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在整个抗日战争中,贺龙和关向应等率领八路军一二○师,驰骋于晋(山西)、冀(河北)、陕(西)、甘(肃)、宁(夏)、绥(远)、察(哈尔)、热(河)边区大地,作战万余次,毙伤日伪军10万余人,俘日伪军1万8千余人;建立了晋绥抗日根据地,还协同晋察冀军区部队开辟了恒山区,加强了平西区,巩固了冀中区,为保卫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和陕甘宁边区,为夺取抗战的最后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2.
房列曙 《党史纵览》2023,(12):29-30
<正>马家园战斗,是全民族抗战时期,新四军第三支队在安徽省南陵县城东北马家园地区,进行的反击日伪军“扫荡”的一次作战。1938年秋,日军为保障其溯长江西犯武汉的航道安全,不断派兵对安徽境内长江以南地区进行“扫荡”。10月7日,新四军第三支队受命接防青弋江西岸的西河镇一带,与国民党军协防青弋江,担负湾沚、南陵之间的夫子决、马家园、红杨树至西河镇一段阵地的防务。  相似文献   

3.
1936年东北抗日联军的建立,形成广泛的抗日统一战线,东北抗战掀起新高潮。为此,日伪军制定"三年治安肃正计划",以军事讨伐、政治诱降、经济封锁对抗日联军展开了疯狂的"讨伐"。相应地,东北抗日联军从军事、政治、经济等方面进行反"讨伐"斗争,给日伪军以打击,配合了全国抗战的发展,牵制了大量的日军兵力,为抗日战争胜利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4.
谷峰 《党史文汇》2001,(1):28-29
194 1年 ,日伪军对我抗日根据地实行疯狂“扫荡”和经济封锁 ,抗日战争进入了最艰苦的年代。为了粉碎日伪军的经济封锁 ,毛主席发出“发展经济 ,保障供给”的号召 ,敌后各抗日根据地都开展了“自力更生、丰衣足食”的大生产运动 ,中共中央北方局还向敌占城市太原的部分地下党员下达了重要指示 :建立地下贸易运输线 ,秘密采购、运送军用和民需物资。在我地下党员和抗日群众的艰苦努力下 ,一条由太原通往晋察冀边区根据地的敌后秘密运输线很快就建立起来 ,并在抗日战争的后期和解放战争期间 ,发挥了重要作用。建站连线任紫林同志是河北省平山…  相似文献   

5.
大沙河战斗,是1939年8月东北抗日联军第三方面军,在今吉林省安图县大沙河地区,对日伪军进行的一次攻城打援的战斗。 1939年下半年,日伪军对东北抗日联军发动了疯狂残酷地“讨伐”。并把“讨伐”的重点,从松花江下游移到了东南满地区。抗日联军第一路军为应付面临的形势,粉碎日伪军的“讨伐”,采取了紧急措施,整编部  相似文献   

6.
张彦夫 《世纪桥》2015,(4):13-14
1938年7月,抗联第一路军第二次老岭会议,决定陈翰章所部改编为第三方面军,指挥一职由他担任。第三方面军建立后,在吉东地区与日伪军频繁作战,是一支具有影响力的抗日武装。  相似文献   

7.
<正>中共中央南方局,是全民族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初期中共中央派驻国民政府所在地重庆的秘密机关,也是中共中央上海局的前身,青年组是其下辖机构。除发动学生运动之外,青年组在武汉建党、建立平行组织、建立学运组织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南方局及所辖青年组概况1937年12月,在前期筹建的“长江沿岸委员会”的基础上,党中央在武汉成立了中共中央长江局和中共代表团。长江局对外称中共代表团,  相似文献   

8.
1941年,新四军在新军部领导下,不断对日伪军进行袭击.第1师在歼灭顽军李长江一部,粉碎日军南浦旅进攻盐城计划后,又连续攻占靖江、泰兴地区的古溪、蒋垛、苏陈庄、大泗庄、孤山及老庄头据点,并在泰兴姚家岱战斗中击毙泰兴警备司令孙德旺.第2师在天长、仪征地区,连克谢家集、金家集据点,又在金牛山战斗中歼灭日伪军700余人.新四军连战皆捷,气坏了南京日军总司令火田俊六.他决心进行报复,铲除新四军军部.  相似文献   

9.
1941年春,侵华日军在栾城进行“强化治安”运动试点,建立保甲制,实行“连坐法”,一家与共产党或八路军接触十家受牵连,吓得百姓不敢与我抗日力量接触,同时,日伪军三天两头以“梳蓖战术”  相似文献   

10.
<正>今年是新四军第1师移师宝应80周年。80年前,即1944年3月16日,车桥战役胜利后的第10天,新四军移师车桥战役前线指挥所所在地——宝应西安丰绿草荡一带。1944年3月5日,新四军第1师兼苏中军区所属部队在粟裕率领下,向盘踞在江苏淮安车桥地区的日伪军发起车桥战役。此役共歼灭日军460余人(含俘24人)、伪军480余人,既打乱了日伪军“清乡”“屯垦”计划,又使淮南、淮北、苏中、苏北根据地连成一片,还解放了周边的近10个乡镇,揭开了华中战略局部反攻的序幕。敌人虽失守了车桥据点,仍盘踞着西安丰周边的其他据点;  相似文献   

11.
人物寻踪     
△王明星烈士,曾住新四军第六师十八旅五十四团参谋长;一九四一年在苏(州)常(熟)太(仓)地区,牺牲于反对日伪军“清乡”的战斗中。根据老同志回忆,王明星烈士原属闽东红军游击队,后改编加入新四军。现特征询烈士籍贯及生平事迹。  相似文献   

12.
1941年,受太平洋战场影响,晋察冀边区作为战略相持阶段的敌后主战场,遭到了日伪军铁壁合围大“扫荡”,这让边区军民不堪其扰。加之日军卑劣地开展文化入侵、奴化教育,部分群众产生了悲观情绪,对抗战失去了信心。内忧外患下,为打破日伪军“诱降瓦解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恶毒企图,中共中央北方局以“一·二八”周年纪念为契机,在晋察冀边区展开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军民誓约运动。  相似文献   

13.
正1941年2月,八路军一一五师教导二旅副旅长张仁初,率部在鲁南郯城县重坊一带血战日伪军,取得了击毁敌坦克1辆、毙敌300余人的重大胜利,沉重打击了日伪军的嚣张气焰。战后,张仁初听说一一五师政委罗荣桓要见他,便兴冲冲地赶了过去,他万万没料到,预想中的"表扬"没得到,反受到罗荣桓盛怒之下的一顿严厉批评……  相似文献   

14.
<正>台儿庄战役在1938年4月6日胜利结束后,国民党军队全部向西撤去;5月19日徐州沦陷,其周边邳县、睢宁、铜山诸县很快也被日军占领。共产党纷纷组织抗日武装,与日伪军展开游击战争。1939年5月7日,八路军南进支队第一梯队  相似文献   

15.
正八女投江殉难地遗址位于林口县刁翎镇三家子村,距林口县城90公里,2010年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38年夏,日伪军在松花江下游展开"三江大讨伐",东北抗联第五军主力部队向西南远征。10月下旬的一天,抗联第五军第一师百余人队伍远征回返,途经林口县境内乌斯浑河畔时,日军闻讯,集合1000多名日伪军将抗联战士包围。  相似文献   

16.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具有爱国主义思想的东北军将领高文彬,于同年10月,自行举兵抗日,组织和领导了一支4万余人的抗日武装,在辽宁、吉林、内蒙古东部交界的三角地带科尔沁草原上,与日伪军展开了激烈的血战。至1932年末康平失守,高文彬被俘为止的不完全统计,高部共毙伤日伪军2654人,缴获枪700余支,大炮两门,子弹3万余发,并“杀松井,予倭寇以巨创。”正如《近代东北人民革命斗争史》所载的那样:“在辽宁北部  相似文献   

17.
除夕夜,陈赓脱光衣服熟睡炕头。日伪军突袭进村……  相似文献   

18.
第一一五师是我八路军三大主力之一.平型关战役首战告捷,极大地鼓舞了国人的斗志,增强了全民抗战必胜的信心.该师所属部队在八年抗战中共歼灭日伪军80万人,同时建立了山东、晋察冀两块最大的抗日根据地,为宣传我党抗日主张、打败日本帝国主义、取得全国抗战的最终胜利作出了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19.
正1940年6月1日,在距安徽省涡阳县城北40余里的新兴集,新四军第六支队与日伪军展开了一次较大规模的战斗,史称"六一"战斗。这次战斗,由于我军的英勇顽强,粉碎了日伪军的"围剿"计划,消灭日伪军100余人,击毁敌汽车数辆,并缴获了大量的军用物资,但我军也付出了较为惨重的代价。涡北丹城镇谢庄有个谢老太太,3个儿子都参加了新四军,可是至"六一"战斗后,3个儿子都先后牺牲。她的老伴谢老先生因伤心过度也不幸去世,留下4个幼小的孙子需要照顾,家庭生活十分困难,  相似文献   

20.
十二烈士山     
《世纪桥》2011,(24):55-60
十二烈士山是为了纪念与日伪军顽强作战而牺牲的12位烈士而得名。在那场惨烈的战斗中,东北抗联的16名战士与400多日伪军进行了一整天残酷的阵地战,在他们的顽强拼杀下,打死打伤敌人120多人,抗联战士牺牲12名,4名突围。最后敌人连一件完整的武器都没得到,十二烈士同狼牙山五壮士一样英勇而壮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