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为什么说红军长征是"3+1"的长征?整个红军的长征是"3+1"的长征,即红一(中央红军)、二(最初称红二、六军团)、四方面军的长征,再加红二十五军的长征。红军长征开始的时间,以1934年10月中央红军离开中央苏区算起;长征结束以三大主力红军(红二十五军于1935年11月并入红一方面军系列)于1936年10月在甘肃会宁和今属宁夏的将台堡会师为标志。红军长征历时两个寒暑,纵横14个省,进行了600多次重要战役战斗,渡过了近百条江河,越过了约40座高山险峰,经过了十多个少数民族地区。其历时之久,规模之大,行程之远,沿途自  相似文献   

2.
正苦劝不退,一心跟着红军走1934年11月16日,中共鄂豫皖省委和红二十五军近3000名指战员,高举"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队"的旗帜,告别了大别山区的河南罗山县何家冲,开始长征。在这支浩浩荡荡的红军队伍里,有7名女战士显得格外惹眼,她们就是被称为"七仙女"的红军医院女看护周东屏、戴觉敏、余国清、田喜兰、曾纪兰、张桂香、曹宗楷。当时,红二十五军在程子华、  相似文献   

3.
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队伍中,活跃着一支以"儿童军"著称的队伍——红二十五军,这是长征队伍中最年轻、也是最先到达陕北的红军队伍。在中国革命的历史上,曾经有着两支红二十五军。原红二十五军主力在1932年10月随红四方面军撤出鄂豫皖根据地后,根据中共鄂豫皖省委的指示,由"那些在1932年随红四方面军  相似文献   

4.
有人说,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是人类20世纪的一部悲壮的“英雄交响曲”。如果将这部“英雄交响曲”分为几个乐章的话,那么人民群众对红军长征的支援也是其中一段不朽的乐章。 从1934年10月到1936年10月,整整两年的时间里,红一、二、四方面军及红二十五军在极端险恶的条件下,艰苦转战,长途跋涉,纵横十几  相似文献   

5.
张国华  高嵩 《党史纵览》2006,(11):10-12
活着是红军的人,死是红军的鬼,"七仙女"从容踏上长征路 1934年11月16日,中共鄂豫皖省委和红二十五军近3000名指战员,高举"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队"的旗帜,告别了大别山区的河南罗山县何家冲,开始了长征.在这支浩浩荡荡的红军队伍里,有7名女战士显得格外惹眼,她们就是被称为"七仙女"的红军医院女看护:周东屏、戴觉敏、余国清、田喜兰、曾纪兰、张桂香、曹宗楷.  相似文献   

6.
台运行 《党史纵览》2006,(10):38-42
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五军,1931年建立于金寨县麻埠镇。1932年10月,其七十三、七十四师随红四方面军转移。11月,中共鄂豫皖省委以其留下的七十五师和皖西部分红军为基础,重建了红二十五军,坚持鄂豫皖苏区斗争。1934年1月,奉中革军委副主席周恩来之命,开始长征。她是皖西人民子弟兵,是长征队伍中最先到达陕北的一支工农红军。长征途中,约3000人的红二十五军,穿越中原,摆脱了30多个团敌人的围追堵截,不仅没有减员,到陕北时,部队还增加了800多人。更为可贵的是:在全国各革命根据地大部分损失的情况下,红二十五军在鄂豫陕边区播下了革命的种子,创…  相似文献   

7.
<正>刘华清上将与宁夏人民有着割舍不断的情结。建国前,红军长征、西征时,他曾两次来宁夏;建国后,应邀两次为宁夏的革命纪念活动赠墨题词。一、早期两次到宁夏(一)长征翻过六盘山红军长征时,刘华清曾先后任红二十五军政治部组织、宣传、文印科科长。1935年8月15日,在政委吴焕先、军长程子华率领下,红二十五军先  相似文献   

8.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英雄壮举。整整两年中,广大红军指战员在极期艰苦的情况下长途跋涉,摆脱了国民党几十万追兵的围追堵截,征服了无数艰难险阻,纵横14个省,行程二万五千里,胜利完成了战略转移,给我们留下了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从1935年8月到1936年10月,红二十五军,红一、二、四方面军先后经过宁夏这片热土,谱写了中国革命史上极其光辉灿烂的诗篇。今年是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本刊从本期特辟专栏,连续刊发红军长征在宁夏的故事,让“长征精神”激励我们开拓进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相似文献   

9.
据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资料丛书编审委员会所编《红军长征(综述·大事记·表册)》一书提供的名单,长征期间牺牲的红军官兵当中,营以上干部约为430人左右。另据军史研究专家统计,长征中牺牲的师职干部约有80多人,包括红三军团第四师师长洪超、红五军团第三十四师师长陈树湘、红三军团第六师师长曹德清、红四方面军第十师师长余永寿等;在战斗中牺牲的军职干部有红三军团参谋长邓萍、红二十五军政委吴焕先、红五军副军长罗南辉等人。(于晓明)长征中牺牲的师以上干部有八十多名@于晓明  相似文献   

10.
庞国翔  庞滔滔 《湘潮》2010,(12):48-48
吴焕先是红军长征途中牺牲的一名高级将领,曾任红二十五军军长、政治委员等职。他在甘肃四坡村的牺牲,是红二十五军的一个重大损失。为此,红二十五军干部王诚汉特作《鹊踏枝·哭吴焕先》一词:中原大山男儿烈,  相似文献   

11.
张明 《共产党人》2009,(22):52-53
1935年8月到1936年10月,西吉县境内有过多次红军长征部队经过或会师的历史:1935年8月15日,红二十五军向陕北转移途中,由军长程子华、政委吴焕先、副军长徐海东率领的3000多名红军将士,从甘肃省静宁县进入西吉县兴隆镇的单家集。1935年10月5日,毛泽东、张闻天、王稼祥、博古等中央领导率领红一方面军(中央红军)一纵队,由甘肃静宁县、西吉县的玉桥乡一线,进驻了单家集,拜访了单南清真寺的阿訇,讲述了红军政策,并住宿一夜,于6日晨6时出发,向六盘山进发。  相似文献   

12.
《实践》2016,(10)
正参加长征的红军共有四路,分别是:红一方面军,即中央红军,这是长征中最重要、也是影响最大的一路,红二十五军,红四方面军和红二、红六军团(红二方面军)。长征期间,四路红军共进行各种战役战斗600余次,其中师以上规模120多次。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红军凭着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无坚不摧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谱写了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迹。这里,选取四路红军的几个典型战役战斗,从中可窥一斑而知全豹。  相似文献   

13.
林木 《党史博览》2006,(10):28-29
在中国工农红军的战史上,曾有四支红军队伍进行了长征,即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和红二十五军。其中,最早到达陕北的是红二十五军。1934年10月,红一方面军从江西出发,在历时一年的艰苦转战中,长驱二万五千里,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吴起镇,与红十五军团胜利会师。途中,曾与红四方面军在四川懋功会师。1934年11月,红二十五军从河南罗山县出发,历时10个月,转战近万里,于1935年9月到达陕北延川县永坪镇,与陕甘红军会师,并组成红十五军团。1935年11月,红二、红六军团从湖南桑植出发,开始长征。1936年7月,与红四方面军会师于四川甘孜。…  相似文献   

14.
红军三战三捷, 陕军三个警备旅惨遭失败 长征中,红二十五军由豫南经豫西进入陕南后,在三要司、蔡玉窑、文公岭战斗中,曾给杨虎城部第十七路军四十二师一二六旅以连续打击,歼其4个多营。1935年,红军在创建鄂豫陕革命根据地期间,继而又在石塔寺、九间房、袁家沟口战斗中,对陕军警备第二旅、第三旅、第一旅给以沉重打击,一名旅长负伤后潜逃,两名旅长被红军俘虏。时任第十七路军总指挥兼西安绥靖公署主任的杨虎城将军,对此一直耿耿于怀,念念不忘他的3个警备旅…… 这3次战况简略如下: 石塔寺战斗。1935年3月初,红二十五军为配合红四方面军发动的陕南战役,由湖北郧西挥师西进,途  相似文献   

15.
正提起长征,人们往往注重的只是红军"三大主力"(红一、二、四方面军)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其实,除此之外,还有一支非常特殊的长征队伍,那就是诞生于安徽金寨的红二十五军。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五军,1931年建立于金寨县麻埠镇,原属红四方面军编制。1932年10月,其七十三、七十四师随红四方面军向川陕转移。11月,中共鄂豫皖省委以其留下的七十五师和皖西部分红军为基础,重建了红二十五军。蒋介石闻讯后集中重兵对鄂豫皖苏区进行连续的"清乡"  相似文献   

16.
一1934年冬,位于大别山区的红二十五军,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决定进行北上抗日的远距离战略转移。这年11月16日,红二十五军2900余名将士,高举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队的旗帜,由罗山县何家冲开始长征西进,准备在桐柏山区或合适的地区建立新的抗日根据地。11月19日拂晓,红二十五军西征进入桐柏山区的月河、金桥一带。中共鄂豫边工委书记(后改任鄂豫边省委书记)张星江获悉后,随即通知桐柏山有关地下党组织,找可靠群众为西征北上抗日的红军沿途领路,以利克服长征红军人地陌生的困难。同时,利用红军北上抗日雄壮声威,打击震慑桐柏山区的国…  相似文献   

17.
正中央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石仲泉在《北京日报》撰文指出,关于红军长征的里程,过去比较多的是讲二万五千里,但这并不是所有红军长征的总里程。据军史资料统计,除了中央红军的长征外,红二方面军的长征历时11个月,转战8省,行程2万余里。红四方面军的长征历时19个月,转战6省,有的还三过雪山草地,行程1万多里。红二十五军的长征历时10个  相似文献   

18.
党史书介     
一部研究红军长征史的学术新著盖军党史书介在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60周年之际,刘晶芳、李东朗主编的《长征全史》,由江西教育出版社于1996年10月出版。纵览全书,有以下的特点:一、结构新颖,内容比较全面又有重点。作者在研究第一手资料,并吸收学术界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分析、概括,简明扼要地描写出红军长征由挫折走向胜利的全貌。既以主要篇幅论述中共中央及其率领下的红一方面军长征的历程和对红军长征夺得胜利的关键作用,又以一定的篇幅论述红四方面军、红二方面军、红二十五军的长征,对红一方面军长征胜利在战…  相似文献   

19.
正这些年,我"走走党史",首先断断续续地走完了中央红军、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的长征路,同时也走了红二十五军的部分长征路。这里,根据我"走走党史——长征行"的体验,谈谈对红军长征若干问题的一些看法。一、红军长征的基本内涵红军长征早已成为历史。但对它的研究仍然是个常研常新的课题。在走长征路的过程中,我萌生一个疑问:红军长征的基本内涵是什么?怎样才能全面  相似文献   

20.
正回顾80年前的长征,红军"三大主力"尤其是中央红军长征的故事脍炙人口,震魂摄魄。其实,参加长征的不仅有红军的三大主力,还有一支从鄂豫皖大别山里走出的"童子军"。他们的长征故事不仅传奇感人,而且意义非凡。更令后人啧啧称道的是,他们在关键时刻配合和策应了中央红军的长征,为中国革命立下了大功。这支"童子军"就是著名的红二十五军!"童子军"长征的不朽功绩1935年7月,红二十五军得到中央红军北上的消息,主动调整运动方向,西征北上,牵制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