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物证检验中的痕迹物证图像由于成像系统、传输介质、记录设备不完善等原因 ,经常产生图像模糊、失真、有噪声或层次不清晰、反差不大、特征不突出等现象 ,不利于痕迹物证的检验鉴定。本文就物证检验中计算机数字图像处理技术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2.
物证检验中的痕迹物证图像 ,由于成像系统、记录介质和传输设备的不完善 ,常会造成图像劣质化 ,微弱痕迹图像是劣质化图像的一种。应用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 ,通过像素或色级的调整 ,能有效地增强微弱痕迹的反差 ,在物证检验中 ,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针对电视监控中存在的运动模糊图象 ,本文讨论了运动模糊图象的成因 ,推导出运动模糊图象的传递函数和复原模型 ,并且应用多帧融合处理技术复原运动模糊图象。  相似文献   

4.
〈正〉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防范管理工作的加强,安装监控录像设备的单位和场所越来越多。在刑事案件中,通过分析和检验与犯罪有关的监控录像为侦查提供线索和证据,成为破案的一条重要途径。笔者在工作中,通过对一起特大交通肇事逃逸案中模糊监控录像  相似文献   

5.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办公自动化的不断普及,图文传真机作为一种现代化的通讯工具,由于它具有图文并茂、速度快、操作简便的优点而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近年来,在广东的一些地方发现不法分子开始利用传真机进行恐吓勒索、诈骗等犯罪活动,涉及到传真文件字迹检验方面的案件也屡见不鲜,为了有效地打击此类犯罪,本文尝试对传真文件字迹检验进行一番探讨。一、传真通信的概念及传真机的工作原理(一)传真通信的概念传真通信是指把文件上的文字、图表、照片等静止的图象,采用某种手段变换成电信号,经传输线路传到遥远的地方,在收信…  相似文献   

6.
刑事摄影是以摄影光学、摄影化学和电子技术为基础的摄影术,它属于遵照法律程序和办案要求,运用专门的拍摄方法,显示、固定、检验与犯罪有关客体影像的一门科学技术。在公安院校公安图象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刑事摄影是一门主要专业课。不仅如此,它还是其它公安专业学生必须开设的一门技术课程。设置此课的意义在于,使学生掌握摄影基本技能、刑事现场摄影的基本原理及在公安工作中的应用。作为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较强的刑事技术课,它要求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摄影基本技能和刑事案件现场摄影方法。所以,刑事摄影课必须有自己独…  相似文献   

7.
荧光摄影,是利用摄影装置在光敏材料上记录客体荧光亮度分布的一种摄影技术。随着刑事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荧光摄影技术在揭露犯罪、证实犯罪中的作用已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各种与之配套的激发光源,如紫外灯、蓝光灯、激光器、多波段光源等,已逐步装备各级刑侦技术部门。这些设备,在搜索、发现、记录、检验各种潜在的痕迹印记中发挥着各自独特的作用。最近,我校实验中心购置了一批由深圳某公司设计开发的U.B L Photo-.Scope(本人暂时命名为“蓝光指纹摄影仪”),经实验使用,总体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8.
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促进了社会计算机和信息化的进程,标志了一个新时代的到来。由于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使人们无法反省与准备,进而产生了一种新型犯罪——计算机犯罪。计算机犯罪始于50年代后期,美国在1958年就有计算机滥用事件的记录。据国外资料统计,美国、英国等西方发达国家每年因计算机犯罪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几十亿美元。我国自1986年在深圳市发现第一例计算机犯罪案件以来,计算机犯罪就一直呈逐年递增的趋势。近年来,随着国际互联网络的飞速发展,更加剧了各国由于计算机犯罪所带来的严重社会治安问题,威胁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乃至国家的安全。因此,对计算机犯罪这一现代化、高智能化的社会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掌握其规律,制定切实可行的预防与打击对策,是公安机关的职责所在。本文试图就计算机犯罪的定义、现状、特征及防止对策作些粗浅的探讨。一、计算机犯罪的定义计算机犯罪作为一个概念是在计算机犯罪不断产生的过程中产生的,是计算机犯罪发展到一定阶  相似文献   

9.
犯罪记录封存制度的运行过程中存在适用对象与适用范围模糊以及封存的法律效力不明等问题。2012年《刑事诉讼法》增设的犯罪记录封存制度仅规定了粗略的框架,缺乏具体的可操作性,导致该制度在司法实践中运行混乱。地方司法机关虽然制定了相应的实施细则,但是地区差异较大,适用标准不一,实施效果欠佳。结合近年来司法改革的新要求与未成年人犯罪的新特点,刑事诉讼法应当对犯罪记录封存制度的适用对象、适用范围、法律效力等进行系统完善,逐步探索构建符合中国实际的未成年人前科消灭制度。  相似文献   

10.
模糊图象计算机优化处理的讨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针对模糊图象的成因,通过建立模糊图象的数学模型和相应的转移函数,提 出了优化处理的目标函数及其处理方法,得出相应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模糊思维是一种考虑事物的渐变性与矛盾相容性的思维方法,人的思维的模糊性以及犯罪情报信息自身的模糊性决定了在对犯罪情报信息的分析研判中,必然会出现模糊思维。模糊思维也是一种科学的思维方法,并且,在很多地方发挥着比精确思维更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必须重视模糊思维,正确把握模糊思维和精确思维的关系,合理地使用模糊思维,以达到对犯罪情报信息更准确地认识,作出更科学地决策。  相似文献   

12.
曾俊 《警察技术》2015,(5):84-86
随着各种商用和警用摄像头的逐渐增多,图像侦查已逐步成为公安机关在各类案事件侦破处置过程中搜集犯罪证据、提取犯罪线索的重要手段。针对图像侦查中模糊车牌识别处理问题,详细介绍了造成车牌识别困难的主要成因和相应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3.
建构全国性的犯罪记录登记和查询制度,不仅是为了全面登记犯罪记录,也不是简单地为了集中有关犯罪和犯罪人的信息、资料,而是为了促进、保障法律的具体实施,实现整体法律体系的逻辑平衡,实现法律实施中相互保障,推动立法和司法的变革。  相似文献   

14.
刑事技术中运用数码影像技术若干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影像数字化,其意义在于把真实的影像变成计算机能接受的格式,也就是一串数字。数码影像技术就是将影像通过输入设备输入到计算机中,利用影像处理软件处理,再经过输出设备输出,从而得到需要的影像。当前,数码相机做为数码影像技术的一种新的输入方式,在刑事技术运用中尚有一定的局限性。如何确保数码影像的真实性,是随着数码影像技术日益普及而产生的一个热点问题。数码影像技术将给公安工作带来如下影响:(一)改变传统记录现场的方式。(二)改变传统的指挥方式。(三)改变检验照相的方式。(四)改变公安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15.
无线图象传输在公安技术上的应用顾克晖一、概述十几年来,由于CCD摄象机的研制成功,有线图象传输技术在公安领域的某些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有线传输存在以下缺点:1.灵活性差;2.传输距离短;3.敷设电缆费用高,施工周期长,维护费用高;4.不便于隐蔽...  相似文献   

16.
掌纹包括手掌纹和脚掌纹,是犯罪现场中常见的痕迹,是重要的犯罪证据之一。现场提取到的掌纹当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模糊和残缺的,鉴定难度很大。因此,提高掌纹检验鉴定水平,增强打击犯罪活动的力度是每个痕迹技术人员的应尽责任。下面,就本人受理检验的三宗凶杀案件的掌纹检验鉴定谈点体会。一、案例(一)1992年11月29日,深圳市宝安县城十一区丽华酒店旁发生一宗劫车杀人案。司机宁华森、男、38岁、广东吴川县人,被杀死在车内。汽车由于发动不了,被抛在现场。刑技人员勘查现场时,在车左侧后门用铝粉显现并提取到一枚掌纹…  相似文献   

17.
由于相机与被摄物体的相对运动而导致影像模糊的情况在相关公安工作中很常见。当这种模糊可以近似为匀速直线运动模糊时 ,可以有很多方法对其进行恢复处理。采取数字卷积模板进行处理 ,可以避免频域处理的病态性 ,且具有计算量小 ,速度快的特点 ,是一种具有实用价值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犯罪学群论     
著者在该书《前言》中介绍说:”这本书是我的一本自选集。所选论文,记录了我对一个历史时期犯罪问题的思考。更多是一种理论抽象,所以主要部分是犯罪学基础理论问题,以及对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犯罪与治安问题的观察与思考。  相似文献   

19.
会议电视是利用电视技术和设备通过传输信道在两地或多个地点进行开会的一种通信手段,是一种典型的多媒体通信技术。由于它能利用一条信道同时传递图象、语音、数据等信息,在效果上完全可以代替现场会议,所以,它正被广泛应用于政府行政会议、商务交流、远程教学、远程医疗等各个领域,成为节省时间和提高工作效率的有效手段。我局会议电视系统于99年元月1日正式启用,已利用该系统成功召开7次电视会议。其图象清晰、语音清楚,受到一致好评,成为“科技强警”的又一例证。本文将该系统的建设和使用情况作一介绍,供读者借鉴参考。一…  相似文献   

20.
在实践先行探索的基础上,2012年我国修订的刑事诉讼法正式建立了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犯罪记录封存对于失足未成年人重新回归社会具有重大意义,能实现教育、感化、挽救的刑事政策目的。但是,从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设计的立法考虑与实践情况来看,存在着为"封存"而"封存"的特点。犯罪记录封存制度的重心应当是消除社会排斥,而不是单纯的保密或隐瞒犯罪记录。同时,犯罪记录有其积极意义,犯罪记录封存制度的建立还需要考虑未成年人保护与社会保护的平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