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保障党员民主权利,是推进党内民主建设的基础.正是由于每个党员都平等地享有党章所规定的各项民主权利,党内生活才应该是民主的,也才可能是民主的.必须增强对保障党员民主权利重要性的认识,提高党员正确行使民主权利的素质,并完善保障党员民主权利的各项制度建设,以落实党员的各项民主权利的行使,促进党内民主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保障党员民主权利,是推进党内民主建设的基础.正是由于每个党员都平等地享有党章所规定的各项民主权利,党内生活才应该是民主的,也才可能是民主的.必须增强对保障党员民主权利重要性的认识,提高党员正确行使民主权利的素质,并完善保障党员民主权利的各项制度建设,以落实党员的各项民主权利的行使,促进党内民主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列宁是世界上第一个执掌政权的无产阶级政党领袖,在领导俄共(布)夺取和执掌政权的过程中,十分重视党内民主建设,到列宁晚期,其关于党内民主建设的思想日臻成熟,主要有:保障党员的民主权利、健全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完善党内民主选举制度、健全党内民主监督制度等。  相似文献   

4.
《中国监察》2009,(18):60-60
要推动党内民主实现突破性进展,关键是要针对现实存在的主要问题,找到推动党内民主发展的操作途径和运行渠道。当前党内民主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可以归结为两大类:一是党员权利缺乏保障。二是党内权力过于集中。针对这两类问题,从发展思路上来看,推动党内民主存在两条基本途径,一方面是保障和落实党员权利,这是发展党内民主的基础和核心,  相似文献   

5.
保障党员权利 发展党内民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大指出,要以保障党员民主权利为基础,以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和党的委员会制度为重点,从改革体制机制入手,建立健全充分反映党员和党组织意愿的党内民主制度。为深入贯彻十六大精神,促进党内民主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党中央决定对《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试行)》进行修订。修订后的《条例》贯彻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保留了维护党员权利方面行之有效的规定,吸收了近年来党内民主发展的新鲜经验,内容更加丰富完善,规定更加符合实际。《条例》的颁布实施是党内政治生活的一件大事。我们一定要按照党中央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党内民主具有丰富的内涵,从宪政视角来看,就是在宪法法律框架内,全体党员都有权按照民主的程序和形式,平等地直接或间接地决定党内一切重大事务。将党内民主纳入宪政视野,对于巩固执政党的地位、建设法治国家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在宪政视域下加强党内民主建设,就要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制度、保障党员主体地位和民主权利并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党内民主的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7.
谷卫晓 《法制与社会》2012,(16):136-137
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这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本质规定性。多角度认识党内民主发展的必要性与重要性是推进党内民主发展的基础。党内民主发展的必要性是站在党的自身的视角上体现为党的执政合法性的巩固与党的建设的发展。党内民主发展的重要性体现为党内民主对人民民主的推动、党内民主对我国民主政治发展的突破以及党内民主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等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陈皇  魏艳 《法制与社会》2011,(17):193-194
大学生党员党内民主建设,是永葆高校党组织活力和战斗力的保证,是适应新时期高校人才培养要求的必然选择。本文分析了加强大学生党员党内民主建设的重要性,结合目前大学生党员党内民主建设存在的问题讨论及其原因分析,探讨了大学生党员党内民主建设的宣教路径、实践路径及保障路径。  相似文献   

9.
党内和谐是任何现代政党有效发挥其政治、社会功能的基本前提,对于负有特殊历史使命的中国共产党则更为重要。作为运作中国政治的主导和轴心力量,确保党内和谐事关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地位,党内和谐是中国共产党有效执政的重要保障。在政党现代化的历史过程中,党内民主是完善民主集中制、处理好党内基本关系、增强党的生机与活力的关键,是构建党内和谐的基础性制度资源。在转型中国的特定历史条件下,发展党内民主是构建党内和谐的基本途径,发展党内民主、实现党内和谐的核心任务和关键环节则是实现党内民主制度化。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结合我国的实际,提出了丰富的发展党内民主的思想。本文分析了邓小平对发展党内民主以推进党自身的建设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和保障党员的民主权利,必须重视开展党内教育和加强党内民主制度建设等方面内容的揭示。  相似文献   

11.
基层党内协商民主是党内民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增强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的重要力量。当前,要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坚持以基层党员为主体,保障民主权利,完善民主制度,使党内基层协商民主发展取得实效。  相似文献   

12.
王小京 《法制与社会》2011,(35):156-157
高校党内民主实现的途径主要包括:确立党的代表大会和它所产生的委员会的地位是党内民主的基石;高校领导班子实行严格的集体领导制是实现党内民主的关键;党员民主权利的保障是党内民主实现的主要标志。而实现高校党内民主的最主要的保障措施是落实党代表和党委委员的任期制。  相似文献   

13.
2004年9月22日,中共中央颁布了《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这是我们党发展党内民主,健全党内生活,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又一重要举措,意义重大而深远。为了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的有关规定要求,根据中央纪委自办案件的工作实际并征求法规部门意见,中央纪委案件审理室拟制了《关于中央纪委办理的案件在处分决定表述中如何贯彻〈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第二十二条第二款有关规定的意见》,并于2004年11月10日经中央纪委书记办公会讨论通过,现刊登如下。  相似文献   

14.
法制文萃     
新华社近日全文播发了《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试行)》。《条例(试行)》全文约4600字,包括6章、35条。第一章《总则》指出:“为了发扬党内民主,健全党内生活,保障党员权利的正常行使和不受侵犯,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特制定本条例。”《总则》指出:“党员享有的党章规定  相似文献   

15.
十六大报告指出:“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它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是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法规,它的颁布实施标志着党内监督从此进入了规范化、制度化的新阶段。党内民主和党内监督都是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从理论上界定清楚发展党内民主和加强党内监督的关系,对党的建设有重要指导意义。一、党内民主与党内监督的涵义及其重要性(一)党内民主党内民主是全体党员在党内当家做主的政治权利和政治制度,是由党的性质、宗旨和奋斗目标所决定的,体现在党的制度和党内生活中的,由全体党员一律平等地、直接或间接地决定…  相似文献   

16.
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是民主执政的关键。当前党内民主建设中还存在党员的民主意识薄弱、党员的主体地位不突出以及党内民主制度不完善等问题。究其原因,主要与党所处的历史环境、民主制度、政治路线及个人的思想作风有着密切的关系。新时期,我们在党内民主建设的进程中,必须将发展党内民主作为执政能力建设的基础工程持续、深入地向前推进。  相似文献   

17.
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党内民主是增强党的创新活力、巩固党的团结统一的重要保证。要以扩大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以增进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保障党员民主权利,推进党务公开,营造党内民主环境。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实行党的代表大会代表任期制,选择一些县(市、区)试行党代表大会常任制。为了扩大党内民主,发挥党代表作用及健全完善党代会运行机制,丹江口市乡镇党代会常任制试点2003年试行以来,取得了一些成功经验,也发现一些现实问题,本文针对问题进一步提出了乡镇党代会常任制试点工作的思路和措施。  相似文献   

18.
彭阳春 《中国监察》2008,(17):51-51
党的十七大报告在论述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这一新的伟大工程时,强调要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保障党员民主权利,推进党务公开,营造党内民主讨论环境。这是我们党顺应新的历史条件对进一步发展党内民主提出的明确要求,对于做好纪检监察工作特别是案件审理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中央纪委向十七大的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加强案件审理工作,探索和推进审理方式的改革创新。  相似文献   

19.
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发展党内民主需要不断提高党员领导干部的民主素质。一要增强领导干部坚持民主作风的意识。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最根本的是要加强和改进党的民主作风,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的民主作风。提高领导干部的民主素质必须从增强领导干部坚持民主作风的意识抓起。  相似文献   

20.
中共早期对党内民主的认识虽然带有片段化,但是这些片段化的认识整合起来形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权力产生运行机制.党的领导机关由选举产生,并对选举他的党员作报告;领导机关决策依托于大多数党员的意见,党员可以通过发表意见参与决策;党员和下级机关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抗议领导机关的决策.这一时期为落实党内民主,中共从选举、讨论、批评和自我批评等方面进行了探索.民主早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就进入了中国共产主义者的话语圈,本文拟通过对遵义会议之前党内文献的梳理,逐步揭示党内民主理论在中共早期的发展和实践历程,以期厘清中共早期对党内民主的探索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