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支部生活     
《实践》2020,(8)
正习近平用典天下之难持者莫如心天下之易染者莫如欲背景:2020年1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结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到,古人说:"天下之难持者莫如心,天下之易染者莫如欲。"一旦有了"心中贼",自我革命意志就会衰退,就会违背初心、忘记使命,就会突破纪律底线甚至违法犯罪。  相似文献   

2.
正南宋时期理学家朱熹在《四书或问》一书中,曾引用过北宋理学家吕希哲的一句话:"天下之难持者莫如心,天下之易染者莫如欲。"意思是说,天下最难以把持的就是人的内心,而天下最容易受到污染的是人的欲望。这句话出自北宋教育家、官员吕希哲告诫皇帝的一段话:"臣窃闻孔子曰‘操则存,  相似文献   

3.
正党员干部要认识到,组织谈话是对自己的提醒、教育、信任和帮助。不管有没有问题,都要心向组织,真诚接受和配合,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如果犯了错误,就更应该对党忠诚老实,深刻反省错误、认真汲取教训,以主动交代问题为新的起点,告别过去、卸下包袱,避免错失回头良机,深陷不可救药的境地。"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主动向组织交代问题,确实是个艰难的过程,需要迈过心头一道"坎",拆掉心中一堵"墙"。但是,入了党  相似文献   

4.
正所谓"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最可怕的腐败,正是社会价值观的腐蚀堕落。正风反腐进行到今天的地步,不仅事关政治生态净化,更是一场社会价值观的较量。正如一位中央领导同志指出的,当前"不敢腐"初见成效,接下来还要向"不能腐"和"不想腐"迈进。要实现这样的跨越,既靠制度建设,也靠思想改造。二者相互融合、相互为用,才能激发出最强劲的正能量。"文化会使局面几乎完全  相似文献   

5.
“如何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破解大党独有难题必须科学回答和解决的首要问题。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难题主要表现在守正之难、共识之难、任务之难。共产党人必须进一步突出政治历练、增强思想淬炼、养成行动自觉,在强化党的全面领导中淬炼初心使命、以党的创新理论滋养初心引领使命、在人民至上的奋斗实践中践行初心使命,同时以系统观念推动解决初心使命难题,为党在新征程上坚守初心使命提供基本遵循,并为破解大党独有难题提供着力点和突破口。  相似文献   

6.
韩非子说:“知之难,不在见人,在自己。”意思是说:“‘知人’而‘治人’容易;‘知己’而‘治己’就困难多了。” 在现实生活中,尤其是握有一定权力的干部中,往往“忧他”者甚多,“优己”者甚少。正如有的同志对公款吃  相似文献   

7.
1996年11月,宿迁市刚组建不久,原沐阳县委书记黄登仁被提拔为宿迁市副市长。就在他踌躇满志地赴任之时,心中却总掠过一片难以抹掉的阴影:沐阳有些人会不会在他离去后,抓住他的一些“把柄”而“兴风作浪”呢?知者莫如己,他的担心并不是多余的。就在他上任3个...  相似文献   

8.
明代学者吕坤,其书房题为“远美轩”。何故取此名?他解释说:“天地间之祸人者,莫如‘多’(多欲)。令人易多者,莫如‘美’(美物诱惑)。美色令人多欲,美官令人多求,美室令人多居,美田令人多置……皆祸媒也……予有一室,题之曰‘远美轩’,而匾其中曰‘冷淡’。非不爱美,惧祸之及也。夫鱼见饵不见钩,虎见羊不见阱,猩猩见酒不见人。非不见也,迷于所美,而不暇顾也。此心一冷则热闹之景不能入,一淡则艳冶之物不能动。”吕坤官至刑部侍郎,为官清廉,甘于淡泊,政绩颇佳。其“远美轩”之释,内涵丰富,见地精深,饱含人生哲理。此文成于400多年前,今天读来,仍发人深思,可  相似文献   

9.
近日,《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坚定理想信念补足精神之钙》。文章指出:"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这篇重要文章值得年轻干部认真学习,从而增强责任感、紧迫感、使命感,特别是通过学习党的历史而以史为镜、以史为鉴、以史为戒来滋养初心、检验初心、洗濯初心,以坚定的理想信念砥砺对党的赤诚忠心。  相似文献   

10.
在2022年春季中央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守住拒腐防变防线,最紧要的是守住内心,从小事小节上守起,正心明德、怀德自重,勤掸‘思想尘’、多思‘贪欲害’、常破‘心中贼’,以内无妄思保证外无妄动。”我感到,守住内心要做到四个“严守”。严守思想防线。思想是总开关。  相似文献   

11.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广大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等离退休老同志是党和人民的宝贵财富。我们要弘扬‘五老’精神,尊重‘五老’,爱护‘五老’,学习‘五老’,重视发挥‘五老’作用,推动关心下一代事业更好发展。"以秉持自我革命精神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必须通过回望历史才能找准初心、铭记初心,必须立足新时代,展望未来才能明确担当、担起使命。关心下一代工作者必须站在实现中华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上有些贪官贪得无厌,蚕食鲸吞国家资财,甚至甘冒“殃必及身”的风险。《老子》云:“罪莫大于欲,祸莫大于不知足。”老子是一个很豁达的人物,他把罪恶之源归纳为“世俗之欲”,把祸患产生归纳为贪而“不知足”。世界大文豪巴尔扎克也认为;“贪心,就好比一个套结,会把人的心越套越紧,结果把理智都封闭了。”这个比喻十分形象逼真。因此,《天下粮仓》中的二品粮道总督苗宗书要掉脑袋的时候也不得不承认:“我一生的前程毁在一个‘贪’字上了,这个‘字’真该千刀万剐。”人,生而有欲。但是,欲望一旦超过了理智、道德,超过了法…  相似文献   

13.
正我们党百年的奋斗史承载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铸就了中国共产党的伟大革命精神。这些伟大革命精神跨越时空、永不过时,是砥砺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不竭精神动力。6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时强调:"回望过往的奋斗路,  相似文献   

14.
袁浩 《奋斗》2014,(9):63-63
在工作和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一种人,他们一方面幢憬着美好的未来,另一方面却不断抱怨现实的处境,结果是借口越来越多,工作和生活也越来越糟。成功大师比尔·盖茨说:“用‘如何’的问句来取代‘为何’的问句是非常重要的。‘为何’的问句常常引起找理由、找借口、解释的可能,无益于解决问题。”如果我们今天只是抱怨以前的不如意,而不采取任何行动,留给明天的只能还是抱怨。如果你现在就下定决心,动手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你会发现,一切事情根本没有你想象的那么难。这也正是应了那句俗话:“办法总比困难多”。  相似文献   

15.
学习问题,对革命者来说,永远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人不能“生而知之”,只能“学而知之”。要有知识,除了学习再没有别的办法。今年是大比之年、大学之年,大比是为了大学。但是,如果没有正确的态度和方法,是学不好的。毛主席指出:“学习的敌人是自己满足,要认真学习一点东西,必须从不自满开始。对自己,‘学而不厌’,对人家,‘诲人不倦’我们应取这种态度。”(《毛泽东选集》,第二卷,第523页。)骄傲自满为什么是学习的敌人,为什么会使人落后?一  相似文献   

16.
为政离不开用人。我国浩繁的古代典籍中,蕴含着极其丰富的用人思想和生动的用人案例。本文拟以苦于历史案例来阐述我国古代为政者的用人之道和人际关系处理艺术。知人善用为政者不仅要用人,而区要善用人,唐太宗说:“为政之要,唯在得人,用非其才,必难致治。”清人魏源讲:“用人者,取人之长,避人之短。’局长避短,就没有不能用的人。弃长用短,就无可用之人。楚汉相争,刘邦知人善任,因而夺得天下。在洛阳南宫设宴时,刘邦让各位大臣谈自己得天下及项羽失利的原因。高起。王陵说:“陛下能与天下同利,项羽则不能。’创邦说:“这…  相似文献   

17.
贪官无孝子     
徐波 《廉政瞭望》2004,(7):18-21
包拯曾经说过:“廉者民之表也,贪者民之贼也。”——贪官即贼。既然是贼,当然就会无恶不作,无法无天,面目可憎。然而在一些人看来,这样做似乎有失厚道、有失偏颇,认为人总有两面性,贪官有坏的一面,也有好的一面;有污点,也不乏亮点。于是出现了一种“第三只眼看贪官”的现象,让我们在看到许多非常缺德的“民贼”的同时,也就有幸目睹了一批“似乎有道德”的“孝子贪官”——  相似文献   

18.
正中国共产党自诞生起就确立了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初心就是情怀,使命就是担当。在老一辈革命家聂荣臻心中,其初心使命表述为"我辈要以报国为根本,为中华民族的崛起而建功立业"和"四万万同胞之均能享安乐也"。他从青年时期就开始确立了报国救国的初心,并将救国强国作为奋斗终生的使命。从最初萌生实业救国的想法到信仰马克思主义投身革命、戎马  相似文献   

19.
《奋斗》2017,(23)
正一位领导干部在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部署会上说:"我们既要履行‘抓’和‘带’的双重职责,更要常态践行‘学’和‘做’的使命担当,在学思践悟中砥砺入党初心、彰显共产党人本色。"这话并非什么过高要求,但对领导干部学好理论可谓意义非凡。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这个根,就是  相似文献   

20.
最近赴桂林参加漓江诗会,会后游漓江时,许多人不约而同地用“风光如画”、“真象面一样美”之类词句赞美桂林山水。对此,一位诗人沉思良久,然后向我发问:“你说,为什么人们看到美的山水风光时,就会赞美说‘真象画一样!’而看到好的山水画时,又会赞美说‘画象真的一样!’这山水风光与山水画的互为比拟,包含着什么审美规律?”听了他的问话,我一时语塞。这个问题历史上也曾有不少人提出来过,但却没有人明确予以回答。譬如,南宋学者洪迈在《容斋随笔》中曾谈到:“江山登临之美,泉石赏玩之胜,世间佳境也,观者必日如画。故有‘江山如画’、‘天开图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