人都知道彭真,却只有很少的中国人知道他的夫人张洁清. 以她的德行、智慧和美貌,张洁清原本是在很多地方都可以脱颖而出的.但她却一直默默地生活在彭真身后.作为彭真的妻子,她毫无怨言.但彭真却为此而叹惋不止.1997年2月23日彭真逝世前,曾对孩子们说:"你们的妈妈是个了不起的人物,她是个大学生,工作很有能力,是我耽误了她."  相似文献   

5.
很多人都知道彭真,却很少有人知道他的夫人张洁清。以她的资质、德行、智慧和美貌.张洁清原本在很多地方都可以脱颖而出的.但她却一直默默地生活在彭真身后。作为彭真的妻子,她毫无怨言。为此,彭真生前,曾对孩子们说:“你们的妈妈是个了不起的人物,她是个大学生,在工作上很有能力,是我耽误了她.”  相似文献   

6.
很多人知道彭真,但很少有人知道他的夫人张洁清。以她的资质、德行、智慧和美貌,张洁清原本在很多地方都可以脱颖而出,但她却一直默默地生活在彭真的背后。作为彭真的妻子,她毫无怨言。但彭真却为此而叹惋不止。1997年2月23日彭真逝世前,曾对孩子们说:“你们的妈妈是个了不起的人物,她是个大学生,在工作上很有能力,是我耽误了她。”  相似文献   

7.
<正>2015年6月2日上午,北京八宝山大礼堂。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委员长彭真的夫人张洁清遗体告别仪式在这里举行。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送了花圈。有关单位、首都各界和众多革命后代来到告别活动现场,送别张洁清最后一程,并深切慰问张洁清的家人和亲属。张洁清,1912年出生于河北霸县,1934年毕业于北平女子师范学院英文系,1936年入党。1939年和彭真结婚。解放后,曾任彭真秘书、彭真办公室副主任,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副秘书长、顾问。彭真去世后,张洁清的家里一直保持着丈夫生前时的样子,在张洁清看  相似文献   

8.
王林育 《党史博览》2001,(5):34-36,39
彭真同志的夫人张洁清,现年86岁。在我们的再三要求下,终于打开尘封的记忆,讲述她坎坷不平凡的一生。回忆起她早年的革命经历,和彭真50年恩爱的婚姻生活,以及“文化大革命”中身陷囹圄的不幸遭遇。老人那洁净端庄的脸上,始终是一片如水般的宁静……  相似文献   

9.
1990年10月10日,88岁高龄的彭真亲自前往301医院去探望担任他的警卫员和警卫秘书50年的李志玉。病重的李志玉躺在病床上,彭真坐在床边的椅子上,一个是普通警卫员、一个是中央首长,两人久久相视,眼泪在眼眶中打转,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两人都知道这是他们的最后一面,这是生离死别。就这样,一个躺着、  相似文献   

10.
陶兰 《党史文汇》2002,(12):41-42
彭真及夫人张洁清共有四个子女:傅彦、傅锐、傅亮、傅洋,殊不知他们在延安时还收养过一位烈士遗孤。她当时还不足11岁,有着一个美丽的名字———刘朝兰。刘朝兰,是革命烈士刘以纯的独生女儿。烈士牺牲前系中共山西洪赵特委敌工部长兼宣传部长,他是1940年“十二月事变”中被阎锡山杀害的,就义时表现得十分英勇。1941年初春,天寒地冻,刘以纯生前的战友桑一伟女士带着刘朝兰,穿过敌人的重重封锁线来到晋绥边区的兴县,然后又与丈夫龚子荣一道陪小姑娘刘朝兰去见晋绥边区领导人林枫。林枫对刘朝兰说:“你爸爸牺牲得很英勇,…  相似文献   

11.
毫无疑问,一般群众大抵是喜欢党员干部有“亲切感”的。党员干部也并非都没“亲切感”,最起码很多人想有“亲切感”。那么如何才能有“亲切感”?一两句话很难讲清,但鄙人以为起码的一条就是党员干部要讲修养,作风好,人格佳。群众审视、评价一个党员干部,往往最先关注这些能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说到此,我想起梁思成与彭真的一个故事。解放初期,梁思成不认识彭真,也不了解他在党内和北京市的地位。一次会议上,有人把梁思成介绍给时任北京市长兼都市规划委员会主任的彭真。当彭真知道他是梁启超的儿子时,就对他说:“梁启超先生曾经说过,今后之…  相似文献   

12.
彭真在狱中     
潘宁 《党员特刊》2003,(1):50-51
彭真出生于山西曲沃县候马镇。由于家境贫寒,彭真六七岁就要白天下地,夜里纺线、喂牲口,在极其艰难困苦的环境中长大。虽然生活艰苦,但他知道求学的重要,羡慕那些上学的孩子。所以在农闲时,彭真也曾尽可能到私塾去听课。  相似文献   

13.
知道于保萍是全国青年标兵和农一师劳模的人很多,知道于保萍担任工会主席17年的人却为数不多。她17年的工会主席工作,其实一样造就了辉煌的业绩。  相似文献   

14.
说起罗瑞卿与郝治平,很多读者都已知道。文化大革命刚开始的时候,罗瑞卿被林彪一伙突然袭击,撤职查办,继而又与彭真、陆定一、杨尚昆一起被诬为“彭、罗、陆、杨反革命集团”。在罗瑞卿蒙冤跳楼自杀未遂之后,郝治平即与丈夫一起患难与共,相依为命,奏响了一曲可歌可泣的生死恋歌。 拱平:无尽思念只能永埋心底 在与郝治平结婚之前,罗瑞卿还曾有过一次婚姻,则不大为人所知。  相似文献   

15.
提起"两弹元勋"邓稼先,人们都知道他是著名的核物理学家,我国核武器理论研究的奠基人和开拓者,研制和发展核武器的主要组织者.然而对于他的夫人许鹿希女士,知道的人却不是很多.她是"五四运动"学生领袖、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德珩的千金,北京医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神经解剖学专家,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  相似文献   

16.
静德 《党史文汇》2002,(7):34-36
“坚持党在统一战线中的领导权”一1935年8月彭真出狱时,北平正处于一片混乱之中。由于在北平认识的人很少,彭真决定还是到天津去寻找熟人,寻找党的组织。在天津彭真先住到一个码头工人家中,后来找到原纱厂工人、共产党员左振玉和司福祥。这时,彭真从传单中知道了在天津有中华民族武装自卫会、中国人民反法西斯大同盟、救国会等组织。从内容上看,其中可能有共产党员,因此,他要左振玉设法与这些组织联络。在左振玉的联络介绍下,彭真见到了公开参加中华民族武装自卫会的朱光宇。从谈话中,彭真估计他是共产党员,但朱光宇否定,…  相似文献   

17.
《新长征》2012,(1):34-34
彭真出生在山西省曲沃县的农民家庭,虽家境贫寒,却聪明好学。1919年,16岁的彭真考入山西侯马镇曲沃县第二高等国民小学校。彭真学习刻苦,作文常被视为范文讲评。步入青年的他除努力学好功课外,还十分关心国家大事。这一年,“五四”运动爆发。同学们推选彭真为学生队长,针对当地日货泛滥的问题,彭真喊出“打倒列强”、“振兴中华”、“抵制日货”的爱国口号。  相似文献   

18.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杰出的国务活动家,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我国社会主义法制的主要奠基人,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彭真同志,于1997年4月26日在北京逝世。彭真同志长期领导、主持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工作,在这方面倾注了大量的心血,有很多重要的论述,这是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本刊谨发表彭真同志1984年3月13日在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常委会负责同志座谈会上的一次讲话,以表示我们对彭真同志的深切怀念  相似文献   

19.
2002年的北京现代史研究在平和中有稳健的进展和突出的实绩,这正符合了研究的规律。任何有价值的科学研究成果都是扎实、严谨的产物,必然经过艰苦的创造和磨砺的过程。《彭真在北京》①、《彭真市长》②、《彭真年谱》(上卷)③、《世纪对话——忆新中国法制奠基人彭真》④、《北  相似文献   

20.
一根“知道重要却没有做好”的“软肋”习惯是一种很强的力量,因为有了它,很多事情在习惯之外,就不容易做好。譬如建立“学习型报社”, 就属于此类。很多报社的领导都知道建立“学习型报社”,不断提高职工素质的重要,但是“知道重要却做不好”,成了实际工作中的一根“软肋”。有的单位有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