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文化是乡村的灵魂,文化兴,乡村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和公共文化建设。"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组成部分,农家书屋是乡村塑形铸魂的主要依托。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家书屋不仅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在文化领域的重要载体,担负着乡村文化兴盛的重任,还在引领乡风文明、培养有知识的新型农民、乡村治理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乡风文明建设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其核心在于要让广大农民在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有更多的获得感、满足感、幸福感。通过发掘优秀农耕文化、传承民俗文化、培育农村公共文化、开展移风易俗行动,实现农村文化繁荣发展,焕发乡风文明新气象,从而引领乡村振兴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3.
胥爱贵 《群众》2020,(1):61-63
乡风文明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在农村的具体展现,是乡村振兴的灵魂所在。从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到党的十九大部署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风文明是对乡村社会建设一以贯之的要求。对乡风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我们要从战略高度来深刻地认识和把握。进入新时代,培育文明乡风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培育文明乡风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体现,通过培育文明乡风,可以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特别是对公民层面的要求,在广大农民中得到认知、认同和践行,有利于形成健康向上的社会风气,营造风清气正、社会和谐的环境氛围,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变成人们自觉遵循、维护、奉行的准则和规矩。  相似文献   

4.
《小康》2021,(30)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20字总要求:"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到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  相似文献   

5.
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风文明是重要内容。加强乡风文明建设,村民安居生活会更加幸福美满,精神文化生活会更加丰富多彩,脱贫致富路上也会更有奔头。近年,罗山县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文明乡风,勾画出一道道美丽的风景。文化大院树新风文明乡风建设不是一件孤立的事,要从经济建设、文化建  相似文献   

6.
光华 《群众》2023,(6):10-11
<正>乡风文明建设是乡村振兴的根与魂,乡村振兴既要“塑形”,更要“铸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特别要注重提升农民精神风貌;要弘扬新风正气,推进移风易俗,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要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深化农村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推动各地因地制宜制定移风易俗规范。近年来,我们深入贯彻落实农业农村部、中组部、中宣部等国家八部门《开展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等农村移风易俗重点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方案》部署要求,  相似文献   

7.
当前,一些农村酒席泛滥、人情成灾、大操大办、烂俗表演、孝道衰弱等陈规陋习和不良社会风气,既加重了农民的负担,也加剧了农村乡风文明的衰败。推进脱贫攻坚、实现乡村振兴,不仅要重视看得见的因素,也要重视看不见的文化因素,通过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制定约束性强的措施以治理陈规陋习,推进移风易俗,促进乡风文明。  相似文献   

8.
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弘扬新风正气,推进移风易俗,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我区推选乡风文明建设十大先进典型案例,并将他们的好经验好做法向全区推广,凝聚向善向上力量,以文明乡风擦亮乡村振兴底色,走出一条乡村美、产业旺、农民富、治理优的乡村振兴之路。  相似文献   

9.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把解决"三农"问题放在了全党工作更加重要的位置,强调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提出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南京市江宁街道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区委关于"三农"工作各项部署,坚持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大力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个振兴,努力打造新时代"产业兴、群众富、乡风好、乡村  相似文献   

10.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两会"期间强调,要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6月底,全市在奉节县召开乡村文化振兴工作推进会,安排部署全市乡村文化振兴工作,描绘出了乡村文化振兴的实施路径图。如何繁荣兴盛乡村文化,是新时代给出的一道"新考题"。为深入贯彻中  相似文献   

11.
赵增彦 《前沿》2010,(13):116-120
乡风文明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灵魂与精神支撑,与新农村建设的其他方面内容密切相关。目前,由于一些党政干部对乡风文明建设重视不够,从上到下的重视程度基本呈"倒金字塔"型逐级递减态势;由于许多农村集体经济力量薄弱,使得正面文化在基层传播缺乏有效的组织渠道;由于乡风文明建设长效机制未能真正建立,贫富悬殊、贪污腐败等社会问题未能根本解决,致使经济落后农村的乡风文明建设还面临着文化娱乐生活方式单一,设施匮乏,精神文化生活比较贫乏;农民道德水准滑坡,集体意识弱化,农村环境污染危害加剧;封建迷信现象、宗族宗派势力有所抬头,宗教势力以及邪教和非法传教活动活动猖獗;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力量薄弱,文化创新能力低下,社会治安形势严峻等一系列挑战。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推进经济落后农村的乡风文明建设,必须强力强村富民,夯实乡风文明建设的物质基础;提升农民素质,增强乡风文明建设主体意识;完善阵地设施,筑牢乡风文明建设的硬件平台;创新方法载体,提升乡风文明建设的水平、实效;加强统筹协调,拓展乡风文明建设的实践途径;强化制度建设,形成乡风文明建设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2.
《小康》2021,(29)
正为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近年来,肇庆市高要区正以产业兴旺为重点,做强培优优势特色产业;以生态宜居为抓手,着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以乡风文明为引领,繁荣农村文化生活;以治理有效为保障,推动乡村和谐发展;以精准脱贫为基础,实现生活富裕目标……  相似文献   

13.
乡村振兴需要以内生动力促进经济持续发展,以吸收现代文明与文化为基础,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作为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要改革完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生态宜居的地域特色乡村,完善乡村治理法律法规。  相似文献   

14.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河南代表团审议时指出,乡村振兴是包括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的全面振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目标是农业农村现代化,总方针是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要求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制度保障是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这是对实施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5.
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乡村振兴的题中之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到民族发展振兴的永续大计。特别是在我国高度倡导乡村振兴的关键时刻,要充分研究生态文明建设发展思路,深挖乡村天然、文化资源,形成切实可行的永续发展模式,从而实现强国梦、复兴中国梦。  相似文献   

16.
刘志刚 《群众》2022,(4):18-19
<正>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文化振兴是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内容,更是推进乡村振兴的铸魂工程。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必须正确处理乡村景观与乡村礼俗、绿色生态与红色基因、乡村文化与城市文明之间的关系,大力实现乡村文化振兴,让美丽乡村形神兼具、乡风文明。保护乡村景观,传承乡村礼俗  相似文献   

17.
<正>乡村振兴是包括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的全面振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总目标是农业农村现代化,总方针是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要求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制度保障是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为贫困地区的脱贫与发展创造了新的机遇,提出了更加宏伟的目标任务。科学规划、协调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8.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普及科学知识,推进农村移风易俗,推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相似文献   

19.
正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既要看农民口袋里票子有多少,更要看农民精神风貌怎么样,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树立向上向善、诚信互助、健康淳朴、文明和谐的乡风民风,焕发农民群众精气神,为实施乡村战略汇聚强大正能量。  相似文献   

20.
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如何用精神的力量滋养乡村?岑溪农人四代同堂演奏乡村音乐会,带动了乡邻参与民间文艺的热情;宾阳弘扬乡贤文化、钟山建设镇史馆、象州开展乡村旅游节……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在八桂乡村不断焕发新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