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传承》1996,(3)
毛泽东的遗物毛泽东身后,最有价值的两大块遗物,一是手稿,再就是他的藏书。毛泽东逝世后,他的藏书曾由两个单位保管过。1988年,经中共中央办公厅批准,改由中央档案馆保管。毛泽东的手稿在中央档案馆被作为特别重要档案单独保管,这些手稿包括眉批等在内,总量在...  相似文献   

2.
古小月,是一个近年被全国影视观众所熟知的名字,因为他和我们所敬仰的伟人——伟大领袖毛主席联系在一起。是他,为我们塑造了一个栩栩如生的伟人形象,从而赢得了广大观众的尊敬和喜爱。今年7月,由于要筹拍一部1958年毛泽东在河南的电视剧,古小月来河南体验生活。记者与省武警总队刘川平副总队长一起,陪同古小月先生走遍了毛泽东在郑州时去过的邙山、花园口、黄河迎宾馆等地。古小月很敬业,大热的天他一直穿着毛主席标志性的中山装,细心体会着主席当年的言谈举止,  相似文献   

3.
历史常常富有戏剧性。以;认 亚历山大·汉密尔顿为例,虽然他一二 也身为美国建国伟人之一,却始终 没能像别人那样做上美国总统,而 且在与其主要政治对手托马斯·杰斐 琴弋二 逊的竟争中更是输得惨不忍睹,可孰 料-历史的戏剧性就在于此-在其 过世之后,他的政治遗产,  相似文献   

4.
再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形象,特别是映现叱咤风云的伟人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历史学家、文学家们可谓煞费了苦心;而在长篇历史纪实作品中,我看颇具震撼力的莫过于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4月出版的《韶山档案》。一看到韶山这个选点,就觉出与诸多历史和文学作品不同,立刻就可闻到本土文化的浓郁芳香。生于斯、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诗词以写今人今事为主,现在见到的专咏历史人物的诗只有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9月版《毛泽东诗词集》中首次发表的四首。它们是《七绝·刘(?)》、《七绝·屈原》、《七绝·贾谊》、《七律·咏贾谊》。这些作品构成了毛泽东诗词的又一个侧面,为广大毛泽东诗词爱好者、研究者所注目。 《七绝·刘(?)》作于1958年。诗曰:  相似文献   

6.
钟迅 《政策》2000,(2):55-56
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1882-1942)四次当选为美国总统,领导他的国家闯过了30年代初的大萧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两个难关,这在美国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因而被舆论界称为美利坚的“天命伟人”之一。 比罗斯福本人更引起政治家、历史学家、经济学家兴趣的是罗斯福“新政”。  相似文献   

7.
“疾风知劲草,板落识诚臣”是周恩来总理对叶剑英元帅的高度评价。本世纪中国革命经历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三个大时期,涌现了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三大历史伟人。叶剑英的一生经历了中国革命三大历史时期,早年他追随孙中山,后又拥护毛泽东,晚年又匡护了邓小平,在革命进入危机关头,起到了推动、扭转历史局面的作用,用忠诚捍卫了革命事业。捍卫孙中山.讨伐陈炯明1920年叶剑英从云南讲武堂毕业,便决心跟随孙中山,投身于旧民主主义革命事业。1921年10月,孙中山部署军队,击败了旧桂系军阀头子陆…  相似文献   

8.
人类历史进入了新千年、新世纪 ,上世纪末被西方公众评选为千年伟人和千年最伟大的思想家的马克思和他创立的学说 ,是否会随着千年更迭、世纪交替而推移到时代的后面而成为应该送进博物馆的一块化石呢 ?凡是对当今时代的问题、历史走向和人类命运作了缜密思考 ,同时对马克思的学说作了深入研究的人 ,都会作出断然否定的回答。法国哲学家萨特说 ,马克思主义仍然是我们时代的哲学 ,它没有被超越 ,因为产生它的历史条件还没有被超越。美国经济学家、哲学和法学博士罗伯特·海尔布隆纳说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时代需要的哲学。它不仅提供了一种历史…  相似文献   

9.
一   独立、富强、民主、文明,是近代以来中国无数仁人志士为之不懈奋斗的目标。 20世纪,被中国人看作是这一理想成为现实的至为关键的时期。 20世纪的中国,在为理想而奋斗的过程中,产生了三代伟人: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在三代伟人中,毛泽东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对 20世纪的中国来说,毛泽东的这种独特的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历史造成的,是无人可以替代的。对前人来说,他完成了前人所未能完成的历史重任,找到了前人未能找到的成功之路,开始了前人从未做过的艰辛探索,使中国发生了从未有过的历史巨变。对后人来说,他的成功积…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他亲手缔造了社会主义新中国,他对中华民族的历史功绩永远不可磨灭。然而,他并非天生的伟人,而是和许多人一样,经历过青年时期思想上的追索,才成为彪炳史册的伟人。今天,我们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历史时期里,研究他青年时期的思想道路,不仅可以借此表达对他的深切怀念,而且对于我们青年确定正确的思想发展道路,无疑会有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1963年12月,毛泽东在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毛泽东诗词》中,首次发表了《七律·答友人》,当时并没有注释“友人”指谁。此后,不少人在苦苦探索:世纪伟人毛泽东的“友人”究竟是谁? 许多国内外报刊、专著刊登了一些作者根据分析、推测或误传而写的文章,报道了众多的“友人”,有的说“意指杨开慧”,有的说“可能是李淑一”,有的说“指华国锋”;乐天宇同志1982年说是“答乐天宇”,不久又说是“答乐天宇、李达、周世钊”,后又说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文化现象”透视文/王书平诚如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在《领袖们》一书中所说:“在伟大领袖人物的脚步声中,我们听到了历史的隆隆惊雷”。在毛泽东主席于1976年谢世后,中国大地至今仍震响着他那伟人脚步的久远回声,特别在东欧演变、苏联解体、国际共运走向低谷...  相似文献   

13.
王凤英 《人民公安》2011,(11):62-63
“共和国风云纪实”系列丛书,以亲历者的回忆为线索,全图文地展示了鲜为人知的共和国风云档案。真实生动再现了党和国家发展进程中波澜壮阔、惊心动魄的重要历史时刻,又以伟人毛泽东为出发点展现了一代伟人所独具的高山仰止的人格魅力和无与伦比的人际艺术.并对共和国风云变幻的风雨路程进行了全景式的描述。  相似文献   

14.
雄奇·诡奇·奇丽·浪漫主义──论毛泽东诗词与唐“三李”诗的渊源关系江建高“唐代的三李(李白、李贺、李商隐),可谓摸到了诗的色味。”①毛泽东饱读诗书,含英咀华,深受中国古典诗词薰陶,尤爱唐三李诗,这是尽人皆知的。从公开刊行的67首毛诗中,可以看出他与三...  相似文献   

15.
德国记者、《邓小平》一书的作者乌利·弗良茨说:“邓小平革新了中国。”美国前总统尼克松说:在20世纪最杰出的政治家之一邓小平的领导下,中国己挣脱了教条主义的侄格,解放了世界上占五分之一人口的巨大潜力。对此,他分析说: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其领导人观念上两个戏剧性转变的产物,这两个转变就是对西方的态度和1978年开始的邓小平改革。从这个意义上说,邓小平革新了中国整整一个时代的思维。(一)二十世纪中国的三大政治伟人──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他们所领导的伟大革命,开创了中国崭新的历史时代;而在这时代转换的过程…  相似文献   

16.
生长在新中国的我们这代人,不可否认的是读毛泽东的著作长大的,像父辈们直到老都可以一口气背出《论语》中的篇什来一样,我们也可以在花甲之年以及之后,毫不费力地背出"老三篇"来。我们的知识中最熟稔最炫彩的部分,正是对毛泽东的诗词和语录的烂熟于心。毛泽东的著作既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更是他个人作为伟人存在的精神和物质载体。在中国历史上,像毛泽东这样著作等身成为思想巨人的开国者还没有第二人。记得是上小学二、三年级的时候,学校  相似文献   

17.
王兴华 《前沿》2004,(6):26-32
作为一代伟人 ,毛泽东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做出了巨大贡献 ,立下了不朽功勋。是他带领中国人民站立起来 ,实现了人民的解放 ;是他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了民族独立 ,使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是他引导中国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奠定了坚实基础。值此毛泽东诞辰110周年之际 ,本文从历史的角度回顾、总结了毛泽东的历史功绩 ,以为纪念。  相似文献   

18.
1998年2月6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国家安全机关经过缜密侦察,破获了一起受境外组织指使,秘密窃取我国家秘密、煽动分裂国家的案件,依法拘留了犯罪嫌疑人——托合提·吐尼亚孜。 引子1998年1月18日,乌鲁木齐国际机场。庞大的波音747客机穿过厚重的云层,降落在停机坪上。在川流而下的旅客中,有一位体态微胖、西装革履的维吾尔族中年人。此人名叫托合提·吐尼亚孜。在他兴奋的神情中,更多的是警惕与恐惧。他的目光向四周搜巡一遍,见没有人跟踪,舒了一口气,缓步走出了候机厅。但托合提·吐尼亚孜万万没有想到,有一双…  相似文献   

19.
汤铭新 《友声》2006,(5):19-19
拉丁美洲、加勒比-中国友好联合会第二次会议于2006年3月9日至11日在玻利维亚中部城市科恰班巴举行。出席会议的有联合会会长、阿根廷中国文化协会会长吉列尔摩·本福特,联合会秘书长、巴西中国文化协会会长达尼洛·桑托斯,联合会副会长、巴拉圭中国友好协会会长迪奥亨内斯·奥特加·杜兰和副会长伊莎贝尔·达米安,秘鲁中国商会总经理何莲香,玻利维亚-中国工矿商会、南共市-中国商会会长希梅娜·巴里恩托斯等。在开幕式上,本福特会长汇报了联合会成立半年来工作的进展情况。桑托斯秘书长介绍了联合会的形成和发展历史。他说,我们拉美各国的…  相似文献   

20.
张代春 《湖湘论坛》2001,14(4):31-32
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是 20世纪中国站在时代前列的三位伟人,他们以卓越的理论与实践,架构起百年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三级阶梯,让中国人的强国之梦由憧憬变为现实。对比学习与研究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的经济发展战略思想,将有助于我们充分认识中国现代化道路的艰辛历程,更好地掌握未来中国现代化发展的脉搏。   一、战略目标之比较   与“欧美并驾齐驱”,是孙中山设想的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一个根本性观点。辛亥革命前,孙中山曾满怀信心地预见未来中国的经济建设必有“异常之速度”,认为“十年二十年之后,不难举西人之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