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吕斌 《侨园》2005,(5):40-41
" 闪婚 " ,顾名思义,就是 " 闪电般地结婚 " .在中国, " 闪婚 " 已经成为使用频率非常高的一个词.你若在著名的搜索网站 GOOGLE 上打出这个关键词,它只用 0.03 秒就搜索出 17600 项查询结果.闪婚的 " 模范 " 在中国的名人中莫过于曾为湖南卫视著名节目主持人的"快嘴"李湘和恒信钻石机构执行总裁、名副其实的 " 钻石王老五 " 李厚霖了,他们从相识到订婚,只用了一个月零三天.在平民百姓中更有甚者,上海一对男女从相识到领取结婚证只用了 13 个小时.闪婚一族的宣言是: 2秒钟可以爱上一个人, 2分钟可以谈一场恋爱, 2小时可以确定终身伴侣.闪婚是不是一种时尚?有没有影响到留学海外的 " 海生代 " ?笔者在走访中发现,在 " 海族 " 里也不乏其人.  相似文献   

2.
新冠疫情暴发后,青年群体与老年群体"戴口罩"的行为差异及由此引发的家庭内部争论直至社会争论引起广泛讨论。青年群体的"丧"呈现出一种强烈而真正的个体行动力,进而整合成一股社会发展的推动力。老年群体的"养生"一方面体现了对生命价值的深刻关怀;另一方面则是表达"认命",让年轻一代难以认同的偏执甚至麻木和行为上的不作为。二者都是个体基于自身生活处境所形成的一种生活经验,进而形成一种稳定的生活方式的延续。  相似文献   

3.
"闪婚"即"闪电式结婚"。从认识到结婚时间相当短,有的只认识一天就结婚的,有的大概不到3个月都算是闪婚,多发生在时下青年男女身上。如今",闪婚现象"在农村外出务工人员中越来越普遍。农民工"闪婚"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他们根在农村,却生活在城市,城市给他们带来的除了工作和工资外,还有观念的重组和价值的冲击,为了满足生理和心理的需求而在工作这个环境中选择闪婚。另一种是过年回家突击结婚。现在农村出现的庞大的"闪婚"群体,不论从现象还是事实上看都印上了思想观念转变的烙印。主要论述的是农民工过年回家"闪婚"的现象,对农民工"闪婚"的社会后果和危害进行剖析,并提出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4.
任晓蕙 《理论导刊》2005,(11):68-69
西部资源丰富既是优势,也包含着劣势.西部发展既要依托资源优势,又要尽量减少资源型产业带来的弊端.资源以及对资源的节约,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将成为我国发展的一个"悖论".如何破解这样的"悖论",是西部发展面临的一大课题.  相似文献   

5.
"诺思悖论"的存在条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诺思悖论"存在的前提条件是(1)国家税收好象是统治者的私有财产;(2)国家似乎没有什么制度措施或其他措施来制约统治者对租金的贪婪追求.总之,这个国家似乎是统治者的私有物,以至于统治者可以在租金最大化和税收最大化之间进行选择,并且常常选择了租金最大化.满足上述条件的国家只能是专制国家.自由主义民主国家(以下简称民主国家),不存在严格意义上的"诺思悖论".  相似文献   

6.
"以人为本"社会发展观的实践论逻辑是从抽象个体的价值实践活动开始的,社会"个体"在价值行动中面临着"价值悖论"的困境,即价值确立的二元性与价值实现的悖反。"价值悖论"是现代人的价值实践活动的逻辑前提,其根源在于"人的异化""人的悖论";同时,也只有在"人本论"的社会发展中才能根本克服这一"悖论"。这样就形成一个社会历史领域中的逻辑上升,价值悖论在"人本论"中克服的逻辑结论,为历史的具体的"以人为本"价值实践活动提供了认识论前提。这就是"以人为本"社会发展观的实践—认识论在自我克服中的逻辑上升。  相似文献   

7.
同胞关系是个体人生成长过程中最为持久的陪伴关系。延续"代沟"的理论视角,以"隔阂—亲密"的对应维度审视教育成长过程中的同胞关系,试图揭示家庭内部手足之情的发展特征及其影响机制。基于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在校生问卷调查和自传日记研究发现,同胞关系具有血缘先赋性和交往互动性。在不同教育阶段中,同胞关系状态主体趋于亲密,但"同胞隔阂"始终相伴;同胞关系呈现出"稳中有变"的互动需求,主要表现在成长过程中同胞间的生活互助、心理归属在增长,个体独立意识递增导致同胞情感纽带在减弱;被调查者的受教育阶段、家庭结构、家庭经济条件、家庭亲子关系环境对家庭同胞关系具有显著性正向作用。  相似文献   

8.
"80后"青年辅导员是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中的新鲜血液,承担着大学生的日常管理、思想教育、素质教育、就业指导等与大学生成长、成才息息相关的工作.而他们所面对的是备受争议的"90后"大学生,在分析"90后"大学生的群体特征的基础上,刚刚踏上工作岗位的"80后"辅导员应针对该学生群体特征对辅导员的角色进行重新梳理和定位.  相似文献   

9.
关于工业化与市场化的"双重转型"对城市资源分配规则作用的一个经典命题是:工业化与市场化进程是一个扩大自致能力以及减弱先赋因素对个体资源获得影响的过程。基于中国城市青年户住房产权获得的分析,结果发现:"双重转型"确实强化了青年自致能力与住房产权获得之间的关系,有较高教育文凭及专业技能的青年更可能拥有住房产权;"双重转型"减弱了制度层面先赋因素但却强化了家庭层面先赋因素对青年住房产权获得的影响,"80后"比"80前"青年因独生子女家庭结构这种家庭先赋因素更可能有优势地获得住房,但不可能因单位这种制度性先赋因素而更有优势地获得住房。自致能力与先赋因素对资源获得的影响力在"双重转型"背景下并不会呈现此消彼长的局面,在某些条件下反而可能同时强化。  相似文献   

10.
《学理论》2016,(5)
马克思恩格斯主张婚姻要以爱情为基础,并且肯定婚姻的本质是一种伦理关系,同时主张离婚自由,但是反对轻率任性的离婚,如果婚姻已经死亡不得不离婚则务必做到最低伤害原则。我国80后的实用主义婚姻观、离婚率偏高、闪婚闪离婚姻稳定性低、极端婚姻悲剧增多呈现出反传统、反理性的后现代特征。离婚是婚姻的安全阀,但需审慎用之。  相似文献   

11.
"经济人"是一种特定社会文化的产物,是经济生活在历史文化中的生动体现.市场经济的运转和发展需要良好的文化基础,"经济人"的行为需要文化环境和制度关系的支撑.本文以温州的历史文化与其经济发展为研究对象.对"经济人"的行为与文化环境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12.
"塔克-伍德命题"引发了人们对"资本剥削劳动是否不正义"的争论,揭开了马克思政治哲学的研究序幕。在这场争论中,分析马克思主义内部形成了以"现实唯物主义"为标准认为马克思反对"资本剥削劳动不正义"的"反对派"和以政治哲学的最高价值为标准认为马克思赞同"资本剥削劳动不正义"的"赞同派",从而产生了所谓的"马克思正义悖论"。"马克思正义悖论"的实质是分析马克思主义在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上对马克思政治哲学的二分,是抛弃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辩证思维造成对马克思政治哲学事实描述和价值判断的割裂。解蔽"马克思正义悖论",重构马克思政治哲学,需要回到马克思理论的自身逻辑,在内容、方法和本质上还原马克思政治哲学的原貌。  相似文献   

13.
张阿凤 《学理论》2013,(18):78-79
家庭是个体社会化的外部条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社会化最初的场所。家庭不但影响个体的观念和行为模式的形成,而且使个体获得最基本的生活技能,它是个体社会化的最直接的模式。家庭对于个体社会化的重要作用使得研究家庭对于个体社会化的影响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以"狼爸"、"虎妈"的案例分析为依据,来探讨家庭教养方式在个体社会化中的作用和影响。文章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通过案例分析来发现案例中存在的问题;第二部分分析案例中的问题;第三部分通过分析提出问题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4.
原桂珠 《侨园》2009,(2):11
2008年中共辽宁省委开展"党员干部走进千家万户"实践活动以来,辽宁省外事(侨务)办公室的88名党员干部在办党组的带领下,带着深厚的感情,深入帮扶对象家庭,了解困难,密切与人民群众的血肉关系,真心实意的帮助他们解决面临的实际困难.……  相似文献   

15.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江泽民同志站在落实“三个代表”要求的战略高度,从作风建设在党和国家战略全局中的重要地位出发指出:党的作风,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命。这个论断把党风建设同党员形象建设联系起来,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党的整体形象是由一个个共产党员的个体形象体现出来的,也就是说,共产党员的形象决定整个党的形象。党是具体的,不是抽象的,党的形象由千百万个共产党员具体形象汇集而成,不存在一个脱离了广大共产党员形象的抽象的党的形象。每一个时期党的形象取决于这一时期广大共产党员的形象,…  相似文献   

16.
知识与观念成为意识形态后出现真实与虚假、自由与奴役、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矛盾,形成"意识形态悖论"。这是人类认识局限性的表现,也是维系社会再生产与特定权力结构的结果。意识形态提供了政治合法性的基础,意识形态悖论也会导致合法性危机,从深层瓦解社会的基础,成为思想和文化创新的障碍。克服意识形态悖论需要推动创造性转型,这意味着重新认识国家、社会与公民的关系,平衡真理与权力的关系,在批判与解放立场上推动思想创新,在体制改革中构建新型的思想文化世界。  相似文献   

17.
家庭功能与大学生社会化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家庭功能与大学生社会化的研究易法建一、问题的提出家庭对其成员具有教化、发展的功能,这种功能的正常与否,直接关系到个体社会化的方向、性质、进程和速度。一个家庭对成员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家庭功能上。家庭功能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家庭的组织功能、家庭的协调功能和...  相似文献   

18.
从哲学视角看,客观理性向主观理性转换是现代性兴起的内在根据,然而主观理性使个体"实体化"为主—客单向的"独白式主体",导致个体对立以及共同性瓦解。关系理性是走出这一困境、通往人类新型理性的形态。"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关系理性自觉的当代表现,它以主体间关系为根据和出发点,实现了对主观理性和客观理性的双重超越。在"关系理性"照耀下实现人的解放的具体路径体现在:一方面,变"唯我性"的孤立主体为"利他性"的交互性主体,消融个体间冲突;另一方面,在新的维度上重塑人类共同感和生活世界统一性,化解个体与类的矛盾。  相似文献   

19.
粤晚 《侨园》2009,(2):39
金融海啸之下,不少家庭资产缩水.平价留学成了"危机"下留学家庭的新宠儿.……  相似文献   

20.
陈鹤琴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教育家、儿童心理学家和儿童教育学家,他的"活教育"理论,对当今家庭音乐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试图探讨如何通过掌握儿童的心理特点更好地实施家庭音乐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