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构成条件是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得以产生的前提,刑事诉讼的存在是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程序性条件。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提出附带民事诉讼必须具备三个实质性条件:一是被告人的行为被指控为犯罪行为,二是民事损害的存在,三是民事损害的结果与被指控的犯罪行为之间有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2.
在国外,民事诉讼要件理论有相对完整的理论构架,然而我国学者则研究甚少,甚至是还处在概念不清的混乱阶段。阐释清楚民事诉讼要件的概念和其研究价值至关重要。考察大陆法系代表国家德国、日本和英美法系代表国家美国的诉讼要件理论大有裨益,因此通过比较法的研究,希望能够对我国民事诉讼要件理论的构建以及相关制度的修改和完善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3.
构成要件理论,是指关于犯罪是符合构成要件的违法、有责的行为的理论。目前大陆法系关于构成要件理论的学说主要有行为构成要件说、违法类型说、违法有责类型说等多种学说,不过这些学说均有一定的缺陷。故意和过失应当既属于构成要件的要素,也属于有责性的要素,它们本质上仍然属于责任的范畴。  相似文献   

4.
在大陆法系犯罪论体系的发展历史中,麦耶的构成要件理论地位十分特殊。一方面他继承了贝林(Beling)开创的构成要件理论,认为构成要件与违法性是相互分离的两个评价层面;另一方面他又超越了贝林的理论,认为在构成要件中存在规范的构成要件和主观的违法要素,因此构成要件是违法性的认识根据。由此可见,麦耶的理论是古典犯罪论体系与新古典犯罪论体系之间的过渡,他既完善了贝林的构成要件理论,又为梅兹格(Mezger)的构成要件理论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我国《合同法》第73条是关于代位权的规定,尽管该条及相关司法解释对我国代位权的构成要件和法律效果有详细规定,但在司法实践中仍存在一定问题。通过比较大陆法系其他国家的立法及理论研究成果,对代位权构成要件及法律效果的解释问题进行整理归纳,以完善我国的代位权制度。  相似文献   

6.
诉讼要件是大陆法系民事诉讼的重要理论,具备独特的功能与意义,主要包括诉讼要件构成、审查方式、裁判方式等。我国民事诉讼立法、实践中缺乏统一、完整的诉讼要件规定,造成了起诉高阶化、审裁分离、缺乏应对诉讼要件变化的制度等顽疾。应以诉讼要件理论为指导,对民事诉讼进行系统的改造,包括植入诉讼阶段模式,降低起诉门槛,增加上诉与再审中合法性的审查等。  相似文献   

7.
论附带民事诉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附带民事诉讼是在刑事诉讼过程中附带解决民事损失赔偿问题,是两种性质诉讼的合并,涉及刑事、民事法律的协调适用。由于我国刑事诉讼法有关规定过于简单、原则,不利于实际操作,且部分规定与我国民事法律的有关规定相冲突,附带民事诉讼理论问题颇有争议。本文拟从构成条件、法律适用、当事人和审判四个方面,就附带民事诉讼理论与实践问题谈谈作者的观点。一附带民事诉讼的构成条件(一)刑事案件成立是附带民事诉讼的先决条件。没有刑事诉讼则不存在附带民事诉讼问题。没有刑事案件或刑事案件不成立,便没有刑事诉讼,因此刑事案件成立…  相似文献   

8.
显失公平的实质是对合同效力的否定,体现了合同正义原则对合同自由原则的修正。显失公平的构成要件与交易的安全与判决的公正密切相关。以《德国民法典》、美国《统一商法典》、《国际商事合同通则》和《欧洲合同法原则》为代表的主流立法例及有关判例均采显失公平构成要件的二元说。由于我国法律规定的模糊性,权威学者在显失公平构成要件方面争议极大,两派学者势均力敌。比较法考察与法理分析表明,我国法中显失公平的构成要件应当包括主观要件和客观要件。  相似文献   

9.
行政附带民事诉讼的价值不在于解决裁判冲突,而在于提升诉讼效率.学界对于该主题的研究,存在方向性偏差.在继受大陆法治传统并确立了行政诉讼排他性管辖的背景下,行政行为对民事法院的拘束力,主要体现公定力或构成要件效力.这种效力,始于行政行为的生效,无关行政行为的具体内容(下命、形成或处分),无关行政活动的具体方式(形式审查或实质审查).行政行为内容对于私权的拘束力,应追溯至私法规范和私法学理.行政裁决类案件不能提起行政附带民事诉讼;行政许可类侵权案件能否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视当事人的诉讼请求是否包含排除妨碍而定;不动产物权登记与真实权利状况不一致并不表明存在真正的裁判冲突,此种不一致可通过变更登记、信赖保护制度等多种途径予以解决.  相似文献   

10.
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是具有社会危害性、触犯治安行政法规、依法应当给予治安管理处罚的行为。在治安案件查处中,认定某行为是否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应援用法律规定,运用行为构成要件理论去分析判断。但在具体实例中,仅靠行为构成要件理论不能充分解释治安管理处罚实践。  相似文献   

11.
自罗马法以来,违法性要件一直存在于欧陆各国侵权法之上。违法性要件与过错的分离,可以克服概括性构成设计上的不足,有助于行为自由和法益保护的综合平衡,有助于为新型权利的创设提供理论支撑,并可以增强正当化事由的理论说服力。以不法行为侵犯他人绝对权,违反保护他人的法律和善良风俗,为违法性要件的征引。违法性要件以明确或隐约的方式存在于我国侵权法之上。  相似文献   

12.
从构成要件和违法性的关系看,构成要件理论分为行为类型说、违法类型说和违法有责类型说,而构成要件的机能一般认为分为罪刑法定主义机能、犯罪个别化机能、违法推定机能和故意规制机能.三种构成要件类型在实现构成要件的四种机能上发挥着不同的影响,因此,构成要件类型的定位对构成要件机能的理解和重视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不当得利原则作为英美返还法的基础性原则,通过设置具体的构成要件对各种不同类型的不当得利予以有效统筹,从而达到不当得利必须返还之统一的法律效果。通过对英美法上不当得利一般原则的各个构成要件的具体内容、特定价值以及实践意义的现代法上的解读,探寻各个构成要件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及其对不当得利一般原则的本质和外观的影响,并在基础之上通过与大陆法系典型国家相关制度的比较研究以思考两大法系在不当得利原则构成要件上结构与功能的异同。  相似文献   

14.
侵权责任构成理论以过错责任为标准,表现是:过错责任构成要件为一般规定,无过错责任为特例。其对侵权行为的一般性规范作用不能完整体现。对侵权责任中的客观构成要件与主观价值判断进行甄别,以客观构成要件之共性为前提,主观价值判断即归责依据的多样性为核心,提升该理论的概括性,完善其作为侵权行为基本行为制度的指导地位。  相似文献   

15.
故意被认为是对实现构成要件的知与欲,行为人必须认识到客观上有实现构成要件可能的事实,即有可能侵害法益的风险。如果行为人所认识的事实不是客观上可能实现构成要件的事实,故意就不成立。否定客观构成要件,即否定了故意,客观归责理论使得故意犯认定的重心移转到客观构成要件上。针对过失责任,客观归责论提出较有体系的限制标准。违反注意义务在传统过失理论当中是和过失划上等号的概念。相对于注意义务的违反,客观归责理论有较详细的具体内容,且其提出有说服力的标准,有助于一般人清楚理解构成要件要素的内涵。注意义务这个用语在法律上不明确,如果以客观归责的内容作为判断标准,将能清楚表达过失犯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关于犯罪既遂的再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犯罪既遂的界定 ,“构成要件说”主张的构成要件齐备是主客观的辩证统一 ,避免了“犯罪目的说”与“犯罪结果说”的片面性。构成要件说是以犯罪构成理论为基础 ,使犯罪构成理论和故意犯罪停止形态理论得到有机结合 ,能适用于所有的故意犯罪。针对其缺陷 ,修正后的构成要件说又消除了其与犯罪构成理论的不够协调 ,将犯罪成立等同于犯罪既遂的缺陷。  相似文献   

17.
表见代理是保证交易安全的一项重要制度.由于我国有关表见代理的规定十分有限,法学界对表见代理的概念、构成要件、类型及法律后果又众说纷纭,导致了表见代理案件法律适用的混乱.应从代理权构成要件角度对表见代理进行分析,进而提出相关的立法建议,最终使表见代理制度趋于完善.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大陆法系代理制度的理论基础入手,区分了表见代理的内外部关系,并以此对其保护交易安全的价值做了分析,对其法律属性做了确认,从立法选择和价值衡量角度对其特殊构成要件做了说明。  相似文献   

19.
宽容的底限:期待可能性的消极构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期待可能性理论在欧洲的衰落 ,源于学说上对其判断构成研究的忽视 ,因此 ,有必要研究期待可能性的消极构成。期待可能性的消极构成包括事实要件和价值要件。前者由客观要素和心理要素构成 :行为客观情状的非常性 ,行为动机形成的受涉性。后者是指行为在刑法上的可宽宥性。必须同时具备事实要件和价值要件 ,才能成立期待可能性的弱失 ,才得以此减免刑事责任  相似文献   

20.
徇私是否应当作为相应渎职犯罪的构成要件问题,一直以来为刑法学界所争论不休。但是,犯罪动机不能作为构成要件的理论通说是合理的,立法之中虽然对渎职犯罪规定了徇私的内容,但并不能改变徇私不能影响定罪的事实,从这一点出发,徇私仍然不能成为渎职犯罪的构成要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