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 毫秒
1.
政治发展理论是当代政治学一个独立的分支学科,亨廷顿是西方政治发展研究最有影响的代表人物之一《,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是他这方面最重要的代表作,书中他特别强调政治稳定和政治秩序的意义。该书的主旨在于探讨50—60年代发展中国家普遍发生政治动乱的原因,在国际学术界引起了强烈反响。本文通过对该书的分析研究,结合学术界的评价,对其学术价值及现实意义进行了简要总结。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代法律中有许多免死条文,司法实践中也多有免死的判例,现摘要归纳如下: 一、为维护等级特权而规定的免死 (1)列入“八议”中的人犯罪多免死。“八议”的对象主要是皇亲国戚、官僚贵族。(2)主人杀死奴婢、部曲,地主殴死佃客免死。(3)赐“铁券”免死。铁券是皇帝分封功臣作诸候王时所颁发的凭证,多有免死的内容。(4)赎死罪。从实质上说,赎刑是官僚贵族、富商大户的护身符,它貌视平等,实则不平等。其结果必然导致“富者得生,贫者独死,贫富异刑而法不一。”  相似文献   

3.
陆德生 《江淮法治》2013,(10):54-55
从本质上讲,特权现象与法治秩序是背道而驰的。特权现象的存在和肆虐,必然导致国家法律秩序的失衡和废驰。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进一步加大了防治腐败的力度,深得民心。今年1月22日,他在中共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指出:"反腐倡廉建设,必须反对特权思想、特权现象。共产党员永远是劳动人民的普通一员,除了法律和政策规定范围内的个人利益和工作职权以外,所有共产党员都不得谋求  相似文献   

4.
扩大的权利与扩大的义务——数字艺术行为哲学论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字艺术是一种基于人工智能技术创生的新型艺术形态,其本质在于双重互动不确定性机制.在该机制的作用下,数字艺术行为秩序较之原子艺术行为秩序发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变化.首先,数字艺术开拓出一种人人享有的创作权和传播权,消解了原子艺术秩序中的艺术创作特权和传播特权,数字艺术创作权利的本质是一种艺术发表权.其次,通过艺术发表权,数字艺术衍生出一种原子艺术秩序没有的艺术接触权,接触权也是一种普遍的、平等的、人人共享的艺术权利.另外,数字艺术还抑制了主权者的艺术监管权力.数字艺术上述扩大的权利也相应为数字艺术主体衍生出同等数量的艺术义务.相对于原子艺术秩序中的那些义务,数字艺术义务的履行即尊重各项数字艺术权利的行使、避免生产传播有损于社会大众身心健康的艺术作品在当下人工智能社会遭遇到了巨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5.
论政治秩序     
政治秩序是任何一个政治共同体所应关注和追求的重要价值之一,自然应成为政治学研究的重要问题.本文分析了政治秩序的内涵,解析了政治秩序建立的人性基础、社会基础和物质基础,最后指出了政治秩序的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6.
<正> (一)通论非洲国家有许多是小国家和不发达国家,并且经常缺乏有效的中央政府。在这一限度内,它们作为民族国家对有关主权的各种权利和特权的公认资格(包括国际法律秩序中的成员资格在内),削弱了传统法律所理解的国家地位的概念。在国家继承问题上,  相似文献   

7.
手机短信作为信息社会一种重要的交流媒介,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平台。目前,学者对手机短信这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研究成果丰硕,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资源与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8.
中国官制的历史是中国政治制度史的基本组成部分,也是东方特有的政治文化的重要体现。官制的产生与发展以特定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为基础。以社会分裂为阶级从而产生阶级斗争为动力,以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形态为条件。由于中国立国悠久,因此中国官制的历史源远流长,绵延不绝。中国从进入阶级社会起,便实行专制的政治体制,这是古东方各国的共同特征和传统的政治秩序,只是在中国表现得尤为突出和经久不变。君主作为最高统治者是国家活动的原动力,君主为了有效地运用权力.控制国家和社会,并将其旨意付诸实施,势必通过一个权力媒介,这个权力媒介就是官。官是管理国  相似文献   

9.
张海涛 《华中电力》2021,(2):87-103
在功能分化的现代社会中,以卢曼为代表的权力媒介观和以福柯为典型的权力生产观形成了针锋相对的价值立场。在系统理论看来,权力作为政治系统“象征性的普遍化沟通媒介”,维系着功能分化的社会结构,所以权力的媒介性具有自我限制的意义。但是,福柯以权力驱逐法律运作、生产知识话语和控制性实践为例,揭示了权力的生产性对社会的全面宰制和“去分化”的倾向。为了消解权力生产性所带来的“去分化”的危险,应当将权力领域限缩于政治系统,以“去主体化”的立场和“沟通”的衔接性理解权力的运作逻辑,并通过作为结构耦合的宪法与基本权利,既实现由权力到法的符码转译,同时又确保社会子系统内部的强制性力量关系具有正当性与合法性。  相似文献   

10.
国际民商新秩序是不同于国际政治新秩序和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崭新法律概念。国际政治新秩序和国际经济新秩序是公法性质的法律秩序,而国际民商新秩序是具有私法性质的法律秩序。在当代国际关系中,国际民商关系的基础性地位日益明显,国际民商秩序作为国际民商事关系的法律反映,其重要性毋庸置疑,而国际私法则是国际民商秩序赖以建立的法律基石。国际民商新秩序概念的提出,对于国际私法的功能转换和重新定位具有方法论上的指导意义,并把国际民商关系的研究引向了微观的、实证的民商事关系领域。  相似文献   

11.
检视西方媒介权力研究——兼论布尔迪厄权力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媒介作为当今社会已被认同的“新的权力核心”渗透于生活的各个方面,媒介权力在文化研究和传播学研究领域也日益受到重视。检视西方媒介权力研究,对促进和加强我国传播学领域中相对比较薄弱的媒介权力研究有重要意义。布尔迪厄的权力理论以一种独特的视角审视现代社会,为媒介权力研究提供了一个可操作性的分析框架。将媒介置于社会权力场中考察,对媒介权力如何在传播场中以其工具性资本而占据统治性位置、媒介权力如何通过构成符号权力或符号暴力来运作并发挥其效力等问题的探讨,可以更深入地剖析和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媒介权力,反思媒介权力对社会意识形态的控制,对社会大众和个体的操纵和奴役,警惕媒介权力在人类生活中的负面作用。  相似文献   

12.
医生的权利与义务是医疗法学研究的重要问题,由于行医职业的特殊性,许多国家都对医生的权利与义务作出法律规定,使医生的权利得到法律的保护,同时也使医生的行为受到法律的约束,本文仅就医生的权利及其社会功能问题进行探讨。一、作为职业特权的医生的权利首先,医生的权利是一种职业特权,这种特权是通过行政机关的许可而获得的,行政机关对于非特定的一般公民依法负有不作为义务的特定事项,行医,在特  相似文献   

13.
1848年12月10日路易·拿破仑·波拿巴当选总统,法国政治舞台呈现三足鼎立的局面,作为其中一支政治力量的秩序党,通过与波拿巴的合作继而分裂,演绎了自身的兴衰史。本论文围绕1849年6月13日这一标志着小资产阶级的失败事件,划分了三个历史阶段浅析秩序党在法国革命史上的兴与衰。  相似文献   

14.
法律秩序是法律调整社会关系而形成的有序状态。在法律秩序形成过程中,法律关系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法律秩序是通过法律关系实现的,因此,研究法律秩序中的法律关系体系问题,既能深化法律秩序理论,又能拓宽对法律关系的认识。 一、法律关系体系的概念 法律关系是法律调整社会行为  相似文献   

15.
苏颖 《研究生法学》2009,24(5):144-149
政治权力、商业权力、媒介权力、受众权力共同构建了政治传播系统,这个系统构建的过程也是权力的相互解构的过程。网络政治传播系统相对于传统政治传播系统,具有权力解构的加剧、权力杠杆的受众倾斜、系统边界的全球扩展等特征。这种新权力关系为民主政治的运行提供了乌托邦似的公共对话领域;同时隐含着受众权力的极权倾向。网络秩序的构建在于建立网络共和国,即实现制度保障下的公共领域里的权力分化与自主。  相似文献   

16.
仇静静 《法制与社会》2010,(12):160-161
权力作为专门的交往媒介,在社会系统分化的某些领域发挥重要的功能,尤其是在政治领域中作为专门的媒介与特殊的问题结合在一起。权力作为一种存在,它制定交往的规则和程序,降低社会系统和环境的复杂性,使社会秩序得以可能。本文主要就权力作为交往媒介是如何形成及其如何降低环境复杂性使社会秩序得以可能等方面做了简要陈述。  相似文献   

17.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快速发展.外资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分别在华设立分行及办事处。金融票证在作为金融活动的媒介被广泛使用的同时,也为犯罪分子所利用,严重破坏了我国的金融管理秩序。因此,如何区分新类型的金融犯罪,分清此罪与彼罪的界限,显得尤为重要。本文试图通过对一起案例的分析,解读伪造、变造金融票证罪。骗取票据承兑罪的法律适用。  相似文献   

18.
由于我国对新闻记者的采访权和舆论监督权在法律上无明确规定,采访权和舆论监督权是由《宪法》所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推断、引申而来,这种推断、引申不可避免地带有不确定性与模糊性;媒介现有传播机制的弊端,使新闻采访权和舆论监督权变异为特权,新闻与广告不分,新闻采编活动与广告经营活动不分,新闻职业道德失范的情况出现了加重的趋势。正是在这种不良的媒介生态环境下,兰成长成为了牺牲品,兰成长之死是一场悲剧。  相似文献   

19.
对于由公众意见主导形成的强大舆论场,是否会对轰动案件中的司法自洽性产生影响,以及这种影响是怎样实现的,其实很难仅凭感性认识得出具有说服力的结论。通过模拟实验的方法,有助于明悉舆论、政治与司法三者之间的内在关系,把握从民意导向到个案决策的动力机制。以尘埃落定的李昌奎案为研究范本,公众舆情与司法决策被分别设定成自变量和因变量,且后者又被细化为实体和程序两个维度。经过对案情事实的模拟还原,作为参与主体的法官重新做出了裁判。最终,民意舆论与程序裁决之间的变量关系得以确认,但需经由政治权力的媒介作用,才能产生影响既判力的效果。司法改革的切入点只有从此关系中挖掘,才能真正实现舆论、政治与司法三者之间的必要平衡。  相似文献   

20.
再议宪政     
18世纪晚期以来,民主一直是人类政治生活的主题,民主化进程成了社会进步的主要评判标准,然而,实现了民主并不能保证没有了政治迫害,现实的民主远没有实现人类赋予它的使命。民主不能使任何个人的利益都得到切实的实现和保障。为了切实的保障个体的权利和利益,人类在反对一切特权民主的同时不得不对民主本身(民主本身也是一种特权,多数人的特权)加以限制,这就是宪政。那么宪政的真正涵义是什么?宪政的基本精神是什么?它与宪法到底是什么样的关系?宪政与民主到底是什么样的关系?本文将就这几个问题作出初步的回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