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算法决策在自动化行政中的应用是推进数字政府建设的必然要求,但由于传统行政法思维在与新兴技术的碰撞中应对不足等原因,自动化行政中算法决策存在潜在风险。为此,应摒弃技术工具理性思维,提升预防性法律规制理念,并通过完善算法决策全过程风险评估预防机制、自动化行政程序立法体制机制、行政相对人权利救济体系、算法决策监管制度等法律路径对自动化行政中的算法决策风险予以规制。  相似文献   

2.
当前,在我国劳动力市场中,就业和职业歧视现象普遍存在,已成为我国政府实现就业目标的重要障碍。它不仅严重侵犯了公民的平等就业权,而且破坏了社会的公平、正义与安定和谐。本文在结合现实分析了我国就业和职业歧视的现状、原因及判断标准的基础上,着重论述了就业和职业歧视的规制原则、规制途径和规制方式。  相似文献   

3.
王秀珍 《党史文苑》2007,(12):51-54
当前,在我国劳动力市场中,就业和职业歧视现象普遍存在,已成为我国政府实现就业目标的重要障碍.它不仅严重侵犯了公民的平等就业权,而且破坏了社会的公平、正义与安定和谐.本文在结合现实分析了我国就业和职业歧视的现状、原因及判断标准的基础上,着重论述了就业和职业歧视的规制原则、规制途径和规制方式.  相似文献   

4.
数据监控借助智能算法、大数据分析、物联网等技术手段全面监控着人们的日常生活,数据监控行为具有弥散性、隐蔽性、不确定性等新特点。由数据监控而延伸出来的预测未来、自动化决策、隐私窥探等功能对人们的价值观、行为习惯、个人隐私安全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人们在隐私弱化的透明社会中倾向于自我披露,算法黑箱引发社会歧视,监控系统的过度预测限制个体的自由发展,资本挟持下的数据监控垄断属性显现,阻碍着自由市场机制的发挥。这不仅是一种伦理困境,也是个人权利的一种困局,未来应从算法伦理、法律法规、主体责任、个体数据素养等方面破解数字时代数据监控异化的伦理困境,规制数字技术带来的失序风险与道德隐患。  相似文献   

5.
农民权利保障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钟丽娟 《理论学刊》2003,3(2):97-100
在中国 ,人权主体存在二元结构。社会成员不是依公民的身份平等地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 ,而是依市民与农民两种不同的身份有差别地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歧视农民的二元制度已经深入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平等权的宪法文本存在缺陷、公权力的行使存在不法现象、国家权利保障机制存在缺陷以及农民缺乏法定的维权组织是导致农民的宪法权利被侵害的主要原因。针对上述原因提出了相应的保障农民权利的几点措施  相似文献   

6.
2005年年初,中共中央将构建和谐社会作为共产党新的执政目标,而就业歧视与构建和谐社会格格不入,严重侵害了公民的平等权,是造成社会不安定的因素之一,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已经成为和谐社会的一股逆流。因此,应积极加强对就业歧视的法律规制,并从政府、社会等多角度来保障实施,积极与构建和谐社会进程相适应。  相似文献   

7.
《探索》2019,(6)
社会和经济活动的日益复杂化对政府规制提出了新的挑战,为实现更好的规制必须借助新兴技术提升政府规制能力,促进政府规制转型。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和块数据等技术嵌入政府规制,为规制转型增添了新动力,促进政府规制走向主体多元化、决策科学化、协作无缝隙化、程序透明化和治理精准化。然而,技术本身具有脱离控制的自主性,容易引发现实和潜在的技术风险,这些风险主要表现为数据缺陷、算法歧视、数据侵犯、信息安全风险、制度政策配套不足引发的风险等。为实现政府规制体系和规制能力现代化,需要在理解技术、相信技术和应用技术的同时,充分认识技术嵌入政府规制潜在的风险,摆正对技术的认知态度,在丰富和完善技术的同时,保障数据和隐私安全,建立健全政府规制的体制机制,从而可以扬技术之长而规避技术之险。  相似文献   

8.
对我国算法治理研究进行热点追踪与前沿初探,可厘清人工智能时代背景下算法治理的应用场景及改进趋势。采用文献计量分析方法,借助于CiteSpace软件,并通过对关键词共现和突变检测探究其研究热点可知,我国的算法治理研究兴起于2018年,“智慧社会”“城市治理”与“政府治理”是其研究重点,算法治理如何更好地服务于数字乡村建设是其未来的演变研究趋势。在新时代背景下,应加强该研究领域的学科联系及机构合作,在规制好“算法权力”的前提下推动算法治理资源向农村地区倾斜。  相似文献   

9.
民间借贷规范化运行之法律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间借贷作为市民社会基本的财产法制度,以权利为逻辑起点而构建。由于我国民间借贷制度自身概念构成上的逻辑缺陷,导致民间借贷并不能充分地发挥其制度效用,对市民主体人格之表达也形成了障碍。如何规制民间借贷,使其在彰显市民社会私法自治性的同时不至于对政治国家造成冲击,又能很好地表达民事主体之人格成为探讨民间借贷论题之关键。决定民间借贷制度运动轨迹的内在动因是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之间的关系。在规制民间借贷时,必须坚持市民社会私法自治性的发挥和政治国家的必要干预相结合。  相似文献   

10.
权利一直是人们关心和热衰于讨论的问题,无论是在理论领域还是在实践领域,权利都是其主流话语。权利保护是有公共成本的,因此,需要政府的积极作为和公共财政的支持,主张建立整合性政治和规制型政府。政府积极作为与规制型政府的重塑对于我国具有借鉴价值,能促进市场经济健康快速发展,推动社会组织力量成长壮大,有助于转变政府职能和改革政府机构,有利于中国式的政府规制体制的构建。  相似文献   

11.
就业歧视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平等就业权和就业歧视就业歧视是对平等就业权的侵害 ,所谓平等就业权是指具有劳动能力 ,达到法定年龄的劳动者能够在劳动力市场上选择用人单位从而平等地获得参加社会劳动的机会 ,不因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年龄、肤色、国籍、个人身体素质等不同而遭受歧视的权利。平等就业权是劳动权的直接体现 ,也是实现劳动权的前提 ,是劳动者最为重要、最为基本的生存权利 ,是一切民主国家政治权利的基础。我国宪法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 ,劳动是一切有劳动能力的公民的光荣职责。这一有别于大多数资本主义国家劳动法…  相似文献   

12.
北京市外来工权利保障状况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伟东 《新视野》2006,(1):69-71
本文通过对北京外来工的问卷调查,从遭受的财物欺诈、辱骂、歧视、人身侵犯、超时工作、拖欠工资等方面对外来工的权利状况进行了实证分析,指出:一方面目前外来工权利受侵犯现象非常严重,另一方面虽然外来工对权益的自我保护意识不弱,但因为救济手段不足,目前外来工权利保障状况很差,侵权救济不充分,而外来工社会权利保护不利的深层原因在于城乡分离的社会体制。  相似文献   

13.
智能裁判是智能社会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对于人工智能是否适用于司法裁判以及能否进一步强化公平正义,还存在强化说与弱化说二种学说。为了准确把握人工智能应用于司法裁判的困境根源及应对策略,实验团组进行了系列人工智能应用于证据审查、法律事实认定以及法律适用的试验,并以此为基础建构智能裁判的理论体系,包括计算正义理论、机器裁判权理论和算法可辩论理论;其中,计算正义理论强调算法对于推动司法裁判正义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机器裁判权理论则强调以法官为主导、以机器为辅助的裁判格局,算法可辩论理论则强调算法的可辩论性为当事人的权利救济提供有效保障。以智能裁判理论为基础,寻求裁判未来发展的路径:从裁判数字化向裁判智能化转变系总体方向;寻找法官与算法模型的黄金分割点,实现人工智能精准应用系核心所在;构建AI裁判模型算法审查制度则成为智能裁判体系建设的根本保障。  相似文献   

14.
唐鸣  杨正喜 《学习论坛》2008,24(5):63-65
有关农民工特别法,从共时性看,涉及农民工就业、工资、子女受教育、社会保障、司法救济等社会经济文化权利各个方面;从历时性看,经历了立法重点由社会管理向权利确认、保护转变,立法价值取向由限制、歧视向提供平等保护转变这样一个过程.  相似文献   

15.
朱婉菁 《探索》2023,(2):64-75
算法激化了数字劳动在经验发生与理论建构之间的张力,这一结构性冲突要求对数字劳动批判性和经验性的注意力,需要集中到对算法正义的实现策略上。数字劳动在“算法神话”的加持下被构建为一种超越工业劳动的时代产物,同时也陷入了劳动异化的困境,而从作为人类存在方式的技术中寻求解决困境的可能性成为一条值得期待的重要道路。区块链能够以规则内嵌与监管外控两种技术进路实现对算法的有效规制,并通过价值共享、主体性复归以及监管与自主的平衡这三种策略,实现数字剩余价值的再分配、数据生产关系的重构以及劳动情境的透明化。这不失为一种既“下通”技术演进的社会选择,又“上达”技术政治规则顶层创新的治理之道。最终,作为一种“负责任的中介”,区块链对数字劳动异化的矫正推动算法正义的实现。  相似文献   

16.
宪法赋予了每个公民劳动的权利,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类组织都有促进劳动者就业,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不受损害的义务。但在现实生活中,多种形式的就业歧视现象大量存在,使劳动者的就业平等权受到了严重侵害。我国现行禁止就业歧视法律保障制度却存在诸多缺陷,难以对劳动者进行有效的救济。  相似文献   

17.
随着城镇化发展,征地成为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必然环节,农村征地冲突频发且易升级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参与农村征地各主体之间存在利益边界、权利和权力边界、行动边界的模糊和交叠,边界冲突导致农村征地冲突升级且难以化解。边界变化导致农村征地博弈局势高度不稳定,边界冲突导致征地冲突规模极易扩大,实现征地冲突的去升级化,必须通过边界重置和乡村结构关系的调整提升征地局势稳定性,加强边界的规制能力压缩征地冲突的规模等化解路径。  相似文献   

18.
人工智能算法辅助行政决策契合行政决策体制改革方向,能够应用于行政决策的全过程和多领域。其意义在于通过辅助公众参与、识别公众需求、自动收集数据、深度学习自主推导、评估风险预测行为、全面收集和深度分析大数据,以提升行政决策的民主性、科学性。但人工智能算法辅助行政决策可能存在法治风险:算法隐匿和算法偏差可能危及利害关系人的实体权利,包括利害关系人的真实权益关切、隐私保护和平等对待要求;算法代表和算法至上可能危及利害关系人的程序权利,包括不符合正当程序原则的基本要求、不利于利害关系人的真实意愿表达、不利于利害关系人的真实程序性参与;当出现算法决策错误时责任承担主体不明确。这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行政法治原理中的良法善治要求。因此,应当围绕人工智能算法问题,从人工智能算法自身、行政机关、利害关系人三个方向寻找法治出路,完善人工智能算法的合法化设计,加强行政机关对人工智能算法的合法性、伦理性和合规性审查,完善算法公开制度,健全算法辅助决策的行政责任制度,从而契合行政法治原理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贫困是现代社会的重要议题,它不仅表现为经济问题,同时也构成了一个持续的社会问题。长期以来,贫困总是以经济收入来衡量的,扶贫政策也大多是有经济取向的。文章讨论了从经济贫困到权利贫困的认识与政策转向,强调经济贫困只是表征,权利贫困才是农村贫困问题的根源。基于连片特困地区开发式扶贫实践的案例,文章深入探讨了当前我国开发式扶贫政策实践的困境,并阐释了以教育差距为代表的公共服务不平等如何导致了贫困的再生产。最后,我们强调扶贫政策应该致力于改善农村人口的权利状况,以消灭权利贫困、实现权利平等为主要政策取向。在权利贫困的框架下认识农村贫困问题,就是意味着在扶贫实践中经济与社会并重,或者说将扶贫开发与社会建设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20.
建构社会弱势群体权利保护制度必须理清弱势群体权利保护的价值取向,以人为本为社会弱势群体权利保护的价值选择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以人为本是社会弱势群体权利保护的核心价值,以人为本要求在权利与权力、权利与义务上以权利为本,在效率与公平上以公平为本,在形式平等与结果平等上以正义为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