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金凤 《农村青年》2009,(11):52-54
2009年7月7日,合肥市一酒店高管李予红向警方报案,要找她失踪的男友。李予红说,她的男友是位工程师,身患绝症,为了不拖累她,已经几次从她的生活里消失。民警找到李的男友时大吃一惊,此人竟是一名擦鞋匠19年间,他耍尽花招偷去对方的爱心,为给男友“治病”,李予红共给了他220万元,全被他挥霍一空……  相似文献   

2.
陈亦权 《农村青年》2009,(11):63-63
宋非凡是来自河南的北漂人员。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他都没有找到一份好工作。有一天,他在王府井小吃街无聊地散步,看见一个小女孩在卖花,但是许多男男女女从那个小姑孩身边走过,不仅没有什么人去买她的花。简直可以说根本没有什么人会去注意到她。  相似文献   

3.
在鲁迅先生的小说《祝福》中塑造了祥林嫂这个不幸的中国旧社会妇女形象,而在20年前,有一位怀孕的四川农村妇女被拐卖至湖南,被骗成了别人的妻子。她在后夫家里产下了前夫的孩子,她一天也没有忘记与前夫和家人重聚,但是由于各种原因使她错失良机。然而她比祥林嫂幸运的是,在儿子的帮助下,20年后历经千辛万苦终于与家人重聚。  相似文献   

4.
刘国庆 《工友》2011,(10):42-42
凌晨四点半,小屋里准时传来的声音。他艰难地翻一个身,知道她已经起来了。他昨天送货累得腰酸背痛,此刻多么想在床上多待一会。可满耳朵都是她翻箱倒柜的声音,他问她找什么。她埋怨道,老花镜不见了。他从小盒子里拿出老花镜递给她。她不要,说这不是她的。之后,他骑一辆破旧的自行车去买菜,走之前没有忘记把厨房的刀具藏得严严实实的。  相似文献   

5.
话说起来,那还是1994年接近年底的一个寒冷的冬夜。在吉林省蛟河市天岗镇荒山村一户几乎被大雪压垮的破草房里,一家4口人挤在一铺炕上睡觉。冷风从门缝顽强地吹进来,桌子上一只碗里的水早已经冻成冰砣,好在火炕还烧得挺热。睡在炕梢的李金龙迷迷糊糊刚睡过去,又被父亲剧烈的咳嗽惊醒。父亲一入冬就加夜班烧锅炉,虽然每月只有200元收入,但对这个家庭而言也是一笔救命钱。父亲的肺气肿和哮喘病就怕冷风刺激,从热乎乎的被窝里一出来,他总要狠狠咳嗽一阵才能平息。一个冬天下来,他受的罪可真够大了。母亲压抑的叹息隐隐传来,她的身体越来越消瘦,脸色越来越难看。不少人都劝她找大夫看看,可家庭经济的重担像一扇磨盘压在她的头上,她哪里有钱给自己抓药呢。  相似文献   

6.
阿松 《农村青年》2013,(8):25-27
安徽、浙江两个年轻的大学生村官,都因绝症住进杭州两家医院。当他等到十万火急的救命移植肝源时,他却让给了肿瘤比他大的患者。白血病化疗巨痛中的她,看到他这份撼人心魄的大爱后,毅然决定把救命的部分捐款让给陌路同行的他。在等待骨髓配型的困顿岁月里,她拿出15万元爱心捐款成立“小炊儿救助基金”,以帮扶更多危难中的大学生村官。他们礼让生命的壮举感动了安徽,感动了浙江,感动了中国!  相似文献   

7.
披上洁白的婚纱,和心爱的人手牵手踏上红地毯,这是每个女孩都憧憬的婚礼。登封市23岁的何瑞鸽也不例外。但是,一场车祸击碎了一对即将结婚的恋人的幸福。她“瘫痪”了。为给她治病,男友和她家花了20多万元,她的男友还瞒着她在郑州闹市“卖身救女友”。2008年1月16日,他和她在郑州举行了“病房里的婚礼”。  相似文献   

8.
她,清纯靓丽,来自日本,毕业于中国名校,是名供职于苏州知名律师行任外资高级顾问的新潮白领;他.是大西北整天风餐露宿野外作业的卑微草根送电工。一次火车上浪漫邂逅,她放弃优越生活回国发展念头,选择定居中国,  相似文献   

9.
错过     
她和他一直同班,很偶然。直到中学毕业时,他去了北方一所大学;她去了南方的一家合资公司。他们一直通信。一年后的一天,他来信说:想告诉她一件深藏内心多年的事,他说一位女同学爱上了他,他也爱她,最想听的就是她的意见……她收到他的信非常忧伤,整夜未眠。第二天她给他写信,她想告诉他很多年来自己感情,意思也表达得非常明白。写完后她却把那封信撕掉了,而且一边流泪,她自己也不清楚这是为什么。最后在信上她只写了她的老板是一个很有人情味的台湾人。后来的事就可想而知了。可是再后来呢?10年后的一次同学聚会,他们见面了。…  相似文献   

10.
小川 《农村青年》2013,(4):18-21
“她背起药箱,他背起她。他心里装的全是她,而她的心里还装着整个村庄。一条路,两个人,二十年……”这是2013年2月19日晚,中央电视台播出“感动中国2012年度人物评选颁奖典礼”上的一段颁奖辞。获此殊荣的是重庆市北碚区一对特殊夫妇,妻子周月华因患先天性小儿麻痹症导致左腿残疾,终身无法正常行走,  相似文献   

11.
她和他热恋的五年时光里,他一直在全国的很多个城市里忙于他的生意,很少和她在一起。他好像时间永远不够,只在时间的间隙里,才会给她打电话:“你在干吗?……”话还没有开始就要结束,“我没有时间和你聊了,我要赶飞机。想你。”就匆匆地挂了电话。很多次,他对她也说青春的诺言:“等我们有了足够的钱,我们就结婚。”他能够给予她的欢爱也渐渐变短。每次,他像不速之客突然出现在她的面前。没有铺垫,  相似文献   

12.
阿友 《农村青年》2013,(7):42-44
她是毕业于音乐学院的大都市高校声乐老师,他是小镇上卑微草根的“豆腐哥”。12年前两人相逢于一次歌咏比赛,她听到了他卖豆腐的吆喝声,那犹如天籁般的声音打动了她。音乐才女放弃优越生活,不顾一切冲破世俗樊篱毅然嫁给了他。婚后她辞职返乡专门教夫唱歌,把丑小鸭打造成白天鹅,一次次登一I-音乐大雅之堂。他在神奇的爱情动力激励下脱胎换骨,为她心爱的美眉交上了一份合格满意的情感答卷。  相似文献   

13.
朱丹 《农村青年》2006,(1):29-31
这是一个丹桂飘香的日子。 上海虹桥机场,候机大厅里人头攒动。滕彬彬默默地坐在一张浅绿色的椅子上面,眼睛不断地环顾着四周。她在等人。再过一会儿,她就要跟随一位金发碧眼的洋主妇离开上海,离开中国,开始一种让她无法想像的全新生活。此时此刻,她的心情难以平静。想给爸爸和妈妈打个电话,可是稍一思忖,又打消了念头:还是等到达目的地以后再说吧! 客机腾空飞起的刹那间,两行细细的眼泪悄悄流下她的脸颊。舷窗外,仿佛亲人还站在家门口向她挥手告别。她意识到。自己真的走了。前方,是遥远的“枫叶之国”加拿大。 一切都很突然,使她来不及慢慢地梳理……  相似文献   

14.
“为什么是她?一个瘦弱的姑娘,一副疲惫的肩膀。是内心的善良,让她身上有圣洁的光芒。她剪去长发,在风雨里长成南国高大的木棉,红硕的花朵,不是叹息,是不灭的火炬。”  相似文献   

15.
礼彬 《农村青年》2010,(9):19-21
她比他年长15岁,她是佤族姑娘,他是汉族小伙儿,一次偶然的邂逅,让他们相识。一场意外的天灾,让他们冲破世俗的偏见相恋,继而终成眷属.然而,就在他们沉浸于甜蜜幸福的生活中时,厄运再次不期而至,她患上了绝症,生命奄奄一息。那么,在绝境中他们还能牵手走向幸福吗?  相似文献   

16.
人生的蛋糕     
冯国川 《工友》2010,(3):60-60
男孩儿向祖母倾诉生活中的不如意,学校里的生活让他极不适应。其间,祖母一直在烘焙蛋糕。她问孙子是否愿意品尝一下,男孩欣然答应了。  相似文献   

17.
《农村青年》2010,(2):46-47
问:刘女士以前是一个公司的小职员,自从与做生意的丈夫结婚后就成了全职太太。刚结婚,丈夫就提出让她去学按摩,这样他可以在累了一天之后回家好好地享受一番。刘女士觉得不错,能让丈夫轻松轻松,也算为他的事业尽一份力。学成之后,丈夫向她提出,每按摩一次给她小费100元,就算当月的消费开支,若没按好,当次小费就没了。  相似文献   

18.
父亲     
父亲一生没能读多少书,他心里想定了要让我读书上大学,母亲的想法大致一样,她曾不止一次地说过:“供销社里卖布的那个女的多清闲,多舒服,哪像我们一辈子风里来,雨里去,泥里滚水里爬。”  相似文献   

19.
红孩 《农村青年》2007,(7):40-43
什么是幸福的童年?是有爸爸妈妈疼爱,是在爸爸妈妈的呵护下快乐地长大…… 戚露丹的童年却充满不幸。她天天盼望爸爸妈妈“回家”。可是,她的爸爸妈妈再也无法回到她的身边。 2007年春节期间,在浙江省的各个春运服务站里,在一辆又一辆行驶的大客车中,滚动播放着戚露丹的一段录音,那是她写的一封信。信虽然是写给“司机叔叔阿姨”的,然而,打动的却是无数人的心。 如今,只要路经浙江省,人们仍然能够通过候车室的广播、通过车厢里的车载电视,看到戚露丹稚嫩的面容,听到她催人泪下的声音。 尽管永远也看不见爸爸妈妈的笑容了,但是,戚露丹希望用自己的遭遇来提醒社会关注交通安全、让每一个小朋友都能幸福地生活在父母的怀抱中……  相似文献   

20.
恰当的细节     
每天,她都是一套得体的职业套装,姿态优雅,气质高贵。脸上带着淡淡的神情。每天,她就像一部定时播放的风景,出现在固定的时刻,在一个固定的地铁站等车。不知道是哪一天,她不经意地发现,在自己到地铁站后约半分钟的那个固定时刻里,有一个经常穿着一件运动型夹克、一条牛仔裤的他,总是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