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杂交瘤技术产生的单克隆抗(McAb),具有纯度高,特异性强等优点。它是抗原分析、免疫诊断及保护性免疫等方面研究不可缺少的宝贵试剂。当前,在不同宿主和同一宿主引起不同症状的鹦鹉衣原体病病原抗原性和免疫性尚不十分清楚。借助于MoAb对鹦鹉衣原体抗原进行分析,势在必行。为此,我们将SP_2/O-Ag14骨髓瘤细胞与鹦鹉衣原体H_(23)株纯化抗原免疫的BALB/C小鼠脾细胞融合,经ELISA、IHA检测和克隆后,获得4株杂交瘤细胞。这4株所分泌的McAb对鹦鹉衣原体和沙眼衣原体抗原进行了分析,其结果令人满意,抗鹦鹉衣原体McAb株的建立,将为我国动物衣原体病的流行病学、病原学及免疫学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手段。  相似文献   

2.
动物衣原体病是由鹦鹉衣原体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传染病。早在本世纪以前,人们已观察到一种由鹦鹉传染给人的死亡率较高的肺炎,当初,人们把这种病称为“肺炎伤寒”(Pneumotyphus)。现已证实,人的鹦鹉衣原体感染不仅与鹦鹉有关,而且也涉及其它鸟类、家禽和哺乳动物。(一)哺乳动物源衣原体对人类健康的威胁迄今已发现人的哺乳动物源衣原体感染占有一定的比例,如绵羊源鹦鹉衣原体对人的感染有一些较严重的报道,包括与绵羊有关的衣原体性脑膜炎、结膜炎、肺炎和怀孕妇女的流产(Johson,1983)。  相似文献   

3.
动物衣原体病是由鹦鹉衣原体(Chlamydia psittaci)引起人和多种动物的一种传染病。病原可通过病畜禽的排泄物、分泌物及流产胎儿胎衣在动物之间和人与动物之间互相传播,有的动物还可经呼吸道、交配等而传染。 (一)羊的感染 鹦鹉衣原体的羊衣原体株可引起羊的以流产为主的多种疾病。1981年在西苏格兰一群绵羊中有156只母羊发生流产,约占11.4%,Brodie等(1983)认为是由鹦鹉衣原体引起的,流产期间和流产后的血样分析,大多数流产羊有高滴度的鹦鹉衣原体抗体。Martinov(1883)报道,在保加利亚15个地区的3808只绵羊中有1263只发生流产,补体结合试验(CF)所检流产羊中有653只是衣原体引起的,占52%,其抗体滴度为1:32~1:2048。Andreani(1983)对意大利部分省的绵、山羊流产作了流行病学调查,在7个省27群的440只绵羊中,衣原体阳性105只,占23.86%,群患病为23/27;并证明从法国进口的21只绵羊和3只山羊也患有衣原体病。Purohit等(1983)在对印度的绵、山羊衣原体性肺炎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鹦鹉衣原体(Chlamydia psittaci)不仅对有些家畜家禽具有感染性,也可感染野生禽类和其他种类野生动物。本文则对近些年禽类以外其他种类野生动物中的鹦鹉衣原体感染情况作以摘要报道。(一)跳羚(Springbok)南非一人工饲养野生跳羚的牧场,在3个月时间内,65头中的46头跳羚发生死亡,其中包括成年和幼龄跳羚,VanDer Lugt等人(1988)对此疾病的病原作了研究,证实是由鹦鹉衣原体引起的脑脊髓炎、脑膜炎、肺炎、脑心肌脉管炎等疾病引起的,他们对其  相似文献   

5.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研究者们开始从亚细胞及分子水平来研究衣原体,从而大大提高了人们对衣原体的认识。本文就近年来在衣原体研究中的进展情况作一简要介绍。 (一)单克隆抗体在衣原体抗原结构研究和诊断中的应用 1982年Stephens等建立了能分泌沙眼衣原体单克隆抗体(McAb)的杂交瘤细胞株,并结合微量免疫荧光试验证实衣原体存在着属、种、亚种和型特异性抗原。在这些抗原特性的研究中发现:属特异性抗原的化学成份为脂多糖(LPS),对热稳定,用蛋白酶K处理不能破坏其与特异性抗体的反应,而用过碘酸钠处理则能阻止这种反应。种和亚种特异性抗原成  相似文献   

6.
自发病或死亡小鸡采取心、肝、脾、肺等脏器;对呈现腹部膨大或呈现企鹅姿势的病鸡采取腹水、输卵管囊肿液和心、肝、脾等脏器。将采集的病料直接涂片,以姬姆萨染色镜检,观察到多量衣原体原生小体,接种鸡胚卵黄囊培养出衣原体。用分得的衣原体代表株,人工感染试验证明,受感染小鸡可发生与自然病例相似的临床症状。分离株经鉴定为鹦鹉衣原体。  相似文献   

7.
(一)衣原体的种类及其所致疾病 以前,根据衣原体的抗原结构、细胞浆内包涵体形态,对磺胺及D-环丝氨酸的敏感性,以及其所致疾病的不同,可分为鹦鹉热衣原体(Chlam-ydia psittaci)和沙眼衣原体(C.trachomatis)。最近Grayston等(1986)从急性呼吸道感染的病人分离到一株衣原体,命名为肺炎衣原体(C.pneumoniae)TWAR。并曾认为是鹦鹉热衣原体中的一个亚种,但后来根据原体形态特征(ChiEY.等,1987)、单克隆抗体(MAb)检测、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分析(REA)技术及DNA-DNA杂交检查结果(Campbell LA.等,1987)在1989年确定为衣原体的一个新种(Grayston JT.等,1989),这种衣原体迄今仅从人类分离到。  相似文献   

8.
羊衣原体病是由鹦鹉衣原体(Chlamydiapsittaci)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不同年龄、性别的绵羊、山羊均可感染发病。为了摸清军牧场畜群中羊衣原体病的流行情况。我们于1987~1989年,在畜禽疫病普查中,对驻甘肃、青海两省部队的羊群抽样进行了羊衣原体病的血清学检测。(一)材料与方法1.检验试剂与标准阳、阴性对照血清:均系中国农科院兰州兽医研究所提供。(1)间接血凝试验冻干抗原(致敏红细胞),批号:8803。  相似文献   

9.
羊衣原体病是由鹦鹉衣原体引起的以流产为主要症状的一种传染病。自1949年苏格兰报道以来,相继在苏联、美国、澳大利亚等20多个国家流行。我国内蒙、西藏、甘肃也有本病发生。为防治本病流行,我们于1987年对陕西省的甘泉、白水、乾县、千阳、汉中等县(市)进行了羊衣原体病血清学调查。  相似文献   

10.
1987年元月,从云南省中缅边境城镇集市上收购大绯胸鹦鹉2只、小绯胸鹦鹉和灰头鹦鹉77只,共计79只,在我园隔离饲养、检疫,第5天时发病,经临床及实验室检查,诊断为鹦鹉衣原体病。临床症状 患病鹦鹉精神沉郁,不爱活动,被毛松乱、逆立,食欲减退,消化不良,部分鹦鹉有呕吐现象,并有“咯咯”的呼吸音,数天后有死亡者。  相似文献   

11.
由鹦鹉衣原体感染引起的羊衣原体性流产(羊地方性流产),绵羊、山羊均可发病。临床表现为怀孕母羊后期流产,或产下死胎或无活力的弱羔。此病是由Stamp等于1949年首次在苏格兰发现,1950年加以描述的。之后,相继蔓延全世界,目前已引起各国的关注。据不完全统计,现已有近50个国家和地区记载了本病的发生。欧洲发病的国家 英国(大不列颠、北爱尔兰)、西班牙、瑞士、意大利、法国、荷兰、葡萄牙、希腊、奥地利、爱尔兰、联邦德国、民主德国、罗马尼亚、苏联、保加利亚、匈牙利、捷克斯  相似文献   

12.
采用差速离心、泛影葡胺不连续梯度离心方法,分离提纯鹦鹉衣原体牦牛流产株的原体和始体,结果证明,分离纯度高。用电镜对该提纯株进行了超微结构观察,首次描述了原体类核“花瓣样”结构,以及类核周围形成的一个电子透明环带现象。  相似文献   

13.
衣原体为严格的细胞内寄生微生物 ,兼有细菌和病毒两者的基本生物学特性 ,并且宿主种类广泛、病原性复杂 ,因而衣原体分类地位一直是较为棘手的问题。随着生物技术研究的深入 ,根据DNA序列差异对生物属种划分 ,似乎更为科学和合理。1 衣原体分类的历史回顾在 70年代以前 ,根据衣原体包涵体糖原与碘染色的反应性、分离株对磺胺嘧啶的敏感性 ,将衣原体属 (Chlamydia)分为沙眼衣原体 (C .trachomatis)和鹦鹉热衣原体 (C .psittaci) 2个种。1979年 ,根据某些分离株原生小体 (EB)的超微结构、DNA同源性及…  相似文献   

14.
衣原体(Chlamydia)是一种介于细菌与病毒之间,营寄生生活的微生物。它在自然界分布广泛,通常存在于节肢动物及哺乳类动物的细胞内,对人类及动物均有致病性。近年来美国、英国、苏联、澳大利亚等国均有动物感染衣原体的报道。现就收集到的资料作一综述,供参考。 病原学 衣原体(Chlamydia)在生物分类学上属立克次氏体纲(Rickettsiae)衣原体目(Chlamydiales)衣原体科(Chlamydiaceae)的一个属,根据其生化特性、毒素以及细胞壁抗原的不同,衣原体属(Chlamydia)又分为两个种,即沙眼衣原体(C.tracho-matis)和鹦鹉热衣原体(C.psittaci)。前者可以引起人的沙眼病、包涵体结膜炎、性  相似文献   

15.
衣原体是一类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分类学上属于衣原体目,衣原体科,衣原体属。属下分两个种,即沙眼衣原体和鹦鹉热衣原体。衣原体属于在自然界中分布最广的病原。它能在人、各种哺乳动物和98种以上鸟禽类引起疾病。Stamp,McEwen和Nisbeth于1949年初次在苏格兰发现绵羊的地方流行性流产。Schoop和Kauker于1956年首先从流产的胎犊的胎衣中分离出了衣原体。GeNov于1961年报道了鹦鹉热衣原体对猪的病原作用。以后世界上许多国家报道了家畜的衣原体感染。我国对家畜鹦鹉热衣原体感染的研究始于70年代。已先后在青海、内蒙、甘肃、新疆、云南等省区从羊的流产病料中分离到衣原体;在湖北从猪的流产病料中分离到衣原体。为了加强家畜衣原体病的防治工作,从1987~1990年结合畜禽疫病普查,我们对陕西省部分县、市、场的羊、牛、猪进行了衣原体感染血清学调查。  相似文献   

16.
传染性角膜结膜炎(Infectious Keratocon-juncitivitis)是以羞明、流泪、结膜炎或角膜炎为特征的眼病,是世界范围分布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本病虽不是致死性疾病,但由于其惊人的发病率和广泛的分布,直接和间接地影响着家畜的生产性能,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该病病原十分复杂。自1888年美国首次在牛群中发现本病以来,迄今为止从病畜或健康畜的眼中分离出或证实了的微生物有细菌(摩拉氏杆菌、奈瑟氏球菌、李氏杆菌、粘膜炎布兰汉氏球菌等)、寄生虫(吸吮线虫)、病毒(牛传染性角膜结膜炎病毒)、结膜炎立克次体、衣原体(鹦鹉衣原体)、霉形体(结膜炎霉形体、鼻霉形体、脲霉形体、莱氏霉形体等)。  相似文献   

17.
《新青年》2014,(5):64
新西兰科德菲什岛上的鸮鹦鹉康复中心的工作人员在一只名叫丽莎的鹦鹉的巢里,发现了5枚蛋,其中一个蛋壳破成碎片,幸运的是,壳下的薄膜还完好无损。工作人员不辞辛劳的用胶水、胶带进行修复,将蛋放进孵卵器,经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新疆马链球菌马亚种流行株的分子特性和遗传变异情况,对2017年采集的病马淋巴组织进行病原分离培养、生化鉴定和药敏试验,并对该分离菌株的SeM基因进行了PCR扩增和测序分析。同时,将该分离株与本实验室2013—2017年分离的10个分离株的SeM基因与国外分离株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表明,成功分离鉴定了马链球菌马亚种ZZM17-1株,该菌株对阿莫西林、环丙沙星、克林霉素、多西环素、庆大霉素、左氧氟沙星、四环素、磺胺甲恶唑、利福平、诺氟沙星、土霉素、头孢噻呋、磺胺嘧啶钠和恩诺沙星等14种药物敏感,对青霉素和氨苄西林表现明显的耐药。基于SeM的系统进化树表明新疆地区马链球菌马亚种分离株分别属于Ⅰ群和Ⅳ群。该结果丰富了国内马链球菌马亚种的基因数据,为本地区开展马腺疫的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山羊流产对华池县养羊业的发展危害十分严重,据调查,1981~1986年全县山羊流产105614只,平均每年流产17602只,流产率高达20%~40%。特别是1984年,全县山羊流产32404只,流产率高达44.6%,给畜牧业经济造成了巨大的损失。经流行病学调查证明本县山羊流产的主要病原是鹦鹉衣原体,还从少量病例检出了布氏杆菌病抗体(《中国兽医科技》,1990年第3期)。为了尽快预防羊流产,在基本确定病原的基础上,我们用山羊流产衣原体灭活苗和布氏杆菌弱毒苗进行了免疫试验。结果表明用衣原体灭活苗免疫的羊群流产现象基本得到控制。  相似文献   

20.
(一)鹦鹉热衣原体及其免疫生物学特性 在微生物分类学上,衣原体既不同于细菌、亦不同于病毒,独成一属。通常有DNA、RNA和完整的细胞壁,本身虽具多种酶,但不产生ATP,必须寄生于真核细胞内利用感染细胞的能量才能增殖,而且对广谱抗菌素敏感。主要抗原有外膜蛋白(MOMP)和脂多糖(LPS),由此构成不同的血清型。目前的研究表明,在鹦鹉热衣原体中至少存在两种属特异性抗原决定簇,其中一种对过碘酸物敏感,另一种对过碘酸物有抵抗力,可以用补体结合反应实验鉴别。不同鹦鹉热衣原体株的特异性抗原存在于细胞壁中,鸡胚感染试验、毒素中和试验、单克隆抗体等方法可以区别株与株之间的血清型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